9025-222041 髡匪是不是该开始新一轮的产业升级了?

北朝旧贴 | 姜良 | 共 10943 字 | 2013-08-20 | | 编辑本页

姜良 于 2013-8-17 08:26:34 发表了:

随着发动机行动人口和打劫大帆船得来的钱财的大量涌入,临高的产业分类和规模可以迅速铺开不?教育要抓紧啊,人才还是不够用吧???


isdily 于 2013-8-17 09:37:47 发表了:

我觉得临高现在更关键的事是扩大产能,暂时对产业升级啥的,优先级应该往后排排。


瘫痪 于 2013-8-18 01:36:05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瘫痪 于 2013-8-18 01:36 编辑

isdily 发表于 2013-8-17 09:37

我觉得临高现在更关键的事是扩大产能,暂时对产业升级啥的,优先级应该往后排排。

升级谈不上,但是有些薄弱环节还是要补的。比如现在还没办法自产发电机吧,化工部门缺口我记得也是一大堆,化工不出来,轻工,医药也受限制。


isdily 于 2013-8-18 01:41:29 发表了:

瘫痪 发表于 2013-8-18 01:36

升级谈不上,但是有些薄弱环节还是要补的。比如现在还没办法自产发电机吧,化工部门缺口我记得也是一大堆 …

继续完善工业体系是必要的,这个跟升级有关联,但是不能等同。

化工和医药现在不光是空白多,就是已经实现的一些产品,产能同样是大问题。


瘫痪 于 2013-8-18 01:47:41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瘫痪 于 2013-8-18 01:51 编辑

isdily 发表于 2013-8-18 01:41

继续完善工业体系是必要的,这个跟升级有关联,但是不能等同。

化工和医药现在不光是空白多,就是已经 …

就是这个意思,空白太多,形不成体系,利用副产品搞实验室水平的加工,规模也无法扩大;比如我一直觉得不开金手指,很多疫苗和抗生素产品应该是用现代的材料在做分离提纯。目前来说钢铁的技术水平其实基本够用了(差硅钢),但是挣钱的轻工和提高统治能力的医药还是比较薄弱。另外二五时期,哪怕是火花式,无线电也应该能从头生产了吧。


isdily 于 2013-8-18 01:49:59 发表了:

瘫痪 发表于 2013-8-18 01:47

就是这个意思,空白太多,形不成体系,利用副产品搞实验室水平的加工,规模也无法扩大;比如我一直觉得不 …

钢铁产能不足,而且跟钢铁比,轻工根本不能算挣钱的产业。


瘫痪 于 2013-8-18 01:56:02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瘫痪 于 2013-8-18 01:59 编辑

isdily 发表于 2013-8-18 01:49

钢铁产能不足,而且跟钢铁比,轻工根本不能算挣钱的产业。

目前钢铁基本是自己消化了吧,农具主要走天地会渠道,还算不上挣钱的大宗吧?挣钱的现在不是玻璃,陶瓷,棉纺,糖等等么?你想扩大钢铁然后出口,内部很难统一的。


isdily 于 2013-8-18 02:21:53 发表了:

瘫痪 发表于 2013-8-18 01:56

目前钢铁基本是自己消化了吧,农具主要走天地会渠道,还算不上挣钱的大宗吧?挣钱的现在不是玻璃,陶瓷, …

如果消化了归化民,提高钢铁产能后就不同了,话说现在号称一五要达到3万5一年的钢铁产能,那么就算现在有2万年产量,那些钢铁都用哪去了?H800基本都是木头,貌似龙骨都不是用钢铁的。少量的碎石机也才十来吨一台的需求,翻斗机可能要几十吨,但是也没几台,道路建设基本上是水泥和石子,好像基本没用到钢铁,而铁路方面也没建几公里,这么大的产能拿去干啥用了?

至于说玻璃陶瓷啥的,跟糖没法比,糖的情况不清楚整合两广糖业怎么样了,按说如果整合好,糖业收入年入百万两白银应该是能做到的,玻璃和卫浴陶瓷肯定不是糖业对手。

而钢铁来说,我记得食货志还是啥书提到过,大约是一斤生铁0.003两白银,钢不清楚能卖到多少,假设也是生铁价格,那么临高一吨钢铁大约能卖6两银子,如果造成钢制农具等,利润能更高。而且钢铁需求极大,卖给大萌朝几十万吨钢铁他都能吃下来。

一套农具需要的钢铁一般不超过2斤,假设卖0.5两一套,10000套就能卖5000两白银,钢铁才消耗10吨而已,至于农具需求,我看卖个上百万套压根不担心市场吃不掉。如果有100万套需求,那么就是耗钢1000吨,总售价50万两白银。

如果是拿去造板甲卖满清,假设一套板甲加上损耗大致要50斤钢铁,卖50两白银,1000套就是5万两白银,需要25吨钢铁而已;如果是算上卖大萌朝的,估计总的市场容量应该有5000套以上吧,以5000套算,那么就是耗钢125吨,总售价25万两白银。

如果拿去造炮,打着广东炮厂名义弄去北方,那么假设造当时大萌朝用的万斤巨炮,大约就是12磅甚至更轻的火炮,好像能卖到1000两一门,耗用钢铁也就是4吨到5吨,假设卖100门,那么就是耗钢500吨不到,总售价10万两白银。

至于刀剑等,好像邓肯还是谁指出过,由于有日本刀剑的竞争,售价不能提高很多,按平秋盛元老去暹罗(泰国)的售价看,泰国急缺武器的情况下,大约是最差的自卫型日本刀大约是3两一把,年更新需求大致在10000把以下,一把刀剑一般重量不到4斤,那么假设临高能卖给暹罗、东南亚和大萌朝以及满清的刀剑大约是年40000把,大约耗钢80吨不到,总售价大约在12万两白银。

而临高在1628年甜港风云里的情况是,大约徐闻和周边送来的糖有不到20万石,一石大约收入不到4两,利润大约是一石1~2两,算2两一石,就是总售价80万不到,40万两不到的利润。从前景而言,肯定不如扩能后的钢铁业。


瘫痪 于 2013-8-18 04:48:30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瘫痪 于 2013-8-18 05:07 编辑

isdily 发表于 2013-8-18 02:21

如果消化了归化民,提高钢铁产能后就不同了,话说现在号称一五要达到3万5一年的钢铁产能,那么就算现在有 …

钢铁的使用你完全低估了,铁路似乎从博铺到临高已经通车了吧,各码头,厂区,矿区也有铁路吧?铁路一公里单线就是几十吨钢铁。另外蒸汽机(一台500马力就要10几吨)/锅驼机,卷扬机,抽水机,拖拉机,各种车辆的轮轴,厂房的梁柱,化工需要的各种搪瓷和金属管道,各个工厂需要的机械,各种火炮(临高光火炮就用了几千吨铁吧)……. 临高+发动机直接控制的人口有50万人,年产2万吨钢铁,人均40公斤,这个水平也就是刚跨过工业革命门槛的水平:英国1840年是80万吨,1850年是250万吨,1870是600万吨。搞搞工业和基础建设,把领地内的农具和运输工具换一换也就差不多了。二五期间再翻一番,但是多了台湾和济州岛这两个基地要建设,钢铁也不算多富裕。

另外钢铁的利润率不是你这个算法。首先你的估算有很多问题。铁价格好像比0.003两高一点,我记得是一担1-2两银子这个样子;熟铁的价格是生铁的2-3倍,钢的价格更高。但是你明显低估了农具的耗铁量,一套农具包括犁,锄,锹,耙,镰刀,2斤?20斤还差不多。而且你光看价格不看成本也不行啊,生产成本,运输成本都要算进去才行啊。临高生产钢铁也需要铁矿,煤矿,也要吃运力,这些都要成本啊。大明是能吃下几十万吨钢铁,但是你能把几万吨铁运到四川还有价格优势么?这个我也没具体算过,但是钢铁制品重量大,吃运输成本很厉害的,千里不贩米,我估计铁也差不多。临高的钢明显有成本优势,但是铁除了沿海地区估计优势并不大,除了卖军火我想不出其他能大量出口钢铁并保持利润的行业,但是军火就有政治因素了,而且为了自己不需要的产品(比如板甲)开生产线,似乎临高的人力和物力还没有富裕到这个地步。当然卖钢也很厉害了,一吨钢有个几十两银子的利润我是信的,但是说钢铁能在出口规模和利润率上能超过其他轻工行业未免过于乐观了。最后利润率不光看投资产出比,还要看资金流动的速度。钢铁厂的建设,加上配套的矿石要上产量,没有个2年时间是搞不定的,回收成本又要几年?

其实你对轻工业的利润率,我就不算医药行业了,低估了。你举的例子,徐闻糖业只计算了商业利润,没有计算加工工业利润和后来进行农合之后的农业利润。玻璃,陶瓷这些如果只算利润率比钢铁肯定更高,规模也未必小,你不能光看广州站,还要看卖给欧洲人的。

最后临高真的很需要扩大出口,换取外汇么?比起去大明挣银子,临高更需要的是爆人口,爆军队,爆人才,给归化民和元老提供更多更好的工业品使用。所以临高不应该以扩大出口为目的增加钢铁产能,钢铁产能应该以自身的需求为主(当然有富裕产能可以出口),把投资的人力和物力化在能提供更多种类的工业产品上,最重要的是化工,有了化工才有了染料,农药,医药,新材料,才能搞湿法冶金,才能逐渐完善工业体系,彻底摆脱对原时空带来的东西的依赖。


季退思 于 2013-8-18 05:22:08 发表了:

isdily 发表于 2013-8-18 02:21

如果消化了归化民,提高钢铁产能后就不同了,话说现在号称一五要达到3万5一年的钢铁产能,那么就算现在有 …

化工部随便一个高压塔就论吨的钢材没了 性能达不到就只能按粗苯的路子加厚


isdily 于 2013-8-18 09:35:28 发表了:

季退思 发表于 2013-8-18 05:22

化工部随便一个高压塔就论吨的钢材没了 性能达不到就只能按粗苯的路子加厚

问题是化工部的设备大部分在1631年之前生产的,而1631年夏天开始貌似没提到化工部得到新的设备啊。


eumenes 于 2013-8-18 09:45:57 发表了:

髡人需要的不是产业升级,而是扩大规模。


isdily 于 2013-8-18 10:14:44 发表了:

瘫痪 发表于 2013-8-18 04:48

钢铁的使用你完全低估了,铁路似乎从博铺到临高已经通车了吧,各码头,厂区,矿区也有铁路吧?铁路一公里 …

1、铁路似乎从博铺到临高已经通车了,但是是1630年之前的事,李洛由来之前就已经通车了,不会消耗1631年和1632年的钢材。

2、各码头,厂区,矿区的铁路同样基本上在1630年前就已经建成,新建的只提到马袅二号高炉和百仞城到马袅之间的铁路,前者在1632年4月前投产,占用了1630和1631年的钢材,后者貌似没完工,而马袅到百仞城好像是20公里,按之前一滩泥他们估算,复线的话,即便是现代的铁路也就是120吨左右的需求,临高根本没这么重的货车机车,减掉一半的耗钢量压根不成问题,按一公里100吨算,20公里也就是2000吨,十分之一的需求而已,更不要说也没提到这段铁路完成了的。

3、蒸汽机)/锅驼机,卷扬机,抽水机1631年-1632年没有提到大规模投产,至于拖拉机现在存在大量争议,估计数量极少,车辆的曲轴就更没谱了,临高在1631年-1632年哪来的大量车辆投产的?厂房同样如此,根本没有大量新建厂房投产,那就没使用大量的钢铁。临高厂房的管道和轨道基本都在1630年即投产,占用不到1631年和1632年的钢材上。

4、如果是按你的数据,1石生铁1~2两,那么按一石生铁120斤算,就是一斤生铁0.008~0.016两的样子,熟铁(锻铁)是生铁价格2~3倍,即一斤大约0.016~0.048两,钢更贵,那么我设定一斤0.5两似乎可以吧。另外我之前用词不恰当,应该是说一件农具0.5两计算,而不是一套,如果一套农具,犁,锄,锹,耙,镰刀全算进去,假设耗钢10斤,那就是卖5两以上的白银了。利润方面,临高卖的钢没有30%利润率大家都不信吧?假设一件农具能赚0.15两,那么100万件就能利润15万两白银了,而且100万件农具实在是小意思。至于运输成本,乾隆时期从暹罗运一石大米到福建水脚钱不超过3钱,一石钢临高能搞60件左右的农具,临高到浙江不超过1000海里,而福建到暹罗北大年大约在2000海里往上,也就是说运费方面,一件农具运输成本不超过0.005两白银。至于冶钢的运输成本原料成本当然是计入钢铁成本中了,难道还要二次计算不成?还有所谓的运农具进四川的事,说的好像临高必须往四川卖农具才能把销量提高到这么似的,首先临高做好批发就够了,至于有没有人拉这些农具往内地运,临高有必要关心么?其次你不会认为两广+江浙+山东连区区100万件农具都吃不下来吧?矿石的产能就不劳担心了,1631年4月左右田独就开始往外吐矿石了,而1632年4月已经设定开矿奴隶过剩(矿区常驻超过1000奴隶),以一个奴隶日运4吨铁矿石算,日产都有4000吨了,假设一年200天开采,年可是80万吨铁矿石。

5、医药什么时候成轻工业了?如果是中药还好说,西药材可是基于化工之上的精细化工,这能算是轻工业?

6、陶瓷和玻璃受限于西方殖民者手里的远洋运力,他能买多少?而面对大萌朝,转口贸易的临高怎么跟本地低端陶瓷竞争?如果是卫浴等高端陶瓷,那就不是一个大市场,这种超级奢侈品一套5000两,能卖几十套就不错了。玻璃更是如此,曾经炒高到100两一个小镜子,可不是啥便宜货色。


isdily 于 2013-8-18 10:20:41 发表了:

临高在一五期间对白银的需求非常大,原因很简单,1632-1633年的发动机行动需要大量白银换粮食,需要白银换人口。

1634年满清如果按历史上进程是要破口侵入至北京北部地区进行掠夺,历史上抢走的人口超过3万的,如果临高能在1633年卖一定的粮食给满清,那么满清扩大入侵规模抢掠更多人口不成问题,临高再从中购买人口,那么整个过程下来临高消耗的白银也不会少。如果在1633年和1634年能利用登莱之乱,大萌朝对东江镇补给基本断绝而趁机拉走一些东江镇的百姓,那么如果能拉走几万,那么同样也是不小的成本,综上所述,临高在一五最后3年对白银的需求是大大的,能不挖空心思捞钱么?


dengjianyyy 于 2013-8-18 10:25:48 发表了:

临高3万5千吨/年是生铁产量,不是钢产量。影响这个产量的,不仅只是炼铁炉的多寡,还有矿石提供能力,煤产量,运输能力,炼焦能力等等因素,其中后面的几个因素应该是主要原因。这些产能的提高,除了需要机械技术的进步外,还需要大量人力和大量铁。另外,铁厂最好还是能够建在煤铁产地来节约运输成本。

明生铁价格可以参考《工部厂部须知》《宛署杂记》。万历37年生铁大约是0.006(一斤),熟铁0.015~0.02,钢0.036。加工成器具增值较高,铁锄头0.12两,铁锅小0.04铁锅大(直径2尺)0.2,但是临高加工后面临贩卖和运输上的各种困难,并不一定能因此赚大钱。

武器贩卖同样如此,除了铁炮这样的技术兵器,冷兵器基本没有大规模渠道贩卖。

没有可靠的商品买卖就无法通过贸易获得资源。白糖这东西也就能满足夸克穷这样的小商人。

依照本时空的规律,列强主要是依靠倾销纺织品这样的轻工业品。但是因为缺少原料和人力,穿越众完全放弃了纺织业的发展。


dengjianyyy 于 2013-8-18 10:35:16 发表了:

isdily 发表于 2013-8-18 10:20

临高在一五期间对白银的需求非常大,原因很简单,1632-1633年的发动机行动需要大量白银换粮食,需要白银换人 …

提供粮食给满清,怂恿满清去抢人,然后再用东西换人,这是有病还是钱多烧的慌?有这些钱粮直接去明招募不行吗?贿赂一下上官,招民人垦荒不要太容易了,这活郑芝龙都能干,实在不行把郑芝龙抓来当执委就没问题了。


isdily 于 2013-8-18 10:38:48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isdily 于 2013-8-18 10:40 编辑

dengjianyyy 发表于 2013-8-18 10:35

提供粮食给满清,怂恿满清去抢人,然后再用东西换人,这是有病还是钱多烧的慌?有这些钱粮直接去明招募不 …

两条腿走路,1633年-1636年,大萌朝重新回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流民主要出现在陕西陕西和河南等内地,临高手不够长,不好到那些地方捞人,至于在沿海捞人,这个事一直没停,另外就是靠满清1634和1636年两次破口捞人。

招募流民和从满清手头买人不矛盾。

而且对临高而言,大萌朝的官吏更贪得无厌,而严重缺粮的满清更有冲动减少杀掉的百姓拿去廉价换粮食和军火,总体而言,收买大萌朝官吏的性价比不如为满清提供物资。


dengjianyyy 于 2013-8-18 10:57:54 发表了:

各地都有灾荒,只不过是没有闹出大民变而已,郑芝龙在熊文灿手下装孙子都能通过官府从福建拉人去台湾,临高众在广东至少还是大爷,这样都不行?

就现在的条件,去辽东捞人成本太高了,如果用这些运力来做贸易,赚取的利润更高。那些被满清捉走的汉人只好让他们自生自灭了,普世们皇汉们觉得心里不舒服,那么就想办法别让满清有机会捞人。


isdily 于 2013-8-18 11:18:51 发表了:

dengjianyyy 发表于 2013-8-18 10:25

临高3万5千吨/年是生铁产量,不是钢产量。影响这个产量的,不仅只是炼铁炉的多寡,还有矿石提供能力,煤产量 …

多谢提供的大萌朝钢铁物价数据。

本时空的情况?邓肯给过一个例子,道光还是嘉庆时代,英国还没打一鸦的时候,英国布根本卖不进满清,但是满清的刀剑但凡有能力的,都首推用西洋钢。

临高的钢铁产能,目前大问题有两个:炼钢工人和焦炭,前者只能指望发动机行动完工后消化人口,后者最近的目标是广东的韶关。

铁矿石问题不大,田独铁矿已经在1631年4月左右开始产矿山,原先也是预计半年能就能全负荷开工,铁矿石生产不成问题,如果说是运输,那么假设满足年3.5万吨生铁,2万吨钢的生产,田独的铁矿至少要11万吨,假设用H800运输,那么由于铁矿石是重货,H800的空间装上800吨的铁矿石不成问题,以一船次800吨计算,总共需要138船次。假如临高在三亚-临高航线投入10艘H800,那么大约往返14次即可,一次往返按三亚攻略战计算,单程1周,往返半个月,大约干7个月即可。

当然了,临高当前主要是用沿海驳船来运输,好像设定没提到一次驳船能运多少。

至于高炉和平炉,平炉的炼钢不清楚,高炉的情况在2011年底讨论那会已经计算过,就临高第一口高炉,在原料充足的情况下,只要达到1920s的生产能力,年产能都不止5万吨,何况临高现在有2口了。当然考虑到临高的田独铁矿石品位高,其实大部分都应该直接拿去炼钢,这个产能是多少就不清楚了。


isdily 于 2013-8-18 11:22:43 发表了:

dengjianyyy 发表于 2013-8-18 10:57

各地都有灾荒,只不过是没有闹出大民变而已,郑芝龙在熊文灿手下装孙子都能通过官府从福建拉人去台湾,临高 …

都说了,通过灾荒捞人跟从满清那里买人口不矛盾,至于说灾荒里弄人口比满清那买消耗的资源少,也许吧,问题是临高的缺人是相当严重的,没必要节省这点费用减缓人口吸收速度,这点费用对完成了发动机的临高来说不算啥,而且表面看发动机行动费用巨大,问题是行动中投入的H800和济州岛和台湾基地建设,如果下一步继续用于转运后面的难民,则这些投入成本将摊薄至新增的行动中去,至少在后续行动中,不会比1632年开始的发动机行动投入的单位人均运输成本更高就是了。


isdily 于 2013-8-18 11:30:51 发表了:

郑芝龙在福建拉人,主要是在福建的地震和旱灾后拉的人,历史上差不多是1639年才大规模干的,他年拉走的人不到3万。明末广东总体上情况较好,基本没有上史料的大型自然灾害,也就是1641年左右有个地震,1644年还是1643年有个旱灾,其他时候没有特别大的灾害,指望广东有大规模流民不现实。

江浙这边有史料记载的大灾就是1632年的浙北大旱和苏中苏北的大水灾,1633年之后史料上的大灾暂时就没了,得到1637年才重新出现,在这期间临高自然没法大量捞到灾民,不指望满清指望谁呢?

顺便说一下,皇汉居然是鼓吹提供粮食和其他战略物资给满清扩大对大萌朝北方侵略的人?这个提法很新颖嘛。


瘫痪 于 2013-8-18 11:38:55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瘫痪 于 2013-8-18 11:43 编辑

isdily 发表于 2013-8-18 10:14

1、铁路似乎从博铺到临高已经通车了,但是是1630年之前的事,李洛由来之前就已经通车了,不会消耗1631年和 …

简单回复一下。

1. 铁路是荷兰人来的时候提到的,是1631年的事。

2. 钢轨耗的是钢产量,这个比铁更重要。

3. 船用蒸汽机1631-32是大爆产量的时候吧,H800也有小蒸汽机的。另外爆船同样要爆火炮。其他的没有细写不等于没有,发动机计划有大量的物流,当然要有更多的车,替换海南原有的木头车也是很必要的。31年开始扩张到全海南,天地会要扩张到全海南,拖拉机和农具当然要先满足这上百万亩土地的需求,海南在其他的地方也要建初级加工厂,32年的钢铁肯定少不了要用在这些地方。总之目前的钢铁并不富裕,再扩张1倍要建设台湾也多不到哪里去。

4. 我没有二次计算,但是你至少要计算啊?临高是不需要运铁器到四川,但是沿海的批发商需要啊,人家一核算不合适,不买你的不行么?100万农具真的多到需要比计划多建个炉子么?我不是说钢铁不能挣钱,我说的是不需要专门去为了出口而投资啊。做计划肯定有点余量,几万吨的总钢铁产量,多个千把吨的铁器可能出口就够了。

5. 你误解了,我是把医药和轻工并列的。

6. 分层次销售,这个书里早就说了。

7. 临高需要的是粮食不是白银,粮食主要是靠台湾开荒种红薯吧,靠买市场上没那么多粮食,发动机的时候不就研究过制约临高粮食收购量的不是白银是供给总量么?

8. 几万人口才需要多少粮食去满清换,在泰国花个几千两银子买粮食就够了。

9. 你既然知道一五之后接下来几年,大明相对稳定,为啥还非觉得需要扩大钢铁出口换粮食?想增加人力资源,接下来不是大举渗透广东才对么?


isdily 于 2013-8-18 12:15:49 发表了:

瘫痪 发表于 2013-8-18 11:38

简单回复一下。

1. 铁路是荷兰人来的时候提到的,是1631年的事。

2. 钢轨耗的是钢产量,这个比铁更重要 …

1、不好意思,记错了,那就加上5公里呗,不会超过500吨的钢材消耗;

2、没人规定一定要用钢,欧美早期铁路都是用锻铁,也就是熟铁,当然临高为了高性能上钢也成;

3、临高在1631-1632年谈不上大爆船用蒸汽机,也就是12艘901和2艘1630用了,占得了多少钢?H800根本没上小蒸汽机,那不过是规划以后改装用的。1631年根本没有爆火炮;而且临高主要物流靠的是船而不是车,耗钢的大户只有马袅-百仞城的铁路,以及筑路机器。临高没能大规模量产拖拉机,单缸柴有技术难题,而蒸汽机拖拉机压根没列入生产计划。

4、沿海的批发商关临高什么事?临高的运费只需要计算自己运到沿海就够了,剩下的运费要打进多少那是内地批发商自己的事,即便不算内地的销售,难不成你觉得两广+江浙+山东连区区百万件农具的需求和购买力都没有?

5、医药另算的话就不管了,不列进来讨论了,毕竟中药需要考虑到北方药材原料供应,西药要指望临高精细化工产能;

6、瓷器和玻璃,中低层次利润率不高,市场巨大,但是需要花大力气投入生产,临高现在专门的瓷器厂和玻璃厂产能不足,基本重心在生产高利润的奢侈品,要提高产能就得化工提供更多原料,瓷器且不说,玻璃需要更多的烧碱,这不是想提高就提高的。

7、临高需要的粮食,自产肯定不够,更多的需要从外部购买,暹罗或者大萌朝,暹罗粮食很多,满清乾隆时代,一般年输出粮食40-69万石,最高达到过150万石,这点暂且不说;大萌朝的粮食同样够多,这点从闯王等人带领的流民大军打破一个大城就能抢到大量粮食,后期抢了几个大城后,闯王都能负担几十万大军的粮草了,可见大萌朝不是无粮,而晋商从中原大采购粮食转手卖满清也看出,粮食市场可不小。临高在江浙两广乃至河南还不至于连粮食都买不到。无非是贵一些而已。

8、每年几万人口数量累积就不少了,按一个人3两白银算,5万人就是15万两白银了。拿白银换粮食再换人口,假设能压倒平均一人折2两白银,那么就是10万两白银呢。

9、接下来大萌朝稳定一些,意味着流民途径得到的移民偏少,不就更需要用海量粮食收买满清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为临高输送战争灾民么?至于渗透广东那是一直在做的事啊,无非是临高的洗脑教育还需时日,没有足够干部不敢这么早吞并广东罢了。这更显得需要买或者运更多的移民到临高直管地区了。


isdily 于 2013-8-18 12:31:22 发表了:

不是很懂怎么查近代历史资料,按百度百科的说法,贝塞麦转炉炼钢法成功后,贝塞麦以市面价10分之一的价格买钢材,很快就发了。

对于十分之一的数据存疑,如果成本真的降低到10分之一之下,那么临高造的钢材利润率不亚于玻璃奢侈品了。


dengjianyyy 于 2013-8-18 12:52:08 发表了:

H800是风帆动力的,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能跑运输,没有风或者风太大就不能出港。所以有人提议要造蒸汽驳船。

全人力无论是挖煤还是挖铁矿效率都是很低的,临高现阶段无非就是用了一些滑轮组和铁轨运输来提高运输效率,挖掘面没有任何高科技,全是靠人力挖掘。每天每人挖4吨什么的只是在做梦,抗战时期的一些小煤窑—-还配有电机和发电机,日产也就是十几吨的样子,这样就已经很高了。


isdily 于 2013-8-18 13:01:54 发表了:

dengjianyyy 发表于 2013-8-18 12:52

H800是风帆动力的,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能跑运输,没有风或者风太大就不能出港。所以有人提议要造蒸汽驳船。 …

临高的田独铁矿不能算全人力挖矿,——配属的开矿黑火药是干嘛用的?至于拿抗战期间延安的情况说明那是不合适的,临高在田独的投入和科技可比延安强多了,抗战时代的延安,黑火药都送前线作战去了,那才是真正全人力。而且田独是个露天铁矿,开采也容易得多。

H800风帆动力不假,海南岛无风时候能有多少?更不要说临高在1630年的决议是大量建造沿海驳船和拖船,拖船可是有蒸汽机动力的玩意;如果再提到风太大的问题,那么可以这么说,一般台风就是4-9月,先不说并不是这几个月天天风大,就是这几个月不走船,那么大半年时间用来拉铁矿也是完全足够的。


dengjianyyy 于 2013-8-18 13:48:55 发表了:

露天矿并不是完全裸露在地表的,还是需要挖掘地表覆盖层才能开采。

关于石禄铁矿百度百科上有一些介绍(是不是十分准确并不很重要)。我们大致的可以看到,日本人在初期年产量大约是16万吨,后期加大投入后可能上升到近60万吨,国民党接手后大约是20万吨年产。日本人前后大约使用了4万劳工,日本人在石禄矿上投入的设备是穿越众无法比拟的—-甚至再发展50年都做不到。产量也就那个样子。

另外,木壳船板可不怎么耐操,并不适合用传送带或者吊斗装卸矿石,这样一来运输效率会更低。


isdily 于 2013-8-18 13:57:46 发表了:

dengjianyyy 发表于 2013-8-18 13:48

露天矿并不是完全裸露在地表的,还是需要挖掘地表覆盖层才能开采。

关于石禄铁矿百度百科上有一些介绍(是 …

临高一开始就把地表覆盖层的泥土整体炸飞很多了,有一次直接把一个土坡炸飞,把附近的明军千户所吓了半死。好吧,那次好像是挖煤矿,这起码说明临高是舍得在关键行业投本钱的。

日本人开采田独累计抓了4万人投进去,而临高完全有可能在1632年奴隶贸易稳定化后,年投入超2万——现在设定中都有余力扔到台湾去开荒犁田去了——虽然我觉得这当口来个小发动机行动实在不合理。

仅就投入的人力,超越鬼子是没有问题的。

另外你这个数据估计有问题,我记得田独大约是600万吨铁矿石,绝大部分在日据期间都挖出来了,就是没有足够的运力运走,丢在当地等着而已,如果按初期16万吨,最高60万吨算,那么绝无可能有这么多挖出来,还有就是国府抗战胜利后,根本没组织挖铁矿石,直到本朝解放海南后,才重启田独的,当然没多久就挖光了。


isdily 于 2013-8-18 14:02:20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isdily 于 2013-8-18 14:03 编辑

我记得现在夸克穷在证明了奴隶贸易的真实性后,自己手头就能组织3条船,而且还有更多商人正在加入,大约从东南亚-三亚一个来回是2个月左右时间,夸克穷最先那条船是小船,大约是装了300多人,路上碰上打劫的葡萄牙人,损失一些,最后到三亚是270多,假设后来那三条船都只装这么多,那么就是270*3=810,一年好像说是能组织4趟以上,大约是能提供3000~4000,不过好像有一章书里提到是夸克穷拍胸脯说能保证年提供上万人。

而且既然提到东南亚的奴隶光靠英国商人自己组织补奴队抓根本不够,那么不太可能是一年只能提供上万人,毕竟当时东南亚土著人口还是有上千万的。


isdily 于 2013-8-18 14:28:50 发表了:

不好意思,有些数据把田独和石碌的数据记窜了,详细数据看这里http://www.hnszw.org.cn/data/news/2013/02/57096/


isdily 于 2013-8-18 14:34:12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isdily 于 2013-8-18 14:36 编辑

isdily 发表于 2013-8-18 14:28

不好意思,有些数据把田独和石碌的数据记窜了,详细数据看这里http://www.hnszw.org.cn/data/news/2013/0

田独铁矿生产(日据时期).JPG(131.26 KB, 下载次数: 0)

2013-8-18 14:31 上传

可见1939-1940年一年时间中,日本人大致完成了近17万吨铁矿石的开采和转运,开采除了少量使用小型凿岩机,基本是人工方式,临高完全可以采用建国后大规模使用雷管和矿山炸药方式开采,不见得效率会比日本人差。

至于4万多工人(奴隶)的使用,是日本人抓到石碌和田独矿区的总体数据,田独矿区单独的数据没有列出来。


瘫痪 于 2013-8-19 10:27:04 发表了:

季退思 发表于 2013-8-18 05:22

化工部随便一个高压塔就论吨的钢材没了 性能达不到就只能按粗苯的路子加厚

去写同人啊,化工的存在感太薄弱了。


笨拙精神2013 于 2013-8-20 17:13:15 发表了:

我们对这个问题不持特定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