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5-522474 关于临高“教育大跃进”的几点合理化建议

北朝旧贴 | 波尔布特 | 共 38776 字 | 2014-02-12 | | 编辑本页

波尔布特 于 2013-12-18 15:31:14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波尔布特 于 2014-2-4 21:30 编辑 前言:本帖发表后收到不少人的质疑,本人觉得有必要在此澄清几点:1、使用旧知识分子与古典教材主要针对的是“三观”早已成型的第一代成年归化民扫盲,由于明代人的语言习惯与现代人有很大不同,“代沟”严重,即使是《水浒》等明朝白话文小说,也比现代教材“接地气”。教育讲究循序渐进,对于明朝成年人的初期扫盲来说,应当使用他们听得懂的教材。

2、扫盲教材是穿越集团教育部门自己编的,只不过针对成年人的扫盲教科书中,会有不少古典教材在内,例如通俗易懂的《三字经》,还有非常适合明代文盲群众的《鲁提辖拳打郑关西》等白话文小说章节,最重要的是,这些内容旧知识分子教得了。3、扫盲教材不是只用《三字经》《水浒》等古籍,即使是课程最短的“丙种文凭”,《三字经》等古籍的比例也在1/3以下,以字数论,可能还没有现在小学生学得古文多。现代语文课都不排除学古文,大家不必全面排斥古典教材。4、使用旧知识分子与古典教材只是“快速扫盲”运动中的权宜之计,从长远来说,教师与教材全都要“现代化”——使用普通话与汉语拼音教授现代汉语,旧知识分子如果不能完成“现代化”的转变,终将失业。5、本人不反对普及普通话与拼音,在扫盲中这些一样会教。只是从现实考虑,对于通过教育使绝大多数第一代成年归化民快速掌握普通话不抱期望。推广普通话的关键不是教育,而是多元化的人口环境造成的“应用需求”,以及“强势文化”造成的“模仿学习需求”。否则学校里的普通话教育就好像中国现代的英语课程一样,只是“空中楼阁”。历代中国官僚都要学会“官话”,根本原因是为了与上级官僚、贵族沟通。而上级官僚、贵族有两大特点,一是户籍多元化,二是属于“强势”一方,但下级官僚的“官话”却大多不是学校里学的。

6、我的成人扫盲教师的招募标准主要是“识字群体”,而不是秀才、举人、进士等高水平的科举人才。从《儒林外史》的情况来看,能混成举人、进士的平时不可能很穷,我压根就不抱希望。至于某些穷秀才,只要有工资发,让他们“改换门庭”是很容易的,现在临高的行政口、宣传口已经有不少明朝穷秀才在效力了,考虑到他们的知识结构,别的不敢保证,教认字是不成问题的。而成人扫盲教育的大部分教师,主要来源于我在下面提到的“生员”、和尚、道士、算命先生、账房先生、衙门留用的胥吏等等,陆澄父亲那样识字的破产商人也是我的招募目标,这个群体占到总人口的1%以上。说起来,陆澄父亲已经在嫌自己的工资低了,如果给他多发一份工资让他给农民上上文化课不是皆大欢喜的事情?成人教育有成本,我的方案是将成人教育的成本尽可能的降低。

让行政口、宣传口里的旧知识分子兼职教书以节约教师工资支出不好吗?7、最近重温以前的章节,发现吹牛大大比我还看得开,小学里的归化民教师里,很早就有不少旧知识分子在教书了,比我的计划还要“开放”(我只是想让他们教成人)。以下节选自《第三卷 第二百一十二节 冲突》: ……    “教书的都是什么人?”

    “有澳洲的首长,也有大明的读书人……”

    “有大明的读书人?”

    “是,有好些个,有个是本地人,姓张,听说原来是苟家庄上的……”

    “是张兴教吧!”

    ……

    他想着点点头:“还有什么读书人?”

    “这小的就不知道了。听说是从广东那边过来的。”

    “可有秀才吗?”

    “大约是没有吧。秀才不得留在自己的县里才能有膏火银子冷猪肉领吗?”

    这话原是无心之言,但是王赐听了却觉得有嘲讽的意思:临高的生员别说膏火银子,连祭祀的时候照例有得冷猪肉都有好几年没领过了。这几年每逢祭祀,用得是猪头替代全猪,祭完了就成了他这个教谕的独享之物了――实话说一个猪头也不大好分。

      ……关于《临高启明》,很多人认为其他方面比较合理,但在教育方面是开了大大的“金手指”。但我认为,如果以“常用需求”、“实用需求”为目标,简化教学内容,同时有条件的吸收利用明朝的“识字群体”与“知识分子”,实现“教育大跃进”是有可能做到的。

一、简化教学内容

虽然现代人需要接受长达9-16年的教育,但其实很多教学内容在离开学校后因为缺乏实际运用,就渐渐淡忘了。穿越集团可以根据一个工业社会普通公民(非技术类人才)的日常工作与生活需求为目标,简化教学内容。以下是本人制定的参考版本。

(一)丙种文凭(扫盲)

文科类:

1、课程:

第一阶段,使用《三字经》《百家姓》等中国传统幼儿启蒙教材与《鲁提辖拳打郑关西》等白话文小说章节为范本,能够通读1000个以上的常用汉字;

第二阶段,以临高检疫营、学校、医院、工厂、农庄等单位的最常用规章条文作为教材,进行语文、法律双重扫盲;

第三阶段,以近期流行的宣传材料作为教材,进行语文、政治双重教学,宣传材料可以有以下几个来源——《临高时报》《明朝暴行录》《郑逆暴行录》《大军阀孔有德暴行录》等等,此外还有一些根据早期归化民口述的“忆苦思甜”的内容加工而成的文字材料。

2、教学目标:通过以上学习过程,最终掌握1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可以基本读懂临高政权发行的各类公文、通告与法律规章制度,能够自己填写表格。

3、考核标准:

口试:阅读一篇《临高时报》上的新闻(语种不限,可用普通话,也可用方言)

笔试:自己填写临高政权下发的履历表格,交代清楚自己与家庭成员的来历,写出来的文字资料即是“考卷”,也是归化民个人的档案资料来源。

以上考试中不会的生字在10%以下、错别字在30%以下为合格。

数学:

1、课程与教学目标:学会阿拉伯数字与加、减、乘、除,以及重量、长度、体积、时间等日常经常碰到的计量单位,可以不学“四则混合运算”(反正现代发达国家的大部分“白皮”不会这个也不太影响日常生活)

2、考核标准:20道左右的应用题,内容与日常生活及工作紧密相关,题目不难,但准确率应当在90%以上。例如,每斤菜5文钱,买3斤菜需要多少钱

(二)乙种文凭(初小)

1、课程:根据《临高启明》先前的设定, 二年制的初小课程就是以基础的读写算、公民教育包括简单的中国通史、基本道德与社会公德以及简单自然科学知识。我认为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可以并入后期的语文课,一边学认字、一边学“公理”。

2、教学目标:

(1)学会汉语拼音,掌握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可以写简单的应公文与公文,因为乙种文凭的获得者是目前穿越政权第一批基层干部的主要来源;

(2)会说普通话,因为乙种文凭的获得者需要经常同“首长”进行交流,并担任“翻译”工作。

(3)数学方面学会“四则混合运算”、小数点、分数单位的运用与计算。

二、教师的来源与培养:

仅仅依靠穿越者自身,是没办法保证扫盲教育的规模,扩大教师队伍的一大捷径就是吸收利用明朝的“识字群体”与“知识分子”。

1、明朝的“知识分子”比例很低,但数量不少。

临高控制的海南有50万人,即使认字比较多的群体只有1%,也有5000多人。

2、虽然大部分读书人同时也是有钱人,但“穷秀才”也不少,需要有份工作养家糊口。

3、虽然“知识越多越反动”,但明朝的“知识分子”不仅有“反动”的秀才、举人,也有不少不是很反动的“知识分子”与“识字群体”可以利用。例如那些没有考取功名、不得志的“生员”;和尚、道士、“算命先生”大多也是认字的;此外,各行各业还有不少既认识汉字又会算术的“账房先生”,还有衙门留用的胥吏,都可以利用起来,进学校当“兼职教师”。

4、虽然很多人认为那些明朝的秀才因为意识形态、知识结构等原因,其学识不仅无用,而且有害,但我认为只要控制得当,其才学还是有用的。只要别放纵他们玩“言论自由”——敢在课堂上胡说八道就“荡秋千”。说得难听点,把那帮穷秀才“废物利用”一下不好吗?

以上群体可以去教《三字经》《百家姓》等中国传统扫盲读物,替穿越者解决早期的识字扫盲问题。

替他们培训阿拉伯数字后,也可以教一部分数学。

“简体字”不是问题,明代的秀才没有满清制定的“正体字”概念,反而有很多人以会写“茴香豆的四种写法”为荣,一般也都会“草书”,简体字应该大多会写,稍加培训就可胜任。有人会说“投髡贼可是大罪”,其实自古以来“从贼的”知识分子一直都有。如果没有师爷汪友等人的投效, 诸彩老、刘香、郑芝龙等人如何管理庞大的海盗集团?穿越集团在D日登陆没几天,就有一个叫张兴教的临高童生要求“入伙”。甚至于基层官吏,勾结“贼寇”的事情一直延绵不绝,别忘了海南兵备道衙门里的马师爷就暗中为诸彩老集团销赃,临高县衙的户房书吏陈明刚为了捞钱也“羊入虎口”了,他的徒弟周七更是这辈子只能跟着“髡贼”了。澄迈大战后,澳宋集团威名远播,投靠的知识分子与明朝下级官吏就更多了,例如雷州秀才萧占风,破获了济州岛“反革命”案件的“归化民”特务头子刘富卿,“投髡”之前是南京刑部的一名书办。此外,澳宋在大陆的商业扩张也无形中雇佣了大批有一定文化与技术的人才,例如紫珍斋的掌柜沈范。就算是比较“反动”的旧知识分子,如果囊中羞涩,也是可以收买利用的。例如临高县的教谕王赐够迂腐吧?不也一样为了教育经费问题把“学田”送到了“髡贼”手里,与之相比让他教教《三字经》《千字文》很为难吗?其实,“反动派”被打趴下后安排当教师也曾经是TG吸收利用旧势力残余分子的一大模式。有文化的“解放战士”被安排在军内当文化教员是常有的事情。我记得解放战争期间,就曾有一支国民党军被全歼后,被俘的中层军官大部分都安排在地方当了教师。当然,这方面最有名的案例就是某个在解放军军事学院当教官的前国军高级战俘。(未完待续)


陆李仙 于 2013-12-18 16:47:25 发表了:

问题是投髡贼可是大罪呀?还有这个教育当地的秀才认不认同又是一回事,我觉得还是自己培养的好,学习一下早期TG的做法岂不是更好。


波尔布特 于 2013-12-18 21:24:52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波尔布特 于 2013-12-18 22:14 编辑

陆李仙 发表于 2013-12-18 16:47

问题是投髡贼可是大罪呀?还有这个教育当地的秀才认不认同又是一回事,我觉得还是自己培养的好,学习一下早 …

早期“髡贼”可以保持低调与遵纪守法,绝大多数人根本没意识到他们是“反贼”。广州的官吏、商户一直与他们合作愉快,广雷地区的雇员只知“郭东主”,不知“髡贼”,其中有沈范等一批有技术、有文化的高级雇员。吴明晋等地方官吏先是把他们看作是类似于苟家庄一类的灰色“恶霸”,后来干脆被半推半就的收买了。那个县教谕王赐够迂腐吧?不也一样为了教育经费问题把“学田”送到了“髡贼”手里,与之相比让他教教《三字经》《千字文》很为难吗?至于生活在底层的识字群体,自古以来“从贼的”一直都有,在D日登陆没几天,就有一个叫张兴教的童生要求“入伙”。在D日之前,投靠了“海贼”的就更多了,否则诸彩老、刘香、郑芝龙如何管理庞大的海盗集团?你不会以为诸彩老手下管账的师爷汪友是文盲吧?

从王尊德下令围剿临高,到澄迈大战,是临高政治上最孤立的时候,的确很少有人在此时主动“投髡”,但这段时间不过短短3、4个月,此后要求卖身投靠的各色人等多得不得了。例如雷州秀才萧占风,还有那个破获了济州岛“反革命”案件的“归化民”特务头子刘富卿,“投髡”之前是南京刑部的一名书办。其实,“反动派”被打趴下后安排当教师也曾经是TG吸收利用旧势力残余分子的一大模式。有文化的“解放战士”被安排在军内当文化教员是常有的事情。我记得解放战争期间,就曾有一支国民党军被全歼后,被俘的中层军官大部分都安排在地方当了教师。当然,这方面最有名的案例就是某个在解放军军事学院当教官的前国军高级战俘。


波尔布特 于 2013-12-18 22:54:24 发表了:

三、本人认为有可能出现的澳宋优秀教师

1、临高户房书吏周七:他这个“户房书吏”根本就是个“空壳”,如果闲得无聊,他完全可以去兼职教书捞点外快。以他的履历,不论是语文还是数学都可以教。

2、钱太冲:我一直觉得他这样的“文弱书生”,居然仅仅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就得以“自赎”出狱,实在是有点蹊跷。尤其是按照先前的设定,一个俘虏正常状态下大约需要四年时间才能完成赎身,他凭什么在修路这种重体力劳动中胜过其他舞刀弄枪的丘八?比较合理的解释是,他从事了某些“高技术”工种得到了“额外的奖励”, 得以提前二年完成积点赎身。而以他的学识与特长,当教师搞扫盲工种是最“赚钱”的。也正是因为他曾经是一名“优秀教师”,因此当初“俘虏营里的民事干部”对他提出过“在本地落户工作的挽留”。可惜他决心“反髡到底”,最终选择了给郑森当“太傅”。

四、对教学周期与扫盲规模的推测

一般小学生到了3年级,就能看书读报,摆脱文盲状态,其中1/6课时为语文。扫盲班摒弃其他科目,降低数学教学要求,重点恶补语文,我认为可以将扫盲时间压缩到一个学期左右,也就是4-6个月。其中教《三字经》《千字文》的前期扫盲时间大约可压缩在2个月左右。

假设临高政权招聘到500名旧知识分子从事扫盲工作,每个教师教50名学生,则2个月可教2万5000人,一年内完成15万人的第一阶段扫盲,3年可基本完成海南全岛的第一阶段扫盲工作。

暂时先写到这里,等想到其他问题再继续补充。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与补充意见,请畅所欲言,让我们与吹牛大大一起努力,把澳宋帝国的“教育大跃进”描写得合理真实一些。


ferrochrome 于 2013-12-19 08:57:09 发表了:

没有人考虑临高的大学教育问题么?还是现代知识不外传?


毛毛毛毛虫 于 2013-12-19 22:01:41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毛毛毛毛虫 于 2013-12-19 22:03 编辑

甲种文凭(中专),分为不同的专业:

【文学】

初中水平的汉语言文学、政治学、经济学

【工程学】

初中水平的数学、物理、化学;初级机械原理、设计、制造

【医学】

未定

【艺术学】

未定

【军事学】

未定


小白之友 于 2013-12-19 22:29:41 发表了:

ferrochrome 发表于 2013-12-19 08:57

没有人考虑临高的大学教育问题么?还是现代知识不外传?

没有中学生搞什么大学啊


魔术的学徒 于 2013-12-21 16:51:32 发表了:

完全可以考完丙种的教丙种,考完乙种的教乙种,只要教材编的好,选人的时候标准控制好些,凑出足够的教师完全可以

我外公回忆过,以前的私塾里,进度快的学生替先生给进度慢的学生讲课是挺常见的事


权衡45 于 2013-12-27 16:15:07 发表了:

ferrochrome 发表于 2013-12-19 08:57

没有人考虑临高的大学教育问题么?还是现代知识不外传?

穿越才四年多,最优秀的归化民学生能达到初中水平就算不错了,绝大部分还是小学文化程度。


陆李仙 于 2014-1-2 14:22:17 发表了:

如果做适当的删减的话6年义务教育足够了。


权衡45 于 2014-1-15 11:22:49 发表了:

教育是可以“自我扩张”的。

丙种文凭,一年的夜校就够了。乙种文凭需要2~3年的夜校或者一年的全日制封闭式教学。

然后,优秀的学生就可以留校任教,或者到各个村去办夜校,教学规模就可以扩大好几倍。


瘫痪 于 2014-1-18 10:25:19 发表了:

我之前写过一个帖子,讨论教育规模的扩大,其实不必大开金手指人力的培养,10年后就能渡过人才积累的拐点,20-25年后就有足够的人力去统治大陆。

但是以目前已经写了的文本来说,小学教师6个月速成,赤脚医生2年速成,半文盲工人直接上生产线,确实开了金手指。以教育规划来说,乙种文凭才能成为正式机器操作工人的种子,但是这样的话,3年内现代工厂都建不起来,只能开展实验室规模的小试水平的生产。同样临高政权也凑不出足够的办事员,实验员,护士…….

估计作者在写的时候估计直接把丙种文凭当乙种文凭使用了,所以才有目前的规模。过去的童生(能写八股的)大约补补课就能直接拿甲种文凭,也有一部分人(陆橙这样的)补补课就能拿乙种文凭,但是以明代的识字率和家庭财产的相关性,这样的人临高政权能收集几百个就不错了,远远不够目前的规模。

要补上这个洞,必须多一种教育体制:精英教育体制。净化/扫盲期间挑选学得最快的那20%(智商120以上),最好是青少年(孩子智力发育没有完成,年纪太大有思维僵化),拉长课时,小班教学(15-20人),所有穿越者基本劳动力在第一次反围剿之后就都强制去教书,搞填鸭但不搞题海战术,大概可以把正常小学一学期的课程集中在2个月内搞定,毕竟正常小学的教育必须照顾那些智商低于平均水平,注意力集中时间和智力发育都受限于年龄的孩子,还得让他们都能及格。这样一个乙种文凭9个月搞定,甲种文凭2年。这才能勉强赶上书里的进度。


原子光谱 于 2014-1-20 19:07:46 发表了:

LZ编教育大纲前最好先翻一翻现行的9年义务教育的大纲·····要现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再去考虑交给孩子什么······

另外,学语言文字不从汉语拼音学起,不用现行的扫盲教材,开历史倒车回去读三字经、千字文表示极大的愤慨······

另外,绝对不允许丙种文凭的教师教丙种的现象——自己还高不明白,怎么教别人?

教师数量少可以提高同一个班的学生数量,大不了像现在一样搞60个人的大班,实在不行还可以搞导生制度,让高年级的学生为为低年级的学生批作业、答疑解惑。

但是绝对不允许旧知识份子进入教师体系,所有教师要从头培养——旧知识分子除了多人几个字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和什么也不知道的孩子没啥区别,教育起来还更麻烦——而其必须通过普通话等级考试。

我不对类似张兴教这类人物的普通话发音抱有任何程度的希望,要是执委会希望下一代能够使用一口标准普通话,最好把这类人有多远扫多远。


原子光谱 于 2014-1-20 19:22:36 发表了:

教育大跃进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事情,元老院大把资金砸下去都不一定能听到一个响······

老老实实攒初小毕业的学生,每年从中间分配出几个进行师范教育,我就知足了···

临高没资本像现在的TG一样,不放弃每一个孩子,也没有必要,只能是最上进最努力的10%拥有最好的教育资源,剩下不愿学习的自己去田独挖矿石。毛入学率可以达到100%,但毕业率就不保证了······


isdily 于 2014-1-20 20:06:29 发表了:

楼上莫非就是设定中穿越前把学生推了的老师?


原子光谱 于 2014-1-20 20:43:46 发表了:

推学生只是设定······

教育本身就是个冷门的话题,大家说出来都是满满的血泪,伤心事何必再提······

现在我们会感叹同一个班中的同学在若干年后巨大的差异,在临高,这种差异会更大,出现的也更明显······


波尔布特 于 2014-1-20 21:58:41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波尔布特 于 2014-1-25 14:10 编辑

原子光谱 发表于 2014-1-20 19:07

LZ编教育大纲前最好先翻一翻现行的9年义务教育的大纲·····要现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再去考虑交给孩子什 …

1、我在主贴里已经把教学目标写得很明确了,丙种文凭(扫盲)的目标就是为了让了让归化民(主要是成人)能够看懂政府公告、自己填表格,对这波人的教育,旧知识分子稍加培训也可以胜任。

至于少年儿童与乙种文凭(初小)以上的学生,其教师必须学会拼音与普通话,多数不会让旧知识分子教。当然,如果旧知识分子能学会拼音与普通话甚至阿拉伯字母,也可以教。

2、我没说不教拼音,可以先由旧知识分子以方言教《三字经》《千字文》从而学会汉字,再由元老教师或归化民教师教汉语拼音,然后以“拼音+汉字”的模式学习普通话,如果旧知识分子学会了拼音,那更好。至于以《三字经》《千字文》为教材,一是考虑到以旧知识分子的知识层次与三观,现代扫盲读本不一定教得了,不如让他们用自己擅长的中国古典启蒙读本;二是以成年归化民的三观,现代扫盲读本他们也很难理解,但古典教材就完全没问题。你自己回忆一下,小学课本上是不是有飞机、轮船、火车等内容,这些对一张白纸的儿童来说可以学会,但思想已经僵化的成人就未必了,甚至会想偏了,像我外婆一生都把动画片称呼为“木人戏”。另一个反例是,如今的80后、90后已经很少有人了解“家庭成份”的正确填法,这种“代沟”问题对“成人教育”来说是灾难。

3、60人的大班可以搞,但多一些教师可以进一步加快扫盲速度。

4、不会普通话未必当不了教师,像我的初中数学教师就不会普通话,以本地土语授课。你对张兴教等旧知识分子的普通话发音不抱希望,我还对那些归化民能否听懂普通话不抱希望呢,像我外公至今听不懂普通话,尽管他在生活中会不时接触到普通话!对那些思维已经僵化的成年人来说,与其费时费力的教他们普通话,不如直接用他们听得懂的方言授课。

其实,你仔细看我的发言的的话,应该发现我的“旧知识分子教师计划”主要是针对成年人扫盲,就好像我之前写得那样——“假设临高政权招聘到500名旧知识分子从事扫盲工作,每个教师教50名学生,则2个月可教2万5000人,一年内完成15万人的第一阶段扫盲,3年可基本完成海南全岛的第一阶段扫盲工作。”

总而言之,使用旧知识分子对成年归化民扫盲,明显更符合成年人扫盲工作的实际需求。最重要的是,有利于节约“师资”,可以让元老教师与第一批“师范教师”(你没胃口推得那些女孩子)一心一意的投入到针对少年儿童与下一代的教育工作中去。

实际上,吹牛大大已经在正文里采纳了我的意见。

例如《第一百零六节 “师髡长技以制髡”》:

这茉莉轩的学生,也一日少过一日了,当初修缮重开时候全县童生纷纷来就读的盛况已然不见了:除了少数人之外,大多数童生们也想通了:与其苦巴巴的在这里用功念书,领着每月几十元的津贴勉强养活自己,就凭自己能读会写的本事,到澳洲人那里某个差事 哪怕走到净化营地当今塾师,教教难民念念《千字文》、《百家姓》,养家活口都不成问题。

还有《第八十七节 人口分配》:……知识分子经过初步甄别,较为“可靠”的到行政口,余下的归教育口充当扫盲教师……


原子光谱 于 2014-1-21 10:19:34 发表了:

TG当年扫盲也是新编的扫盲教材,而不是用什么三字经。扫盲教师的来源可以很广泛,应为扫盲教师不一定是专职教师,特别是使用夜校的形式的时候。

而且千字文这种启蒙教材难道能比大图书馆出品的现代教材更合理、更简单易懂么?

再退一步,扫盲不只是教授知识,更多的还是观念的传递,是为难民们塑造人生观的机会,用三字经不是缘木求鱼么?

令祖在语言方面的遗憾,只能是当年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遗憾,难道我们还要重复曾经的错误么?

那个愿意要连普通话都说不好的归化民?教育口这样做会被指着鼻子骂的······


原子光谱 于 2014-1-21 10:44:30 发表了:

我觉得想要编写课程标准的意识是极好的,但是还有一些有关于教育方面的概念需要先澄清一下。

首先我们要有一个符合元老院期望的教育目标,也就是我们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个目标只是一个概念性的目标,比如能与元老进行正常的日常交流什么的。

然后是根据教育目标订立的课程目标,就是受教育者掌握了什么样的知识就算是达到了教育目标——掌握多少字,能写简单的应用文什么的,都属于课程目标。

有了课程目标,我们才可以开始编写含有实施建议、规定了学制的课程标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大纲。当然,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还是有差别的。


波尔布特 于 2014-1-22 21:35:49 发表了:

原子光谱 发表于 2014-1-21 10:19

TG当年扫盲也是新编的扫盲教材,而不是用什么三字经。扫盲教师的来源可以很广泛,应为扫盲教师不一定是专职 …

你不能用民国与解放初的情况套用明末,民国再烂,好歹也有5万大学生、近百万中学生、近千万小学生,即使如此,TG搞扫盲与教育依然因为人才紧缺而留用了大批“国民党余孽”。而临高政权的能多少现代化人才?

以明末时期绝大多数的老百姓的认知,现代教材还真未必比古典启蒙教材更合适。说句不好听的,20年前的教材都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小学生,更何况400年的“代沟”。例如你在教材上说“瓦是青色”的,会有相当一部分儿童问你“瓦是什么?”(随着大批高层建筑在城市拔地而起,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儿童从未看见过瓦了)。

为难民们“塑造人生观”当然是需要的,详见我关于“丙种文凭”的三个教学阶段,其中只有第一阶段用到旧知识分子与古典教材,对难民灌输新的人生观能有多大影响?而且《三字经》等古典教材有什么不好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等内容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经典文化,与工业社会并无冲突,没理由排斥它们,别忘了现代语文课中也有不少文言文与古典诗词。

我再强调一遍,我的旧知识分子利用方案主要就是用于“扫盲”,而且不是“全程教学”,只是其中一个阶段会用到他们,你不用担心他们会“毒害”临高的下一代。而且扫盲教师为什么就不能当“专职教师”,别忘了检疫营的“净化”周期长达40多天,让那些难民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内白吃白喝而不乘机“全日制”扫盲,未免太浪费了。

我外祖父在语言方面的遗憾,可不是特定历史时期的遗憾,而是几千年来中国的常态。普通话能够推广,第一是因为随着现代人口流动的空前频繁,有了普及的需求,第二是因为有了以教育、大众传媒为载体的空前推广力度。

临高为什么要搞“发动机”行动,主要原因之一是前期移民人口以广东、福建为主,移民广泛运用广东、福建方言进行交流,这严重影响了现代普通话的普及需求——按照历史的规律,广东、福建人在长期交流的过程中,极有可能会“进化”出一门“华南普通话”,就好像“上海话”那样的“长三角普通话”。当年上海的几万“洋大人”,不可谓不“强势”,人数也算不少了,但除了“思达塔”(Starter)等英语词汇,并未能使上海人普及英语。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美国两个中国人碰上,因为一个是“北方人”、另一个是广东人,互相不懂对方的方言,结果只好用英语交流……40年前,中国普通话最流行的区域,除了北京,就是山区的军工厂,两者都是“人口来源”最为多元化的地域。

就算你在学校里教会了他们普通话,如果缺乏“听、说”应用环境,他们也会很快生疏的,而北方移民到来后就不一样了,他们不得不用普通话交流。不怕你笑话,我因为说普通话太多,已经和00后的小朋友一样不太会说“上海话”了,连在家里都是普通话多过上海话。另一个的案例是,30年前,你在上海公交车用普通话说“请让一让”,没人理你,用上海话才有效;但随着上海外来人口超过本地人口,现在你在上海地铁上用上海话说“请让一让”,也没人理你,要用普通话才有效。

再说推广力度,除了教育,最有效的推广手段就是广播、电影、电视等流行视听文化,但以临高目前的工业水平,后者显然无法大规模运用。

我外公不笨,也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他会说或者听懂江、浙、皖等多个地区的方言,但等到长三角以外的人口大规模涌入上海,他已经已经老得学不进新语言了,而且他的退休生活也缺乏“普通话交流”的基础。

话说你对通过教育推广普通话是不是期望太高了?例如我的普通话就根本不是学校教的,在上学前我就已经通过电视、广播学会了普通话。

或者说你对扫盲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是不是要求太高了,50年代普通话没有普及的时候,不也一样搞扫盲。一直到90年代,我的初中数学教师兼班主任还在继续用本地土话上课。实际上一直到现在,也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在用普通话上课。

在普通话与文字的教育方面,应该是文字在前、普通话在后。一个人识字,但不会普通话,一样可以是“知识分子”;但一个人会普通话却不认识字,照样被人当文盲。考虑到归化民的语言、文化水平,先叫他们认字是正事;普通话嘛,可以利用“多元化”的人口环境与各种“强势文化”慢慢推广。


波尔布特 于 2014-1-22 22:11:41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波尔布特 于 2014-1-22 22:17 编辑

原子光谱 发表于 2014-1-21 10:19

TG当年扫盲也是新编的扫盲教材,而不是用什么三字经。扫盲教师的来源可以很广泛,应为扫盲教师不一定是专职 …

之前的回帖内容太多了,我现在提供一个简化版,方便你进一步理解我的意思:

1、明代人的语言习惯与现代人有很大不同,“代沟”严重,即使是《水浒》等明朝白话文小说,也比现代教材“接地气”。教育讲究循序渐进,对于初期扫盲来说,应当使用明朝人听得懂的教材。

2、扫盲教材不是只用《三字经》等古籍,即使是课程最短的“丙种文凭”,《三字经》等古籍的比例也在1/3以下,以字数论,可能还没有现在小学生学得古文多。现代语文课都不排除学古文,你又何必全面排斥古典教材呢?

3、旧知识分子充任“扫盲教师”可以兼职,但检疫营等特殊单位,一样需要全职扫盲教师。就算是“业余教育”,也可以安排一个全职教师同时教两三个班,例如一个全职教师上午去商店扫盲,下午去农庄扫盲,晚上去工厂扫盲……

4、推广普通话的关键不是教育,而是多元化的人口环境造成的“应用需求”,以及“强势文化”造成的“模仿学习需求”。否则学校里的普通话教育就好像中国现代的英语课程一样,是“空中楼阁”。例如历代中国官僚都要学会“官话”,根本原因是为了与上级官僚、贵族沟通。而上级官僚、贵族有两大特点,一是户籍多元化,二是属于“强势”一方。但下级官僚的“官话”却大多不是学校里学的。

5、90年代以前,很多中国教师都用土话授课,当年的教育口因此“被指着鼻子骂”了吗?


原子光谱 于 2014-1-22 22:27:20 发表了:

是归化民适应我们,而不是我们迁就归化民······

说了半天,你的教育目标是什么?


瘫痪 于 2014-1-23 09:46:28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4-1-22 22:11

之前的回帖内容太多了,我现在提供一个简化版,方便你进一步理解我的意思:

1、明代人的语言习惯与现 …

扫盲教材最好还是自己编一套,当然要参考当时的白话习惯,但是白话教材比文言文无疑更符合扫盲的主要目的——看懂白话告示。

拼音和简体字都是被证明了的扫盲大杀器,不用实在太可惜了。普通话,以临高那个小地方,比较扁平的统治结构,和500废强势的一塌糊涂的文化,需求是绝对有的。我小时候老师也讲土话,一个字教完正确的拼音,然后带大家朗读还是土话;即使如此我也学会了拼音,可以基本用普通话交流。你说的这个现象只能证明拼音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说明拼音教育是没用的。


毛毛毛毛虫 于 2014-1-23 10:58:11 发表了:

对于扫盲来说,三字经千字文这种东西是面对正式教育这种目标的,太正经,效率太低了。扫盲讲究的是多快好省,教材除了拼音,基本上就是认字,认词,认句。汉字表不是千字文这样低效的文本式的,而是汉字按部首结构归类,词组按领域归类,与背单词的单词表类似,高效密集灌输。再加上现代句子这样的内容。


isdily 于 2014-1-23 12:43:51 发表了:

还是使用现代教学方式吧,本朝立国那会有大量留用人员和现在临高执行的政策不能简单类比的。

临高在海南地区的教学说白了比本朝49年走的精英教育路子还精英,临高目前的教学规模是按师资力量来确定学生数量,没有当年本朝必须短时间内推广扫盲教育的急迫性。而且临高培养的第一代学生,素质方面的要求要低很多。


波尔布特 于 2014-1-23 16:22:52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波尔布特 于 2014-1-23 19:37 编辑

原子光谱 发表于 2014-1-22 22:27

是归化民适应我们,而不是我们迁就归化民······

说了半天,你的教育目标是什么?

我的目标在前面已经写得很明白了,现在再强调一次

1、让归化民看懂政府公告与相关的技术资料

2、让归化民学会自己填表格、写文章

3、在他们学会普通话之前,可以通过“笔谈”同元老以及北方来的归化民互相交流

其中第1、第2点是瓦解中国传统“士族”阶层的根本,否则元老院的意志无法直达基层,不得不“与读书人共天下”。

当然,让那些明朝秀才教会归化民“识字”不代表能归化民能做到以上3点,但要是不识字,就完全没有机会。说到底,尽快让归化民“识字”是当务之急,是下一步“现代化教育”的基础。

当然,让元老或新培养出来的归化民教师来教一样可以,但速度会很慢,甚至变成只有少数人“精英教育”,为了加快扫盲速度、尽快普及大众教育,适当利用旧知识分子与传统教材是必要的,尤其是面对思想已经僵化的成年文盲的时候。

不要担心少量的传统教学会妨碍现代化教学,那不过是加快成年归化民“扫盲”的“入门课程”,真正的教学大头是后期由元老教师主导的现代教学。利用旧知识分子主要是为了“节约师资”。

简而言之,以最快的速度让尽可能多的归化民识字。

最后提醒你,不要高估学校教育对于推广普通话的作用,就好像现在上海幼儿园的“上海话教育”并不能阻止“上海话”逐步走向消亡!

教师以普通话授课当然最好,但以方言授课也不是十恶不赦,相反还可以加快对成年归化民的扫盲速度!

至少对分布在海南北部几个县的“临高人”来说,先“认字”,然后再通过“字幕”与拼音学习普通话是更合适的教学方式,否则一上来就以普通话授课根本是“鸡同鸭讲”,因为“临高话”压根就不是汉语,而是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临高人”其实是“高度汉化的壮族”(除了语言,其余同汉人无分别)。

另外,在临高海军中占了很大比例的“昼民”也是类似的情况。


波尔布特 于 2014-1-23 16:31:56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波尔布特 于 2014-1-23 19:37 编辑

瘫痪 发表于 2014-1-23 09:46

扫盲教材最好还是自己编一套,当然要参考当时的白话习惯,但是白话教材比文言文无疑更符合扫盲的主要目的 …

扫盲教材当然是自己编,只不过针对成年人的扫盲教科书中,早期会有不少传统教学内容在内,例如通俗易懂的《三字经》,还有非常适合明代文盲群众的《鲁提辖拳打郑关西》等白话文小说章节,最重要的是,这些内容旧知识分子教得了。

不知你怎么看帖的,我从来就没否认过拼音和简体字教学,拼音和简体字当然也会教,不过对于相当一部分成年归化民来说,现用“方言”教他们认简体字,再通过“字幕”与拼音学习普通话是更合适的教学方式,否则一上来就以普通话授课根本是“鸡同鸭讲”。至少对分布在海南北部几个县的“临高人”来说是如此,因为“临高话”压根就不是汉语,而是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临高人”其实是“高度汉化的壮族”(除了语言,其余同汉人无分别)。

另外,在临高海军中占了很大比例的“昼民”也是类似的情况。


波尔布特 于 2014-1-23 16:36:42 发表了:

毛毛毛毛虫 发表于 2014-1-23 10:58

对于扫盲来说,三字经千字文这种东西是面对正式教育这种目标的,太正经,效率太低了。扫盲讲究的是多快好省 …

《千字文》是难了点,但《三字经》已经很通俗易懂了,其实我现在觉得《鲁提辖拳打郑关西》等白话文小说章节也非常适合明代文盲群众,最重要的是,这些内容旧知识分子教得了。


波尔布特 于 2014-1-23 16:44:47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波尔布特 于 2014-1-23 19:32 编辑

isdily 发表于 2014-1-23 12:43

还是使用现代教学方式吧,本朝立国那会有大量留用人员和现在临高执行的政策不能简单类比的。

临高在海南 …

谁说临高没有短时间内推广扫盲教育的急迫性?“扫盲”是建设工业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否则很多生产指令与技术要求根本无法下达,现在中国的“世界第一工业国”能够屹立不倒,使资本家难以向工资要求更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工业,原因之一就在于中国踏实的基础教育。

企划院与各部门已经为临高合格劳动力紧缺的问题头疼很久了。


hiddenzone 于 2014-1-23 18:59:38 发表了:

关键问题是你要培养临高帝国的螺丝钉还是拥有健康完整自主人格的人类——没澄清这个问题之前这个没法谈。


hiddenzone 于 2014-1-23 19:09:38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4-1-23 16:22

我的目标在前面已经写得很明白了,现在再强调一次

1、让归化民看懂政府公告与相关的技术资料

2、让归化 …

这个,壮语是不能拿康熙字典或现代汉语词典来表示的,请上《古壮语字典》。

另外笔谈不符合掌握基层群众要求。


isdily 于 2014-1-23 19:38:59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4-1-23 16:44

谁说临高没有短时间内推广扫盲教育的急迫性?“扫盲”是建设工业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否则很多生产指令 …

临高这个经济盘子无法在大量资源投入军事争霸的同时,还拉出大量资源进行大规模扫盲。

临高外部没有本朝立国之时那种强大的压迫,自然没这么拼命。临高固然可以说是这个17世纪的时空中工业规模最大的存在,不过跟本时空比,别说一个县,甚至连很多乡的工业规模都比不上,加上临高在完成广东攻略前,人口基数有限,有啥必要搞大规模全民式扫盲?撑死搞上千人的教育而已。


波尔布特 于 2014-1-23 19:42:56 发表了:

hiddenzone 发表于 2014-1-23 18:59

关键问题是你要培养临高帝国的螺丝钉还是拥有健康完整自主人格的人类——没澄清这个问题之前这个没法谈。

以第一代成年归化民(同时也是旧知识分子的主要扫盲对象)的素质与早已成型的“三观”,他们只能当“临高帝国的螺丝钉”,几乎不可能成为“拥有健康完整自主人格的人类”,但“袁子光”老师显然对这类归化民要求过高了!


波尔布特 于 2014-1-23 19:52:58 发表了:

hiddenzone 发表于 2014-1-23 19:09

这个,壮语是不能拿康熙字典或现代汉语词典来表示的,请上《古壮语字典》。

另外笔谈不符合掌握基层群众 …

先前回帖有误,“临高话”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虽然与壮语很接近,但不是壮语。

“临高话”虽与汉语大相径庭,但长期以来却流行着一套汉字读书音。人们依其语音系统,可以阅读用汉字写成的报刊书籍。

另外,“笔谈”不会是长期现象,只是归化民在学会普通话之前的“过渡”,从长远来说,临高帝国将全面推行普通话,将各种方言“边缘化”

总得来说,使用旧知识分子与古典教材只是“快速扫盲”运动中的权宜之计,从长远来说,教师与教材全都要“现代化”,旧知识分子如果不能完成“现代化”的转变,终将失业。


波尔布特 于 2014-1-23 20:02:02 发表了:

isdily 发表于 2014-1-23 19:38

临高这个经济盘子无法在大量资源投入军事争霸的同时,还拉出大量资源进行大规模扫盲。

临高外部没有本 …

就是因为现阶段不能“拉出大量资源进行大规模扫盲”,或者说元老们不能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大量用在扫盲上,所以我才提议启用旧知识分子,并使用与之配套的旧教材,这样不仅可以大大节约元老的人力资源,而且有利于安抚旧知识分子,促进“社会和谐”。

至于你说你的“撑死搞上千人的教育”,这对于帝国的扩张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且不说今后需要大量有文化的基层公务员用于直接控制大陆,摆脱对传统士族、土豪的依赖,即使是应付当前的工业生产,“上千人"也是远远不够的,合格的产业工人不是文盲可以胜任的!


isdily 于 2014-1-23 21:16:54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4-1-23 20:02

就是因为现阶段不能“拉出大量资源进行大规模扫盲”,或者说元老们不能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大量用在扫盲上 …

反对。

启用旧知识分子,并使用与之配套的旧教材——这个不过是看上去很美好的假想而已。首先,海南作为边远省份,旧式知识分子数量奇缺,我如果没记错,光绪还是同治那会满清全国的秀才不过几十万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0.1%不到,而崇祯朝的海南大体上是流放地,秀才之类占人口比重只会更低而不是相反,海南50万人口撑死不到500的秀才,考虑到传统教学的效率低下,能不能做到等效于临高100人都值得怀疑。

其次,这些旧知识分子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充当教师(500废也一样),首先临高就得对这些人进行筛选,这难道不需要耗费500废的精力?其次要摸索适合旧式知识分子也适合儿童和少年的教材,那么临高得找专人从头摸索,为了比对是否有效,还需要观摩,需要比对,考虑到儿童们的理解能力,这对比估计还得花上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时间,运气不好教材不合适还得重新调整,之前那些人还不知道多少人要成废品得回炉呢。

而如果临高另起炉灶呢?首先本朝建国开始,针对儿童的,少年的,以及在职员工的成人教育课本全部都有,无非把50-70年代的教材挑出来使用就是了,有这些本朝前30年的课本和经验进行对比,摸索出合适现有教学的路子非常容易。

我支持原子光谱的说法,应该是旧式知识分子适应临高,而不是相反。你提的路线真没觉得比另起炉灶来的简单。

至于工业化所需的人才,你觉得要怎么改编教材才能让对新工业毫无概念的旧式知识分子具备教授工人的能力?我是不抱希望的,与其指望旧式知识分子,不如指望元老们把本朝50-60年代培训工人的夜班课程拎出来整理整理,那可行多了。


波尔布特 于 2014-1-23 21:46:29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波尔布特 于 2014-1-23 21:48 编辑

isdily 发表于 2014-1-23 21:16

反对。

启用旧知识分子,并使用与之配套的旧教材——这个不过是看上去很美好的假想而已。首先,海南作 …

看起来你还是没有仔细看过我的发言:

1、不是仅仅启用“秀才”,而是启用了“生员”、和尚、道士、“算命先生”、“账房先生”、留用的胥吏等等所有的的识字群体(详见主贴)

2、本人不指望那些旧知识分子教给文盲什么大道理,只要他们教“识字”,后期会有元老或归化民教师跟进,即使是课程最短的丙种文凭,旧知识分子的教学时间也在1/3以下,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师资”。

3、启用旧知识分子主要是针对“三观”已经僵化的成年归化民,而不是你想想中的“儿童们”,对那些明代成年人来说,旧知识分子更适合他们,毕竟他们有一定的“共同语言”。至于你说的50-70年代的教材,不要说跟明末隔了300多年,即使跟现代比都有了严重的“代沟”。你能想象元老教师对明朝人用“方言+明朝白话文”上课吗?

长远来说,普通话与现代汉语必须普及,但在扫盲的初期阶段就用普通话与现代汉语,成年人绝对会“消化不良”!其他地方的人先不提,这在临高绝对行不通,因为临高话根本不是汉语,这么做的感觉就好像一个外国人用英语给中国人“扫盲”。


hiddenzone 于 2014-1-23 22:33:39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4-1-23 21:46

看起来你还是没有仔细看过我的发言:

1、不是仅仅启用“秀才”,而是启用了“生员”、和尚、道士、“ …

他们希望最好肉体消灭所谓的“旧知识分子”——懒得改造这帮人——所以你放弃吧。以什么建立起临高普通话?

原时空的是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品为语法规范的。

本时空都没有。难不成

以南京官话为标准音;

以辽东军话为基础方言;

以通俗的白话文小说话本为语法规范不成?

最终还不是要

以500废官话为标准音;

以500废方言——掺杂了西方词语、语用、成语和句式的原时空代汉语——为标准方言;

以精选的大图书馆语言资料库——或者说经过西方式语法理论整理过的原时空代汉语——为语法规范么?


原子光谱 于 2014-1-23 22:39:34 发表了:

首先,我们的教育目标似乎没有太大的差别,那么,就只能是教育目的上的根本性差别了······

我是有限教育派,搞精英教育,最后的目标也不过是在临高搞出一套双轨制的教育体制······

你一直在强调让你的教师只教识字,不教观念,这可能么?一样的教材,一样的标准,上出来的课还千差万别呢,再花大力气盯着不让酸秀才把经念歪么?临高就那么点人,当教师的更少,留用旧知识分子,恐怕旧知识分子恐怕会占领基层教师的岗位。

另外,突然想起来,关于使用方言上课,如果他们能去教数学、物理、化学,我忍;教不了,请他们有多远死多远······

方言+明朝白话文上出来的课,对规划民的好处是大大的,问题是,对我们有什么用呢?

最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在现在那是初中的课文,给你拿去做扫盲······你家小孩上一年级的时候读课文么?


isdily 于 2014-1-23 22:50:58 发表了:

吏员和尚等人拉去搞教育?我绝对不认为这些人当中有多少人具备教书育人的能力,而且如果仅仅是识字,有个2~3年时间,芳草地培养的学生或者500废直接教都更好。

为什么要为那些适合旧式识字者方便教学而削足适履?对临高来说,识字仅仅是第一步,学髡贼话,书髡贼书并能充分理解才是根本。

临高500废就算能费劲心力搞出一个适合旧式识字者的教学方案,难道还能把原时空带来的资料全部改成适合临高成年人习惯的文字?

对于临高工业需要的人员,我的态度是,能学会新学,读懂临高原时空技术材料的就吸纳,犯不着为了全员通过率削足适履。


qqqppp9338 于 2014-1-23 23:37:11 发表了:

我认为,讨论请临高知识分子教书已经毫无意义了。为什么?因为整个临高土著才几万人,其中的童生之类的有多少?500个?就算统统去投髡还统统当教师,才占多少?现在已经是D日后的第五年了,已经有大批获得乙种文凭的人了,他们中抽点人去搞扫盲就是了。而且,发动机所获得的人口基本都是来自与普通话相差较小的北方方言地区,让他们中的旧知识分子,或是粤语等南方汉语方言地区的旧知识分子教书,不是更好?


qqqppp9338 于 2014-1-23 23:41:39 发表了:

还有,关于教材选择,从古文中节选部分并没什么不妥,例如三字经什么的,当然古文教材要经过挑选。而且这种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全部采用现代教学,教出来的学生,能适应明朝?不要忘了,扫盲教育的学生将有很大一部分会立即投入对明朝的商贸、军事、宣传工作中。如果他们只会简体字,只会普通话,只懂白话文,能从事这些工作吗?


knifers 于 2014-1-24 00:18:23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knifers 于 2014-1-24 00:19 编辑

原子光谱 发表于 2014-1-20 19:22

教育大跃进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事情,元老院大把资金砸下去都不一定能听到一个响······

老老实实攒 …

不经过几年的教育是看不出来孩子的真实学习水平的。少时了了的多了去了,就算是现代也要到高中才能分辨出一个学生的真实学习能力怎么样。。

当然临高只需要挑两种来重点培养:极其聪明的学霸,以及极其认真刻苦的。别的只要基本识字,然后再挑出一些比较良好的出来进阶培养就够了。


icc120 于 2014-1-24 04:35:09 发表了:

会说英语的阿三就是高等阿三,其他的等着淘汰吧.

临高也是如此


isdily 于 2014-1-24 12:49:56 发表了:

最新这章设定的是芳草地6000学生,我觉得设定数量多了,毕竟芳草地主要是培养青少年的,成人不在芳草地;其次临高在发动机行动期间不少速成学生都拉去协助行动了,在校学生应该没这么多了。在籍另说。


原子光谱 于 2014-1-24 13:00:57 发表了:

去开个投票贴吧,看看元老院各位大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波尔布特 于 2014-1-25 14:38:23 发表了:

hiddenzone 发表于 2014-1-23 22:33

他们希望最好肉体消灭所谓的“旧知识分子”——懒得改造这帮人——所以你放弃吧。

以什么建立起临高普 …

肉体消灭所有的“旧知识分子”?这比“反右”还狠,很容易造成“文化断层”。

他们似乎忘了,当初是谁给赵引弓等前往大陆建设分基地的元老们上“间谍培训课”的——是刘进士、王教谕这帮最顽固的“腐儒”(虽然他们被蒙在鼓里,误以为澳洲人“心向教化”)!没有跟他们的交流,元老们跟民国时期那些与中国底层社会严重隔绝的“海归博士部长”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差别。

不知为什么你突然说要“建立起临高普通话”?

临高帝国未来的而通用语言当然是元老们从现代带过去的原时空普通话。

如果你想问我提过的“华南普通话”,那其实是指能被广东、福建人广泛听懂的“混血”粤语或闽南语,就好像如今自然形成的“香港话”、“台语”,如果元老院不搞“发动机”行动设法改变海南岛以广东、福建移民为主的人口结构,这种情况就会出现,尽管英语、国语曾经是香港、台湾的“强势语言”。

与之类似的“上海话”,语言“血统”里混得最多的基因是“宁波话”,其次是其他吴语区的方言,并带有少量的英语词汇。


波尔布特 于 2014-1-25 14:59:37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波尔布特 于 2014-1-25 16:13 编辑

原子光谱 发表于 2014-1-23 22:39

首先,我们的教育目标似乎没有太大的差别,那么,就只能是教育目的上的根本性差别了······

我是有 …

我的现行教育目标也是“双轨制的教育体制”,即对儿童直接推行现代教育,对成年人利用旧知识分子推行扫盲教育。

你以为旧知识分子只能在教室里“塞私活”吗?当那些一字不识的文盲农民站在城门口盯着自己看不懂的《布告》时,想知道上面写着什么时,在旁边替他们“讲解”穷秀才就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如何“曲解”都行,还记着临高政权在海南推行新税制时的情形了吗?

与之相比,在课堂上控制教师言论就容易多了,连间谍都不用特意安排,只要找学生了解一下就行了,以旧知识分子的“负心”节操,无论是为了保住“饭碗”还是脑袋,他们都会知道自己该什么做!当初临高与耶稣会“合作传教”,不就是为了防止传教士私下传教嘛!

不管是解放初TG,还是现在的临高政权,对于旧知识分子的使用态度都是“可靠的”归入“行政口”,“不可靠的”归入“教育口”(详见《临高启明》相关章节)

别的我不敢说,数学与财务某些旧知识分子还是教得了的,还有中医,这个不能指望腐道长与刘三担起全部重任!

关于让旧知识分子用方言授课的好处,这个可以举例说明:

当元老或归化民教师使用普通话对那些成年人进行第二、第三阶段扫盲的时候,你在黑板上写下“ ”,并让学生跟着拼音念ji ,临高人马上明白:原来首长们说的 ji  就是我们口中的“改”。反之,如果你一上来就用普通话教他们学“ ”,他们虽然也会盲目的跟着念ji ,但却完全弄不明白什么是 ji又是什么?

其实的问题还不算什么,用图片一样可以直接教,但名词以外的汉语,你打算如何教他们学会?

还有如果你给不懂普通话的上海人上课的时候,怎么让他们明白 ni=浓 ?还不是先要写下“你”字

其实我和你争论到现在,已经是成年人“思想僵化”的好例子了,我已经多次强调旧知识分子主要用于“成年人扫盲”,你还在跟我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你家小孩上一年级的时候读课文么?”这关小孩P事?

现在,我第N次声明,旧知识分子只要用来教“成人”,哪个成人不能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原本明朝人的业务活动就是听《水浒》一类的评书,现在他们一边“听评书”,一边学汉字,你不觉得这比单纯的扫盲认字高效的多吗?

甚至于以后普通话都不用特意去学,他们能以一边听“普通话评书”、一边看“字幕”的模式“学习”普通话!


原子光谱 于 2014-1-25 16:10:26 发表了:

别闹了,亲,还数学,他们连题都念不下来。

你确认你明白双轨制教育的含义么?临高现在算个毛的双轨制。

我记得从63区开始,穿越政权再向基层普及政策的时候都是布告+大喇叭了,这是N年前就有的办法。反而在课堂是最不好管住别人嘴巴的。

而且,你还说错了,对TG来讲,旧知识分子大多也是进入教育口成为专职教师,扫盲大多是兼职教师,来源包括但不限于:干部、工人、在校学生。

学课文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课文是要自己能通读的,里面出现的生字、生词,多义词的不同用法,你打算让这群文盲多长时间学一篇课文呢?就是现在,能力比较弱的小学毕业生还会咋呼这东西难读懂呢······莫非你这的语文课就是找个老师上台把课文念一遍么?这确实挺适合的。


波尔布特 于 2014-1-25 16:18:48 发表了:

qqqppp9338 发表于 2014-1-23 23:37

我认为,讨论请临高知识分子教书已经毫无意义了。为什么?因为整个临高土著才几万人,其中的童生之类的有多 …

我提议的旧知识分子,不是只限于临高, 而是包含了元老院能够掌握的所有旧知识分子,包括粤语等南方汉语方言地区以及北方来的与普通话相差较小的北方方言地区的旧知识分子。


波尔布特 于 2014-1-25 16:21:19 发表了:

qqqppp9338 发表于 2014-1-23 23:41

还有,关于教材选择,从古文中节选部分并没什么不妥,例如三字经什么的,当然古文教材要经过挑选。而且这种 …

你说的这些,正是我主张吸收旧知识分子参与教学的原因之一。


波尔布特 于 2014-1-25 16:23:58 发表了:

icc120 发表于 2014-1-24 04:35

会说英语的阿三就是高等阿三,其他的等着淘汰吧.

临高也是如此

然后阿三的工业化悲剧至今,还有你确定“高等印度人”说得是英语而不是Inglish?


波尔布特 于 2014-1-25 16:28:06 发表了:

isdily 发表于 2014-1-24 12:49

最新这章设定的是芳草地6000学生,我觉得设定数量多了,毕竟芳草地主要是培养青少年的,成人不在芳草地;其 …

芳草地的学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现在临高有13万以上的人口,以当时的人均寿命与家庭结构,仅小学的入学儿童就应该占到人口的10%以上,学生应当在1万以上。明显是有不少学生提前毕业参与经济建设与“发动机”行动了。


波尔布特 于 2014-1-25 16:46:14 发表了:

原子光谱 发表于 2014-1-25 16:10

别闹了,亲,还数学,他们连题都念不下来。

你确认你明白双轨制教育的含义么?临高现在算个毛的双轨制。 …

让明代的账房先生教算盘总比元老靠谱,现代人有几个人会打算盘的?你不会是指望现在临高大批量生产计算机吧?

还有中医这块,没20年以上的培养周期是搞不定的,你不会是指望让腐道长与刘三去教吧?

布告+大喇叭了又如何?临高本地已经实现了,其他县呢?就算县城普及了,乡村地区呢?还不是只有布告,大部分人还不是听“先生”一张嘴!

谁说课堂上管不住别人嘴巴的,我的大学古籍讲师在“8平方”时是活跃分子,至今还在国安的黑名单上挂着,但上课时基本老老实实,教了我2年,“反动言论”说了不到2分钟。

你也说了TG安排旧知识分子进入教育口成为专职教师,我安排他们扫盲有什么问题?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当然不是一上来就学,而是扫盲第一阶段的后期,能有多少生词?

你确定现在能力比较弱的小学毕业生读不懂是因为水平问题而不是“代沟”?

现在的年轻人连“阶级成分”都不知道该怎么填,更何况400年前的白话文。

要是难懂,说书先生开张后,那些明代的市井小民怎么听得那么积极呢?


原子光谱 于 2014-1-25 18:23:27 发表了:

现代珠算和中国传统珠算完全是两回事······本人有幸看过一些会计的课程······连算盘都不一样······

还有医学教育,你让谁来教?亲,好好想想,现代中医都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小心医学口喷你一脸哦······

在临高势力连“布告+大喇叭”都保证不了的地方,我们扯什么教育问题······

退一万步,1940年代的旧知识分子和1640年代的旧知识分子,真的是一样的么?何况TG的“旧知识分子”也多是正经的现代教育教出来吧?

最后,你把老师上课当说书么?难不成您想象中的语文授课还是用临高话上么?真是“纯粹”的语言环境啊······

说一千道一万,现代教师本身就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职业,不再是认几个字读两本书的人就能开私塾的时代了,即使是扫盲也是一项需要占用大量教育资源的行为。为了节省教育成本而让未经培训的“旧知识分子”上岗担任教师,不但对受教育者不负责任,对元老院也是极不负责任的。

PS:对“旧知识分子”进行师范培训?你还是给我送点初小毕业的学生吧······


hiddenzone 于 2014-1-25 18:31:32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4-1-25 14:38

肉体消灭所有的“旧知识分子”?这比“反右”还狠,很容易造成“文化断层”。

他们似乎忘了,当初是谁给 …

临高普通话指穿越帝国通用口语,然而明末北京话和今天北京话差太多。


isdily 于 2014-1-25 20:50:14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4-1-25 14:59

我的现行教育目标也是“双轨制的教育体制”,即对儿童直接推行现代教育,对成年人利用旧知识分子推行扫 …

贴啥布告啊。

临高到二五肯定能自行生产有线电报电话,自然就能造大广播,用大广播就能轻松收拾歪嘴解读秀才了。


isdily 于 2014-1-25 20:58:56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4-1-25 16:28

芳草地的学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现在临高有13万以上的人口,以当时的人均寿命与家庭结构,仅小学的入 …

芳草地学生定位是完全脱产的人员,就算半大吃喝少一些,但是也不可能养1万以上的学生,很简单,临高就算在完成发动机行动,陆海军近2万人,加上芳草地1万学生,可就是3万左右的脱产人员,考虑到临高发动机的人口超过10万没运回海南,目前仍在花费巨大的运力搞运输,临高绝无可能养活这么多的脱产人员。

而且请别把需求和能力混为一谈,临高别说1万,就是10万的需求都有,但是临高500废没这么多人从事教育,而且旧式知识分子水准和能力都非常可疑,更不要说完成你提出的为这些旧式人员提供的各种教改。

还有,临高派去大陆的人员,化妆成当地人潜伏乃是最低效的做法,最好的做法是走类似赵引弓的明线和道长的宗教路线,不是想方设法化妆成当地人,而是以明面上合法的路子到外地,然后想法子拉拢当地人,发展外围。


波尔布特 于 2014-1-26 16:06:11 发表了:

hiddenzone 发表于 2014-1-25 18:31

临高普通话指穿越帝国通用口语,然而明末北京话和今天北京话差太多。

这个没什么悬念,当然是元老们使用的现代普通话作为通用语言,就好像满族口音的清代官话取代明代官话。

只要坚持“地域人口多元化”的策略,加上元老们利用广播、电影等现代视听传媒渠道大力推广以现代普通话为母语的强势文化,两、三代之内绝大多数中国人就能熟练使用现代普通话进行交流了。

以临高的技术发展趋势,在元老们全体挂掉之前,广播、电影的工业化生产应该可以做到。电视机这种需要电子管、晶体管、电路板才能搞定的现代设备我就不指望了。


波尔布特 于 2014-1-26 16:14:09 发表了:

isdily 发表于 2014-1-25 20:50

贴啥布告啊。

临高到二五肯定能自行生产有线电报电话,自然就能造大广播,用大广播就能轻松收拾歪嘴解 …

以元老院辖地现在的人口结构,恐怕广播电台得用7大方言+临高话将同一篇内容广播8遍才够,一张纸就能搞定的事情用得着这么麻烦吗?

广播台有空还是用来推广普通话吧。


波尔布特 于 2014-1-26 16:24:14 发表了:

原子光谱 发表于 2014-1-25 18:23

现代珠算和中国传统珠算完全是两回事······本人有幸看过一些会计的课程······连算盘都不一样· …

你不会是指望那些连算盘都没碰过的元老去推广现代珠算吧?

关于中医教育,现在流行的说法是,“中医不骗人,但中医专业是骗子专业”。现代的大学教育很难培养出合格的中药师,合格中药师需要在长期实践中慢慢培养,这就是为什么老百姓都迷信“老中医”,但对年轻的中医顾虑重重。

看你对“连布告+大喇叭都保证不了的地方”不削一顾,看起来你希望临高和民国一样“政权不下乡”。

TG的“旧知识分子”是正经的现代教育教出来不假,但他们当初也不是全用普通话授课,否则我的数学老师也就不至于在90年代还在用方言授课了。

我当然知道那些旧知识分子不是合格的专业教师,因此我也不打算让他们“负责到底”,只打算让他们教2个月认字,这总没有问题吧!


原子光谱 于 2014-1-26 16:33:12 发表了:

······正经的科班毕业生不信,去信江湖游方郎中么?你要这样咱俩真没法说······

临高政权不下乡,教育自然不下乡,政权下乡,不可能保证不了布告+喇叭······

既然只教两个多月,还要派专人盯着,核算成本之后上报企划院看看呗······


isdily 于 2014-1-26 20:53:34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4-1-26 16:14

以元老院辖地现在的人口结构,恐怕广播电台得用7大方言+临高话将同一篇内容广播8遍才够,一张纸就能搞定 …

虾米一张纸啊,上面谁说的布告会给歪嘴秀才搞破坏的?

为了把扭曲的文告澄清回来,何止用一张纸?相比之下大广播效果好的多,不就是找齐会7种方言的人么,难不成这很难?


isdily 于 2014-1-26 20:56:00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4-1-26 16:24

你不会是指望那些连算盘都没碰过的元老去推广现代珠算吧?

关于中医教育,现在流行的说法是,“中医不骗 …

就为了2个月的教育,临高还得开发专门的教材,指不定为了开发这个教材,花的时间都不止半年,何必这么蛋疼。


波尔布特 于 2014-1-28 20:35:40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波尔布特 于 2014-1-28 21:12 编辑

原子光谱 发表于 2014-1-26 16:33

······正经的科班毕业生不信,去信江湖游方郎中么?你要这样咱俩真没法说······

临高政权不 …

要是西医可以搞定一切疾病,中医又如何能生存至今?

而中医这玩意,还真不是几年大学教育可以搞得定的,否则为何病患一方面迷信“老中医”,另一方面又对年轻的中医师顾虑重重。

这世界上某些专业,还真是科班出身不如没学历但实践经验丰富的“野路子”。例如,商业电影方面,大陆科班出身的编导因为深受以法国电影为代表的“文艺电影”的“荼毒”,长期以来一直竞争不过那些不但没相关学历甚至连剧本都没有的香港“野导演”。

你以为,政权下乡就能保证“喇叭下乡”?这可是至今连TG都没能做到的事情(早期物资跟不上,后期没必要),其中耗费的人力物力还真能让企划院气疯掉。

而且就算“喇叭”下乡了,你有时还得使用包括旧知识分子在内的土著干部帮你推广政令。一直到今天,本时空的临高干部下乡进行宣传依然要借助于临高语的“汉字读书音”,就是在农村学校里,这套语音系统也仍然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

你是不是在学校呆久了忘了临高政权的“东德式特务统治”?从净化营一直到学校、工厂、政府机关,直接监视每一个归化民“十人团”无处不在,连特务学校里都达到每个寝室一个“告秘员”,包括你竭力培养的使用普通话的归化民教师,让告秘员写报告时顺便提一下旧知识分子教师的表现有多麻烦?几乎是0成本。

甚至连“告秘员”都不用安排,像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出格”之类的事情,基本上都能成为公开新闻,我的大学班主任在课堂上上放“情色电影”,不到24小时就传遍了全校。

我还觉得当初政保总局监视像李醇这种理论上“高度可靠”的归化民多此一举呢,虽然因此意外发现了她与李思雅之间的关系。

我不明白,是什么让你对只会教2个月学期、最多占归化民教师总数大约20%的旧知识分子教师如此恐惧?他们除了嘴上发发牢骚,恐怕什么都做不了,而且我们也不会给他们在课堂上发2次以上牢骚的机会!

与其担心教育口的旧知识分子,不如多担心一下行政口的旧知识分子,他们除了人人都能了解到的“发言”,还能干贪污受贿、“当内奸”等很多表面上看不见的勾当。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尤其是政报总局济州岛分部的特务头子,原来就是明朝的基层官吏,在“反特”方面发挥的作用已经超越济州岛上的元老了。

最后提醒你一下,当初对派往大陆的元老们开设“间谍课程”的时候,授课教师之中就有刘进士、王教谕这两个高度顽固的“腐儒”,你就不怕元老们被旧知识分子“洗脑”了?

另外,同时根据《第三卷 第二百一十二节 冲突》的内容,吹牛大大比我还看得开,小学里的归化民教师里,很早就有不少旧知识分子在教书了,比我的计划还要“开放”(我只是想让他们教成人)。你在临高搞教育这么久,居然连这都没发现?

以下节选自《第三卷 第二百一十二节 冲突》: ……    “教书的都是什么人?”

    “有澳洲的首长,也有大明的读书人……”

    “有大明的读书人?”

    “是,有好些个,有个是本地人,姓张,听说原来是苟家庄上的……”

    “是张兴教吧!”

    ……

    他想着点点头:“还有什么读书人?”

    “这小的就不知道了。听说是从广东那边过来的。”

    “可有秀才吗?”

    “大约是没有吧。秀才不得留在自己的县里才能有膏火银子冷猪肉领吗?”

    这话原是无心之言,但是王赐听了却觉得有嘲讽的意思:临高的生员别说膏火银子,连祭祀的时候照例有得冷猪肉都有好几年没领过了。这几年每逢祭祀,用得是猪头替代全猪,祭完了就成了他这个教谕的独享之物了――实话说一个猪头也不大好分。

      ……


波尔布特 于 2014-1-28 20:48:17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波尔布特 于 2014-1-28 20:49 编辑

isdily 发表于 2014-1-26 20:53

虾米一张纸啊,上面谁说的布告会给歪嘴秀才搞破坏的?

为了把扭曲的文告澄清回来,何止用一张纸?相比之 …

以临高政权的现状,歪嘴秀才有个P的破坏力,我之前提这个,只不过提醒某些人,歪嘴秀才不是只能在课堂上发表“不良言论”。

如果“课堂政治局”真的能左右政治局势,现在的日本、韩国早就是“社会主义国家”了——二战后,这两个国家的教育界被共党把持至今,日本大部分学校都抵制右翼教科书,韩国更是闹出了师生集体参拜红色根据地的新闻。


isdily 于 2014-1-28 20:52:14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isdily 于 2014-1-28 20:54 编辑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4-1-28 20:48

以临高政权的现状,歪嘴秀才有个P的破坏力,我之前提这个,只不过提醒某些人,歪嘴秀才不是只能在课堂 …

如果歪嘴秀才没破坏力,前面你说啥这些人给百姓歪嘴解读布告呢?

一般百姓好歹成人,分辨能力比儿童和少年强,如果这些人能影响普通百姓,那么对芳草地的学生绝对有更强的影响。

这些歪嘴秀才不需要让芳草地的学生全部被污染,直接跟着秀才们堵元老院去;他们只需要做到芳草地学生们废品率大大提高就成功了。

临高苦心经营的芳草地可不是为了培养出一大堆废品而设立的。


波尔布特 于 2014-1-28 20:57:30 发表了:

isdily 发表于 2014-1-26 20:56

就为了2个月的教育,临高还得开发专门的教材,指不定为了开发这个教材,花的时间都不止半年,何必这么蛋 …

把几篇启蒙文章、几篇白话文小说章节编辑一下作为扫盲教材也算蛋疼?只不过是薄簙的一本教科书而已。

与之相比,现在的中国搞出人教版、鲁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粤教版、岳麓版、科教版、中地版、浙科版、湘教版····等N套中小学教科书又算什么?


波尔布特 于 2014-1-28 21:10:46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波尔布特 于 2014-1-28 21:35 编辑

isdily 发表于 2014-1-28 20:52

如果歪嘴秀才没破坏力,前面你说啥这些人给百姓歪嘴解读布告呢?

一般百姓好歹成人,分辨能力比儿童和少 …

还是那句话,我只是提醒一下歪嘴秀才不是只能在课堂上发挥,不让他们上课不代表他们没机会说坏话。

但说是一回事,有没有效果是另一回事。

你还记不记得《第三卷 第二百一十二节 冲突》里,王教谕在佃农路大面前破口大骂元老院编的小学课本“荒唐”时,路大是什么态度?

对旧知识分子保持有“惯性尊敬”的老农尚且动摇了了对旧知识分子的迷信,更何况已经与老一代人产生了严重“代沟”的小学生。

提醒你一下,当初对派往大陆的元老们开设“间谍课程”的时候,授课教师之中就有刘进士、王教谕这两个高度顽固的“腐儒”,你就不怕元老们被旧知识分子“洗脑”了?

你也说了,成人的分辨能力比儿童和少年强,所以让旧知识分子根据我的计划搞成人扫盲基本没有不良影响。

另外,同时根据《第三卷 第二百一十二节 冲突》的内容,吹牛大大比我还看得开,小学里的归化民教师里,很早就有不少旧知识分子在教书了,比我的计划还要“开放”(我只是想让他们教成人)。以下节选自《第三卷 第二百一十二节 冲突》:

      ……

    “教书的都是什么人?”

    “有澳洲的首长,也有大明的读书人……”

    “有大明的读书人?”

    “是,有好些个,有个是本地人,姓张,听说原来是苟家庄上的……”

    “是张兴教吧!”

    ……

    他想着点点头:“还有什么读书人?”

    “这小的就不知道了。听说是从广东那边过来的。”

    “可有秀才吗?”

    “大约是没有吧。秀才不得留在自己的县里才能有膏火银子冷猪肉领吗?”

    这话原是无心之言,但是王赐听了却觉得有嘲讽的意思:临高的生员别说膏火银子,连祭祀的时候照例有得冷猪肉都有好几年没领过了。这几年每逢祭祀,用得是猪头替代全猪,祭完了就成了他这个教谕的独享之物了――实话说一个猪头也不大好分。


波尔布特 于 2014-1-28 21:41:18 发表了:

isdily 发表于 2014-1-28 20:52

如果歪嘴秀才没破坏力,前面你说啥这些人给百姓歪嘴解读布告呢?

一般百姓好歹成人,分辨能力比儿童和少 …

另外发现你似乎从未认真看我的帖子,我一直强调的是利用旧知识分子搞成人扫盲,你又给我扯芳草地的未成年学生。

其实吹牛大大看得比我开,我因为担心旧知识分子不适应新教材、不会普通话,因而不打算让他们教小学,只教成人,但吹牛大大很早就已经安排旧知识分子教小学了。


isdily 于 2014-1-28 22:22:30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4-1-28 20:57

把几篇启蒙文章、几篇白话文小说章节编辑一下作为扫盲教材也算蛋疼?只不过是薄簙的一本教科书而已。

与 …

为了2,3个月的教学,需要临高元老们可能要耗时数月,甚至还要盯着这些人控制使用,耗费的精力大于所得,这不是蛋疼是什么?

拿现代举例子有啥用,临高是临高,现代是现代,你拿关公斗秦琼是什么回事?吹牛者有设定临高开发了文德嗣版,马督工版?还是你在哪章看到临高同时开发不同的几套版本了?

倒是你准备开发适合老夫子们的新版本教材。


isdily 于 2014-1-28 22:37:17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4-1-28 21:10

还是那句话,我只是提醒一下歪嘴秀才不是只能在课堂上发挥,不让他们上课不代表他们没机会说坏话。

但 …

别老转进好不好。

你发明我观点是什么回事?我什么时候说过歪嘴秀才们不在课堂上就没法发挥破坏能力?

自己立个靶子打很有意思?什么时候使用大广播可以有效降低歪嘴秀才的破坏力=歪嘴秀才没机会说坏话

芳草地作为临高关键性学校,地位最低也是黄埔军校,更合适的比喻应该是红军大学或者说抗日军政大学。完全为储备自己干部而设立的学校,放潜在歪嘴的歪嘴秀才进学校是什么回事?芳草地这种学校,人才培养,宁缺毋滥,你当是本朝现在的大路货中小学或者技校,可以重量不重质?


isdily 于 2014-1-28 22:54:42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4-1-28 21:41

另外发现你似乎从未认真看我的帖子,我一直强调的是利用旧知识分子搞成人扫盲,你又给我扯芳草地的未成年 …

压根不觉得旧知识分子跟芳草地高年级学生比有啥优势,本朝50年代扫盲教育大量启用高年级学生协助扫盲,压根没看出旧式教育对这些高年级学生有啥优势。

就成人教育而言,临高搞的扫盲又不是洗脑,简单学学写字看报而已,甚至某种意思上,都没必要强制扫盲,以临高这个工业规模,能用得了多少技术工人?如果技术工人绝对数量有限,芳草地高年级学生顺路帮个忙就成。

而且你大大高估海南识字率比例,满清时期全国百万不到的秀才,除了秀才外,识字率极低(这里咱不算那种只会写自己名字就算脱盲的印度标准,太祖标准确实比较高,但是起码这个标具备自学临高技术教材)。全国光绪朝号称4亿人口,也就是说0.25%左右的秀才。

而海南啥情况,崇祯朝一度是吃不饱饭,人口倒退的边远地区,能赶上全国平均水准就见鬼了,我按50万人口,全国平均水准0.25%算,也就是1250人。这地方一向是流放地,外加破产农民投奔地,根本没有啥经济基础养活上层建筑——别说刘进士这种特例,这种特例能有多少?要具备给人扫盲能耐的人不说去广州,起码去雷州等地当个帐房先生没问题。就那渣素质还想拉去教人?

而按最新设定,芳草地6000学生(我觉得设定过多了),假设其中10%学习3年,那么就是600人,加上元老,仅仅从人数看,比起所谓的旧式知识分子人数上就已经不见得能差多少了。更不要说接受临高现代教育体系培养的学生,没有旧式教育桎梏影响,教学效率高的多。


番茄鸡蛋 于 2014-1-28 23:03:54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4-1-26 16:24

你不会是指望那些连算盘都没碰过的元老去推广现代珠算吧?

关于中医教育,现在流行的说法是,“中医不骗 …

你不会是指望那些连算盘都没碰过的元老去推广现代珠算吧?

500元老里有财经专业的人,还“连算盘都没碰过的元老”,我要告诉你财经专业的不但连算盘都教过,还教过点钞,你是不是更惊讶?


波尔布特 于 2014-1-29 13:43:33 发表了:

isdily 发表于 2014-1-28 22:22

为了2,3个月的教学,需要临高元老们可能要耗时数月,甚至还要盯着这些人控制使用,耗费的精力大于所得, …

你是不是忘了临高政权的“东德式特务统治”?从净化营一直到学校、工厂、政府机关,直接监视每一个归化民“十人团”无处不在,连特务学校里都达到每个寝室一个“告秘员”,让告秘员写报告时顺便提一下旧知识分子教师的表现有多麻烦?几乎是0成本。

甚至连“告秘员”都不用安排,像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出格”之类的事情,基本上都能成为公开新闻,我的大学班主任在课堂上上放“情色电影”,不到24小时就传遍了全校。

我还觉得当初政保总局监视像李醇这种理论上“高度可靠”的归化民很蛋疼呢,虽然因此意外发现了她与李思雅之间的关系。

我不明白,是什么让你对只会教2个月学期、最多占归化民教师总数大约20%的旧知识分子教师如此恐惧?他们除了嘴上发发牢骚,恐怕什么都做不了,而且我们也不会给他们在课堂上发2次以上牢骚的机会!

说道开发多种版本的教科书,你有没有想过,在普通话与现代文化早已普及的现代社会,中国尚且因为地域差异搞出了N套教科书,更何况目前临高统治区的地方差异远远高于现代,你不会是打算把芳草地的课本直接拿到济州岛使用吧?与之相比,为从来就与儿童国民教育完全不同成人扫盲教育编一本成人扫盲读本算什么?更何况就是现代,扫盲教材、各种成人教材也与中小学课本有很大差异。


波尔布特 于 2014-1-29 13:58:47 发表了:

isdily 发表于 2014-1-28 22:37

别老转进好不好。

你发明我观点是什么回事?我什么时候说过歪嘴秀才们不在课堂上就没法发挥破坏能力? …

是你一直在“自己立个靶子打”,我的计划一直是针对成人扫盲,跟芳草地有了P的关系,把旧知识分子弄进芳草地是吹牛者很早以前的设定,根本与我无关。你要是有意见,自己找吹牛者谈,不要来烦我。我的计划就是搞针对第一代普通成人归化民的“大路货中小学或者技校”。

你要是对“歪嘴秀才”这么不放心,建议你在元老院会议上提出将“旧知识分子”全面赶出临高政权的提案,现在临高的基层政权、宣传部门甚至政治保卫局的中层干部,早就云集了大量来自明朝与朝鲜李朝的旧知识分子。

你是不是忘了当初是谁帮助雷州站打赢糖业战争?是谁给元老上间谍培训课?是谁在支撑杭州站的宣传机构?又是谁破获了济州岛的反革命案件?

跟只能“动口不动手”的教师相比,这些掌握了临高政权中下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权力的旧知识分子不是更加危险?他们轻则可以贪污受贿,腐蚀政权的的根基,重则可以当内奸,直接危害元老安全!


波尔布特 于 2014-1-29 14:27:11 发表了:

isdily 发表于 2014-1-28 22:54

压根不觉得旧知识分子跟芳草地高年级学生比有啥优势,本朝50年代扫盲教育大量启用高年级学生协助扫盲,压 …

除了某些特殊领域,我从来就不指望旧知识分子能胜过芳草地高年级学生。我的要求就是让大多数的第一代成年归化民能够“简单学学写字看报而已”。谈到现在,我发现其实是你一直高看了旧知识分子,居然担心他们成为教育主力影响新一代的学生?另外,我第N次提醒你看清我发帖的内容,我的成人扫盲教师的招募标准主要是“识字群体”,而不是秀才、举人、进士等高水平的科举人才,就像我在主贴里提到的“生员”、和尚、道士、算命先生、账房先生、衙门留用的胥吏等等,陆澄父亲那样识字的破产商人也是我的招募目标,这个群体占到总人口的1%以上。说起来,陆澄父亲已经在嫌自己的工资低了,如果给他多发一份工资让他给农民上上文化课不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从《儒林外史》的情况来看,能混成举人、进士的平时不可能很穷,我压根就不抱希望。至于某些穷秀才,只要有工资发,让他们“改换门庭”是很容易的,现在临高的行政口、宣传口已经有不少明朝穷秀才在效力了,考虑到他们的知识结构,别的不敢保证,教认字是不成问题的。说道,雷州的帐房先生,恐怕这种人已经有一大半是元老院的雇员了,东家让他们给雷州与海南的农民上上课很难为他们吗?此外,正如我先前说的那样,除了某些特殊领域,我从来就不指望旧知识分子能胜过芳草地高年级学生。但有些领域,芳草地的高年级学生数量再多、能力再强也不行,比如说济州岛的朝鲜居民的成人扫盲?你不会是打算在芳草地开设朝鲜语课程让汉族学生学完朝鲜语再去济州岛当老师吧?那还不如让会写汉字的朴家兄弟与投降的李朝官吏去教。我觉得朴徳欢当初要是没进行政口,而是进教育口搞扫盲教育,恐怕就不会落得在鸿基煤矿劳作致死的下场了。汉字的一大妙处就是,同样的汉字布告,不仅中国人可以看懂,就算是不懂汉语的日本人、朝鲜人也能大致看懂!


波尔布特 于 2014-1-29 14:36:58 发表了:

番茄鸡蛋 发表于 2014-1-28 23:03

你不会是指望那些连算盘都没碰过的元老去推广现代珠算吧?

500元老里有财经专业的人,还“连算盘都没碰 …

500元老里财经专业的人,平时已经很忙了,让他们给隆德粮行等财经口的直属部门雇员以及芳草地的学生上课就不容易了,你不会是指望他们走进工厂、商店、公社等所有基层机构给新来的成年会计上算盘培训课吧?

就算能做到,也完全没有必要,老算盘模式能凑合着用,干嘛不用下去?只要结果算对,你管他们用哪种算盘与算法呢,又不是度量衡必须统一!


isdily 于 2014-1-29 14:38:14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4-1-29 13:43

你是不是忘了临高政权的“东德式特务统治”?从净化营一直到学校、工厂、政府机关,直接监视每一个归化民 …

前面不就是你说的歪嘴秀才能有效歪曲临高张贴的布告么,然后现在又变成歪嘴秀才除了吐酸水啥都干不了?

你还是先统一一下思路,到底歪嘴秀才能干啥不能干啥吧?

而且谁说临高10人团没成本的?干什么事都存在成本,成人教育怎么可能例外?


波尔布特 于 2014-1-29 14:51:00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波尔布特 于 2014-1-29 14:52 编辑

isdily 发表于 2014-1-29 14:38

前面不就是你说的歪嘴秀才能有效歪曲临高张贴的布告么,然后现在又变成歪嘴秀才除了吐酸水啥都干不了?

我前面不过是举例说明歪嘴秀才除了课堂,在其他地方一样可以说坏话,不是说他们有多大的影响力,因为担心他们说坏话而拒绝他们当教师根本是无意义的。是你一直盯着“歪嘴秀才+布告”不放,忘了本次讨论的根本——旧知识分子是否可以充当成人扫盲教师。

临高10人团当然有成本,但就算不让旧知识分子当老师,10人团依然存在,成本不会因此减少,反而让原本盯着学生的告秘员顺便注意一下老师的上课内容,由此增加的成本几乎为0。

成人教育当然有成本,但我的方案就是将成人教育的成本尽可能的降低。

说得难听点,把那帮穷秀才“废物利用”一下不好吗?

让行政口、宣传口里的旧知识分子兼职教书以节约教师工资支出不好吗?


isdily 于 2014-1-29 14:57:06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4-1-29 14:27

除了某些特殊领域,我从来就不指望旧知识分子能胜过芳草地高年级学生。

我的要求就是让大多数的第一代成 …

又来拿特殊当普通,首先济州岛居民设定里不到3万人,相比临高发动机结束后,直接控制的90多万人比,不敢说九牛一毛,起码不是主要人群,事情总归有个轻重缓急,临高这个小身板怎么可能做到全民扫盲,有必要急吼吼对朝鲜归化民或者契约民搞扫盲?

在一五阶段派几个通译面对朝鲜人就成,这些朝鲜人大部分打发去牧场农场,——总之不进工厂和学校,那么他们有多大必要接受扫盲?


isdily 于 2014-1-29 14:59:34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4-1-29 14:51

我前面不过是举例说明歪嘴秀才除了课堂,在其他地方一样可以说坏话,不是说他们有多大的影响力,因为担 …

你标题怎么说的?“大跃进”啊,不就是说要大规模使用旧式知识分子短时间为临高完成扫盲等工作么?

现在又变成这些人变成补充了?补充是啥意思,跟主力就是两码事。


波尔布特 于 2014-1-29 15:13:01 发表了:

isdily 发表于 2014-1-29 14:57

又来拿特殊当普通,首先济州岛居民设定里不到3万人,相比临高发动机结束后,直接控制的90多万人比,不敢 …

我觉得对济州岛的全民扫盲比对普通汉族的扫盲更有必要,就像你先前提过的“是归化民迁就我们,而不是我们迁就归化民”。

让他们“迁就”我们的第一步,就是在平民中普及汉字,然后以汉字为媒介推广普通话,最后朝鲜人就像临高人一样变成“户口本汉族”了。

而这不仅将在济州岛推广,而且将在整个朝鲜半岛、日本甚至所有东亚人种的少数民族中推广,从而进一步“壮大汉族”,削弱少数民族、减少分裂隐患。

把眼光放长远低一点,不要只盯着济州岛的几万朝鲜人,我的方案将会用于“同化”东亚地区的几亿人口。

还有,“科技史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农业与畜牧业不是文盲可以搞得定的,你忘了尼克去济州岛干嘛了吗?

就算某些领域少数民族文盲能搞定,你也不能将少数民族长期排斥在工业化之外,否则将会造成分裂与动荡。


isdily 于 2014-1-29 15:15:01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4-1-29 13:58

是你一直在“自己立个靶子打”,我的计划一直是针对成人扫盲,跟芳草地有了P的关系,把旧知识分子弄进芳 …

吹牛者是引入少量旧式知识分子作为教学补充,而不是你这种拿旧式人员充当主力的态度和做法。

而且考虑到临高的发展历程,旧式知识分子能提供的助力飞速下降,而阻碍作用愈发明显。

还是早先那个问题,整个海南在髡贼到来前,就是一个经济落后的流放地,能养多少秀才等旧式知识分子?而临高登陆2年多后,也就是1630年击败广州讨伐军之后才快速吞并整个海南,换言之,1628-1630年这两年时间内,临高能利用的旧式知识分子基本上限于临高县,临高县好像历史上1628年也就是4万不到,按0.25%比例计算,也就是100个秀才,可能还不到,这点人跟500废比人数上就是渣渣。

而1630年,等于最早进入芳草地的学生已经学了2年,以分女仆的情况看,那时候至少有数百人,不敢说全员具备当兼职老师的能力,但是仅看数量跟旧式知识分子比不见得有多大差距。

至于说本朝能分出十来个地域教材,我只能表示遗憾——本朝出现立国就号称4万万5千万,而第一次人口普查发现超过6亿,而到现在更是号称13亿,这么多人能搞出十来套教材不奇怪,而临高完成发动机行动也就是近100万人口,加上雷州等黄区无非是130万不到,这点人口还打算折腾出十来套教材?信不信教育口敢提出这个建议,企划院就找他们领导人喝茶去?

临高这个阶段根本没经济实力搞这么细化的教学,只能一刀切,选定其中一个方案教学,能过关的就收,为此降低一定的成材率或者效率并非不可接受;至于为济州岛居民单独开发一套教材就算了,才3万多人而已,临高没法面面俱到。


isdily 于 2014-1-29 15:20:25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4-1-29 15:13

我觉得对济州岛的全民扫盲比对普通汉族的扫盲更有必要,就像你先前提过的“是归化民迁就我们,而不是我们 …

事有轻重缓急,大陆没吃下来,倒先想着吃周边那是啥蛋疼精神?

既然为了几万的济州岛人要开发一套教材,那么当前临高可能就有不少欧洲殖民者在东门有商馆,澳门则早早有数千欧洲人,加上临高可能二五要端掉欧洲人在东南亚的一些据点,那么要不要针对西班牙人,荷兰人,德意志人,甚至为临高大量提供奴隶的英国人提供特殊教材?比起朝鲜人,这些人为临高提供的必要物资更多,似乎优先级更应该提高才对。问题是临高提供的过来么?

不要忘了,临高虽然完成发动机行动,但是人口也就是控制了100万不到的人口,连近在眼前的广东都没敢现在吞,这个阶段就考虑吞并东北亚等地,是不是白日梦做的太爽了?


isdily 于 2014-1-29 15:23:32 发表了:

还有一点,临高子版有人提到过,17世纪朝鲜和日本,官方文字中汉字比例非常大,基本上不需要懂这两国的语言都能把官方文件看下来,临高只需要向平民推广文字就行。

而且再提醒一句,17世纪的下限不是现代能比的,美洲大量印第安部落消亡是在18世纪以后。


波尔布特 于 2014-1-29 15:25:36 发表了:

isdily 发表于 2014-1-29 14:59

你标题怎么说的?“大跃进”啊,不就是说要大规模使用旧式知识分子短时间为临高完成扫盲等工作么?

现在 …

教育要“大跃进”,必须要有更多的师资参与进来,并辅以更快速的模式。

1、大规模使用旧式知识分子可以有效补充师资,使得在“丙种文凭”(扫盲)这一块节约1/3左右的师资,如果那些旧知识分子学会了“新话”、新知识、新思维,可以节约更多的师资。

2、我心目中对成人的快速扫盲模式就是,使用受教育者听得懂的方言或外语教他们认识汉字,这样起码阅读书报、填表格不成问题了。然后以汉字为基础加快他们学习普通话的速度。

临高的行政机构,包括宣传部门与情报部门,已经在大量使用旧式识字群体与知识分子了,让他们兼职扫盲,加上一些专职扫盲的旧知识分子,无疑可以大大加快扫盲速度。


isdily 于 2014-1-29 15:26:45 发表了:

还有,要壮大本族群,对于临高来说,修筑现代公路,尽可能修密铁路,就能稳定的提供粮食供应,大大减少类似小冰期自然灾害带来的人口死亡;同时加大医疗普及,人口轻轻松松就能翻倍,压根不需要走文化吸收路线就能迅速扩大族群——当然人口涨的太多会不会带来失业率过高,里面会不会出图书馆管理员或者邮政临时工,这就是另一码事了。


isdily 于 2014-1-29 15:29:39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4-1-29 15:25

教育要“大跃进”,必须要有更多的师资参与进来,并辅以更快速的模式。

1、大规模使用旧式知识分子可以 …

不好意思,临高乃至整个海南压根没哟你想象的“大规模”,原因我说了,海南经济基础本来就差,而500废起家的临高在海南也就中等,能不能偏上都存疑。

你鼓吹的东西,连基础都没有。

用本地方言教学没问题,临高芳草地出来的学生我真不信他们才进学校2~4年就连方言都忘光光了。


波尔布特 于 2014-1-29 15:46:05 发表了:

isdily 发表于 2014-1-29 15:15

吹牛者是引入少量旧式知识分子作为教学补充,而不是你这种拿旧式人员充当主力的态度和做法。

而且考虑 …

教材版本的数量,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受教育人口的“种类”数量,而不是人口数量。就好像目前济州岛的朝鲜人虽然不多,也得单独为他们开发2套教材,而其他控制区的100万人也只需2套教材(一套中小学,另一套成人扫盲)。

还是那句话,眼光放长远一点,一五期间,朝鲜教材只会有几万人的需求,但不会一直只有几万人的需求,未来是几百万朝鲜人的需求。

明朝的旧知识分子在海南扫完盲,将来还可以去大陆新的占领区扫盲嘛,旧知识分子的扫盲生涯是无限滴!

关于临高的旧知识分子数量,你是不是忘了目前是明末乱世,大陆上不知多少富裕家庭破产流亡到临高,吹牛者在芳草地里安排的旧知识分子,除了张兴教,其余都是广东来的难民。不要只把眼睛盯着临高县,元老院目前的臣民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光杭州站就不知招募了多少旧知识分子搞宣传,让他们搭船来海南教几年书很难吗?

不要在意旧式知识分子助力的下降,对他们本来就是“废物利用”,他们能完成向工业时代人才的转变当然最好,要是不能,并且实在找不到新的成人扫盲对象,大不了为他们在煤矿、农场安排一份工作,就好像“反右”那样。


波尔布特 于 2014-1-29 17:15:29 发表了:

isdily 发表于 2014-1-29 15:29

不好意思,临高乃至整个海南压根没哟你想象的“大规模”,原因我说了,海南经济基础本来就差,而500废起 …

临高目前可以搜罗旧知识分子的地点不止是海南,也决不能限于海南(因为目前将要被教育的成年归化民来源于全国,还有朝鲜、日本、越南)。

郭逸在广东已经搜罗了很多知识分子为他干活,江南杭州站的宣传机构更是人才济济,明末的乱世也使很多富裕家庭出身的识字群体成为难民,或被动或主动的移民海南、台湾、济州岛。

既然是教育“大跃进”,当然应该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以芳草地的学生的素质,你不觉得他们去教最基础的“认字”有些“浪费”吗?

我要提醒你,根据我的规划,旧知识分子只教前1/3的扫盲课程,剩下2/3的课程需要芳草地的学生去完成它。如果按主贴说得招募相当于500名全职教师的旧知识分子(如果是上半天的“兼职”,需要1000名)进行扫盲,芳草地就需要1000名学生配合完成2/3的课程(如果是上半天的“兼职”,需要2000名)。

你与其担心旧知识分子跟芳草地学生“抢饭碗”,不如担心一下短期内动员1000-2000名学生参与扫盲,工厂、军队、行政机关等其他部门的元老会为“无人可用”而大发雷霆吧。

还有,我之所以想到把“古典教材”编入扫盲课本,原因之一是不想花时间与精力对旧知识分子进行“现代师范培训”,你要知道,1个人花3个月时间编本教材,总比10个人花半年时间培训旧知识分子来得省,更比花2年时间培训初小学生省。我的计划真得是最“节省”的,根本不存在“浪费资源”的问题,绝对可以博得企划院的欢心。

相信我,对于不够可靠的旧知识分子,如果你不打算肉体消灭,把他们打发去教书是最佳选择。更何况我计划动员的“识字群体”与旧知识分子大部分是可靠的。


波尔布特 于 2014-1-29 17:23:57 发表了:

isdily 发表于 2014-1-29 15:20

事有轻重缓急,大陆没吃下来,倒先想着吃周边那是啥蛋疼精神?

既然为了几万的济州岛人要开发一套教材 …

针对欧洲的教材可以让西班牙人,荷兰人,德意志人,英国人自己编嘛,反正汉语拼音也是他们编的,只要他们还想与临高保持交往的话。

别忘了,荷兰大使已经在替临高当美术教师了,为了将来的利益,动员他们自编教材小意思。


波尔布特 于 2014-1-29 17:26:04 发表了:

isdily 发表于 2014-1-29 15:23

还有一点,临高子版有人提到过,17世纪朝鲜和日本,官方文字中汉字比例非常大,基本上不需要懂这两国的语言 …

就是因为对日本、朝鲜只需向平民推广文字就能完成“扫盲”,所以我的“方言教学”方案大有可为。


波尔布特 于 2014-1-29 17:29:11 发表了:

isdily 发表于 2014-1-29 15:26

还有,要壮大本族群,对于临高来说,修筑现代公路,尽可能修密铁路,就能稳定的提供粮食供应,大大减少类似 …

以世界的资源,供应10亿左右的现代工业人口是可行的,你不应该考虑失业问题,而是应该考虑如何解决“生产过剩”问题。工业社会解决失业人口的救济问题无压力。


isdily 于 2014-1-29 19:48:17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4-1-29 15:46

教材版本的数量,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受教育人口的“种类”数量,而不是人口数量。就好像目前济州岛的朝鲜人 …

谁说跟人口数量无关?人数少了,多开发一套教材相应的效费比就更低。

至于说今后几百万人的教育怎么办?很简单,有几百万朝鲜人的时候再考虑教改,你现在的做法完全是好高骛远。有多大盘子干多大的事。现在既然朝鲜人就那么3万左右,就得立足于实际,按3万的盘子安排资源,而不是按30万或者300万计算。

否则大家都这么干500废也别穿越了,比如钢铁厂完全可以说我的产量以后会到年产千万吨,然后大家发疯给他准备千万吨级铁矿石的运输船?


isdily 于 2014-1-29 20:01:42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4-1-29 17:15

临高目前可以搜罗旧知识分子的地点不止是海南,也决不能限于海南(因为目前将要被教育的成年归化民来源于 …

去哪搜罗旧式知识分子?别说的轻巧,说的好像磕个头人家就泪流满面跟临高走。以古代的生产能力,能识字且具备教人素质的家伙,要谋个吃饱饭的活计总归有,沦落到成难民的情况不敢说没有,但是数量奇少。

古代一般能读书的家伙通常不是祖上有相当的积蓄,就是本身是地主之家,甚至是官宦之家。要知道古代某些人考秀才,往往是整个宗族几百号人倾力供给才支撑出一两个。你这倒好,知识分子说的跟当代学士遍地走一般,开啥玩笑呢?

这种知识分子不是因为屡试不第,绝不会被宗族放弃,临高想把这些人拉走,首先就得问宗族同不同意;除非是整个宗族落难,比如水旱蝗灾,举族搬迁,问题是这种情况在当前位面的1632和1633年,主要出现在内地,比如陕西,山西,河南一部;浙北和苏中苏北虽然在1632年大水灾也是严重受创,但是由于临高当时全力保障登莱地区发动机行动,对于这两个省的搜刮很难说做到什么程度。吹牛者设定是从浙北捞到好像是7万多人,从这点看设定中江浙社会结构破坏有限,根本不能指望能从中捞到多少读书人。

临高要迅速捞到大量读书人,只能是派陆战队武装突袭国子监或者著名书院之类的地方,将这些人集体打包扛走,否则怎么可能你想搜罗就搜罗得到的?而搜罗高度分散的读书人,耗费的精力远大于临高直接在芳草地培养新学学生,然后新学学生再兼职当夜校老师。


isdily 于 2014-1-29 20:04:19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4-1-29 17:23

针对欧洲的教材可以让西班牙人,荷兰人,德意志人,英国人自己编嘛,反正汉语拼音也是他们编的,只要他们 …

哟,发明真相来了?汉语拼音原来是西洋人编的啊。

是啊,西班牙人等西方人的教材可以他们自己编,是不是咱也推论出朝鲜人和日本人的教材也自己编好了,临高管他干嘛?多省事是吧?


isdily 于 2014-1-29 20:05:57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4-1-29 17:26

就是因为对日本、朝鲜只需向平民推广文字就能完成“扫盲”,所以我的“方言教学”方案大有可为。

向日本朝鲜平民推广文字需要大量资源成本投入,你出?

还大有可为呢。我说是毫无可行性。


isdily 于 2014-1-29 20:09:06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4-1-29 17:29

以世界的资源,供应10亿左右的现代工业人口是可行的,你不应该考虑失业问题,而是应该考虑如何解决“生产 …

呸,既然以世界的资源供应10亿现代工业人口是可行的,那为什么临高发动机行动要反复强调粮食储备问题?发动机行动不就是前后捞了40多万人口么,别说10亿的零头了,千分之一都不到,临高500废咋就觉得发动机行动要准备的物资太多,要咬牙坚持才能顶住呢?


波尔布特 于 2014-1-30 09:19:20 发表了:

isdily 发表于 2014-1-29 19:48

谁说跟人口数量无关?人数少了,多开发一套教材相应的效费比就更低。

至于说今后几百万人的教育怎么办 …

按照你的逻辑,每种工业产品只能生产一种型号,而不是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多种型号;衣服也只有一种大小,而不是根据年龄与身高设计多种尺码。只有这样“效费比”才能更低。

之前你还嫌用旧知识分子会降低教育质量,这回又为了“效费比”而“一刀切”,不顾受教育群体的差异统一使用一套教材?什么话都让你说了,你到底要闹哪样?

教材本来就不可能像度量衡一样完全统一,而且会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出新版本,我的规划已经很单一、很粗糙了,你居然还嫌版本太多?

不要说3万人,就算只有13人,某些教材也得单独编写,例如教师补课或企业内部的培训课程。

不知是什么让你觉得编一个版本的教材是一件“浩大工程”,你难道不知道中国每隔十几、二十年就得更新教材版本吗?

对朝鲜人的第一批扫盲,不要说3万人,300人我都嫌多。应该是先编一套“试用本”教材(你小时候应该见过有一部分教科书上标明的“试用版”字样),先找几百人试着教,边教边修改,等到基本成熟,在扩大到3000人……最后等扫盲群体扩展到300万人时,天晓得教材已经更新几个版本了。

就好像你举例的钢铁厂,因为产量还达不到年产千万吨,所以干脆就不设计和生产铁矿石运输船了?怎么也得先设计生产几艘百吨级的运输船,然后根据船舶使用经验与需求慢慢设计出千吨级、万吨级的运输船。与船舶的设计、生产相比,编写教材的投入不过是九牛一毛。


波尔布特 于 2014-1-30 09:34:53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波尔布特 于 2014-1-30 13:19 编辑

isdily 发表于 2014-1-29 20:01

去哪搜罗旧式知识分子?别说的轻巧,说的好像磕个头人家就泪流满面跟临高走。以古代的生产能力,能识字且 …

不要把收揽旧式知识分子想象得很难,大多数知识分子不过是一群“有奶便是娘”的家伙,只要待遇上去了,有得是读书人给你磕头。你没发现现在临高的知识分子除了黄家二公子等极少数死硬分子,其他都已经或明或暗的“投髡”了吗?

读书人的理想本来就是“卖身帝王家”,现在的海南,元老院就是朝廷,而且将长久统治下去,甚至在广东、江南,“髡贼”的势力也已经达到了雇佣大量读书人的地步,否则广州站、雷州站、杭州站如何运作?

更何况我的计划本来就没打算大规模招聘高等级的科举秀才,而是把重点放在普通“识字群体”上,这类人更好找、更好雇佣、也更“省钱”。

至于芳草地的学生,我的计划中给他们留的位置更多,是旧知识分子的2倍以上,你还是想一下如何在短时间内提供上千名毕业生吧。如果你打算让芳草地的学生全程教学,师资需求还得上升50%以上,将一整届毕业生“一网打尽”都不一定够用,你还得考虑如何克服他们与成人之间初期的教学“代沟”。


波尔布特 于 2014-1-30 09:44:39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波尔布特 于 2014-1-30 13:21 编辑

isdily 发表于 2014-1-29 20:04

哟,发明真相来了?汉语拼音原来是西洋人编的啊。

是啊,西班牙人等西方人的教材可以他们自己编,是不 …

感觉现在你已经不想理性讨论了,只想着跟我抬杠。

你有点常识好不好?百度一下会死啊?

第一套汉语拼音是法国传教士金尼格莱在17世纪初编写的,你不会天真的认为习惯了方块字的中国人会自己想到用拉丁字母给汉语注音吧?

中国人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可是用汉字与汉语发音为英语单词注音的。

考虑到元老院里会朝鲜语、日语的人很少,朝鲜、日本的教科书也将主要由“带路党”自己编写。别忘了,中国的英语教科书是中国人自己编写的。就像你说的,“是归化民适应我们”,外国“归化民”想活得好点,就得自己琢磨怎么普及汉字。


波尔布特 于 2014-1-30 09:56:54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波尔布特 于 2014-1-30 13:27 编辑

isdily 发表于 2014-1-29 20:09

呸,既然以世界的资源供应10亿现代工业人口是可行的,那为什么临高发动机行动要反复强调粮食储备问题?发 …

感觉你现在真是失去理性了,为了跟我抬杠而抬杠,我只说过要搞“教育大跃进”,有说过要搞工人就业大跃进吗?

只不过看到你担心“失业问题”,才提醒你不要将物资匮乏的传统农业社会失业问题,套用到“生产过剩”的工业社会,工业社会的失业问题可以用政府救济与政府招工解决,这方面有欧洲的“福利社会”与苏联的“完全就业”可以借鉴。

你要是看过督工的《大目标》,就该明白“10亿工业人口”是怎么回事。

算了,不多说了,你要是继续之前的“为反对而反对”的态度,我也不打算再多说下去。

最后说一句,以我接触过的3位数的现代成年文盲的经验,我真不觉得那些小学生一上手就能教他们,还是先让同时代的传统识字群体先“预热”一下,再让小学生接手比较妥当。

同时根据我编教材的经验,单独为成年人编一套扫盲教材还真不算什么麻烦事。


isdily 于 2014-1-31 09:54:33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4-1-30 09:19

按照你的逻辑,每种工业产品只能生产一种型号,而不是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多种型号;衣服也只有一种大小,而 …

别偷换概念了

几年后或十几年后需要编制不同版本教材=现在编制教材?

工业品跟教育比?你可真有才,以现代来说,光是螺丝的型号都有上百种,你家教材也上百种?衣服式样几十万都有,是不是教材也来10万以上的版本?


isdily 于 2014-1-31 10:25:56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4-1-30 09:34

不要把收揽旧式知识分子想象得很难,大多数知识分子不过是一群“有奶便是娘”的家伙,只要待遇上去了, …

第一,海南地区旧式知识分子根本不多,其次,识字的也很有限,这些人相当部分不是吏员就是帐房先生之流,使用吏员风险奇高,而帐房先生之类估计根本忙不过来。

旧式人员基数少,跟临高芳草地培养的学生数量相比,随着时间推移,差距越来越大,而仅就1633年的设定看,历时5年的发展,芳草地有6000多学生,而临高说一不二的地区也就是海南台南和济州岛,广州等地能做到一般人不敢在大世界等地闹事,但是临高也不好直接去广州城强抢士子。而50万原有海南人口看,按全国水准0.25%算,也就是1250人而已,如果临高芳草地抽出10分之一作为兼职老师,则有600人,相当于全省秀才50%左右;如果有5分之一能当兼职老师,那么就与秀才数量相当。

你所谓“教育大跃进”的最重要基础,旧式知识分子的数量根本不足以达到你所谓的要求。


isdily 于 2014-1-31 10:30:40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4-1-30 09:44

感觉现在你已经不想理性讨论了,只想着跟我抬杠。

你有点常识好不好?百度一下会死啊?

第一套汉语拼 …

临高现在的拼音基于本朝建国初期设立的拼音方案,跟古代西方传教士的方案,和民国时代的韦氏拼音方案能有多少传承?

没啥传承你拉出来有啥用?


isdily 于 2014-1-31 10:37:33 发表了:

波尔布特 发表于 2014-1-30 09:56

感觉你现在真是失去理性了,为了跟我抬杠而抬杠,我只说过要搞“教育大跃进”,有说过要搞工人就业大跃 …

你还是好好反省下为啥总喜欢拿远景计划跟当前目标混为一谈吧,临高这个盘子在发动机行动前养着超过2万的陆海军脱产人员,而芳草地则有6000基本脱产人员;发动机行动后则大约陆海军再扩军数千人。这种前提下,临高的脱产人员已经够多了,哪有这么资源还拼命搞“教育大跃进”?

没有经济基础,你拿什么去玩大跃进。

养活10亿人口是21世纪的工业,也许20世纪也能做到,而作为一个工业规模连本朝21世纪一个乡甚至一个村都不如的临高,还10亿工业人口呢?先养活10万工业人口再说吧。教育也是如此,我也可以说可以养活数百万大学生啊,然后呢,麻烦你先把临高现在提供出能养活和教育数万小学生的经济基础弄出来再说。


原子光谱 于 2014-1-31 16:46:45 发表了:

行啦······愿意的人自然愿意,反正你永远不可能在网络上说服一个人······

我们的观点已经都表达清楚了,认为教育大跃进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LZ的计划不具有可行性。

而LZ愿意大量留用旧社会人员,不但是教师,甚至医生也愿意······

言至于此,再争论下去没必要了······


光的影子 于 2014-1-31 17:38:29 发表了:

原子光谱 发表于 2014-1-31 16:46

行啦······愿意的人自然愿意,反正你永远不可能在网络上说服一个人······

我们的观点已经都 …

说留用大量旧知识分子的人,完全未明白《临高》的基本要务之一 ——社会改造的基本要领


紫电流星 于 2014-2-12 22:08:14 发表了:

楼主的话,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道理。临高目前需要什么,无疑是大量的劳动力,但更需要的是大量有知识的劳动力。而这些光靠移民是根本无法提供的。只能靠临高自己培养。而临高的师资在初期又是极度的紧缺,利用旧知识分子就成为一个可行的办法。至于扫盲,拼音字母是个很重要的东西,扫盲需要认识的常用字可以减少数量,但拼音字母一定要学会。临高的扫盲和低年级的课本,都应该是带拼音的,以便能够自学。而参加扫盲的旧知识分子,也应该学会拼音字母。像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种文章也应该有带拼音版本,以作为识字的辅助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