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5-569585 萧主任的西湖龙井是哪里来的?
北朝旧贴 | 神探缉凶陈英士 | 共 1396 字 | 2014-12-02 | | 编辑本页
神探缉凶陈英士 于 2014-11-13 10:08:06 发表了:
是赵公公给全体元老提供的还是只给领导上贡的?
isdily 于 2014-11-13 10:09:38 发表了:
莫非萧主任才是赵引弓的后台
恶意讨薪毛润之 于 2014-11-13 10:16:04 发表了:
赵公公出于私交,自己掏钱给萧主任买点茶叶,谁也挑不出理来是不是?
雷牙 于 2014-11-13 10:24:22 发表了:
恶意讨薪毛润之 发表于 2014-11-13 10:16赵公公出于私交,自己掏钱给萧主任买点茶叶,谁也挑不出理来是不是?
秘密警察头子私下结交办公厅主任,你们想干什么?
dadatiancai 于 2014-11-13 10:39:12 发表了:
雷牙 发表于 2014-11-13 10:24
秘密警察头子私下结交办公厅主任,你们想干什么?
是赵引弓,不是赵曼熊
TSHT2011 于 2014-11-13 10:52:57 发表了:
三节两敬。。。。。。
ctzhwjw 于 2014-11-13 11:01:25 发表了:
御赐西湖龙井茶叶一盒
雷牙 于 2014-11-13 12:28:24 发表了:
雷牙 发表于 2014-11-13 10:24秘密警察头子私下结交办公厅主任,你们想干什么?
弄错,换一下
前朝宗室结交当朝大内总管,你们想干什么?
yanyu126 于 2014-11-13 13:32:50 发表了:
雷牙 发表于 2014-11-13 12:28弄错,换一下
前朝宗室结交当朝大内总管,你们想干什么?
此乃诛心之言,许少尉欲置萧主任与赵公公于死地乎?
weante 于 2014-11-13 15:34:50 发表了:
雷牙 发表于 2014-11-13 12:28弄错,换一下
前朝宗室结交当朝大内总管,你们想干什么?
是前前前朝宗室。
大内总管品级太低,至少给个广阳郡王吧!
尤冈蒙多 于 2014-11-13 18:57:14 发表了:
马甲知道这位办公厅主任最好喝茶,各驻外站往往会少量罗致一些大明的“名茶”作为“特别用”其实大多数元老对喝茶这种事根本不在意,主要是为这位萧主任服务的。
既然是龙井那肯定是赵公公上供的
南海 于 2014-11-13 19:50:31 发表了:
一罐茶叶的腐败
侯景 于 2014-11-13 20:06:26 发表了:
尤冈蒙多 发表于 2014-11-13 18:57
既然是龙井那肯定是赵公公上供的
说不定是南海农场吴委员亲手种出来的特供品呢。。。。
磁爆步兵杨永信 于 2014-11-14 19:41:11 发表了:
不就是想说元老院药丸么,至于吗
赵无延 于 2014-11-15 18:02:50 发表了:
侯景 发表于 2014-11-13 20:06说不定是南海农场吴委员亲手种出来的特供品呢。。。。
用苟二吗
阿瞒亲父曹香蕉 于 2014-11-27 12:36:43 发表了:
侯景 发表于 2014-11-13 20:06
说不定是南海农场吴委员亲手种出来的特供品呢。。。。
和你楼上连起来看,笑果十足啊哥们。
liutom2 于 2014-11-27 18:50:02 发表了:
赵公公给执委会上供的西湖龙井,萧主任作为执委会领导之一喝几杯天经地义嘛
当然,只给执委会领导当然是不合适的,其他狒狒们可以用点券来买嘛
悲天怜人瓦里斯 于 2014-12-1 23:09:09 发表了:
难道广州就没得卖?
广州人喝早茶的风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yanyu126 于 2014-12-2 01:27:02 发表了:
第六卷 第145节 采茶女工 炒制出来的杭州新茶是作为杭州站的特供为办公厅提供的。赵引弓这也算是为元老院做贡献。为自己在元老院里刷点信任度。 虽说是“特供”的茶,以元老院的一贯吝啬作风,也得是一旗一枪的那种。王四娘采茶算个能手,眼疾手快。一边采一边还要教导身边几个生手:“要用手指去揪,不要用指甲掐!”
icc120 于 2014-12-2 05:27:36 发表了:
yanyu126 发表于 2014-12-2 01:27
第六卷 第145节 采茶女工 炒制出来的杭州新茶是作为杭州站的特供为办公厅提供的。赵引弓这也算是为元老院 …
也得是一旗一枪的那种
这个是什么意思?看..看不懂…
yanyu126 于 2014-12-2 12:18:37 发表了:
icc120 发表于 2014-12-2 05:27也得是一旗一枪的那种
这个是什么意思?看..看不懂…
指幼嫩的茶叶。鎗,亦作“ 枪 ”。
(1). 宋 赵佶 《大观茶论·采择》:“凡茶如雀舌谷粒者为鬭品,一鎗一旗为拣芽,一鎗二旗为次之。”
(2).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盖茶味虽均,其精者在嫩芽,取其初萌如雀舌者谓之枪,稍敷而为叶者谓之旗。旗非所贵,不得已取一枪一旗犹可,过是则老矣。”
(3). 宋 熊蕃 《宣和北苑贡茶录》:“次曰拣芽,乃一芽带一叶者,号一鎗一旗。次曰中芽,乃一芽带两叶者,号一鎗两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