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5-595670 火枪物理学,穿越者的基本常识

北朝旧贴 | liutom2 | 共 31153 字 | 2016-02-28 | | 编辑本页

liutom2 于 2015-6-8 19:26:06 发表了:

现在网文穿越的太多,而穿越不造火枪,基本上就是等扑街,因此掌握火枪常识是各种穿越主角必修的课程,下面就来讲一讲这门知识。(没完全写完,先贴这些)一、造火枪必须懂物理火枪是一种动能武器,也就是说,火枪的杀伤主要靠弹丸的动能,没有动能的弹丸屁用没有,最多砸到人头上起个包。说到动能,就必须讲讲动能公式,E=1/2MV^2,其中E为动能,单位焦耳,M为弹丸质量单位千克,V为速度单位米/秒,^2是平方的意思,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就能计算某种火枪发射弹丸的动能大小,进而评价它的性能。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1.      戚继光时代的仿制欧洲火绳枪,铅制球形弹丸重明制三钱,约合现代11.12克,其弹丸在枪口的速度没有具体的记载,因为当时根本不会测,不过后人根据类似的日本火枪测试,最高可达400米/秒,根据这个参数计算,戚继光火绳枪的枪口动能最多也就889.6焦耳。2.      经典的线膛火枪,英国ENFIELD1853,弹丸重34克左右,弹丸初速300米/秒左右,则枪口动能为1530焦耳。3.      经典的现代步枪56半自动,弹丸重8克左右,弹丸初速735米/秒,则枪口动能2160焦耳。4.      经典的大威力步枪M1伽蓝德,弹丸重9.7克左右,初速853米/秒,3381焦耳。5.      作为对应参考,明代战弓的动能大多在100焦耳上下,英国对长弓的测试结果表明,动能大多在150焦耳以下。二、弹丸的动能是会衰减的我们前面说的动能都是弹丸在枪口测得的,实战中你肯定不能顶着敌人的身体开枪射箭,而弹丸在飞行中动能是会衰减的,因此杀伤敌人的是最终到达敌人身体的动能,这个动能随着弹丸的重量、形状、速度不同变化是不同的,其中箭在200米时通常还能具有50%的动能,也就是50-70焦耳,铅制圆弹已经大大小于50%,铅制尖弹丸通常接近50%。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弹丸在飞行的时候主要是空气阻力影响速度,而弹丸或者箭的截面积是造成空气阻力的主要因素,箭的截面积小,因而受到的阻力也小,铅制尖弹通常长径比都超过2倍,也就是说,同样重量的铅弹,尖弹的截面积是要比圆弹要小的,而且即便截面积一样大,尖弹的形状显然阻力也比圆弹要小,因此圆铅弹丸的飞行阻力是最大的,现代测试表明圆形弹丸速度下降的很厉害,100米外通常速度就下降到100米/秒上下了。三、弹丸的杀伤力武器的目的是杀伤敌人,要杀伤敌人就要让武器进入敌人的体内,而战场上的敌人通常不是躶体的,而是穿着衣服,甚至铠甲,因此武器首先要穿透铠甲。根据现代资料,棉甲的防护是最差的,其次是锁甲,最好的是板甲或者明光铠一类的重型甲。已知明光铠类的厚度不超过3毫米钢板,而明代的记录表明,弓箭要射穿这类重甲必须在30米内,而戚继光的鸟铳要射穿重甲也通常在50米内,穿透力这么差的原因很简单,这些弹丸的动能都太低了,箭在30米内的动能也不过100焦耳上下,要靠着箭头尖端面积小,形成的压强大才可能穿透重甲,但即便穿透了,剩余动能也不大了,一般也就扎个小眼,只要不在要害上也就是轻伤。而鸟铳,其动能到是确实比箭要大的多,但圆铅弹的面积大,在钢板上的压强就低了,因此圆铅弹的穿甲距离远没有它所具有的动能那么大,但是,圆铅弹在穿透钢板后的剩余动能是比较大的,因此铅弹在穿甲后有比较大的穿深,对目标造成较大的伤害。ENFIELD1853是人类第一款好用的线膛步枪,这是因为它的动能要比原来的滑膛枪大的多了,1530焦耳几乎和现代的小口径步枪比如95式或者M16相当,已经达到够用的水平,而在穿甲方面更是远胜滑膛枪,它可以保证在100米距离上击穿任何装甲,包括板甲,甚至三重甲一样打穿。原因很简单,它的动能是圆铅弹的将近2倍,而飞行阻力比圆铅弹还小,因此终点动能比鸟铳要大的多,弹丸尖端的压强也要大的多,因此穿甲能力大幅度提升。由于弹丸的动能巨大,即便穿过装甲仍然可以造成很大的伤害,比如给人开一个14.6毫米以上的大洞,这至少是弓箭穿孔的几倍,而且至少可以穿深上百毫米,大致相当于拿把14.6毫米直径的刺刀一捅到底的效果。56半自动和M1都属于现代步枪,其特点是弹径小而速度高,这样的弹丸穿甲能力更高,56半自动100米可穿透6-8毫米钢板,使用穿甲弹200米能穿透7毫米钢板,M1的穿甲能力比56半自动更高一些。弹丸射入敌人体内后,才会真的对敌人产生伤害,现代专门有研究这门科学的,提出来一个概念叫“停止作用”,所谓停止作用就是把敌人打的不能再继续战斗。关于到底多少焦耳才能让一个人失去作战能力,各种观点差距挺大,而且人的强壮程度、精神状态各不相同,有的人几十焦耳就会倒地,而个别人500焦耳都打不倒,由于人道主义原因,目前还没有公开的对人体进行过实弹射击实验(有偷偷的人家肯定不敢公布),所以我们举个马的例子。美国在对手枪选型的时候进行过停止作用实验,用0.45ACP也就是11.43毫米手枪射击一匹马,6枪后马倒地。他们换用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射击另一匹马的相同位置,打了12枪仍然未倒。这是为什么呢?0.45手枪弹枪口动能500焦耳左右,9毫米帕弹的枪口动能也接近500焦耳,可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根据“大洞派”的理论,杀伤力主要表现在对目标身上开洞的大小,开的洞越大,杀伤力就越强。这个理论有其合理之处,因为人体的厚度是有限的,同样动能的弹丸,如果穿孔很小,确实会造成很大的穿深,可人体就这么厚,结果弹丸就打穿人体飞出去了,而弹丸如果比较大,就可以在人体上开个大洞,最终弹丸很可能留在人体内。显然,洞是越大越好的,弹丸打在什么部位是不一定的,越大直径的弹丸就越可能打中更多的内脏和重要器官,尽管很可能不能把人打穿,可为什么要打穿呢?打中人的要害才是目的,枪法不行,还可以靠子弹来找嘛。从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出ENFIELD1853是多么的靠谱,一发14.6毫米,动能超过1000焦耳的铅弹打中敌人,其效果至少等于3发0.45ACP,就算敌人是匹马,那也打掉了半条命了,我相信只要在躯干上中一发14.6毫米米尼弹,应该是没有什么敌人还能接着跟你玩命了。那么现代步枪呢?他们的杀伤力是不是更高呢?正相反,他们的弹丸口径太小,动能太大,射中敌人的时候往往会发生穿透,也就是在敌人身上打出一个直径7.62毫米的洞来。只要没打中要害,人照样活蹦乱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我们看看弹丸截面积就知道了,7.62毫米步枪弹的截面积只有45.58平方毫米,而14.6毫米米尼弹的截面积是169.64,是7.62弹的3.7倍,也就是伤口要大3.7倍。显然7.62弹造成的创口太小了,大概比箭粗点有限,因此杀伤力不足,当然如果能穿透心脏或者肝脏这类重要器官还是能够立即杀死敌人的,只是这样就对命中精度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不是简单的打中敌人躯干部位就行了。四、地球引力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并产生重力加速度,弹丸飞行中受重力加速度影响会下落,其下落高度h=1/2x9.8xt^2,即第1秒下落4.9米,第2秒下落19.8米,这就是为什么要有表尺,表尺就是用于补偿重力加速度的。明代鸟铳只有准星和缺口,没有表尺,要用这样的枪打200米的目标难度可以想象。假设弹丸速度400米/秒,而且不减速,到200米要0.5秒,弹丸下落1.225米。这意味着要打200米敌人的头,就要瞄准头上1.225米才行。其实这样仍然打不中,因为弹丸飞行中不断减速,到200米处可能又多下落了1~2米,显然,滑膛枪时代想打200米目标基本上是作梦,历史记录更证明别说200米,100米打飞的也不在少数,这是因为滑膛枪游隙差距大,造成弹丸速度快慢不同,自然下落高度也不一样,很可能瞄的脑袋,却打中了脚甚至地上。史料记载,戚继光的鸟铳兵一般在50步也就是80米左右射击,欧洲的滑膛枪则更近,通常要到80码以内也就是72米,即便如此,实战中的命中率仍然低的惊人,欧洲统计数据表明100码齐射命中率不超过60%,戚继光的记载也类似,即实战命中率要比训练时的命中率低不少,起码要低个30%-50%。实战命中率这么低一方面有心理因素的影响,但表尺误差才是最重要的原因,这是因为在训练打靶时靶子的距离射手都清楚,并且早就知道自己的枪该取多大的抬高量,而到了战场,那是绝对没有机会拉尺子去量敌人到自己的距离的,也就只能大概估计个数值,这样就会产生一定的误差,等到装弹的时候因为紧张,很可能药会有洒落,弹丸和发射药也可能没有压紧,这样在点燃的时候就会影响火药的爆速,而爆速是直接影响弹丸速度的,最终这些误差叠加到一起,很可能会形成一个比较大的误差,打不中也就不稀奇了。四、黑火药和初速前面讲到了地球引力和重力加速度,由此我们了解到弹丸飞行时间越长,弹丸下落的高度就越大,因此想提高射击精度的最佳方法无疑是提高弹丸速度,弹丸速度越高,到达目标的时间就越短,下落的高度就越小,由于对距离判断失误引起的误差就越小。现代步枪弹丸速度通常都超过700米/秒,大威力步枪超过800米/秒。显然,现代步枪弹丸飞到200米的时间不到0.3秒,下落高度只有0.441,飞到300米就算用时0.5秒,也不过下落1.225米,就算目标在300米,表尺设为200米,瞄准目标头部,弹丸也不过下偏0.78米,正好可以打到肚子上。这正是为什么现代步枪的初速大幅度提高的原因。但是,由于初速提高,弹丸动能也相应提高,如果仍然用原来的大口径弹丸,则发射动能就太高了,比如用14.6毫米34克的弹丸,初速700米/秒,则动能高达8330焦耳,这么大的动能人体已经无法承受,当步枪用肯定是不行了,只好弄个架子当抬枪用了,作为解决方案,现代步枪都使用了小口径弹丸,也就是宁可要更高的初速,牺牲了弹丸在敌人身上开孔的截面积。弹丸初速也不是想要多高就能多高的,这和发射药有关,黑火药的爆速随成分不同也不一样,通常在300-400米/秒,最高也不过500多米/秒,因此使用黑火药做发射药的步枪在300米以上很难获得较高的精度,除非有足够精确测距手段,否则仅测距误差就足以使弹丸脱靶。黑火药尽管初速低,但它的成分简单,十分方便生产,大概从宋朝开始的技术就可以生产了,无非是利用现代技术把提纯工艺改进一下,提高纯度就行了,即便纯度不行,发射药多装点就行了,有没有的问题。五、黑火药火枪其实是火炮看了前面这些知识大家就应该明白,黑火药火枪不管是滑膛的还是线膛的,他们都有致命缺陷,那就是弹丸初速太低,因此造成300米以外弹道下降实在太多,以至于表尺也无法弥补下落误差,还不止如此,由于速度过低而且火药是以粉末或者颗粒状倒入枪膛内,因此火药的密度也不一致,直接影响火药的燃烧,进而影响弹丸初速,因此在200-300米范围仍然会有一定的误差。由此产生了如下几个限制:滑膛枪在战场上只能精确射击50米左右的目标,超过50米就精度大幅度下降,集中大量的滑膛枪可以集火射击100米的目标,不过命中率通常也就一半左右,超过100米,命中率就急剧下降,以滑膛枪的存速能力在100米外无论是命中率还是杀伤力都大大下降了,除非有非常充足的弹药,否则还是节约一点等敌人走近了再打为好,这样既节约了火药弹丸和枪管寿命,又节约了射手的体力。这也正是后来英国人爱用的战术,让敌人在100米左右开枪,承受一次比较小的伤亡,然后迅速接近到50米向敌人精确射击,这相当于大家都只能开一次枪,英国人可以承受一次较小的伤亡,而对手就要承受一次很大的伤亡,英国人至少能击倒对面一半的人,自己往往最多损失四分之一,还是相当划算的。到了线膛枪时代,枪的射程有了明显的提高,在100米对人形目标几乎能达到100%的命中率,200米距离如果能够准确测距并调整表尺,也有很大的命中率,200-300米之间,命中率应能维持在50%左右,超过300米命中率就太低了,因此尽管弹丸杀伤力仍然足够,也最好是不要射击。以上命中率仅存在于理论中,这是因为在战场上你无法精确测量敌人和你的距离,此外战场通常不是平坦的,不是你在坡上就是敌人在坡上,这些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除了100米内的目标你可以直接瞄准射击以外,100米外的敌人都需要进行一定的测距,并指挥射手设定自己的表尺,如果表尺不对去射击200米外的敌人那只能听响了,命中率当然是0。对于一支线膛枪部队来说,100米内是不大需要什么技巧的,只要会打靶就有很大的概率打中敌人,而超过100米,这支部队就象炮兵一样,需要射击控制系统了。也就是线膛枪部队需要有自己的测距人员,由他们对敌人进行简易测距,再根据这个测距结果指挥部队设置表尺,当距离比较远的时候,测距人员还可以根据测距结果再对表尺进行修正,比如说要求部队设置200米表尺,然后再瞄准敌人头上2个头的位置,这样就可以进一步补偿测距误差,有更大的概率打中敌人的头部和胸口,而不是打在大腿或者脚上。以上这些也来自英国人的实战经验,当ENFIELD1853下发给部队后,英国人发现部队不能正确的使用这种新枪,造成他们仍然喜欢在100米距离交战,为此英国人专门建立了射击学校对部队进行培训,由此英军才正确掌握了线膛枪的使用。而大洋对岸的美国人,尽管装备了大量的线膛枪,但他们根本没意识到这种进步,于是在南北战争初期双方都进行了多次大规模集团冲锋,并在100米上下的距离热情对射,而这种情况本来根本就不应该发生的,当然他们后来都明白过来了,只不过多死了几万没准十几万人而已。


tgb874 于 2015-6-8 20:03:30 发表了:

那么现代步枪呢?他们的杀伤力是不是更高呢?正相反,他们的弹丸口径太小,动能太大,射中敌人的时候往往会发生穿透,也就是在敌人身上打出一个直径7.62毫米的洞来。只要没打中要害,人照样活蹦乱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我们看看弹丸截面积就知道了,7.62毫米步枪弹的截面积只有45.58平方毫米,而14.6毫米米尼弹的截面积是169.64,是7.62弹的3.7倍,也就是伤口要大3.7倍。显然7.62弹造成的创口太小了,大概比箭粗点有限,因此杀伤力不足,当然如果能穿透心脏或者肝脏这类重要器官还是能够立即杀死敌人的,只是这样就对命中精度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不是简单的打中敌人躯干部位就行了。

这什么玩意……


liutom2 于 2015-6-8 20:08:10 发表了:

tgb874 发表于 2015-6-8 20:03

那么现代步枪呢?他们的杀伤力是不是更高呢?正相反,他们的弹丸口径太小,动能太大,射中敌人的时候往往会 …

现代中小口径步枪杀伤力差而已,大口径时代基本上都是1枪放倒,中口径时代1枪放倒就少的多了


铁斧无双王亚樵 于 2015-6-8 20:12:20 发表了:

wtf……

百度一下创伤弹道学不行么?


TATOO 于 2015-6-8 20:13:41 发表了:

tgb874 发表于 2015-6-8 20:03

那么现代步枪呢?他们的杀伤力是不是更高呢?正相反,他们的弹丸口径太小,动能太大,射中敌人的时候往往会 …

估计是三八大盖受害者。另外这哥们恐怕混淆了子弹杀伤力和停止作用。


isu122 于 2015-6-8 20:15:32 发表了:

创伤弹道学都被狗吃了么!?


liutom2 于 2015-6-8 20:21:59 发表了:

铁斧无双王亚樵 发表于 2015-6-8 20:12

wtf……

百度一下创伤弹道学不行么?

看过足够的资料了,就是这么回事

实际上这方面的争论一直很多。


liutom2 于 2015-6-8 20:22:58 发表了:

TATOO 发表于 2015-6-8 20:13

估计是三八大盖受害者。另外这哥们恐怕混淆了子弹杀伤力和停止作用。

这俩东西明明就是一回事


TATOO 于 2015-6-8 20:34:04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8 20:22

这俩东西明明就是一回事

不是一回事,比火力小口径武器不如大口径,但是比起打进人体的酸爽效果小口径步枪子弹名副其实的焦作人,小口径子弹打进人体会翻滚,名符其实的一发入魂无得救,大口径子弹还真有人挨了一下之后愣是跌跌撞撞的自己逃跑了的记录。毛子们在战场上发现如果有人躲在民用建筑的水泥墙后边大口径子弹就可以突突了,但是小口径子弹是打不穿的。


tgb874 于 2015-6-8 20:47:07 发表了:

TATOO 发表于 2015-6-8 20:34

不是一回事,比火力小口径武器不如大口径,但是比起打进人体的酸爽效果小口径步枪子弹名副其实的焦作人, …

美帝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场经验证明小口径显然没法一击入魂


深潜者 于 2015-6-8 20:51:27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深潜者 于 2015-6-8 21:03 编辑

英长穿甲箭的直径有13mm了!同样动能下箭的穿透力更好不是单位截面动能的原因。

某弓道牛人用200磅弓射穿装沙子的铁桶时,作为对比的现代步枪都打不透那个桶。


深潜者 于 2015-6-8 21:00:54 发表了:

黑火药步枪初速上560m/s也不是不行,参考李*梅克福,貌似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小口径黑火药步枪(7.7*56mmR)


伊韦恩藤 于 2015-6-8 21:27:21 发表了:

前膛枪时代的困扰是穿透力不足吧……


深潜者 于 2015-6-8 21:29:52 发表了:

伊韦恩藤 发表于 2015-6-8 21:27

前膛枪时代的困扰是穿透力不足吧……

有啥可不足的呀!穿透板甲对前装枪不是轻轻松松吗?


伊韦恩藤 于 2015-6-8 21:43:55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8 21:29

有啥可不足的呀!穿透板甲对前装枪不是轻轻松松吗?

第一,那个板甲加工不足,也就是钢不好。

第二,满清用绵甲防火枪就很说明问题了。

第三,穿透力是来福线出现后才加强的吧?

第四,前膛枪应该是靠冲击力而不是侵彻力杀伤的吧?


深潜者 于 2015-6-8 21:47:02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深潜者 于 2015-6-8 21:48 编辑

伊韦恩藤 发表于 2015-6-8 21:43

第一,那个板甲加工不足,也就是钢不好。

第二,满清用绵甲防火枪就很说明问题了。

第三,穿透力是来福 …

拿战时代的胸甲也只能抗前装手枪而已,远距离的步枪流弹都很可能将其打穿。

我大明后期偷工减料量产的那堆渣渣鸟枪当然是另一个位面的东西了。


伊韦恩藤 于 2015-6-8 21:53:27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8 21:47

拿战时代的胸甲也只能抗前装手枪而已,远距离的步枪流弹都很可能将其打穿。

我大明后期偷工减料量产的那 …

拿破仑时代……都已经十八世纪了吧

龙虾兵那时候早就不穿盔甲了

只有胸甲骑兵还在遵循传统

工业化带来的不但是数量上的飞越更是质量上的提高


深潜者 于 2015-6-8 21:54:57 发表了:

伊韦恩藤 发表于 2015-6-8 21:53

拿破仑时代……都已经十八世纪了吧

龙虾兵那时候早就不穿盔甲了

只有胸甲骑兵还在遵循传统

西班牙方阵时代的重型火绳枪打穿200m外骑兵板甲更是轻轻松松。

要知道盔甲就是被火枪淘汰的呀!


伊韦恩藤 于 2015-6-8 21:59:43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8 21:54

西班牙方阵时代的重型火绳枪打穿200m外骑兵板甲更是轻轻松松。

要知道盔甲就是被火枪淘汰的呀!

我当然同意是火枪淘汰了盔甲……只是滑膛枪时代不是靠穿透力而已西班牙重型火枪……那玩意儿都快赶上一磅炮了吧


深潜者 于 2015-6-8 22:00:54 发表了:

伊韦恩藤 发表于 2015-6-8 21:59

我当然同意是火枪淘汰了盔甲……只是滑膛枪时代不是靠穿透力而已西班牙重型火枪……那玩意儿都快赶上一磅 …

哪有那么夸张?西班牙的重火枪弹丸貌似也才2盎司而已,1/8磅。


伊韦恩藤 于 2015-6-8 22:09:27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8 22:00

哪有那么夸张?西班牙的重火枪弹丸貌似也才2盎司而已,1/8磅。

确实是……看来我是记成另一款了


liutom2 于 2015-6-8 23:17:14 发表了:

TATOO 发表于 2015-6-8 20:34

不是一回事,比火力小口径武器不如大口径,但是比起打进人体的酸爽效果小口径步枪子弹名副其实的焦作人, …

没事的时候多找两篇论文好好学习学习吧。

你知道为什么小口径弹丸会有偏转效应?


liutom2 于 2015-6-8 23:19:12 发表了:

tgb874 发表于 2015-6-8 20:47

美帝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场经验证明小口径显然没法一击入魂

其实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弹丸结构,或者说,高初速弹丸为了避免挂铅使用铜被甲造成弹丸强度过高。

由此引申出高初速铜被甲达姆弹和空尖弹等各种故意降低弹丸头部强度的设计。


liutom2 于 2015-6-8 23:20:21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8 20:51

英长穿甲箭的直径有13mm了!同样动能下箭的穿透力更好不是单位截面动能的原因。

某弓道牛人用200磅弓射穿 …

就是箭的尖端截面积小的原因


liutom2 于 2015-6-8 23:21:42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8 21:00

黑火药步枪初速上560m/s也不是不行,参考李*梅克福,貌似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小口径黑火药步枪(7.7*56mmR)

那个好像是用的高密度装药?

高初速除了发射药的问题,还有挂铅的问题,所以单穿的狒狒还是老老实实用黑火药裸铅弹的好。


liutom2 于 2015-6-8 23:23:25 发表了:

伊韦恩藤 发表于 2015-6-8 21:27

前膛枪时代的困扰是穿透力不足吧……

滑膛枪发射圆弹的穿透力确实差一些,这是因为和装甲的接触面积更大呀,因此同样动能下,线膛枪的锥形弹丸穿甲能力比圆弹要高。


liutom2 于 2015-6-8 23:24:54 发表了:

伊韦恩藤 发表于 2015-6-8 21:43

第一,那个板甲加工不足,也就是钢不好。

第二,满清用绵甲防火枪就很说明问题了。

第三,穿透力是来福 …

中国的火枪一直就走入歧途,主要问题是口径偏小,欧洲火枪口径普遍大,18-20毫米,弹丸重30多克,50米内打板甲跟玩一样呀。


TATOO 于 2015-6-8 23:25:26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8 20:51

英长穿甲箭的直径有13mm了!同样动能下箭的穿透力更好不是单位截面动能的原因。

某弓道牛人用200磅弓射穿 …

凯夫拉防弹衣照样也挡不住弓箭射击,对动能的消减不同材料各有利弊。诺兰的蝙蝠侠里就有体现:上帝专门提醒死驴脸防弹衣对刀割效果有限。


liutom2 于 2015-6-8 23:25:55 发表了:

伊韦恩藤 发表于 2015-6-8 21:53

拿破仑时代……都已经十八世纪了吧

龙虾兵那时候早就不穿盔甲了

只有胸甲骑兵还在遵循传统

火枪,准确的说是大口径前装滑膛枪就淘汰了所有的盔甲,包括板甲。


liutom2 于 2015-6-8 23:26:26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8 21:54

西班牙方阵时代的重型火绳枪打穿200m外骑兵板甲更是轻轻松松。

要知道盔甲就是被火枪淘汰的呀!

我严重怀疑那就是抬枪的前身呀。


liutom2 于 2015-6-8 23:28:08 发表了:

伊韦恩藤 发表于 2015-6-8 21:59

我当然同意是火枪淘汰了盔甲……只是滑膛枪时代不是靠穿透力而已西班牙重型火枪……那玩意儿都快赶上一磅 …

肯定没有1磅炮的水平,我估计连半磅都没有,因为如果半磅重弹丸的话,那枪口动能也得5000焦耳以上,一个人哪儿玩的了?

我印象中说那东西的枪口动能3000多焦耳,反正打翻个人小意思,估计一匹马也直接放倒了。


liutom2 于 2015-6-8 23:34:44 发表了:

TATOO 发表于 2015-6-8 20:34

不是一回事,比火力小口径武器不如大口径,但是比起打进人体的酸爽效果小口径步枪子弹名副其实的焦作人, …

其实军迷们一直没明白为什么小口径弹丸会翻滚,这应该怪美国人,他们的没使劲宣传。

美国人做过实验,5.56弹丸以不同速度射击明胶,结果表明在900米的速度上弹丸会发生破碎,速度越低,弹丸破碎就越少,直到弹丸完全不破碎。

小口径弹丸之所以会偏转,是因为高速弹丸击中含水组织时弹丸头部结构发生了破损,如果弹丸速度不够高,比如射程较远,或者弹丸先穿透了衣服造成速度下降的情况下,弹丸就不会发生破损或者只发生很小的破损,弹丸就不会偏转,结果就直接穿过去了。

使用短枪管发射较重的弹丸的时候弹丸初速不够高也有一样的问题。


liutom2 于 2015-6-8 23:43:12 发表了:

tgb874 发表于 2015-6-8 20:47

美帝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场经验证明小口径显然没法一击入魂

在东南亚热带雨林环境里,用长枪管的M16A1对几十米外的越共射击确实可能有比较多的偏转效应。


TATOO 于 2015-6-8 23:48:17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8 23:34

其实军迷们一直没明白为什么小口径弹丸会翻滚,这应该怪美国人,他们的没使劲宣传。

美国人做过实验,5. …

美国的枪械商早就发现了怎么扩大伤口:子弹飞出去弹道越不稳定伤害越大。但是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果刻意追求子弹翻滚这个倒是简单,但是射击精度就不够了,另一个简单暴力方案就是在子弹头上挫个十字花,这个被禁用了。美帝还研究过容易破碎的子弹,打出去以后还能形成散弹提高命中率,但是这个还处在试验阶段。

美帝在军火方面的宣传真没藏着掖着,只要有心招他们拍的纪录片和各种资料太多了。


liutom2 于 2015-6-9 00:02:01 发表了:

TATOO 发表于 2015-6-8 23:48

美国的枪械商早就发现了怎么扩大伤口:子弹飞出去弹道越不稳定伤害越大。但是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果刻意追 …

你只要知道小口径弹丸的偏转效应通常是通过特殊的弹头结构才能实现的就够了。

而大口径裸铅弹,啥都不用干一样的结果,还保险的多的多呀。

更可怕的就是这个米尼弹,这可是扩张性弹丸,发射的时候弹丸会扩张一次,当弹丸进入含水组织,也就是人肉的时候,米尼弹应该还会扩张一次,这次或张很可能还会造成破碎,因此米尼弹的破碎以及偏转效应比小口径铜被甲弹还要厉害。

另外,达姆弹是英国人发明的,达姆弹的发明本身就说明高速中口径弹丸的杀伤力不足,或者说弹丸的动能没有被有效利用。


TATOO 于 2015-6-9 00:12:46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9 00:02

你只要知道小口径弹丸的偏转效应通常是通过特殊的弹头结构才能实现的就够了。

而大口径裸铅弹,啥都不用 …

各国军工单位都在追求穿透能力强停止作用大射击精度高的万能子弹,虽然有点不切实际但是这并不妨碍军工单位不断做实验研究各种奇葩的弹头。

但是现实战场则证明根本不需要什么万能武器,一支训练有素的小队合理配合现有装备就够用了。打仗的时候不需要武器表现多么超乎想象,军火正常发挥就成。


liutom2 于 2015-6-9 00:17:15 发表了:

TATOO 发表于 2015-6-9 00:12

各国军工单位都在追求穿透能力强停止作用大射击精度高的万能子弹,虽然有点不切实际但是这并不妨碍军工单 …

现代步枪是靠射速来实现杀伤的,所以现代步枪并不大在乎单发杀伤力。

这也正是为什么某军迷写的那篇文章里各国都喜欢打上第二枪,因为确实单发杀伤力是不行了。


liutom2 于 2015-6-9 00:18:08 发表了:

TATOO 发表于 2015-6-9 00:12

各国军工单位都在追求穿透能力强停止作用大射击精度高的万能子弹,虽然有点不切实际但是这并不妨碍军工单 …

这么说吧,如果现在各国装备的还是以栓动步枪为主,那绝对不会有人搞小口径的,这纯粹是找骂。


TATOO 于 2015-6-9 00:21:17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9 00:17

现代步枪是靠射速来实现杀伤的,所以现代步枪并不大在乎单发杀伤力。

这也正是为什么某军迷写的那篇文章 …

比单发武器威力一战二战冷战的武器甚至比现在的家伙还牛逼,英国军迷就做过实验二战时期的步枪单发威力远比现在的战术枪更强,但是谁要是开个脑洞再给现代军队配发莫辛纳甘那就真该脑袋开洞了。


liutom2 于 2015-6-9 00:28:18 发表了:

TATOO 发表于 2015-6-9 00:21

比单发武器威力一战二战冷战的武器甚至比现在的家伙还牛逼,英国军迷就做过实验二战时期的步枪单发威力远 …

这帖子是讨论单发前装火枪的,你如果想讨论现代步枪请另外开贴。


liutom2 于 2015-6-9 00:30:39 发表了:

TATOO 发表于 2015-6-9 00:21

比单发武器威力一战二战冷战的武器甚至比现在的家伙还牛逼,英国军迷就做过实验二战时期的步枪单发威力远 …

其实呢,当年英军在设计ENFIELD 1853的时候就专门研究过口径问题,他们说根据实验更小口径的米尼弹杀伤力和大口径的圆铅弹一样,不过他们没说到底是怎么样的实验,我估计大概是打些猪马牛羊一类的,大英帝国应该不至于拿活人做实验。


TATOO 于 2015-6-9 00:37:56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9 00:30

其实呢,当年英军在设计ENFIELD 1853的时候就专门研究过口径问题,他们说根据实验更小口径的米尼弹杀伤力 …

现在有专门的试验用假人,可以模拟骨折内出血和内脏破裂。另外大英帝国军医法医记录也是刚刚的多,著名的纳尔逊之死就有法医伤口鉴定记录。


3306625 于 2015-6-9 00:50:18 发表了:

学习一下~


伊韦恩藤 于 2015-6-9 04:40:57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8 23:23

滑膛枪发射圆弹的穿透力确实差一些,这是因为和装甲的接触面积更大呀,因此同样动能下,线膛枪的锥形弹丸 …

这个有风阻的原因吧


伊韦恩藤 于 2015-6-9 04:43:22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9 00:30

其实呢,当年英军在设计ENFIELD 1853的时候就专门研究过口径问题,他们说根据实验更小口径的米尼弹杀伤力 …

以前是用肥皂,现在是用凝胶,更能模仿人体组织。

弹道和杀伤都很直观


liutom2 于 2015-6-9 07:38:37 发表了:

伊韦恩藤 发表于 2015-6-9 04:40

这个有风阻的原因吧

在完全不考虑风阻的情况下,圆弹命中装甲的时候会造成装甲的凹陷,这时候圆弹的圆弧部分就和装甲材料完全接触了。

其实骑士与风炉里对这部分讲的挺细的了,不过那里面没实验线膛枪的锥形弹,不过没关系了,里面讲了箭的穿甲箭头,锥形弹丸比穿甲箭头差一些。


老驴 于 2015-6-9 07:57:42 发表了:

李恩菲的弹头就有填充纸浆这样的奇葩设计


liutom2 于 2015-6-9 08:30:32 发表了:

伊韦恩藤 发表于 2015-6-9 04:43

以前是用肥皂,现在是用凝胶,更能模仿人体组织。

弹道和杀伤都很直观

肥皂和明胶都不能完全模拟人体。

而且人体厚度有限,现代枪的穿透力大大超过人体厚度了。


伊韦恩藤 于 2015-6-9 11:18:15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9 08:30

肥皂和明胶都不能完全模拟人体。

而且人体厚度有限,现代枪的穿透力大大超过人体厚度了。

怎么说呢,他并不是模仿人体,而是和人体密度相似

另,实验用的明胶和肥皂并不是你日常看到的那种洗衣肥皂

而是一整块长宽高都有些夸张的长方体


liutom2 于 2015-6-9 11:29:54 发表了:

伊韦恩藤 发表于 2015-6-9 11:18

怎么说呢,他并不是模仿人体,而是和人体密度相似

另,实验用的明胶和肥皂并不是你日常看到的那种洗衣肥 …

不用跟我科普这些了,明胶和肥皂有很多种,不同的实验机构还有不同的偏好,但无论哪种明胶和肥皂都不能完全替代活体组织,所以在创伤研究方面还必须有活体实验,你应该多看看真正的论文,这方面也不难找,光我军后勤医疗部门和法医系统就做过很多这方面的研究。


liutom2 于 2015-6-9 12:00:17 发表了:

我相信关于米尼弹的杀伤力一定会有人怀疑,之前确实没找到合适的证据,今天我刚好找到了,2009年美国人闲的没事做了个对比试验。http://publications.amsus.org/doi/pdf/10.7205/MILMED-D-02-2307


zi_ 于 2015-6-9 12:07:47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8 23:25

火枪,准确的说是大口径前装滑膛枪就淘汰了所有的盔甲,包括板甲。

别闹,16世纪遍地滑膛枪的时代,铠甲可是大行其道……连长矛手都人手一件带巨大护腿板的胸甲


深潜者 于 2015-6-9 12:14:05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8 23:20

就是箭的尖端截面积小的原因

射箭的时候,箭头也能完全穿透盔甲呀!此时截面积哪里小了?


liutom2 于 2015-6-9 12:14:56 发表了:

zi_ 发表于 2015-6-9 12:07

别闹,16世纪遍地滑膛枪的时代,铠甲可是大行其道……连长矛手都人手一件带巨大护腿板的胸甲

那是因为滑膛枪还没发展成熟,实际上18毫米燧发滑膛枪轻易就淘汰了所有的装甲

当然,如果一方装备滑膛枪,另一方装备冷兵器,那么装甲无疑还是有用的。

如果双方都是滑膛枪,那还背装甲这种没用的东西干什么?


liutom2 于 2015-6-9 12:18:01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9 12:14

射箭的时候,箭头也能完全穿透盔甲呀!此时截面积哪里小了?

穿甲是从箭头尖端开始的呀,一旦穿透了,后面的箭刃不过是把孔扩大而已。

穿甲箭头和其他的箭头是不一样的呀


深潜者 于 2015-6-9 12:21:21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9 12:18

穿甲是从箭头尖端开始的呀,一旦穿透了,后面的箭刃不过是把孔扩大而已。

穿甲箭头和其他的箭头是不一样 …

那某200磅弓手展示的能打穿现代步枪打不穿的沙桶是怎么回事?


zi_ 于 2015-6-9 12:22:19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9 12:14

那是因为滑膛枪还没发展成熟,实际上18毫米燧发滑膛枪轻易就淘汰了所有的装甲

当然,如果一方装备滑膛枪 …

西班牙大方镇里面所有滑膛枪哪有下20毫米的……结果所有的长矛手都装备胸甲……

事实上一件武器从来不会因为出现天敌就被淘汰,这么简单的道理你现在还弄不清么?


深潜者 于 2015-6-9 12:22:37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8 23:26

我严重怀疑那就是抬枪的前身呀。

抬枪的设计太失败了,根本没法瞄准。真心不如16世纪的带叉架设计。


深潜者 于 2015-6-9 12:23:43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9 00:18

这么说吧,如果现在各国装备的还是以栓动步枪为主,那绝对不会有人搞小口径的,这纯粹是找骂。

这可未必,请看锥膛齐射弹方案。


liutom2 于 2015-6-9 12:25:31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9 12:22

抬枪的设计太失败了,根本没法瞄准。真心不如16世纪的带叉架设计。

其实就是2人操作的小口径炮,要我说这东西的作用跟反坦克炮一样,主要目标不是人,而是带重甲的骑兵或者重型盾牌、盾车之类的中型目标。


liutom2 于 2015-6-9 12:26:08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9 12:23

这可未必,请看锥膛齐射弹方案。

不用看就知道又是某种没法推广的东西。


深潜者 于 2015-6-9 12:27:40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9 12:25

其实就是2人操作的小口径炮,要我说这东西的作用跟反坦克炮一样,主要目标不是人,而是带重甲的骑兵或者 …

那也该用支架吧?何必抬着?


深潜者 于 2015-6-9 12:28:36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9 12:26

不用看就知道又是某种没法推广的东西。

锥膛齐射没有直接用小口径连发好呀!但如果你强迫大家不准连发的话,那就只能用锥膛齐射加大火力密度了。


liutom2 于 2015-6-9 12:37:58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9 12:27

那也该用支架吧?何必抬着?

明代的抬枪就是用支架的呀,标准的是一辆小推车,发射的时候枪支在小车的支架上。

谁知道大清朝为什么用肩扛,也许是嫌推小车太麻烦?

用肩扛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支架抵消一部分后坐力,这射手就要了亲命了。估计跟反坦克枪差不多,左肩一枪,右肩一枪,然后就可以休息了。


liutom2 于 2015-6-9 12:38:57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9 12:28

锥膛齐射没有直接用小口径连发好呀!但如果你强迫大家不准连发的话,那就只能用锥膛齐射加大火力密度了。

齐射弹的精度都不行呀,所以目前为止,成熟的单发武器都选择了中大口径,而且现在的趋势是越来越喜欢更大的口径。


深潜者 于 2015-6-9 12:43:22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9 12:38

齐射弹的精度都不行呀,所以目前为止,成熟的单发武器都选择了中大口径,而且现在的趋势是越来越喜欢更大 …

那是因为有连发武器配合,单发武器不需要考虑增加火力密度呀!

PS霰弹枪是单发武器,但它没有只选择“大口径”,对火力密度很看重。


liutom2 于 2015-6-9 13:43:55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9 12:43

那是因为有连发武器配合,单发武器不需要考虑增加火力密度呀!

PS霰弹枪是单发武器,但它没有只选择“大 …

用霰弹枪打猎尤其是打哺乳动物都讲究用独头弹,用霰弹只能打打野鸭子。


绿影蓝刀 于 2015-6-9 14:03:17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9 12:21

那某200磅弓手展示的能打穿现代步枪打不穿的沙桶是怎么回事?

箭矢的质量远大于现代子弹的弹头

惯性亦是如此

在具有同样动能的情况下

大质量物体的动量必定高于小质量物体

因而更难以阻挡


liutom2 于 2015-6-9 14:26:14 发表了:

绿影蓝刀 发表于 2015-6-9 14:03

箭矢的质量远大于现代子弹的弹头

惯性亦是如此

在具有同样动能的情况下

其实是阻力,箭的头部更尖锐,因而阻力小,在动能耗尽前就穿过去了。弹丸阻力大,而且很可能在沙子里弹头解体了,于是阻力大增,弹丸就留在沙子里了。

实际情况是弹丸会造成比箭更严重的创伤。


liutom2 于 2015-6-9 14:28:17 发表了:

绿影蓝刀 发表于 2015-6-9 14:03

箭矢的质量远大于现代子弹的弹头

惯性亦是如此

在具有同样动能的情况下

另外,质量就是惯性,惯性就是质量,质量是用来衡量惯性大小而已,惯性,那不过是一种没有外力影响自己就接着溜达的特性。


liutom2 于 2015-6-9 14:47:41 发表了:

zi_ 发表于 2015-6-9 12:22

西班牙大方镇里面所有滑膛枪哪有下20毫米的……结果所有的长矛手都装备胸甲……

事实上一件武器从来不 …

我大致翻了一下,西班牙重火枪确实口径比较大,不过到了17世纪初期就开始流行轻型火枪了,这些火枪的口径通常都在20毫米以下,已经接近成熟的滑膛枪了,当然还是火绳击发的。


巴纳扎尔 于 2015-6-9 15:01:34 发表了:

TATOO 发表于 2015-6-8 23:48

美国的枪械商早就发现了怎么扩大伤口:子弹飞出去弹道越不稳定伤害越大。但是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果刻意追 …

禁用啥,美帝那边软尖弹和空尖弹到处卖,现在还有新的全被甲开尖弹,既保证射击精度也保证扩张效果,谁要买被甲弹头搓十字的玩意儿


巴纳扎尔 于 2015-6-9 15:05:56 发表了:

老驴 发表于 2015-6-9 07:57

李恩菲的弹头就有填充纸浆这样的奇葩设计

设计是填充铝,使子弹头轻脚重,飞行时弹道稳定,命中后失稳翻滚,换成纸浆是一战时资源不足的结果


绿影蓝刀 于 2015-6-9 15:51:47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绿影蓝刀 于 2015-6-9 15:55 编辑

liutom2 发表于 2015-6-9 14:26

其实是阻力,箭的头部更尖锐,因而阻力小,在动能耗尽前就穿过去了。弹丸阻力大,而且很可能在沙子里弹头 …

就算阻力相等的情况下200磅长弓射出的875格令箭,初始动量达到5.7千克·米/秒

而M16的5.56毫米子弹,弹头初始动量不到3.6千克·米/秒

虽然前者的动能只有后者的1/6不到

侵彻力超出一大截没什么奇怪的

但是

虽然弓箭能够击穿更厚的目标

但是子弹传递给目标的能量是弓箭的6倍以上

杀伤力根本是两个概念


左武卫将军 于 2015-6-9 17:30:03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左武卫将军 于 2015-6-9 18:04 编辑

子弹动能衰减弹道.jpg(83.91 KB, 下载次数: 0)

2015-6-9 17:29 上传

子弹动能衰减弹道2.jpg(71.92 KB, 下载次数: 0)

2015-6-9 17:29 上传

子弹动能衰减弹道3.jpg(41.4 KB, 下载次数: 0)

2015-6-9 17:29 上传

现代弹丸的子弹衰减也挺厉害的,200码处几乎有20–30%的动能损失,明显重弹丸的动能损失率更小。

轻尖弹一般200码处动能为出口处70%,重弹丸为80%;

就是不知道滑膛枪球形弹的动能损失是多少。。。

不过有一点,弹丸在空气中的阻力是与弹丸重量和速度有关系的,速度越大阻力越大。


Scat 于 2015-6-9 18:38:15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8 23:26

我严重怀疑那就是抬枪的前身呀。

大小差不多,要短一些


深潜者 于 2015-6-9 18:42:20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深潜者 于 2015-6-9 18:44 编辑

liutom2 发表于 2015-6-9 14:26

其实是阻力,箭的头部更尖锐,因而阻力小,在动能耗尽前就穿过去了。弹丸阻力大,而且很可能在沙子里弹头 …

现代步枪弹同样尖锐好吧!200磅弓射的箭也就是300J而已,直径13mm。但5.56mmNATO动能1800J,直径5.7mm。单位截面积动能是箭矢的31倍。就算比单位截面积动量那也是箭矢的2倍。子弹破碎导致无法穿透或许是个可能解释。


Scat 于 2015-6-9 18:43:08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5-6-9 17:30

现代弹丸的子弹衰减也挺厉害的,200码处几乎有20–30%的动能损失,明显重弹丸的动能损失率更小。

轻 …

阻力最大的一块是超音速激波,球弹丸就算出膛超音速也秒耗掉了,剩下的亚音速风阻基本可以用公式套了


深潜者 于 2015-6-9 18:48:36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5-6-9 17:30

现代弹丸的子弹衰减也挺厉害的,200码处几乎有20–30%的动能损失,明显重弹丸的动能损失率更小。

轻 …

简单估算一下,步枪弹重10g,口径7.62mm,单位截面积重量219.4kg/m2。滑膛枪球形弹重38g,口径18.5mm,单位截面积重量140.7kg/m2。

即使不考虑外形影响,只假设阻力与截面积成正比,则滑膛枪子弹的减速度也是步枪弹的150%。但接下来怎么算200m处的动能损失就不会了。


liutom2 于 2015-6-9 22:28:26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5-6-9 17:30

现代弹丸的子弹衰减也挺厉害的,200码处几乎有20–30%的动能损失,明显重弹丸的动能损失率更小。

轻 …

其实写这个文档的基本目的就是要告诉大家,不管是球形弹还是锥形弹,弹丸越大,其单位重量受到的阻力就越小,这是因为弹丸体积是三维增加,而弹丸阻力只在迎风的截面积产生,也就是二维增加。

与此类似的还有船的行驶阻力,相同的船型,吨位越大,其单位能耗就越低,这是一个道理。

因此对于单穿人士来说,不管是搞滑膛枪还是线膛枪,口径一定要大,这是关键中的关键,口径大了,弹丸存速能力就大了,弹丸动能也高了,打到敌人身上开的洞也大了,正所谓一举三得。而戚继光大力推荐的3钱鸟铳真可称得上是失败中的失败,不但存速能力低,动能也低,打到敌人身上洞也要小。戚继光三钱鸟铳唯一的优点就是小弹丸可以获得更高的初速,而更高的初速能获得更好的精度,也就是说戚继光搞的鸟铳是纯粹的面子工程,在靶场打起来热闹非凡,其精度也确实更高一些,就是打敌人不给力。


liutom2 于 2015-6-9 22:30:04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9 18:42

现代步枪弹同样尖锐好吧!200磅弓射的箭也就是300J而已,直径13mm。但5.56mmNATO动能1800J,直径5.7mm。 …

所以说那种业余的科普节目还是别当真了,真正搞研究的需要详细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分析,那破东西根本满足不了这些,糊弄下普通人罢了。


liutom2 于 2015-6-9 22:34:54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9 18:42

现代步枪弹同样尖锐好吧!200磅弓射的箭也就是300J而已,直径13mm。但5.56mmNATO动能1800J,直径5.7mm。 …

另外,我记得即使是5.56弹应该也能穿透一定厚度的土壤或者沙子


伊韦恩藤 于 2015-6-10 00:03:40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9 11:29

不用跟我科普这些了,明胶和肥皂有很多种,不同的实验机构还有不同的偏好,但无论哪种明胶和肥皂都不能完 …

为什么你会觉得我在向你科普呢……

难道是因为我浑身充满了浓浓的走进科学的味道?


左武卫将军 于 2015-6-10 11:17:50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9 22:28

其实写这个文档的基本目的就是要告诉大家,不管是球形弹还是锥形弹,弹丸越大,其单位重量受到的阻力就越 …

有道理,我同意您的说法。

其实滑膛枪大口径化的优势非常明显,末端存速性要远好过小口径弹丸。

戚继光的小口径弹丸发射药的比重很大有的就是三钱的火药三钱的弹丸,而17–18世纪的欧式火枪弹丸30多克,发射药才不到10克,排除火药技术发发展导致质量进步的原因外,大口径弹丸的优势还是很明显。

中式的小口径弹丸,初速高,可同样的与大口径火枪弹相比在相同距离内速度的损失更大!也就是远距离上(100码以外)动能的存能非常低,当然精度也就不够高。

如果近距离内,中式火枪的破甲威力应该不会比欧洲大口径火枪差多少,但是远距离上差距呢应该很明显。或许精度要好一些,但是杀伤力已经很小了。

欧洲的火枪游隙大,这也导致其弹丸出口与枪管壁的接触点每次都不同,这是造成欧洲火枪精度差的原因。

如果,欧洲的火枪也能严格的控制弹丸与枪管的加工质量,使得游隙很小的话,无疑,大口径弹丸的精度和杀伤力在远距离上是远胜于中式的小口径弹丸的。现代的实际射击结果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200码的距离上现代精制的滑膛枪和球形弹的散布并不是很大,有相当的几率上胸靶。

但是这是实验环境,实战的战场环境是不允许的,战场上射速才是硬道理。弹丸如果每颗都要磨合的话那将是很高的成本。

所以欧洲采用的大游隙弹丸也不是没有道理。


liutom2 于 2015-6-10 12:05:55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5-6-10 11:17

有道理,我同意您的说法。

其实滑膛枪大口径化的优势非常明显,末端存速性要远好过小口径弹丸。

戚继光 …

戚继光的滑膛枪大概称得上是违反物理原则的反面典型。

1.戚继光小口径鸟铳为了提高初速,使用小重量弹丸,根据日本人现代测试,这样的小口径鸟铳初速可以高达400米/秒,这很可能会造成枪管挂铅。

2.由于枪口初速高达400米,已经超过音速,因此弹丸承受的阻力远大于亚音速,而且消耗的火药也比亚音速要高的多。

3.球形弹丸本身的飞行阻力就比较大,再加上超音速,弹丸速度的下降非常快,也就意味着弹丸的远程动能不足,弹丸的杀伤力大大下降。

4.由于飞行阻力很大,速度下降也非常快,戚继光鸟铳的远程表尺极难分划,我怀疑戚继光鸟铳完全靠射手感觉射击远程目标,这样一来,在战场上射击不是固定距离靶子的时候精度将极其低劣。

总结起来,就是戚继光鸟铳只能在靶场上根据经验自行抬高枪口来射击靶子,一旦到了战场上,敌人的距离不在习惯的靶子距离上,射手就无法调整枪口的抬高量,自然根本就打不中敌人。而且小口径高初速弹丸动能下降极快,即便在习惯的靶子距离上击中了敌人,由于动能不足,只能击穿靶场上的标靶,而不能击穿敌人身上的铁甲,因此对敌人毫无威胁。这正象史书里记载的一样,明军猛烈射击后金军,却完全无法命中目标,即便击中,披多重甲的后金军也不会受到损伤。最终只能把后金军放到很近距离射击,然而从50步开始后金军的弓箭就对明军具有压倒性的射速和杀伤力优势,于是鸟铳这种不实用的东西就彻底被后金军鄙视了。


深潜者 于 2015-6-10 12:23:30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10 12:05

戚继光的滑膛枪大概称得上是违反物理原则的反面典型。

1.戚继光小口径鸟铳为了提高初速,使用小重量弹丸 …

标尺是什么?滑膛枪时代哪有标尺?有些甚至就一个准星呢!


深潜者 于 2015-6-10 12:25:02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5-6-10 11:17

有道理,我同意您的说法。

其实滑膛枪大口径化的优势非常明显,末端存速性要远好过小口径弹丸。

戚继光 …

说到弹管配合与装填速度,贝克线膛枪的有箍球形弹是不是比传统包鹿皮过盈配合球形弹的装填速度快?


liutom2 于 2015-6-10 14:32:07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10 12:23

标尺是什么?滑膛枪时代哪有标尺?有些甚至就一个准星呢!

那时候就有照星照门了,不过还没发展出表尺,但远射提高多少实际上已经有意识了,要不然80步的靶子纯属蒙事。


liutom2 于 2015-6-10 14:41:11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10 12:25

说到弹管配合与装填速度,贝克线膛枪的有箍球形弹是不是比传统包鹿皮过盈配合球形弹的装填速度快?

没戏,只要进膛线里阻力就比滑膛的大。

更重要的是,线膛枪不是因为有膛线才性能好,而是因为发射锥形弹丸,所以发射球形弹丸的线膛枪纯粹就是扯淡。


左武卫将军 于 2015-6-10 18:00:40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10 14:41

没戏,只要进膛线里阻力就比滑膛的大。

更重要的是,线膛枪不是因为有膛线才性能好,而是因为发射锥形弹 …

肯塔基线膛枪的射程可是不短啊,足有400码呢


左武卫将军 于 2015-6-10 18:02:50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10 12:25

说到弹管配合与装填速度,贝克线膛枪的有箍球形弹是不是比传统包鹿皮过盈配合球形弹的装填速度快?

有箍的弹丸那是布伦瑞克式,鹿皮包裹的是贝克式。

前者装填确实容易一些,因为枪管是有两道深槽的,弹丸是带凸棱的。


深潜者 于 2015-6-10 20:11:26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10 14:41

没戏,只要进膛线里阻力就比滑膛的大。

更重要的是,线膛枪不是因为有膛线才性能好,而是因为发射锥形弹 …

通条捅扩张型子弹线膛枪表示老子在装填速度、精度上与米尼枪毫不逊色。


深潜者 于 2015-6-10 20:16:55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5-6-10 18:02

有箍的弹丸那是布伦瑞克式,鹿皮包裹的是贝克式。

前者装填确实容易一些,因为枪管是有两道深槽的,弹丸 …

那这个的装填速度如何?


liutom2 于 2015-6-10 21:19:14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5-6-10 18:02

有箍的弹丸那是布伦瑞克式,鹿皮包裹的是贝克式。

前者装填确实容易一些,因为枪管是有两道深槽的,弹丸 …

布伦瑞克式可以说是毫无用处,贝克式好歹还增加了气密性


liutom2 于 2015-6-10 21:20:36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10 20:11

通条捅扩张型子弹线膛枪表示老子在装填速度、精度上与米尼枪毫不逊色。

你得使劲捅,捅到变形才成,这可是技术活,劲小了没扩张够,劲打了捅碎了

而且里面那个柱子整天火药崩来崩去,不定哪天就崩没了。


深潜者 于 2015-6-10 21:23:56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10 21:19

布伦瑞克式可以说是毫无用处,贝克式好歹还增加了气密性

如果毫无用处就不可能取代贝克了!有效射程没有降低,但装填速度/射速更快了呀!


liutom2 于 2015-6-11 00:03:19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10 21:23

如果毫无用处就不可能取代贝克了!有效射程没有降低,但装填速度/射速更快了呀!

我们前面讨论了一大堆物理知识,就是要告诉大家,只要是发射圆弹,滑膛枪和线膛枪都没多大区别,那个布伦瑞克枪发射的是圆弹,尽管也卡在膛线里了,但其意义是十分有限的。准确的说那根本就不应该算线膛枪,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线膛枪都是发射锥形弹丸,弹丸在膛线的作用下自旋以保持飞行方向的稳定性。满足不了这两个条件的,尤其是发射圆弹的,那是不会比滑膛枪有什么本质区别的,除了装填速度比滑膛枪还慢点。你要知道滑膛枪把弹丸扔进枪管捅到底就行了,那个布伦瑞克,是要把弹丸的凸起卡进膛线里的,所谓会快是跟更差劲的贝克枪比。

米尼枪之所以被称为穿越神器,那是因为它的性能提升大到和之前的枪完全没法比。无论是滑膛枪还是那些发射圆弹的假线膛枪,他们的精确射程都很难超过100米,要想在200米有精度那根本是做梦,而米尼枪在300米仍然是有一定精度的,而且在300米米尼弹的杀伤力也要比前面这些枪高至少30%。


绿影蓝刀 于 2015-6-11 09:53:53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11 00:03

我们前面讨论了一大堆物理知识,就是要告诉大家,只要是发射圆弹,滑膛枪和线膛枪都没多大区别,那个布伦 …

要是“假线膛”百米外无精度

拿战时期的狙击兵又是什么鬼?


左武卫将军 于 2015-6-11 10:47:33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左武卫将军 于 2015-6-11 10:55 编辑

liutom2 发表于 2015-6-11 00:03

我们前面讨论了一大堆物理知识,就是要告诉大家,只要是发射圆弹,滑膛枪和线膛枪都没多大区别,那个布伦 …

http://en.wikipedia.org/wiki/Brunswick_rifle

这上面说射速3–4发,射程300码;

线膛的优势比滑膛枪应该是很明显的,如果真如你说的只有100码,那也不至于用来取代贝克式了。

还有这枪的服役期1836–1885年,要知道在1885年的时候已经是黑火药后装步枪(包括弹仓式发射铜壳弹)的巅峰了,再往后的几年就是无烟火药步枪出现了。

也就是说这枪有一些性能上的优势的。

布伦瑞克式步枪的弹丸是带凸棱的球形弹

360截图20140513162340218.jpg(15.29 KB, 下载次数: 0)

2015-6-11 10:29 上传

1ahonebore.jpg(38.29 KB, 下载次数: 0)

2015-6-11 10:29 上传

220px-Girdled_bullet_and_twin_rifle_groove.jpg(10.54 KB, 下载次数: 0)

2015-6-11 10:29 上传

枪管是深槽膛线,也就是说装填是弹丸必须要与枪管配合好才能装填,出膛后肯定能高速旋转的。

内战时期的火炮应该也是类似的弹齿、深槽配合原理:

前装线膛炮.jpg(27.92 KB, 下载次数: 0)

2015-6-11 10:47 上传

膛线炮弹.jpg(25 KB, 下载次数: 0)

2015-6-11 10:47 上传

A shell of the 1858 La Hitte system for muzzle-loading rifled guns.jpg(33.78 KB, 下载次数: 0)

2015-6-11 10:47 上传

虽然气动外形渣的一逼,但比当时的滑膛枪精度要好的多。

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漏气了,因为这种枪弹配合根本不紧密,弹丸的表面、以及凸棱都可能与枪管内表面形不成紧密的密封装填,所以出膛过程中游隙处泄露的燃气对弹丸的出膛是有影响的(类似滑膛枪球形弹与枪管的点接触),出膛时的推力不够均匀,这应该取决于弹丸和枪管的加工参数。

不过飞出枪口的弹丸由于膛线的作用,肯定是会高速旋转的,这点毫无疑问,也就是说出枪口的弹丸比传统的滑膛枪球形弹在外弹道上有更明显的优势。

米尼弹在这方面的处理就好的多,因为是扩张闭气(当然前提是弹丸与枪管游隙越小越好,最好是非常小而且又能顺利装填不卡弹,这对枪管和弹丸的标准化加工要求很高。如果游隙过大的话,弹丸在扩张时就会浪费大量的火药燃气导致火药利用率不足甚至形不成密封、没嵌入膛线弹丸就被推出枪管),所以弹丸在枪管内完成密封以后的前进过程是非常稳定的,出膛以后高速旋转,所以外弹道的性能非常优异。

不过,那米尼弹需要的是速燃火药,因为需要火药爆炸时的瞬间产生膛压来挤压弹裙,在弹裙扩张的初始过程中必然是会有一些燃气泄露的,当弹丸完成变形密封后,燃气基本上都作用在弹丸上了。所以,米尼弹的枪管承受的作用力应该很大。


左武卫将军 于 2015-6-11 10:50:09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10 20:11

通条捅扩张型子弹线膛枪表示老子在装填速度、精度上与米尼枪毫不逊色。

这玩意考验技术啊,你桶的力量大了,直接就变形了甚至蛋碎了。。。

力量小了,根本达不到变形卡入膛线。

这玩意还是听蛋疼的。。。


深潜者 于 2015-6-11 11:39:11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5-6-11 10:47

http://en.wikipedia.org/wiki/Brunswick_rifle

这上面说射速3–4发,射程300码;

线膛的优势比滑膛枪 …

貌似米尼弹底腔扩张时,如果工艺不过关的话,还有可能把弹头和弹裙撕开。


liutom2 于 2015-6-11 14:49:26 发表了:

绿影蓝刀 发表于 2015-6-11 09:53

要是“假线膛”百米外无精度

拿战时期的狙击兵又是什么鬼?

使用游隙特别小的圆弹的滑膛枪或者假线膛枪而已,这种所谓的精度也就是现代高精度滑膛枪的水平。

为什么有人就不相信物理而相信传说呢?


liutom2 于 2015-6-11 14:51:50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11 11:39

貌似米尼弹底腔扩张时,如果工艺不过关的话,还有可能把弹头和弹裙撕开。

米尼弹可以在一定的膨胀率内正常工作,这就是米尼弹允许的游隙。

游隙过大,确实可能把弹丸撑破了,另外使用木塞的米尼弹经常会发生木塞脱落的情况,一声枪响,枪里飞出两个东西。


折剑头 于 2015-6-11 14:55:34 发表了:

穿越者必备教材:《火炸药科学技术》,《枪炮内弹道学》,《弹箭外弹道学》,《终端弹道学》。最好把ipad带上,里面有弹道计算软件,负责计算各种参数。


liutom2 于 2015-6-11 15:12:10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5-6-11 10:47

http://en.wikipedia.org/wiki/Brunswick_rifle

这上面说射速3–4发,射程300码;

线膛的优势比滑膛枪 …

咱们在14年贴吧的一个帖子里讨论过这个事,你可能是忘记了。

实际上这种假线膛枪装填是有困难的,我当时说过英文维基里前后矛盾,一边说装填困难一边说1分钟3发,实际上3发的可能性不大,我认为1-2发的可能性比较大。

无论是贝克枪还是布伦维克枪,他们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线膛枪,俄国人的列日步枪是仿制的布伦维克枪,但是,列日步枪发射的是改进的锥形弹丸,这就属于早期线膛枪了,此外当时应该还有各种捅变形的锥形弹丸线膛枪,这些不但射速慢,而且弹丸的变形量也不好控制,输入比较糟糕的早期线膛枪。

再说一次,早期发射圆弹的线膛枪实际上是一种游隙比较小的滑膛枪,膛线在里面其的作用极为有限,撑死了能使弹丸的散布更小一些,于是在100米上下的距离比普通滑膛枪具有更好的精度。这种事现代人早就证明过了,一把老枪换用现代高精度小游隙圆弹精度在100米精度仍然过的去。


liutom2 于 2015-6-11 15:13:41 发表了:

折剑头 发表于 2015-6-11 14:55

穿越者必备教材:《火炸药科学技术》,《枪炮内弹道学》,《弹箭外弹道学》,《终端弹道学》。最好把ipad带 …

这些书里90%甚至95%都是你根本搞不出来的,所以不如专心研究一下米尼枪更靠谱。

如果你穿越到了这几本书能有用的地方,那你的作用也不大了。


深潜者 于 2015-6-11 15:15:19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11 14:49

使用游隙特别小的圆弹的滑膛枪或者假线膛枪而已,这种所谓的精度也就是现代高精度滑膛枪的水平。

为什么 …

在18世纪和19世纪初,有现代高精度滑膛枪的精度你还不满意?

PS吐个槽:现代高精度滑膛枪(斯太尔的ACR箭弹枪)比M16还准吧?


深潜者 于 2015-6-11 15:17:29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11 15:12

咱们在14年贴吧的一个帖子里讨论过这个事,你可能是忘记了。

实际上这种假线膛枪装填是有困难的,我当时 …

1~2发/min的装填速度已经是飞跃般的进步了吧?裹鹿皮的贝克线膛枪几分钟才能装1发。


liutom2 于 2015-6-11 18:44:36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11 15:15

在18世纪和19世纪初,有现代高精度滑膛枪的精度你还不满意?

PS吐个槽:现代高精度滑膛枪(斯太尔的ACR …

你要知道只要明白足够的物理和冶金知识,在17世纪生产米尼枪是一点困难都没有的


liutom2 于 2015-6-11 18:45:28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11 15:17

1~2发/min的装填速度已经是飞跃般的进步了吧?裹鹿皮的贝克线膛枪几分钟才能装1发。

贝克枪应该也没那么慢,我估计1分钟1发还是能做到的


liutom2 于 2015-6-11 19:04:17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11 15:17

1~2发/min的装填速度已经是飞跃般的进步了吧?裹鹿皮的贝克线膛枪几分钟才能装1发。

还是维基,它说贝克枪也有1分钟2+的射速,我认为这是胡扯。


liutom2 于 2015-6-11 20:51:11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11 15:15

在18世纪和19世纪初,有现代高精度滑膛枪的精度你还不满意?

PS吐个槽:现代高精度滑膛枪(斯太尔的ACR …

我稍微翻了一下,贝克枪和布伦维克枪的精度应该是差不多的,大概是这个样子。

贝克枪,枪管口径0.625英寸,弹丸0.615英寸,游隙为0.01英寸,也就是0.254毫米,还要外带包裹的皮革,因此实际游隙是极小的,这个精度要求比米尼枪还高。

贝克枪只有2个表尺,100码和200码,现代进行精度测试表明,在100码,射击10发,全部打中人形靶,并且很大一部分落点在305毫米的圆内。这精度比滑膛枪要强不少,但和真正的线膛枪比就不行了,线膛枪正常情况在100米的落点怎么也应该比这个小的多,而且不是大部分落点,而是全部落点。

布伦维克枪的精度不会比贝克枪更高,因为他们本质上一样,而且布伦维克枪发射的圆弹还没有皮革包裹。


左武卫将军 于 2015-6-12 09:39:40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11 11:39

貌似米尼弹底腔扩张时,如果工艺不过关的话,还有可能把弹头和弹裙撕开。

那应该说的是渐进膛线,法国干出的好事。

工艺不过关,比如枪弹的游隙过大,我觉得出现的可能就是弹丸不能扩张。

当时的恩菲尔德步枪也有这情况:

1.jpg(43.95 KB, 下载次数: 0)

2015-6-12 09:37 上传

关于弹丸加工精度:

2.jpg(52.55 KB, 下载次数: 0)

2015-6-12 09:38 上传

也就是说0.007英寸的误差,就能使得弹丸在射击时变的不准确。


左武卫将军 于 2015-6-12 10:19:23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11 15:12

咱们在14年贴吧的一个帖子里讨论过这个事,你可能是忘记了。

实际上这种假线膛枪装填是有困难的,我当时 …

您对线膛枪的定义是取决于弹丸形状?

发射球形弹的线膛枪就不是线膛枪了?

我觉得只要符合螺旋线膛枪管就算是,关于膛线构造方式,只要弹丸从枪管飞出时得到必要的“旋转”,至于这种旋转是怎样授给弹丸的,实际上应该完全无关紧要。像惠特沃思式步枪的六角形枪膛也好,像朗卡斯特式步枪那样的椭圆形枪膛也好,或者像布伦瑞克式恩菲耳德式步枪那样,用两条或者三条沟槽膛线也好。

所以,关于线膛枪定义这点我个人不太同意您的说法。

不过你对球形弹线膛枪起到的作用还是认同的,贝克式线膛枪装填的球形弹应该属于过盈配合类型,由于外面包裹的鹿皮较软,所以在装弹时是被强行压缩挤进枪管的,并且在进入枪管过程中会与膛线剧烈摩擦、切割,有可能破坏弹丸的丸衣(有可能在进入枪管过程中不会沿着膛线预定方向的沟槽旋转,而是切割或者不规则摩擦)。而在出膛过程中被破坏的丸衣与膛线的摩擦旋转就有可能受影响。不过,过盈配合的弹丸由于与枪管的密封性较好,不会晃动,所以出膛过程稳定,加上膛线也能起到部分作用,所以弹丸还是能旋转稳定飞行的。

布伦瑞克式属于弹丸预制形状与膛线配合,装填的时候弹丸是与膛线沟槽的预定方向前进,而发射时又反方向被加速推出,弹丸基本上不会受到破坏。不过预制形状的弹丸与枪管由于加工精度的原因不是配合的非常紧密,发射时会有燃气泄露导致弹丸出膛过程晃动,所以精度不是很高。

米尼弹则解决了以上两种问题,装填时很容易,膛线不会破坏弹丸形状,发射时弹丸扩张密封枪管并嵌入膛线,周向受力稳定,所以出膛后弹道很好。

不过米尼弹与枪管配合要求的精度较高,如果弹丸过小,在火药爆炸时有可能使得弹丸扩张的时间边长,有一部分膛线可能利用不上。弹丸过于小的话不能嵌入膛线也是有可能的。


深潜者 于 2015-6-12 12:22:59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5-6-12 10:19

您对线膛枪的定义是取决于弹丸形状?

发射球形弹的线膛枪就不是线膛枪了?

我觉得只要符合螺旋线膛枪管 …

话说在19世纪上半叶,在米尼枪装备之前,各国线膛枪的装备规模如何?轻步兵应该基本普及线膛枪了吧?


liutom2 于 2015-6-12 15:39:17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5-6-12 10:19

您对线膛枪的定义是取决于弹丸形状?

发射球形弹的线膛枪就不是线膛枪了?

我觉得只要符合螺旋线膛枪管 …

线膛枪的意义就在发射锥形弹丸,或者说线膛的优势就是能发射锥形弹丸,如果靠极小的游隙来发射球形弹,那么滑膛和线膛都没什么区别。

这是基本物理常识,你要知道线膛枪发射球球形弹丸并不比滑膛枪发射球形弹丸强到哪儿去,其精度上的优势完全是由于低游隙造成的,更简单的说,拿只现代霰弹枪发射低游隙的球形独头弹那精度一样是不错的,老式滑膛枪的低精度完全是因为巨大的游隙造成的。


左武卫将军 于 2015-6-12 17:38:07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12 12:22

话说在19世纪上半叶,在米尼枪装备之前,各国线膛枪的装备规模如何?轻步兵应该基本普及线膛枪了吧?

在米尼枪装备之前,各国线膛枪的装备规模一般都不大,尤其是成建制的来复枪部队。当时的线膛步枪还是超口径弹丸,是靠硬挤压模式装弹,就算是有鹿皮包裹的弹丸依然速射不高,总的来讲射速还是远不能与滑膛枪相比。况且1830年代以后加工技术的提高,通用标准件的概念已经逐渐普及,弹丸与枪管的游隙日益缩小并且枪管与弹丸加工都接近统一标准,所以滑膛枪的有效射程比早期要好一些。不过滑膛枪就是滑膛枪,精度和射程还是不能与线膛枪相比。


左武卫将军 于 2015-6-12 17:42:51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左武卫将军 于 2015-6-12 17:54 编辑

liutom2 发表于 2015-6-12 15:39

线膛枪的意义就在发射锥形弹丸,或者说线膛的优势就是能发射锥形弹丸,如果靠极小的游隙来发射球形弹,那 …

您仔细看我给您的回复。

线膛枪发射球形弹尤其是贝克式线膛枪发射球形弹是没有游隙的(不是靠极小的游隙来发射球形弹),而且弹丸由于与枪管膛线摩擦出膛后是会旋转的,这样精度比滑膛枪要高的多。线膛枪发射球球形弹丸并不比滑膛枪发射球形弹丸强到哪儿去,那是在弹丸同滑膛枪发射一样的次口径基础上的。贝克式是属于超口径弹丸。

就是布伦瑞克式步枪即便是有游隙,但是由于是预制形状(弹丸本身带凸棱与枪管沟槽配合,当然配合不是很紧密),所以出膛后同样是会高速旋转的。弹丸的外弹道性能比传统的滑膛枪发射的球形弹要好的多。布伦瑞克式步枪能够取代贝克式服役几十年,就在于同样是前装枪其装填比贝克式要方便、快速(不用费力的用通条使劲捅,而只需要将弹丸凸棱对准枪管凹槽即可,而且装填更省力。其实这种方式在后来的火炮上很常见,炮弹是特殊形状或者带有弹齿或者凸棱与炮管的沟槽对应配合),而精度上不会差很多。


深潜者 于 2015-6-12 17:46:23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5-6-12 17:38

在米尼枪装备之前,各国线膛枪的装备规模一般都不大,尤其是成建制的来复枪部队。当时的线膛 …

不过就算是拿战时期,整团的线膛枪兵也是有的呀!


深潜者 于 2015-6-12 17:51:35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5-6-12 17:42

您仔细看我给您的回复。

线膛枪发射球形弹尤其是贝克式线膛枪发射球形弹是没有游隙的(不是靠极小的游隙 …

LTM2的逻辑是发射超口径球形弹的滑膛枪精度也很高,而且传统线膛枪精度都一般。

前者他没有提供有力证据(以前我问过深河工,他说:精制火绳滑膛猎枪发射稍过盈球形弹时精度较好,50m定中人、100m定中鹿。但显然远没达到LTM2设想的精度)


左武卫将军 于 2015-6-12 17:55:22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12 17:46

不过就算是拿战时期,整团的线膛枪兵也是有的呀!

嗯,当时好像注明的就有95来复枪团。

不过当时的主力还是滑膛枪。


左武卫将军 于 2015-6-12 18:02:34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12 17:51

LTM2的逻辑是发射超口径球形弹的滑膛枪精度也很高,而且传统线膛枪精度都一般。

前者他没有提供有力证据 …

恩,滑膛枪如果用与之配合度很好(过渡或者稍微过盈配合)的球形弹丸精度确实很不错!

但是这玩意战场上是不多见的。

还有就是这样弹丸100码上打人都可以精确瞄准了,200码不好说,因为球星弹丸在空气中不是很稳定的说。

除非是弄成自稳结构的,比如现代的螺旋独头弹,那玩意妖孽的很,230码以外弹头都不带打横的,而且有相当的精度和威力打穿一米见方一寸厚度的木板。


深潜者 于 2015-6-12 18:03:29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5-6-12 17:55

嗯,当时好像注明的就有95来复枪团。

不过当时的主力还是滑膛枪。

线膛枪也能打次口径弹吧?只不过此时降低到滑膛枪的性能水平上而已。也就是说线膛枪除了比滑膛枪贵外,其实没有射速劣势。


深潜者 于 2015-6-12 18:06:23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5-6-12 18:02

恩,滑膛枪如果用与之配合度很好(过渡或者稍微过盈配合)的球形弹丸精度确实很不错!

但是这玩意战场上 …

但和线膛枪比,过盈配合滑膛枪的精度还是差了很多是吧?比如过盈配合滑膛枪能在100m枪枪中人形靶,那线膛枪就能在200m外做到。


左武卫将军 于 2015-6-12 18:13:26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12 18:03

线膛枪也能打次口径弹吧?只不过此时降低到滑膛枪的性能水平上而已。也就是说线膛枪除了比滑膛枪贵外,其 …

恩,线膛枪发射次口径的球形弹没啥意义啊,

线膛枪的沟槽会漏气更严重且游隙处的燃气泄露紊乱,弹丸与阳线磕碰的过程中导致弹丸外形变形,弹跳的更厉害。

估计精度可能还不如滑膛枪呢。


左武卫将军 于 2015-6-12 18:16:10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12 18:06

但和线膛枪比,过盈配合滑膛枪的精度还是差了很多是吧?比如过盈配合滑膛枪能在100m枪枪中人形靶,那线膛 …

就是这个意思啊。

滑膛枪就是做工再好,弹丸和枪管都分别精加工,无疑成本就上去了。除非是枪管和弹丸都能达到通用化才可以。

不过有这个功夫和能力,早就能造米尼枪了。


深潜者 于 2015-6-12 18:20:46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5-6-12 18:13

恩,线膛枪发射次口径的球形弹没啥意义啊,

线膛枪的沟槽会漏气更严重且游隙处的燃气泄露紊乱,弹丸与阳 …

50m内的话,就算用线膛枪打次口径弹,精度也可以凑合嘛。关键是这样做就能让线膛枪兵在近距离射击时仍有足够的火力密度。毕竟当线膛枪兵建制扩大到团级时,就不可能指望永远都有滑膛枪兵掩护,永远不需要考虑近距离射击嘛。


深潜者 于 2015-6-12 18:22:23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5-6-12 18:16

就是这个意思啊。

滑膛枪就是做工再好,弹丸和枪管都分别精加工,无疑成本就上去了。除非是枪管和弹丸都 …

考虑到后装枪大规模量产的比米尼枪都早。我真想怀疑暴米尼未必是正确的选择。


绿影蓝刀 于 2015-6-12 22:01:26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12 15:39

线膛枪的意义就在发射锥形弹丸,或者说线膛的优势就是能发射锥形弹丸,如果靠极小的游隙来发射球形弹,那 …

你是把拿战及以前的线膛枪兵都当傻子了是么

早期线膛枪在远大于100码外的狙击记录都被你吃了

当时欧洲列强的陆军军官都比你笨

非要用制造和使用都要麻烦得多的线膛枪


Scat 于 2015-6-12 23:35:23 发表了:

对这个描述有点疑问:

“1. 戚继光时代的仿制欧洲火绳枪,铅制球形弹丸重明制三钱,约合现代11.12克”

铅的密度是11.x,11克就是1cm3,也就是1cm的正方体,球的话差不多是12mm直径,这个镗孔难度是不是有点大


左武卫将军 于 2015-6-13 09:39:56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左武卫将军 于 2015-6-13 09:48 编辑

Scat 发表于 2015-6-12 23:35

对这个描述有点疑问:

“1. 戚继光时代的仿制欧洲火绳枪,铅制球形弹丸重明制三钱,约合现代11.12克”

网上流传的《鸟铳考》:鸟铳通行三钱铅弹,按明朝度量衡算**(取一明斤593克),为11.12克,铅弹为球形,直径约12.33毫米**,比同时期欧洲铅弹明显要轻小。《神器谱》卷二:鸟铳者,约重七八斤,或六斤,长六七尺,龙头轨机俱在床内。。。床尾有刚刃。。。可做斩马刀。。。火门去着目对准处稍远,初发烟起,不致熏目惊心,此胜于倭鸟铳也。用药四钱,铅弹三钱。”《练兵实纪》中,**夫欲铅子出远而有力,为其铳身长,腹内光圆均直,铅子与铳口腹相合,火气不泄之故也。**药几钱则铅子几钱重,子重药少则无力,子轻药多则子烨。子去多中而准者,为其火发而铳不动也。卷四-练手足第四-第三.校火器:铅子磨光,逐个称验,是否正合各铳之口。流入稍涩,用杖送下,乃为合格。也就说,正规鸟铳制造得很精,光钻膛就一个月(不排除当时没有好的工具钢的原因),弹丸制造标准很高,要“逐个称验”用弹还要严丝合缝,“流入稍涩”,所以说正常制造的情况下(明代有这个人力基础,军品可以不考虑成本来追求质量)明朝鸟铳气密性胜过当时欧洲的。明代的弹丸本来就小,加上使用的火药量大的离谱,就算当时的火药质量不及19世纪,那初速也应该高出不少。不过这样的火枪虽然算得上是精品,就算是几万支的装备也能胜任,但是更多就不好搞定了,像欧洲18世纪那样的搞个几百上千万支的产量,光弹丸这一关就过不了。西方滑膛枪时代的战术精髓是射速,火力,也就是线列炮灰兵的数量,战场上打败敌人和保全性命的手段就是在相同时间内比敌人撸的更快!这样大游隙(方便装填)和大口径弹丸(远距离存速性好,末端威力大)才是射速的最终选择。自从火枪这一廉价武器出现后,NPC炮灰士兵们的性命就已经变得不值钱,就如同战场杀戮机器上的通用零件,坏了就换新的。反正火枪兵是非常容易培训就能上战场开撸的。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明代火枪没有走枪海火力而是走精度的路子还是错误的说。


左武卫将军 于 2015-6-13 09:56:47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12 18:22

考虑到后装枪大规模量产的比米尼枪都早。我真想怀疑暴米尼未必是正确的选择。

主要是早期出现的几种制式后膛步枪,霍尔和德莱赛,都是特别制造的。而且在当时没哟弹壳的时代,闭气性问题是通病。

当时大量使用的滑膛枪虽然质量很好,但是一旦列装别的类型的枪就得面临退役或者封存,还是拿来改造一下能节省不少。


深潜者 于 2015-6-13 12:12:53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5-6-13 09:56

主要是早期出现的几种制式后膛步枪,霍尔和德莱赛,都是特别制造的。而且在当时没哟弹壳的时代,闭气性问 …

漏个气其实无所谓呀!反正步枪有价值的射程范围也没多大。漏气后装枪的射程也完全够用。用德莱赛的普军不就把用米尼的奥军揍的很惨。

改装的问题在于,米尼枪的最佳口径比滑膛枪小得多呀!辛辛苦苦拉膛线改完之后没几年就要被新造的米尼枪淘汰,何必呢。


Scat 于 2015-6-13 17:34:02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5-6-13 09:39

网上流传的《鸟铳考》:

鸟铳通行三钱铅弹,按明朝度量衡算(取一明斤593克),为11.12克,铅弹为球形, …

谢解惑,钻孔工艺还是挺高超的说


椎名爱理 于 2015-6-13 22:44:11 发表了:

tgb874 发表于 2015-6-8 20:47

美帝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场经验证明小口径显然没法一击入魂

一个是射击距离过长,一个是拿短管步枪发射供长管步枪使用的慢燃速装药子弹,都会导致弹头速度过慢无法破碎,小口径高速弹杀伤全靠破碎。

还有一个原因是恐怖分子经常在作战中使用过量毒品,这个你用00鹿弹都不一定停得住。

当然7.62NATO停止作用肯定大于5.56NATO,绝对的动能差是不可弥补的。

但是拿动能差距不大的M43和M855比,小口径高速弹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Scat 于 2015-6-14 00:53:36 发表了:

椎名爱理 发表于 2015-6-13 22:44

一个是射击距离过长,一个是拿短管步枪发射供长管步枪使用的慢燃速装药子弹,都会导致弹头速度过慢无法破 …

主要是交战距离远,并且阿富汗山民都是从上往下打,王师穿着防弹衣爬山的话,比单方面被Ak突突更容易挂掉吧


椎名爱理 于 2015-6-14 01:04:47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椎名爱理 于 2015-6-14 01:10 编辑

Scat 发表于 2015-6-14 00:53

主要是交战距离远,并且阿富汗山民都是从上往下打,王师穿着防弹衣爬山的话,比单方面被Ak突突更容易挂掉 …

单说弹药,交战距离远的话,5.56NATO命中时的速度衰减到破碎区之外,停止作用就很难看了。

诺,如图,距离一远,命中速度一低,就毫无意思了。如果再把M16上用的子弹给M4卡宾打,问题就更突出了。

2773372945530927306.jpg(137.53 KB, 下载次数: 0)

2015-6-14 01:08 上传


tgb874 于 2015-6-14 13:40:51 发表了:

椎名爱理 发表于 2015-6-13 22:44

一个是射击距离过长,一个是拿短管步枪发射供长管步枪使用的慢燃速装药子弹,都会导致弹头速度过慢无法破 …

不谈远距离射击问题,这个只有大口径精确步枪才能治疗

就是对待近战的停止作用而言


椎名爱理 于 2015-6-14 16:54:03 发表了:

tgb874 发表于 2015-6-14 13:40

不谈远距离射击问题,这个只有大口径精确步枪才能治疗

就是对待近战的停止作用而言

近战停止作用,小口径高速弹是满足的。

阿富汗是普遍接战距离过远。伊拉克是因为把设计给长管M16的M855弹给短管的M4用了,结果枪口初速就等于M16在100米处的速度,实际打100米左右的目标子弹速度就已经衰减出破碎区了,自然停止作用不足。不过换装专门给短管枪设计的子弹后就好很多了。


liutom2 于 2015-6-14 23:38:24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5-6-12 18:02

恩,滑膛枪如果用与之配合度很好(过渡或者稍微过盈配合)的球形弹丸精度确实很不错!

但是这玩意战场上 …

贝克枪在100码的精度是R50约为152毫米,实际精度恐怕还得好好查查,毕竟这枪太老了。

而布伦维克枪的精度理论上比贝克枪还要差一些,只是射速要高一些而已。


liutom2 于 2015-6-14 23:40:41 发表了:

Scat 发表于 2015-6-12 23:35

对这个描述有点疑问:

“1. 戚继光时代的仿制欧洲火绳枪,铅制球形弹丸重明制三钱,约合现代11.12克”

就是用一根钢芯卷制的熟铁管,里面本身就是空芯的,然后用钢钻慢慢的磨成需要的内径,按史料记载,1根枪管要慢慢磨一个月,显然是因为钻头质量太差的原因。


liutom2 于 2015-6-14 23:45:09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13 12:12

漏个气其实无所谓呀!反正步枪有价值的射程范围也没多大。漏气后装枪的射程也完全够用。用德莱赛的普军不 …

其实即使是鸟铳那个口径,使用大长径比的锥形弹丸也能达到很棒的杀伤力了。

至于赫贝斯那样的大口径枪,本来就有用米尼弹的版本,不过由于口径大,弹丸重量是有限制的,所以弹丸的长度会短一些。

如果是现代人的话,可以用钢芯铅套弹,因为铅比铁贵的多,而且铅的供应也比铁困难,使用这样结构的弹丸可以做的更长一些,米尼弹的长度其实是短了。


liutom2 于 2015-6-14 23:59:40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12 17:51

LTM2的逻辑是发射超口径球形弹的滑膛枪精度也很高,而且传统线膛枪精度都一般。

前者他没有提供有力证据 …

看看有没有这种发射球形线膛弹的火炮就行了,我印象中是没有的,所有的线膛炮都是发射锥形弹的


liutom2 于 2015-6-15 00:20:30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12 17:51

LTM2的逻辑是发射超口径球形弹的滑膛枪精度也很高,而且传统线膛枪精度都一般。

前者他没有提供有力证据 …

我找到个视频,现代人用BROWNBESS射击的精度记录,从这个来看,用合适的弹丸100米打人应该问题不大,当然比贝克枪还稍微差点,不过差的也不是很多了。http://v.ku6.com/show/ibk0oiborFpYnsndTXABEw…html


liutom2 于 2015-6-15 00:42:22 发表了:

再贴一个现代人测试滑膛枪精度的视频这个是多个距离的射击,显然赫贝斯的精度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差,如果用贝克枪那样的精制圆弹加皮革密闭,滑膛枪的精度也是没问题的。http://bbs.napolun.com/thread-38101-1-1.html


左武卫将军 于 2015-6-15 10:35:44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13 12:12

漏个气其实无所谓呀!反正步枪有价值的射程范围也没多大。漏气后装枪的射程也完全够用。用德莱赛的普军不 …

嗯,米尼弹的根本就是底凹扩张。

长径比大的弹丸在突然加速时尾部的抗力越大,越容易变形。

脑洞一下,如果枪管里塞个长一些的铅条,估计铅条也能变形扩张,甚至铅条来不及飞出枪口导致枪管炸膛也有可能。

19世纪中期那会也有类似原理的弹丸,就是压缩式弹丸,靠火药瞬间的爆炸力挤压弹丸,这种弹丸没有底凹,但由于弹丸较长使得弹丸中部被挤压扩张,直径增大来嵌入膛线。不过这种弹丸的口径都很小,而且游隙一般也很小。

理论上大口径的滑膛枪拉上膛线当然也能使用,不过这样一来弹丸就会很重很重(球形弹都30多克),很怀疑当时的滑膛枪管能否经受的住。


深潜者 于 2015-6-15 12:04:21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14 23:59

看看有没有这种发射球形线膛弹的火炮就行了,我印象中是没有的,所有的线膛炮都是发射锥形弹的

发射球形弹的线膛炮是有的。当然它发射球形弹的目的是产生跳弹。请看下文末尾的图片。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1217/13/11323128_254550521.shtml


深潜者 于 2015-6-15 12:06:04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5-6-15 10:35

嗯,米尼弹的根本就是底凹扩张。

长径比大的弹丸在突然加速时尾部的抗力越大,越容易变形。

脑洞一下, …

压缩式弹丸是靠通条压扁铅弹的!通过枪膛尾部的缩径或钢柱抵住铅弹,使其被通条压扁嵌入膛线。


liutom2 于 2015-6-15 12:32:05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15 12:04

发射球形弹的线膛炮是有的。当然它发射球形弹的目的是产生跳弹。请看下文末尾的图片。

http://www.360do …

这实际上就是当滑膛炮用了,用线膛炮发射球形弹则精度上完全没有优势了


liutom2 于 2015-6-15 12:33:35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15 12:06

压缩式弹丸是靠通条压扁铅弹的!通过枪膛尾部的缩径或钢柱抵住铅弹,使其被通条压扁嵌入膛线。

哎,压缩式弹丸是利用爆炸产生的燃气高压使弹丸瞬间纵向挤压变形进而密闭枪膛的。

用棍子捅变形的那不是压缩式弹丸。


深潜者 于 2015-6-15 12:38:08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15 12:32

这实际上就是当滑膛炮用了,用线膛炮发射球形弹则精度上完全没有优势了

还是比滑膛炮时好呀!


深潜者 于 2015-6-15 12:42:05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15 12:33

哎,压缩式弹丸是利用爆炸产生的燃气高压使弹丸瞬间纵向挤压变形进而密闭枪膛的。

用棍子捅变形的那不是 …

罗伦兹压缩式弹丸不是吗?


liutom2 于 2015-6-15 12:47:39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15 12:38

还是比滑膛炮时好呀!

好点有限,你如果真看明白了我前面写的这一大堆物理知识,就应该明白,在近距离,滑膛和线膛的差距是不大的,随着距离越远,差距就越大,这才是线膛枪价值所在。


liutom2 于 2015-6-15 12:52:58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6-15 12:42

罗伦兹压缩式弹丸不是吗?

你贴个具体资料来讨论吧


左武卫将军 于 2015-6-16 13:11:05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左武卫将军 于 2015-6-16 13:12 编辑 http://marxists.anu.edu.au/chinese/marx-engels/15/036.htm

 1852年英国军械师威金逊先生和奥地利炮兵军官罗伦兹上尉同时但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另一种方法,即利用火药爆炸的力量使自由装进的长弹丸的直径加大,从而使它紧贴膛壁和沿膛线前进。这种方法就是利用火药的爆炸力沿纵方向压缩弹丸,而不是使弹丸扩张。

  试拿一个有弹性的软球,把它放在桌上,用手猛力往一旁击球,以使球滚动。打击力在使球滚动以前,其第一个效果就是使球变形。不管球的重量怎样小,它都能产生一种抗力,足以使受到打击的一面变为扁平;球体在一个方向上受到压缩,在另一方向上就一定会膨胀;当你把球完全压紧时,球体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形。火药的爆炸力对于罗伦兹和威金逊发明的压缩式弹丸的作用,就如同打击力对于弹性球的作用一样。弹丸的重量和vis inertiae〔惯力〕,由于对火药爆炸力产生抗力,使弹丸沿纵方向受到压缩,而沿横方向发生膨胀;发射后的弹丸总是比发射前的弹丸短而粗。

  坚实的铅质长弹丸要产生足够的抗力并因而受到足够的压缩以便嵌入膛线,就必须是很重的,也就是说必须是十分细长的。这种弹丸即使是小口径的,在战时也还是显得太重,因为兵士携带通常数量的弹药就会负担过重。为了弥补这个缺点,人们就在弹丸的圆柱体上刻了两道很深的环形凹槽。试拿一个恩菲耳德式弹丸,把它的塞子去掉,用熔化的铅灌满掏空部分,待铅冷却后,在圆柱体上靠近平直的末端的地方刻上相邻的两道凹槽,而凹槽截成的三个部分照旧固定在同一个坚实的铅轴上。这样,弹丸就由两个头部朝前的很平的截头锥体和一个又重又坚实的弹头组成;它们紧紧连在一起。这种弹丸就是压缩式弹丸。沉重的前部,即弹头,对火药的爆炸力产生抗力;受爆炸力推动的后一个截头锥体的前端嵌进前一个截头锥体的底部,前一个截头锥体的前端又嵌进弹头的底部,这样一来,在纵方向上被压缩和变短了的弹丸就将变粗,从而紧贴膛壁和嵌入膛线。

  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坚实的弹头是压缩式弹丸最主要的部分。它愈长愈重,它产生的抗力就愈大,因而火药爆炸力的压缩作用就愈可靠。


矢锋 于 2015-6-16 13:56:12 发表了:

卧槽,本帖胡说八道也算到一定境界了……


liutom2 于 2015-6-16 15:18:43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5-6-12 18:02

恩,滑膛枪如果用与之配合度很好(过渡或者稍微过盈配合)的球形弹丸精度确实很不错!

但是这玩意战场上 …

认为球形弹丸出膛后还会乱飞的纯粹是靠想象,球形弹丸在出膛的时候其方向就已经固定了,这是牛顿定律早就解释清楚的事,球形弹丸在飞行中受不均衡阻力确实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偏差,但这种偏差是有限的,尤其是在球形弹丸那可怜的射程内,与其考虑这个,还不如考虑考虑风偏。

我们可以这样说,球形弹丸自旋能提高精度是因为它可以弥补弹丸球面圆度不够的问题,问题是在那个时代应该已经能制造圆度比较好的弹丸了,因此制作精良且游隙极低的铅弹即使不自转也能获得比较高的精度


liutom2 于 2015-6-16 15:30:43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5-6-16 13:11

http://marxists.anu.edu.au/chinese/marx-engels/15/036.htm

 1852年英国军械师威金逊先生和奥地利炮兵 …

他说的是捅的压缩式弹丸


liutom2 于 2015-6-16 15:31:06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5-6-16 13:11

http://marxists.anu.edu.au/chinese/marx-engels/15/036.htm

 1852年英国军械师威金逊先生和奥地利炮兵 …

我这个系列还会接着写,应该会写到弹丸部分


左武卫将军 于 2015-6-17 09:28:40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16 15:18

认为球形弹丸出膛后还会乱飞的纯粹是靠想象,球形弹丸在出膛的时候其方向就已经固定了,这是牛顿定律早就 …

不错,您说的肯中肯。

球形弹在几十码的有效射程内,弹丸在外弹道上的抖动是没必要考虑的。

这个射程上影响精度的反而是游隙,是弹丸蹦跳着在枪管内出膛时与枪管壁最后那个不确定的接触点。


左武卫将军 于 2015-6-17 09:29:29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6-16 15:31

我这个系列还会接着写,应该会写到弹丸部分

期待您的作品。。。


左武卫将军 于 2016-2-26 17:02:35 发表了:

楼主的新作呢?


凌末风云 于 2016-2-28 14:05:53 发表了:

而大洋对岸的美国人,尽管装备了大量的线膛枪,但他们根本没意识到这种进步,于是在南北战争初期双方都进行了多次大规模集团冲锋,并在100米上下的距离热情对射,而这种情况本来根本就不应该发生的,当然他们后来都明白过来了,只不过多死了几万没准十几万人而已。


凌末风云 于 2016-2-28 14:06:34 发表了:

南北战争死人的数量刚刚的多

其实这场战斗就是一战最好的参考

可惜大家都有些轻视了


liutom2 于 2016-2-28 16:26:23 发表了:

凌末风云 发表于 2016-2-28 14:06

南北战争死人的数量刚刚的多

其实这场战斗就是一战最好的参考

可惜大家都有些轻视了 …

据说南北战争死了60万人,其中90%为线膛枪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