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5-616212 临高能不能直接上晶体管?
北朝旧贴 | jundong | 共 8148 字 | 2015-11-08 | | 编辑本页
jundong 于 2015-9-30 20:33:23 发表了:
临高能不能直接上晶体管?
二氧化硅——多晶硅应该可以办到,单晶炉这东西不懂,60年代我国就做出来了,技术上应该不是不可跨越。做二极管、三极管我理解不用光刻机行不行?
记得有个山西的小厂(当然对临高来说是大的不能再大了)工人在显微镜下手工做,还用在军工了。
有业内人士给点科普。赐教赐教!
liujunchao1985 于 2015-9-30 20:35:11 发表了:
求问五百废能不能登陆月球?
jundong 于 2015-9-30 20:38:22 发表了:
liujunchao1985 发表于 2015-9-30 20:35
求问五百废能不能登陆月球?
理论上可以的。也许100年、也许300年或者更久。
jundong 于 2015-9-30 20:42:43 发表了:
看来微电子方面的坛友不多啊!!!
装甲元帅朱可夫 于 2015-9-30 21:10:27 发表了:
楼主请思考一下为什么先有电子管
jundong 于 2015-9-30 21:29:05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jundong 于 2015-9-30 21:30 编辑
我在思考能不能跨过电子管直接上晶体管,有没有这个可能性。但是这超过我的认知。我想有的国家是不是没有搞过电子管,而是直接上了晶体管,比如新加坡。
侯景 于 2015-9-30 21:44:02 发表了:
jundong 发表于 2015-9-30 21:29
我在思考能不能跨过电子管直接上晶体管,有没有这个可能性。但是这超过我的认知。我想有的国家是不是没有搞 …
李家皮没有半导体完整产业链。。。。。。
jundong 于 2015-9-30 21:46:27 发表了:
但人家有晶圆
Scat 于 2015-9-30 22:03:06 发表了:
黄铁矿可以做二极管,三级没办法吧,不过其实随船带几百万个来也没啥
jundong 于 2015-9-30 22:33:39 发表了:
是啊随船带来多好。最好集成的。
liujunchao1985 于 2015-10-1 03:58:55 发表了:
楼主你知道半导体所用的单晶硅纯度要多少吗?你对半导体行业了解的太少了你太看得起临高的工业水平了。
jundong 于 2015-10-1 08:15:46 发表了:
liujunchao1985 发表于 2015-10-1 03:58
楼主你知道半导体所用的单晶硅纯度要多少吗?你对半导体行业了解的太少了你太看得起临高的工业水平了。 …
这个是知道的。
无头骑士 于 2015-10-1 09:31:25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无头骑士 于 2015-10-1 09:40 编辑
jundong 发表于 2015-10-1 08:15
这个是知道的。
按书中设定的中央工业实验室可以做
仅限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制品,因为依托于电炉和电解来制作可以获取达到分析纯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但是量产是不现实的,那会要了我老命,只能我一个个手工做,且不保证使用寿命,因为很难有效的封装。
如果吴投元老不需要换光管,搞电台,弱电工程师当强电工程师用修修工业电气设备(比如数控机床电路板,比如前段时间书里面坏掉的雷达等),给点时间又有粉末冶金及稀有金属冶炼等一系列超高端工业支持的话
我大概能点到光敏热敏半导体科技点,二极管自然没问题
可是这个不能刷功勋值啊,我才不干呢!我情愿去抱季退思,林深河的大腿,开发电控火炮,远程遥控炸药,或者化工重工产业升级什么的,自己搞一万年也没法出头
petrus 于 2015-10-1 09:37:59 发表了:
虽说当年硅谷那几个家伙就是手工做半导体的,一年几百个这样的产量,嗯,有个能稳定烧到1600度以上的稳定温控的电炉子就行,嗯,好像很简单的样子。然则刨去这些专用器具,我是不信500废里面能有会这门手艺的。
jundong 于 2015-10-1 09:42:25 发表了:
petrus 发表于 2015-10-1 09:37
虽说当年硅谷那几个家伙就是手工做半导体的,一年几百个这样的产量,嗯,有个能稳定烧到1600度以上的稳定温 …
就是说,手工锗二极管、三极管在临高实验室是可以实现的。我这样理解对对吗?
无头骑士 于 2015-10-1 09:44:40 发表了:
petrus 发表于 2015-10-1 09:37
虽说当年硅谷那几个家伙就是手工做半导体的,一年几百个这样的产量,嗯,有个能稳定烧到1600度以上的稳定温 …
单论手工这个不算特别难,毕竟是照葫芦画瓢,我能做到
难点还是在于解决前提和落地到实用性
没有刷功勋值的动力,鬼才去做
无头骑士 于 2015-10-1 09:47:07 发表了:
jundong 发表于 2015-10-1 09:42
就是说,手工锗二极管、三极管在临高实验室是可以实现的。我这样理解对对吗?
…
不全对
因为书中并未事无巨细的描述中央工业实验室的条件
jundong 于 2015-10-1 09:49:54 发表了:
我理解锗晶体管主要问题是锗的提纯,是不是要高洁净条件。扩散和封装到不是太大问题。
这样理解对吗?
无头骑士 于 2015-10-1 09:53:18 发表了:
jundong 发表于 2015-10-1 09:49
我理解锗晶体管主要问题是锗的提纯,是不是要高洁净条件。扩散和封装到不是太大问题。
这样理解对吗? …
也不全对
这就是我当时在你的同人里写的最麻烦的拦路虎
锗矿在哪里,怎么冶炼,怎么提纯,怎么应用(加工),封装用什么材料(比如说现代采用的有机硅或者特种高分子材料)
随便甩个问题就是几十年的工业沉淀,要写的你欲哭无泪
jundong 于 2015-10-1 09:58:28 发表了:
是啊,拦路虎太多,不过价值也大,有了晶体管就可以搞很多很多,比如通讯、工控、高频热处理等等。
klause 于 2015-10-2 08:09:31 发表了:
合格的化工品都没有,怎么做
Scat 于 2015-10-2 08:45:48 发表了:
无头骑士 发表于 2015-10-1 09:44
单论手工这个不算特别难,毕竟是照葫芦画瓢,我能做到
难点还是在于解决前提和落地到实用性
功勋值很大啊,电台,电话,电焊机,加减法器
jundong 于 2015-10-5 09:48:06 发表了:
klause 发表于 2015-10-2 08:09
合格的化工品都没有,怎么做
那就制造生产合格的化工品。一步步来,才17世纪,时间多得很。
jundong 于 2015-10-5 09:49:09 发表了:
无头骑士 发表于 2015-10-1 09:53
也不全对
这就是我当时在你的同人里写的最麻烦的拦路虎
一步步来,有开头总会有结果。
jundong 于 2015-10-5 09:52:34 发表了:
无头骑士 发表于 2015-10-1 09:53
也不全对
这就是我当时在你的同人里写的最麻烦的拦路虎
看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法宝还是有效的。
cicsy 于 2015-10-5 10:14:46 发表了:
高纯硅不难,反复精馏四氯化硅然后氢气还原就是了。
但是其中任何一次精馏出一丁点问题,前功尽弃。
并且临高的技术水平最多做到中试级别。
至于多晶硅冶炼单晶硅,如果带了相关设备或许可以,没有相关设备还是省省吧。
jundong 于 2015-10-5 10:35:14 发表了:
cicsy 发表于 2015-10-5 10:14
高纯硅不难,反复精馏四氯化硅然后氢气还原就是了。
但是其中任何一次精馏出一丁点问题,前功尽弃。
并且临 …
多晶硅拉单晶是需要“单晶炉”这个设备吧?这个设备难度有多大,60年代拉单晶是人工控制的。另外i”晶种“是怎么来的,直接用钼丝能行不?
kitsdog 于 2015-10-5 10:37:45 发表了:
从我这个功率晶闸管狗看来这个行业在澳宋是永无出头之日了
zhubajie 于 2015-10-9 19:59:16 发表了:
你们全跑偏了, 硅材料 自然是无办法l。
但,半导体材料不只是晶体硅一种, 其他的多的很,不过综合性能差远了。
电子迁移率要求不高的话,还有很多其他的,比如,液晶显示器就有用非晶硅的。如果要搞些奇技淫巧的话,电化学效应都可以做成晶体管,就是开关速度感人。。。
这些东西虽然比不上晶体硅,不过秒杀机械计算机还是可以的。
深潜者 于 2015-10-10 18:00:06 发表了:
zhubajie 发表于 2015-10-9 19:59
你们全跑偏了, 硅材料 自然是无办法l。
但,半导体材料不只是晶体硅一种, 其他的多的很,不过综合性 …
与机械计算机比干什么?应该与电子管竞争呀!
修语轩 于 2015-10-12 23:19:01 发表了:
jundong 发表于 2015-9-30 21:29
我在思考能不能跨过电子管直接上晶体管,有没有这个可能性。但是这超过我的认知。我想有的国家是不是没有搞 …
我觉得不行。。。这种技术上的大跃进最好不要搞。。。
beiyu 于 2015-10-18 08:39:18 发表了:
无头骑士 发表于 2015-10-1 09:31
按书中设定的中央工业实验室可以做
仅限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制品,因为依托于电炉和电解来制作可以获取达到 …
求教一下,
如果想二战前要做出半导体,要有那些准备工作?做出来之后又能用什么功用?
问了好几个人,说单靠晶体之火那本书是不行的。真不知道一个国家来搞,还要那些准备?
无头骑士 于 2015-10-19 11:18:30 发表了:
beiyu 发表于 2015-10-18 08:39
求教一下,
如果想二战前要做出半导体,要有那些准备工作?做出来之后又能用什么功用?
二战哪个时间节点?指的是广州之战吗
半导体有很多,作出半导体并不难,硅、锗、金属氧化物、有机体、砷化镓等等都是半导体,主要是看需要实现什么功能。
是整流、稳压、做霍尔元件、光电效应控制、压敏电路控制
这都是完全不一样的半导体原件,所以需要不同的半导体材料。这个解释起来有点麻烦,要从最基本的东西说起
首先,纯净的固态材料中间基本是由各种分子构成,然后分子是由原子核与电子构成,如果你将一个个原子理解为一个小小的球体,然后电子将这些小球联系在一起,就形成了晶格,类似于蜂窝状或者什么别的形状。
QQ图片20151019105013.png(219.33 KB, 下载次数: 0)
晶格
2015-10-19 10:45 上传
那么每个点上都是原子核,中间的联系就是电子键,电子离开节点越远,就受到原子核的束缚越小,这还是很好理解对吧,然后这些键之间的空洞,电子能级不够就跃迁不过去,从而大部分就集中在了一个面上面了,我们就称之为能带。有电子的地方是导带,没电子的地方是禁带。
从图上来看就是空洞处是禁带,线处是导带。当然了,这个图是晶格比较混乱的结构,同时也很直观的说明为什么半导体需要极其苛刻的条件,要纯度爆表,晶格非常规则的单晶硅,因为只有这样,才有非常完美的能带——将一个个电子键的线排成了一条能带(方便理解的大致意思,不是真实情况)
这样的材料就是本征半导体。
同样的,如果有极其微量的杂质或者各种外部因素导致了就会让这个固态材料从导体变成绝缘体,这样就能通过特定条件来定义逻辑电路,电流能通过就是0,不能就是1(逻辑二极管),有光就断电,没光就通电(光敏电阻),等等等等
我说这些的意思就是如果完全立足自产,达到半导体材料的纯度与难度的科技点高得可怕。放到21世纪的今天,都是有点屌的。
beiyu 于 2015-10-19 19:21:20 发表了:
无头骑士 发表于 2015-10-19 11:18
二战哪个时间节点?指的是广州之战吗
半导体有很多,作出半导体并不难,硅、锗、金属氧化物、有机体、砷 …
阁下:
文科僧不懂太多,还请见谅。
看来问题应该问:二战时的晶体管能做什么?这主要是指军事上的运营,当然通信、计算机(解密)、雷达、可能也在其中。阁下能不能想象一下,二战时技术下(当然,因为是国家工程,多年悉心投入,技术或许能稍微拔高一些),做出的晶体管能干什么?谢谢!
klause 于 2015-10-20 07:28:32 发表了:
beiyu 发表于 2015-10-19 19:21
阁下:
文科僧不懂太多,还请见谅。
二战美国用原始半导体做过雷达检波器,纯手工制作性能不稳。临高的化工水平差太远,做不出来的。
无头骑士 于 2015-10-20 09:27:10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无头骑士 于 2015-10-20 09:34 编辑
beiyu 发表于 2015-10-19 19:21
阁下:
文科僧不懂太多,还请见谅。
你说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啊?
这……现在才明朝啊
如果你的问题是与临高启明无关,仅仅是针对二十世纪初中期的晶体管与半导体工艺的话
那就很简单了,那时候刚起步,啥也做不了,无论你集合多大的力量也做不出什么来,但是二战期间因为发现了半导体和电子管的重要作用,已经是举国之力在搞这事了。因为科技进步,最难的不是配套工艺而是理论的突破和实际的运用,突破一丁点都难如登天,需要摸索数年数十年。
也就是说,现代电子管的发展史,已然如你所愿。
你应该把问题提好一点,说实话我还是没太明白你想知道什么呢……
修语轩 于 2015-10-20 09:40:27 发表了:
beiyu 发表于 2015-10-19 19:21
阁下:
文科僧不懂太多,还请见谅。
二战时的雷达主要用电子管吧?感觉电子技术这块儿不能搞土法上马,硬件有些东西有点儿玄学,这么做就行得通稍微改改就不行。听说毛熊曾试图用模拟电路代替导弹里的DSP,就是想省点钱,结果非常糟糕,传为笑谈。
无头骑士 于 2015-10-20 09:47:33 发表了:
修语轩 发表于 2015-10-20 09:40
二战时的雷达主要用电子管吧?感觉电子技术这块儿不能搞土法上马,硬件有些东西有点儿玄学,这么做就行得 …
岂止有点儿玄学!
处处都是玄学,每当你要解决一个麻烦后面都站着100个比这个麻烦大十倍的麻烦,每个麻烦写10万字都不嫌多
好多听都没听过的东西,想做个灯泡,于是发现钨丝很难加工,开个金手指加工完钨丝,发现支架是钼丝,开个金大腿冶炼完钼丝发现真空是个大麻烦,开个金腰子自带真空泵发现灯泡封装的地方密封剂居然是有机硅!有机硅是什么鬼啊!给老子滚啊!
beiyu 于 2015-10-20 19:57:40 发表了:
无头骑士 发表于 2015-10-20 09:27
你说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啊?
这……现在才明朝啊
因为吹牛老断更,所以我就自己写了——那年济州岛的资料是我找出来的,当时没觉得,后面发现写小说也不难,所以……
吹牛的写明末,我就写了清末,1902年开始搞……,金手指不太。
二战对抗美帝是很艰难的,所以只能从技术上做文章(我以为),就打算看看晶体管能不能早开发出来,但我,
1、不知道能不能,同时什么时候能搞出、什么样的晶体管来
2、不知道搞出来的晶体管怎么用。如何转化为军事优势或技术优势?能想到的比如雷达,比如计算机解密敌国无线电密码
所以请教阁下,晶体管在二战中有什么具体用处,以及怎么做出它。
无头骑士 于 2015-10-20 20:37:46 发表了:
明白了
1,能做出可用的电子管,还是那句话,有了完全正确的理论指导,只是复刻并不是那么难,而且二战期间工业已经是非常好了。
2,现在怎么用,当时就怎么用。体型大一点,性能慢一点而已,计算器啊,光学仪器啊,雷达啊声呐啊只要有图都可以的,比如火炮的校准等等。计算机就免谈了,晶元可不是晶体管电子管,那玩意不现实。
深潜者 于 2015-11-3 12:32:17 发表了:
beiyu 发表于 2015-10-19 19:21
阁下:
文科僧不懂太多,还请见谅。
二战的时候就搞定NP结和晶体二极管了。点接触晶体管在搞定单晶本征硅后就是个思路问题,只不过当时没有理论支持,大家想不到而已。
beiyu 于 2015-11-3 19:37:15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11-3 12:32
二战的时候就搞定NP结和晶体二极管了。点接触晶体管在搞定单晶本征硅后就是个思路问题,只不过当时没有理 …
问题是他能做什么?
能代替电子管做计算机吗?或者做成单片机制导导弹?
深潜者 于 2015-11-3 20:03:30 发表了:
beiyu 发表于 2015-11-3 19:37
问题是他能做什么?
能代替电子管做计算机吗?或者做成单片机制导导弹?
电子管能做什么,晶体管就能做!当然二战时间太短,不足以让晶体管业成熟,但二战中能取代的应用就很可观了!
1950s的点接触晶体管只是在单晶本征锗上插2根间距极近的电极而已,单纯考虑技术的话,二战还是能做到的。
二战中数字式电子计算机和导弹只是刚有雏形而已。
beiyu 于 2015-11-3 20:08:32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11-3 20:03
电子管能做什么,晶体管就能做!当然二战时间太短,不足以让晶体管业成熟,但二战中能取代的应用就很可观 …
弄出晶体管其实是想用在战争中,但是一直没有想到他能能在二战中干些什么?
总不能做出来只造收音机吧。
深潜者 于 2015-11-3 20:13:32 发表了:
beiyu 发表于 2015-11-3 20:08
弄出晶体管其实是想用在战争中,但是一直没有想到他能能在二战中干些什么?
总不能做出来只造收音机吧。 …
电子管的主要应用晶体管都能做呀!比如无线电台、放大电路等等。而且体积、功耗都能小得多!咋叫没有用呢?
也就是雷达发射机什么的还用不了。
当然最好能提前立项,多给些时间研究完善。
beiyu 于 2015-11-3 20:21:31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beiyu 于 2015-11-3 22:56 编辑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11-3 20:13
电子管的主要应用晶体管都能做呀!比如无线电台、放大电路等等。而且体积、功耗都能小得多!咋叫没有用呢 …
这个都知道,可问题是难道不能弄出大杀器?请指点指点,晶体管能弄出什么大杀器?。
写小说没大杀器,读者看到也不爽啊。
Scat 于 2015-11-3 21:58:32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11-3 20:13
电子管的主要应用晶体管都能做呀!比如无线电台、放大电路等等。而且体积、功耗都能小得多!咋叫没有用呢 …
雷达也只是行波管或者磁控管非得是真空管,外部电路一样可以是晶体管
修语轩 于 2015-11-3 22:51:05 发表了:
beiyu 发表于 2015-11-3 20:21
这个都知道,可问题是难道不能弄出大杀器?请指点指点,电子管能弄出什么大杀器?。
写小说没大 …
小说叫什么名字啊?
liutom2 于 2015-11-4 09:24:30 发表了:
无头骑士 发表于 2015-10-20 09:47
岂止有点儿玄学!
处处都是玄学,每当你要解决一个麻烦后面都站着100个比这个麻烦大十倍的麻烦,每个麻 …
这个,有机硅是可以不用的
深潜者 于 2015-11-4 12:18:15 发表了:
Scat 发表于 2015-11-3 21:58
雷达也只是行波管或者磁控管非得是真空管,外部电路一样可以是晶体管
反正就是功率电子领域不行嘛。
无头骑士 于 2015-11-5 11:51:54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11-4 09:24
这个,有机硅是可以不用的
啊,我知道,封装的耐高温材料有很多,我看的恰好是有机硅,把我镇住了
liutom2 于 2015-11-6 01:00:55 发表了:
无头骑士 发表于 2015-11-5 11:51
啊,我知道,封装的耐高温材料有很多,我看的恰好是有机硅,把我镇住了
…
你好好看看我那个701厂的同人,灯泡的密封就是直接把玻璃烧融了,跟保温瓶是相同的工艺,只是灯泡的真空度比保温瓶高一个数量级。灯泡是完全不需要有机硅的。
无头骑士 于 2015-11-6 10:27:26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11-6 01:00
你好好看看我那个701厂的同人,灯泡的密封就是直接把玻璃烧融了,跟保温瓶是相同的工艺,只是灯泡的真空 …
我知道的,我举例是用的灯泡,但是我看的文章是晶体管的封装,准确的说是因为设定里吴投是自带了一些LED灯珠,我最开始的提纲是想复原这个,后来发现不行,差太远。
大致说个意思而已,不要较真嘛。
瘫痪 于 2015-11-6 11:05:05 发表了:
beiyu 发表于 2015-11-3 20:21
这个都知道,可问题是难道不能弄出大杀器?请指点指点,晶体管能弄出什么大杀器?。
写小说没大 …
收音机就是大杀器了啊!只要用电池就可以的收音机在宣传上,在凝聚民族意识上还不够大杀器的?
武器上最直接的就是雷达了,比如机载雷达,就算飞机很烂,夜战也是大杀器,另外可以安装在更小口径炮弹上的近炸引信,单兵电台,更隐蔽的谍报器材……
beiyu 于 2015-11-6 17:56:37 发表了:
瘫痪 发表于 2015-11-6 11:05
收音机就是大杀器了啊!只要用电池就可以的收音机在宣传上,在凝聚民族意识上还不够大杀器的?
武器上最 …
兄弟你真牛! I 服了 YOU!!
liutom2 于 2015-11-6 18:42:36 发表了:
瘫痪 发表于 2015-11-6 11:05
收音机就是大杀器了啊!只要用电池就可以的收音机在宣传上,在凝聚民族意识上还不够大杀器的?
武器上最 …
这脑洞确实开的大呀。
深潜者 于 2015-11-8 09:21:01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深潜者 于 2015-11-8 09:22 编辑
liutom2 发表于 2015-11-6 18:42
这脑洞确实开的大呀。
话说无线电台最多能用多少年?貌似二战电台现在还有人用吧?
这么看,临高的现有无线电台甚至有可能用到初代元老死光光。
话说以现在的技术,造个能用几百年的电台(带很多备件,主要难度其实是将备件储备几百年还不坏)也未必不可能吧?
liutom2 于 2015-11-8 12:13:07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11-8 09:21
话说无线电台最多能用多少年?貌似二战电台现在还有人用吧?
这么看,临高的现有无线电台甚至有可能用到初 …
二战时期的电子管电台现在还有活的,不过肯定不是一直用的。
现在的集成电路电台结构已经比较简单,元件数也少,只要把易损件带够了,不烧可以一直用下去,20年总应该可以的。
至于元件,储存条件下放20年没问题呀。
liutom2 于 2015-11-8 12:14:21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11-8 09:21
话说无线电台最多能用多少年?貌似二战电台现在还有人用吧?
这么看,临高的现有无线电台甚至有可能用到初 …
正常情况,应该是10年爬出电子管,20年爬出晶体管,再往上不好说了。
狒狒们死之前,自产晶体管电台应该有了。
深潜者 于 2015-11-8 12:23:45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深潜者 于 2015-11-8 12:28 编辑
liutom2 发表于 2015-11-8 12:14
正常情况,应该是10年爬出电子管,20年爬出晶体管,再往上不好说了。
狒狒们死之前,自产晶体管电台应该 …
但就算是自产晶体管电台,在性能也远无法与现代数字电台相比呀!比如现代数字电台可以以9600bps发送信息,这样电报系统就不用有拉长途、跨海线路了,交给电台转接就好。
所以就有自产电子管电台了,原来带去的电台也未必会退役。
深潜者 于 2015-11-8 12:32:10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11-8 12:13
二战时期的电子管电台现在还有活的,不过肯定不是一直用的。
现在的集成电路电台结构已经比较简单,元件 …
从二战电台现在还能用可以猜测,就算是电子管这类元件,都应该能存放60年,晶体管、集成电路什么的应该有可能放得更久,尤其是金属、陶瓷封装的军用集成电路啥的。另外1965年的LES1通信实验卫星现在还能发送信号呢。
当然这个百年脑洞,主要是想在废土里玩。
liutom2 于 2015-11-8 12:58:36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11-8 12:23
但就算是自产晶体管电台,在性能也远无法与现代数字电台相比呀!比如现代数字电台可以以9600bps发送信息, …
数传电台就是把数字信号转成音频信号再转回来,这部分并不难的。自产的可能性能差一些,无非9600没保障,1200总是可以的,就算1200不行,120总行的,那也是一秒钟12个字节,6个汉字了,你人敲是比不了的。
不过呢,你有数传电台有什么用?难道你还能自产计算机?
liutom2 于 2015-11-8 13:00:30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5-11-8 12:32
从二战电台现在还能用可以猜测,就算是电子管这类元件,都应该能存放60年,晶体管、集成电路什么的应该有 …
二战电台主要是电子管的,现在能用的很多是库存的,从来没用过,因此这只是储存寿命,而且电子管寿命也就几千小时,所以绝大部分老电台的电子管都不是原来的,而是换过不知道多少个了。
深潜者 于 2015-11-8 13:23:11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深潜者 于 2015-11-8 13:32 编辑
liutom2 发表于 2015-11-8 12:58
数传电台就是把数字信号转成音频信号再转回来,这部分并不难的。自产的可能性能差一些,无非9600没保障, …
数字电台必须得上集成电路的,否则就只有RTTY可用了,波特率区区45bps,最多也就110bps。相比之下发报好手也能有20~25bps。
9600bps能用于转接大陆与海南的电报,这样就不用铺海底电缆了。一星期传1.5亿字没问题,民国时全国的电报局,一年也传不了这么多吧?
当然两端得有专用接口用于电台与电报网的转接。这个可以从旧时空带来嘛。
深潜者 于 2015-11-8 13:27:55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5-11-8 13:00
二战电台主要是电子管的,现在能用的很多是库存的,从来没用过,因此这只是储存寿命,而且电子管寿命也就 …
对于废土类/带物资穿的故事,储存寿命才是关键嘛。因为工作寿命可以靠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