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5-635336 1635年部分世界著名人物情况,附同人 3.22第二更(27楼)

北朝旧贴 | corsola | 共 15628 字 | 2017-02-16 | | 编辑本页

corsola 于 2016-2-27 17:34:49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corsola 于 2016-3-22 11:42 编辑

主要都是从维基百科上查的。已经死了的没列出来,现在年龄太小的也没列出来(比如列文虎克)。还有好多作曲家、画家,不(wo)太(mei)著(ting)名(guo)然后看了看生平事迹都很平常,我也不懂艺术,就也没列出来。尽我的可能查了查1635年这些人在干嘛。因为还算都比较有名,生平事迹就没写,大家想知道详细事迹和时间点可以再去查。。这个就是个index,信息很简略,希望对写同人的各位有用^_^

同时我正在酝酿一篇“欧洲精英养成计划”的同人,开头贴于2楼。希望大家喜欢,并多多提建议,挑挑毛病…我已经没词了…

| 姓名 | 分类 | 国籍/地区 | 年龄 | 原位面剩余寿命 | 生年 | 卒年 | 事迹及现状 |

| 黎塞留 | 政治 | 法国 | 50 | 7 | 1585 | 1642 | 法国宰相 |

| Hanyokrokusumo | 政治 | 印尼 | 42 | 10 | 1593 | 1645 | 马塔兰苏丹,统治爪哇岛中部。在该苏丹任内马塔兰苏丹国处于扩张巅峰 |

| Iskandar Muda | 政治 | 印尼 | 52 | 1 | 1583 | 1636 | 亚齐苏丹。此时该国急速扩张中,占据苏门答腊北部沿海地区和马来半岛一部。 |

| 查理一世 | 政治 | 英国 | 35 | 14 | 1600 | 1649 | 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国王。此时为“十一年暴政期”(1629-1640)。因宗教问题与苏格兰矛盾中。 |

| 腓力四世 | 政治 | 西班牙 | 30 | 30 | 1605 | 1665 | 西班牙国王。1635年爆发法西战争,为三十年战争的一部分。 |

| 宫本武藏 | 政治 | 日本 | 51 | 10 | 1584 | 1645 | 此时任小笠原家家老,仕小笠原忠真。 |

| 赫梅利尼茨基 | 政治 | 俄国/乌克兰 | 40 | 22 | 1595 | 1657 | 哥萨克酋长国建立者(1648)。此时在哥萨克军团服役 |

| 加斯帕尔·德·古兹曼 | 政治 | 西班牙 | 48 | 10 | 1587 | 1645 | 西班牙首相。多种政策被认为引发了葡萄牙和加泰罗尼亚的分裂活动。 |

| 克伦威尔 | 政治 | 英国 | 36 | 23 | 1599 | 1658 | 1653起为护国公。1628-29,40-42任议员。此时因十一年暴政赋闲在家“搞串联”。 |

| 路易十三 | 政治 | 法国 | 34 | 8 | 1601 | 1643 | 法国国王 |

| 玛丽·德·美第奇 | 政治 | 法国 | 60 | 7 | 1575 | 1642 | 前法国摄政王太后,与黎塞留政治斗争失败,逃亡中 |

| 米哈伊尔一世 | 政治 | 俄国 | 39 | 10 | 1596 | 1645 | 罗曼诺夫王朝第一任沙皇 |

| 米希尔·德·鲁伊特 | 政治 | 荷兰 | 28 | 41 | 1607 | 1676 | 荷兰海军将军。此时在“绿狮”号捕鲸船上任导航官。 |

| 安德烈·勒诺特尔 | 艺术 | 法国 | 22 | 65 | 1613 | 1700 | 凡尔赛宫首席园林师。勒布伦之友。此时为奥尔良公爵首席园林师。 |

| 彼得·保罗·鲁本斯 | 艺术 | 弗兰德斯 | 58 | 5 | 1577 | 1640 | 画家、外交家。此时刚刚在安特卫普郊外买了个别墅,从此住在那里画画。 |

| 弗朗切斯科·卡瓦利 | 艺术 | 意大利 | 33 | 41 | 1602 | 1676 | 意大利(威尼斯)歌剧作曲家。蒙特威尔第之学生。 |

| 海因里希·许茨 | 艺术 | 德国 | 50 | 37 | 1585 | 1672 | 德国作曲家。 |

| 克劳迪奥·蒙特威尔地 | 艺术 | 意大利 | 68 | 8 | 1567 | 1643 | 意大利(威尼斯)作曲家。巴洛克派重要代表人物。 |

| 勒布伦 | 艺术 | 法国 | 16 | 55 | 1619 | 1690 | 著名画家。 |

| 莫里哀 | 艺术 | 法国 | 13 | 38 | 1622 | 1673 | 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此时可能跟随在法王宫内当仆人的父亲生活。 |

| 委拉斯开兹 | 艺术 | 西班牙 | 36 | 25 | 1599 | 1660 | 西班牙画家。此时游历意大利归国,为腓力四世在宫廷作画。 |

| 约翰·弥尔顿 | 艺术 | 英国 | 33 | 39 | 1602 | 1674 | 英国诗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者。此时在位于霍尔顿的家中读书学习。 |

| 詹·洛伦佐·贝尔尼尼 | 艺术 | 意大利 | 37 | 45 | 1598 | 1680 | 意大利雕塑家、画家、建筑家。此时位于罗马,艺术创作已成熟。 |

| 阿贝尔·扬松·塔斯曼 | 科学 | 荷兰 | 32 | 24 | 1603 | 1659 | 荷兰探险家。1642-44航海探索澳大利亚附近海域,发现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汤加等。此时应供职于VOC,在巴达维亚或斯兰岛。 |

| 埃万杰利斯塔·托里拆利 | 科学 | 意大利 | 27 | 12 | 1608 | 1647 | 1632-1641期间资料缺失。可能在罗马。曾给伽利略写信并得到他的邀请,但直到1641才去拜访。 |

| 爱维亚·瑟勒比 | 科学 | 土耳其 | 24 | 47 | 1611 | 1682 | 土耳其旅行家。著有游记十卷,包括奥斯曼帝国及其周边地区。据其游记,推测此时在安纳托利亚、高加索或克里特。 |

| 布莱兹·帕斯卡 | 科学 | 法国 | 12 | 27 | 1623 | 1662 | 此时已搬到巴黎。11岁时创作了一篇有关于身体振动发出声音的论文,12岁时独立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

| 弗朗西斯科·雷地 | 科学 | 意大利 | 9 | 62 | 1626 | 1697 | 以否定无生源论而著名。出生于阿雷佐,其父为佛罗伦萨著名医生。 |

| 伽利略·伽利莱 | 科学 | 意大利 | 71 | 7 | 1564 | 1642 | 1633年被判终身监禁,后改软禁。此时应在阿切特里的故居中。正在著述《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 |

|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 | 科学 | 荷兰 | 6 | 60 | 1629 | 1695 | 生于海牙。 |

| 勒内·笛卡尔 | 科学 | 法国 | 39 | 15 | 1596 | 1650 | 此时于荷兰著述。逐渐成为欧洲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 |

| 马兰·梅森 | 科学 | 法国 | 47 | 13 | 1588 | 1648 | 此时应在巴黎,主持科学家聚会和讨论。费马的好友。 |

| 皮埃尔·德·费马 | 科学 | 法国 | 34 | 30 | 1601 | 1665 | 此时在图卢兹高等法院任职。和笛卡尔、梅森等人通信交流。 |

| 塞米扬·德日涅夫 | 科学 | 俄国 | 30 | 38 | 1605 | 1673 | 俄罗斯探险家。1648年首次穿过白令海峡。此时应在哥萨克派遣队中探索西伯利亚。队长为彼得·贝克托夫。 |

| 托马斯·霍布斯 | 科学 | 英国 | 47 | 44 | 1588 | 1679 | 此时任卡文迪许家族家庭教师。提出国家是人们订立契约组成的,推崇君主专制,反对君权神授。1636旅行欧洲大陆,加入了梅森等人的哲学讨论小组。 |

| 威廉·哈维 | 科学 | 英国 | 57 | 22 | 1578 | 1657 | 英国医生,血液循环现象的发现者。此时任查理一世御医,解剖国王行猎的猎物以供研究。1636年去往意大利,有可能和伽利略见面。 |


corsola 于 2016-2-27 17:37:35 发表了:

(故事发生于1635年)

进入到圣历第七年,已经有好几个当初的未成年元老纷纷在芳草地“钱校长”的指导下完成了高中阶段的学习。有的小元老从芳草地毕业以后马上就投入到元老院的工作中去了——比如张允幂;但也有三四个小元老需要继续接受高等教育。这三四个人里,有的人是不知道自己能干嘛,只是因为惯性决定继续学习,也有的人是怀着传承元老院超越时代黑科技的理想。科学院的院长当然是钟利时博士,但他一天到晚都忙着在天文台搞科研,能上课的时间不多,科学院的日常事务和本科教务工作就都扔给了乔志国。乔志国此人说来也怪,在国内一流的高校毕业,成绩也不错,但是他追了很多年的妹子说什么也不喜欢他,于是就报名穿越了。萧子山当初在民兵训练基地还专门问过他,你这小伙子看起来前途也不错,为了个妹子就抛弃这边的一切去穿越?乔志国却答道:“失踪一下,搞个大新闻还能引起她对我的注意,也没什么不好。”萧子山实在是无法理解这些年轻人的想法,最终乔志国还是来到了17世纪。不过来了之后,这个自称什么都会的人发现自己实际上什么也干不了:本科他学的是飞机设计,在元老院这基本上和IT一样属于“屠龙之术”,是一时半会根本点不到的科技点;高中学过化学竞赛,号称有机无机物化分析全通,但是无论是化工生产,还是实验室化验,这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家伙都做不来;自称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前知五千年,后…后看过无数科幻,可是这些票友性质的知识,在专业生产面前,全都没用。不过工科机械类的科班出身还是让他在机械组有了个固定位置,不管是画图还是设计,在展无涯他们的带领下还算做得来,人手不够时还能开开车床,比一般的归化民职工要强得多。偶尔实验室也叫他去帮忙,各个技术攻关小组也常叫他去“参谋参谋”。

科学院成立之后,为了最大限度发挥乔志国“纸上谈兵”的能力,他被叫去全职担任科学院的教师,和钟利时等一批受过系统高等教育的元老共同给小元老上课。不过实际上乔志国更多地在担任助教的工作——其他人都有本职工作,教师算是兼职,只有他全职在科学院,所以所有科目的习题课都是他上,作业都是他批改。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乔志国当年在大学里学的知识早就忘差不多了,为此还不得不跟着学生们一起上课。好在当年学得还算扎实,现在捡起来也不是十分费劲。

随着高等教育的开展,问题很快也来了,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太少。生源只有这几个小元老,虽然批改作业轻松,但少数几个人根本不可能把这么多专业都学过来,而且人太少也不利于同学间的竞争和合作。但归化民实在是指望不上,他们才来到这个时空七年,开始阶段搞的还都是速成教育和职业教育,系统的初等教育才开展没几年,连合格的初中毕业生都几乎没有,更别提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了。

“接受过合格初等教育的人”到哪去搞呢?乔志国想了好几天,有一天上课时看到了克雷蒂亚——当然她不是来科学院上学的,只是跟着钟博士接受“言传身教”而已——从克雷蒂亚想到了当年的荷兰使节,又从荷兰使节想到了惠更斯。惠更斯!乔志国心里一动,现在的欧洲,不是正在出现很多后世传颂的大科学家吗?这些人和他们的同伴总可以算是“接受过合格初等教育的人”了吧。欧洲的大学虽然还在以神学和修辞等奇怪的学科为主,但是科学专业已经出现并趋于成熟,中学物理的主要内容现在已经有了雏形,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伽利略的动力学初步理论都已经出现;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如初等代数、欧氏几何、三角学、圆锥曲线等,也已经随着阿拉伯人的传播在欧洲重新流行起来,就连微积分方面,也已经有开普勒和费马等人做出了一些较为原始的工作。化学、生物学虽然发展程度不高,但原时空的中学里这两门课其实也就是浅浅讲了一讲,何况这些人能够做出在当前时代最先进的科学成果,智力和学习能力肯定出类拔萃,来了再学就是。最重要的是,在欧洲,基于实验研究的自然哲学和用数学语言描述自然规律的传统已经建立,在这个思维体系内受教育的人,是掌握现代科学方法的,这正是大明知识分子做不到的。

从欧洲挖学生的想法,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元老院内一些民族主义者的反对。“我们这些超越时代的科技,泄露出去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搞来一堆欧洲人在我们这上大学,保密制度怎么办?他们学成了回国,我们管不管?回国之后欧洲科学技术大跃进怎么办?”对此乔志国一一回答:“首先,在防止技术泄露方面,我们保密的应该是实验数据,而不是研究方法和科学知识。这一点可以参考原时空的美国,我们学航空的同学去留学,流体力学的前沿研究方法和理论都可以教你,不告诉你的是积累的实验数据和经验公式。我们也应该这样,具体工艺保密,但是科学知识不能保密。何况,我们掌握的技术都是要依靠我们的工业体系才能转化为生产力,个别人学到零星的知识和技术,不可能给我们造成很大威胁。与其担心教育引起的技术泄露,还不如早点去马尼拉把黑尔干掉呢!第二,只靠我们这点人,科技树怎么可能爬上去呢?我们终究还是要传授和扩散知识的。至于扩散给中国人和外国人有什么区别,我看没很大区别。他们来到临高之后,如果我们让他们学习到和21世纪的大学里一样的知识,他们是什么感受?是进入了一个新世界!这个新世界和旧世界之间的区别远远大于旧世界内部的差异,他们在旧世界的身份和国籍根本无足轻重。同时,也只有在我们这个新世界,在元老院的科学院里,他们才能做前沿的研究,才能接触前沿的知识,才能和最有学问的人相互讨论——在我们这里,有最好的物质享受,也有最好的精神享受,那他们为什么要回到贫穷、蒙昧的欧洲去?为了教化本国民众?拜托,现在是17世纪,不是民族主义大发展的19世纪!”

撕逼像往常一样持续了好几天,但在科技口一干人的支持下,“欧洲精英养成计划”最终还是通过了。计划的内容包括:向欧洲著名学者和大学宣传“元老院艺术与科学院”;在欧洲范围内为“艺术与科学院”招生;如有可能,聘任一些已经成名的科技与艺术人物来科学院工作。招生和聘任采取的方式是直接将宣传材料和路费、奖学金送到科学院圈定的人手上,并另外提供一部分名额给已经成名的大师级人物,由他们推荐学生。


真红骑士 于 2016-2-27 17:50:57 发表了:

米希尔·德·鲁伊特

这个就是舰N的轻巡的德鲁伊特号的名字来源吧


corsola 于 2016-2-27 18:39:17 发表了:

真红骑士 发表于 2016-2-27 17:50

米希尔·德·鲁伊特

这个就是舰N的轻巡的德鲁伊特号的名字来源吧

没看过舰N…但我猜是…


xuelindiao 于 2016-2-27 18:39:34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xuelindiao 于 2016-2-27 18:44 编辑

顶,科技同人。就是有一点疑问,

首先,实际技术数据和科学原理是不可能完全隔离的,有时候具体技术的发展就是一个思路方向问题。科技的进步,很多时候就像朝每个方向胡乱开枪,说不定哪枪击中目标——出-成果。方向对了,还是能省下的大把的资源和时间。削弱临高的快速攀升带来的代差。

其次,科技间谍的问题,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就非常善于利用间谍。当代中国其实也在派往MD的留学生中获利不少,否则也不会整天把防范中国经济间谍的弦绷得老紧。

还是输出点自由贸易的经济学知识,这样对临高有利。具体参见  第六卷  战争   第四百四十二节 帝王学


corsola 于 2016-2-27 18:44:05 发表了:

xuelindiao 发表于 2016-2-27 18:39

顶,科技同人。就是有一点疑问, 首先,实际技术数据和科学原理是不可能完全隔离的,有时候具体技术的发展 …

确实是这样,在我的设想里,世界肯定因为临高而整体加速。

但是我觉得最后很可能还是和本位面美帝一样,元老院把最优秀的人才都吸引来,剩下一般的人才在自己国家折腾折腾。这也没什么,还是能保持技术优势。在一个已经全球化并且全球化趋势无法阻止的地球,提升自己的攀爬速度比限制别人要更重要,我是这样想的。


xuelindiao 于 2016-2-27 18:47:07 发表了:

corsola 发表于 2016-2-27 18:44

确实是这样,在我的设想里,世界肯定因为临高而整体加速。

但是我觉得最后很可能还是和本位面美帝一样, …

期望速更同人,可以输出公共知识分子,去祸害一下。比如,本时空的  芝加哥男孩们就是最好例子。


liutom2 于 2016-2-27 23:44:56 发表了:

学飞机设计的?流体力学应该是基础课程吧?

这样的人还能没用?狒狒们的船舶设计和很多的管路设计都用的上呀。


corsola 于 2016-2-28 01:25:44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corsola 于 2016-2-28 11:19 编辑

liutom2 发表于 2016-2-27 23:44

学飞机设计的?流体力学应该是基础课程吧?

这样的人还能没用?狒狒们的船舶设计和很多的管路设计都用的上 …

飞机和船舶需要的流体力学知识我觉得区别不小,因为对于水面船舶,兴波阻力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有气液界面,这和飞机的情况相差不小。飞机和潜艇还更类似些。至少我本科上完之后对船舶如何受力基本上完全没概念。。。估计真要搞的话得花不少力气重新学习

管流倒确实是用得上…但是他们化工和给排水、暖通等等的这方面也是专业,我就打下手吧…等我想想能不能更好地把这个坑圆上。


barbarrossa1 于 2016-2-28 01:39:58 发表了:

1637年费马写下了那段著名的“关于此,我确信已发现了一种美妙的证法,可惜这里空白的地方太小,写不下”,到时候到是可以去问问他的证明方法


knifers 于 2016-2-28 01:55:44 发表了:

临高教育的困难不在于学生太少,而在于老师不够吧。。

当然。。若是把那些欧洲大牛们请来,当研究生兼职初级教育导师也还是不错的。。毕竟这些人是思想最贴近现代人的了。。当然。。若是打算请外国人来临高做事,那么元老院的核心思想里面,就不能有民族主义了。。


liutom2 于 2016-2-28 03:54:14 发表了:

knifers 发表于 2016-2-28 01:55

临高教育的困难不在于学生太少,而在于老师不够吧。。

当然。。若是把那些欧洲大牛们请来,当研究生兼职初 …

语言问题


Scat 于 2016-2-28 09:41:11 发表了:

巴赫他爹在做什么


corsola 于 2016-2-28 11:37:30 发表了:

knifers 发表于 2016-2-28 01:55

临高教育的困难不在于学生太少,而在于老师不够吧。。

当然。。若是把那些欧洲大牛们请来,当研究生兼职初 …

你指的是中学教师太少吗?

好像确实是有这个问题。。。不过临高现在也没办法大规模搞本科师范,高中毕业生几乎都没有。中学教师还是让他们中学内部解决吧。。。我猜刚建国时这个问题就是中学毕业生教中学,在低水平上滚几年雪球这样解决的…

高等教育现在学生都没几个,老师我觉得还够用,就是高水平教师没有,这个暂时不急可以等这拨学生成长起来。


corsola 于 2016-2-28 11:43:30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6-2-28 03:54

语言问题

说得对…语言问题很严重

我现在想的一个短期内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欧洲人来了之后用几个月培训一下现代英语,以后就用英语工作。但是临高的中学短期内肯定是不会开设英文课的,长期这样做的话会造成严重的断层。

这批欧洲学者都应该通拉丁文,但是从元老院如果能拉一个拉丁文流利的人出来这也太金手指了。。。而且一两个人会也不够啊

或者可以先培训现代英文,然后一边用英文工作一边过渡到中文?


真红骑士 于 2016-2-28 11:47:03 发表了:

corsola 发表于 2016-2-28 11:43说得对…语言问题很严重

我现在想的一个短期内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欧洲人来了之后用几个月培训一下现代 …

那个拉丁妞我记得会


corsola 于 2016-2-28 11:48:07 发表了:

Scat 发表于 2016-2-28 09:41

巴赫他爹在做什么

巴赫他爹1645出生,现在他爷爷在世,这一家子都是搞音乐、作曲的,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暂时不要去动了吧。。万一扰动之后巴赫不出生了不是亏了


corsola 于 2016-2-28 11:49:15 发表了:

真红骑士 发表于 2016-2-28 11:47

那个拉丁妞我记得会

可以让她当语言预科教师。。。


corsola 于 2016-2-28 11:50:27 发表了:

barbarrossa1 发表于 2016-2-28 01:39

1637年费马写下了那段著名的“关于此,我确信已发现了一种美妙的证法,可惜这里空白的地方太小,写不下”, …

也许我们一搅合他就证不出来了呢


barbarrossa1 于 2016-2-28 12:48:43 发表了:

corsola 发表于 2016-2-28 11:50

也许我们一搅合他就证不出来了呢

现在35年,37年500废估计还影响不到偶走。

反正现在费马大定理已经证明了。主要是看他的证明方式是否有问题。


Brain1127 于 2016-3-1 12:32:39 发表了:

估计已经有一部分针对欧洲的影响力了。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

尤其是荷兰,有个半官方的东印度公司。

从宗教的角度而言,耶稣会一直与法国官方有联系渠道。

几类输出到欧洲的商品应该会引起探险家和野心家的欲望。

举双手赞成引入这一波科学大家。。在这个时代的欧洲,民族主义还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玩意儿。。有些人说不准会落地生根。比如伽利略、哈维这种。本身受到教会敌视,在欧洲如果缺乏贵族的保护很容易死无葬身之地。


短毛老爷 于 2016-3-1 21:29:59 发表了:

领先几百年的科技其实不需要那些名人来了,中国土人很聪明的,不过出于恶趣味的需要,莱布尼茨重拳什么的,还是来点


corsola 于 2016-3-1 21:40:04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corsola 于 2016-3-1 21:41 编辑

短毛老爷 发表于 2016-3-1 21:29

领先几百年的科技其实不需要那些名人来了,中国土人很聪明的,不过出于恶趣味的需要,莱布尼茨重拳什么的, …

恶趣味才是这部小说的精髓啊!

我的设想是在科技领域要搞美帝模式,优秀人才都到元老院来,用人才优势维持元老院在世界范围内的领先地位,并且这个可以滚雪球,优秀的人越集中越容易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是一种理想情况下可以“千秋万代”的模式。

一开始把已知的聪明人都挖来可以加速起步过程,毕竟元老院自己搞科研人不够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xuelindiao 于 2016-3-19 21:07:31 发表了:

楼主,催更!

楼主,请允许我将该同人全文收录进临高启明WIKI( lgqm.huiji.wiki )。如有不妥,请予赐复意见,临高启明WIKI将按您的要求修改或删除相关词条。

因你笔下的精彩,临高启明才更有内涵。

顺祝楼主工作生活幸福、愉快。


corsola 于 2016-3-19 21:44:07 发表了:

xuelindiao 发表于 2016-3-19 21:07

楼主,催更!

楼主,请允许我将该同人全文收录进临高启明WIKI( lgqm.huiji.wiki )。如有不妥,请予赐 …

可以~辛苦辛苦^_^

我会抓紧写的。。


xiaoxindehua 于 2016-3-21 02:06:42 发表了:

barbarrossa1 发表于 2016-2-28 12:48

现在35年,37年500废估计还影响不到偶走。

反正现在费马大定理已经证明了。主要是看他的证明方式是否有问 …

从现在费马大定理的证明所用到的数学工具来看,费马的证法很可能时有不足的。我甚至怀疑他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才没有进一步阐明。2333


corsola 于 2016-3-22 11:41:01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corsola 于 2016-3-22 12:47 编辑

1636年,阿切特里,伽利略宅。

特里尼站在伽利略家门前,看着面前这幢有着狭长窗户的双层石砌建筑,感到既熟悉又陌生。他在意大利生活了三十五年,住的都是这样的屋子,但是在临高的数年生活已经让他习惯于明亮宽敞的住宅了。“东方确实充满着神奇。”他想。特里尼敲了敲门,那些澳洲元老在谈起这座房屋的主人时,显得十分尊敬,又让自己带了重礼前来拜访。在等待应门的时间里,特里尼试图在自己的回忆里搜寻,他似乎是听说过这个名字的。那是三十年前的事了,当时特里尼还在威尼斯学画,和自己同住的那个小伙子有一段时间经常消失,回来之后就兴奋地跟他讲些日月星辰如何运行之类的话,说是听了一个帕多瓦大学教授的讲座——那个教授好像就姓伽利莱吧?可是他当时一心只扑在绘画上,对这些东西完全不感兴趣。不过他可以理解澳洲人对这些感兴趣,毕竟他们的造船技术那么先进,航海水平也一定不差,而航海需要天文知识。

木门吱呀一声开了。“这位先生,您有什么事吗?”一位三十出头的男子问道。开门的是文森佐·伽利莱,伽利略的儿子。

“我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莱布·特里尼,受澳宋元老院的委托前来拜访伽利略先生,并携带了礼物和信件。”

文森佐上下打量了一下特里尼。“文森佐·伽利莱。您要找的正是家父。听您的口音,您也是托斯卡纳人?”

上帝啊,我都多少年没说过意大利语了,还是一下子就被听出来了。特里尼突然想起了离开临高前乔志国送给他的中国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当乔志国向他解释这两句诗的意思时,他还觉得中国人多愁善感得有些过分,但这时特里尼觉得自己很想流泪。他深吸了一口气,定了定神,说道:“是的,我出生在比萨。十几年前去了远东,现在东印度公司担任画师和驻临高联络员。噢,临高就是澳宋人建立的城市。”

两人只来得及叙上几句话,就到了客厅。文森佐让特里尼稍坐,他去叫父亲。特里尼坐在桌旁的椅子上,打量着这个房间。特里尼注意到了桌上摆着的临高产煤油灯。原来这五六年生意做下来,在欧洲澳洲货也并不鲜见了啊。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响了起来:“是的,那正是澳洲人的油灯。它是阿斯卡尼欧【注1】送给我的礼物,幸亏有它,我衰弱的视力才免于进一步下降。”特里尼循声看见一位蓄着浓密络腮胡子的老人在文森佐的搀扶下走进了客厅。他赶紧起身趋步向前,走到伽利略面前深鞠一躬行礼,随后说道:“我是莱布·特里尼。受澳宋元老院的委托,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并祝您身体健康。元老院对您在自然哲学方面的工作十分钦佩,对您和罗马教会之间发生的不愉快表示十分遗憾。”特里尼从怀中取出元老院的信递了过去,“这是澳宋元老院给您的信,他们希望您能够对元老院的科学工作给与支持和帮助。”伽利略接过信件,在桌旁坐下,对特里尼说道:“想不到东方人,还真的知道我这个快要死了的老头子。尊贵的客人,请您代我转达,就说伽利略十分感激,十分感激。”随后伽利略一边拆信,一边对特里尼说:“特里尼先生,您一定在澳洲人的城市里生活很久了吧?”特里尼点了点头,“是的,在过去五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我都生活在临高,这是一个澳洲人建立的新城市,位于南中国海的一个岛屿上,她非常漂亮,非常完美,超过我在欧洲和远东见过的其他任何城市。”“我这几年来听说过很多关于澳洲人的传言。譬如,他们说澳洲人有三百腕尺【注2】长的铁制船舶?”“确实,它就停泊在临高附近一处叫做博铺的港口,我见过很多次,但自从我到临高以来,它从未移动过。”“那么,关于澳洲人能够用粉末制造石头,并用来建造几层高的房屋这部分呢?”“也是真实的。”伽利略对澳洲人的了解让特里尼有点惊讶,“他们管这种粉末叫做水泥。据我所知,在用水泥制作石头的时候,他们还要把铁棍或者竹竿嵌入石头内部。”伽利略展信到一半,听到这里突然停住了动作。“哦?这还真是新奇。”既然这些传言都是真的,那澳洲人对物体受力和断裂的关系一定研究得很深入,伽利略想,自己的新书【注3】里关于这一部分的讨论是不是应该和澳洲人交流交流再发表?

【注1】:Ascanio II Piccolomini, 时任锡耶纳大主教,伽利略的好友,在伽利略被教会审判时及审判后给了伽利略很多照顾和帮助。【注2】:根据《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 武际可由英文文本转译的译本,腕尺是书中所用长度单位。1腕尺(cubit)=45.7厘米。

【注3】:即上面提到的这本书。

信件的正文不算太长,前面是一些寒暄和恭维的话,高度赞扬了他的科学工作和科学精神。这恭维让伽利略很高兴,但也同样吃惊,澳洲人好像知道他一切的研究成果,从力学到天文学,从他在比萨、威尼斯一直到近年来在佛罗伦萨的工作,甚至有一些他还未完全整理发表的内容。就连宗教裁判所的那些人都没能如此详细地了解我的“邪说”吧,伽利略想。

中间的主要内容就是所谓的“精英搜集计划”。在信里,元老院介绍了建设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想法,介绍了学科设置和简单的培养计划,在信的附件里还有建筑公司绘制的科学和艺术研究院的效果图。科学和艺术研究院的西文名称在元老院讨论过后被定为 “ACADEMIA SENATVS”,即“元老院学园”。这个希腊罗马混搭风格的名称让伽利略感觉十分有趣:它是否意味着澳洲人和希腊、罗马有某种关联?在欧洲一直有一种流言,说澳洲人是亚特兰蒂斯毁灭之时流落到新大陆的古欧洲人的后代。真是扯淡,伽利略不禁腹诽,不管是“元老院”,还是“学园”出现的年代,都距离亚特兰蒂斯——即使它真的存在过——好几千年了啊。科学和艺术研究院的学科设置也很新奇和繁多,有很多学科在伽利略看来都属于自然哲学的一部分,比如力学、天文学、生物学等等,还有化学,这个学科伽利略没接触过,但澳洲人对它的描述“研究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学科”让他想到了炼金术。澳洲人原来也研究这些神秘的东西啊。至于电学,伽利略甚至没见过这个词。他向特里尼询问这是否是书写错误,而后者答道:“不,我在代写信件时也问了和您一样的问题,但澳洲人对我说,这是一门新学科。”这么详尽的学科划分在欧洲的大学里是没有的。伽利略认为澳洲人对自然哲学的研究一定十分深入,毕竟只有一个学科的内容多到一定程度,才有拆分学科的必要。

接下来的好几页纸都是效果图——就像旧时空国内的诸多高校一样,元老院也借鉴,或者说抄袭了莫斯科国立大学的主楼群。群楼成U字形环抱着中间的美丽花园,各栋建筑之间用空中走廊连接成一体,从中央主楼往两侧建筑高度逐渐降低,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图画。当然,元老院还没本事原样复制这个240米高,直到1990年为止还是欧洲最高建筑的莫大主楼,只能退而求其次设计一个矮化版。不过这已经足够让伽利略觉得很震撼了。怪不得他们敢起一个“元老院学园”这样大口气的名字,他想。

信中说,学园正在筹建,不日即将开学。元老院诚挚邀请伽利略到校讲学,并烦请他推荐优秀的科学家、艺术家和青年才俊来学园工作学习,元老院将竭尽所能为他们提供世界上最好的物质条件和科研条件。(此处有脚注:关于物质条件,可详询特里尼先生)元老院真诚地认为,在欧洲诸位同仁的协力之下,人类的科学事业可以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最后这几句话乔志国写的时候自己都觉得肉麻,但是这年头欧洲有闲有钱的人才搞科学,这种人总的来说,还是很“中二”的,拿大帽子这么一扣,说不定有人就被忽悠来了呢。信中说,只要有持有伽利略签名的推荐信,就可以免费乘坐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航船抵达临高,并且保证进入元老院学园学习。

伽利略其实是很想去临高的。他这些年来被教会折腾得身心俱疲,而在欧洲已经成为泰斗之后,他也想去“发现更大的世界”。而看起来澳洲人的科学世界是很大的。不管是澳洲玻璃、澳洲钢笔——这些是他亲眼见过的——还是澳洲大铁船和澳洲建筑,他都很感兴趣。他知道高超的工艺背后一定隐藏着深入的科学探索。可是他太衰老了,这样的长途旅行多半会要了他的命。属于我的时代终究要过去了,伽利略感叹着,并开始思考他的推荐名单。那些已成名的学者,自然是要去信的;而青年人里,有谁比较优秀呢?他想起了一个年轻人,那个年轻人几年前曾给自己来信求指导,从信里能够看出他对科学的热情和他的聪明才智。但那时他正被审判,随后又在教会的压力下到处搬家,根本无暇顾上这些事情。现在是时候把他叫来了。伽利略决定明天就给这个名叫埃万杰利斯塔·托里拆利的年轻人写信。

信的最后内容是关于1639年金星凌日的。元老院向伽利略发出邀请,提出在1639年末,分别在欧洲和临高联合观测这次金星凌日,这样就可以计算出太阳视差和日地距离。在原位面,英国天文学家霍罗克斯预测并观测了这次金星凌日,不过他求得的日地距离只有真实值的三分之二。后来埃德蒙·哈雷于1716年发表了更详尽的测量方案,而1761年科学界才按照他的计算方案在全球多地同时实施了测量。因此这个活动在元老院看来,正好是那种让欧洲科学家能够“望其项背”,认识到元老院的先进性的项目,而且到时候还可以作为第一批天文方向研究生的毕业设计。随信还有一台林汉隆的光学所最新制作的反射式望远镜作为礼物。这种望远镜比当时欧洲流行的折射望远镜在消色差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生于佳翌 于 2016-3-22 13:11:16 发表了:

赞美楼主,写得太棒了,一直很想看这种元老院和同时代科学巨匠们互动交流的内容。


corsola 于 2016-3-22 15:34:08 发表了:

btw,这个系列的最后一个故事,抄袭一下督工的想法,也许应该是这样的:

圣历208年,元老们早已忘了(或被迫忘了)他们的来历。世界承平日久,但阶级矛盾日益深化。这时第8代元老执行了初代元老的最后一道命令:“于1836年前往柏林大学,将名为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的少年请至帝国首都,并对其严密监控。”但这道命令只被执行了前半部分。马克思来到帝国首都后,没有哪个元老愿意放弃自己精彩的生活去继续执行这个莫名其妙的命令,监控这个看起来没什么异常的少年。少年卡尔成为了帝国首都大学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但后来阴差阳错进入了大图书馆成为一名图书管理员。在管理禁书的元老的玩忽职守(这个职位依照初代元老制定的法律,只能由元老担任。但后来的元老们谁也不愿意干这个无聊的差使。禁书在科技完全解锁后也逐渐被大家遗忘了。)和卡尔的好奇心共同作用下,他偶然进入了大图书馆禁书区,在最角落的地方找到一摞落满了灰尘的书籍。他小心翼翼地拿起最上面一本书,拭掉封面的灰尘,却发现这本书作者的姓名居然和他自己的完全一样。

卡尔很快从大图书馆辞职了。辞职的时候他脑海里回响着一句话:“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xuelindiao 于 2016-3-22 21:45:38 发表了:

我记得,伽利略终身未婚,是和妓女同居,有私生子。


corsola 于 2016-3-22 22:17:43 发表了:

xuelindiao 发表于 2016-3-22 21:45

我记得,伽利略终身未婚,是和妓女同居,有私生子。

是的,他的三个孩子都是非婚生子,两个女儿还因此嫁不出去(不给好多嫁妆的话没人愿娶)只好出家。。。

但是有资料说跟他同居那个女的是妓女吗?我看到的都没提过这一点。。。


圣天使高达 于 2016-3-23 00:35:56 发表了:

好同人,楼主继续更吗


yanghui4000 于 2016-3-23 04:22:48 发表了:

伽利略能惊讶的东西很多,但是水泥这东西不会。古埃及发明混凝土传播到周边,古罗马进一步发展出古代水泥,所以现在才有欧洲各处的石头古迹


corsola 于 2016-3-23 08:43:37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corsola 于 2016-3-23 08:51 编辑

yanghui4000 发表于 2016-3-23 04:22

伽利略能惊讶的东西很多,但是水泥这东西不会。古埃及发明混凝土传播到周边,古罗马进一步发展出古代水泥, …

狒狒们这有钢筋啊?

我本意是想找两个材料力学方面比较先进的例子,正好和伽利略这几年的研究兴趣重合。但是没想到什么更好的。。


xiaoxindehua 于 2016-3-24 19:24:51 发表了:

脑洞略大,伽利略当时已经被教廷软禁,能见到荷兰人的代表?


corsola 于 2016-3-24 20:29:16 发表了:

xiaoxindehua 发表于 2016-3-24 19:24

脑洞略大,伽利略当时已经被教廷软禁,能见到荷兰人的代表?

这部分选自百度百科

“伽利略多次要求外出治病,均未获准。1637年双目失明。次年才获准住在其子家中。在这期间探望除托斯卡纳大公外,还有英国著名诗人、政论家J.弥尔顿法国科学家、哲学家P.伽桑迪。他的学生和老友B.卡斯泰里还和他讨论过利用木卫星计算地面经度的问题。这时教廷对他的限制和监视已明显放松了。

1639年夏,伽利略获准接受聪慧好学的18岁青年V.维维亚尼为他的最后一名学生,并可在他身边照料,这位青年使他非常满意。1641年10月卡斯泰里又介绍自己的学生和过去的秘书E.托里拆利前往陪伴。他们和这位双目失明的老科学家共同讨论如何应用摆的等时性设计机械钟,还讨论过碰撞理论月球天平动大气压下矿井水柱高度等问题,因此,直到临终前他仍在从事科学研究。”

这部分来自维基百科

“Galileo continued to receive visitors until 1642, when, after suffering fever and heart palpitations, he died on 8 January 1642, aged 77.”

所以看起来他在软禁期间并不是完全禁止访客,可能只是有管制而已。

要不让元老院去找澳门教会,让他们给教廷写信以减少麻烦?


xiaoxindehua 于 2016-3-24 22:59:56 发表了:

corsola 发表于 2016-3-24 20:29

这部分选自百度百科

“伽利略多次要求外出治病,均未获准。1637年双目失明。次年才获准住在其子家中。在 …

我主要是觉得教廷不太可能允许荷兰人的代表去,毕竟当时天主教和新教的隔阂很大


corsola 于 2016-3-24 23:15:05 发表了:

xiaoxindehua 发表于 2016-3-24 22:59

我主要是觉得教廷不太可能允许荷兰人的代表去,毕竟当时天主教和新教的隔阂很大

那。。。对啊我没想到这个问题= =

就让特里尼以私人身份拿个澳门教会的介绍信去?这样合理不。。


xiaoxindehua 于 2016-3-24 23:18:40 发表了:

corsola 发表于 2016-3-24 23:15

那。。。对啊我没想到这个问题= =

就让特里尼以私人身份拿个澳门教会的介绍信去?这样合理不。。

和耶稣会勾勾搭搭,他是不想在东印度公司干了吗……不如直接就是私人拜访好了。


xuelindiao 于 2016-3-25 09:53:12 发表了:

受楼主启发的贴吧同人:  笛卡尔  【脑洞同人】笛卡尔

作者:乌鸦的碎碎念


琼府县办刘主任 于 2016-3-25 11:58:56 发表了:

corsola 发表于 2016-3-24 23:15

那。。。对啊我没想到这个问题= =

就让特里尼以私人身份拿个澳门教会的介绍信去?这样合理不。。

还不如假设通过耶稣会联系上了葡萄牙的若奥公爵,然后通过若奥公爵联络伽利略

这一代若奥公爵就是后来的葡萄牙复国运动领袖,复国后的第一任葡萄牙国王

前面正文提到了外贸部会支持若奥四世的复国运动


corsola 于 2016-3-25 12:19:39 发表了:

琼府县办刘主任 发表于 2016-3-25 11:58

还不如假设通过耶稣会联系上了葡萄牙的若奥公爵,然后通过若奥公爵联络伽利略

这一代若奥公爵就是后来的 …

ok,我去查查然后看看怎么把这个坑圆过去。。。


corsola 于 2016-3-25 12:20:15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corsola 于 2016-3-25 12:27 编辑

xiaoxindehua 发表于 2016-3-24 23:18

和耶稣会勾勾搭搭,他是不想在东印度公司干了吗……不如直接就是私人拜访好了。

。。。教会分裂这方面我基本都不懂。。。见笑了。。。

其实不干就不干,元老院把他挖过来算了


corsola 于 2016-3-25 12:27:22 发表了:

xuelindiao 发表于 2016-3-25 09:53

受楼主启发的贴吧同人:  笛卡尔  

【脑洞同人】笛卡尔

大赞!

话说我本科时也去过密云看狮子座流星雨,都穿成球了然而依旧冻成狗。。。


xiaoxindehua 于 2016-3-25 13:16:55 发表了:

corsola 发表于 2016-3-25 12:27

大赞!

话说我本科时也去过密云看狮子座流星雨,都穿成球了然而依旧冻成狗。。。

是我写的啊哈哈哈。


真红骑士 于 2016-3-25 15:36:51 发表了:

xuelindiao 发表于 2016-3-25 09:53受楼主启发的贴吧同人:  笛卡尔  

【脑洞同人】笛卡尔

找不到


xuelindiao 于 2016-3-25 15:58:58 发表了:

http://tieba.baidu.com/p/4434761612?share=9105&fr=share


琼府县办刘主任 于 2016-3-25 16:02:05 发表了:

corsola 发表于 2016-3-25 12:19

ok,我去查查然后看看怎么把这个坑圆过去。。。

若奥四世 封地是布拉干萨 从他复国成功开始后历代葡萄牙王储的封地都是布拉干萨了


corsola 于 2016-3-25 16:43:28 发表了:

xiaoxindehua 发表于 2016-3-25 13:16

是我写的啊哈哈哈。

=。=我错了。。你们这俩ID略像。。


xiaoxindehua 于 2016-3-28 00:38:20 发表了:

发现一个bug……1639年的金星凌日在中国全境是看不到的,欧洲部分能在日落时看到,不考虑地面遮挡意大利貌似能看1个多小时。我看不如组团去美洲观测好了


深海巡游者 于 2016-3-28 08:44:36 发表了:

为了某些人的恶趣味,这么没事找事真的好么。。。?


liutom2 于 2016-3-28 10:46:48 发表了:

corsola 发表于 2016-3-22 15:34

btw,这个系列的最后一个故事,抄袭一下督工的想法,也许应该是这样的:

圣历208年,元老们早已忘了(或被 …

这世界早被狒狒们干扰的稀巴烂了,马克思同志就算要出现,也得早几百年。

出现之后小马还会发现,狒狒们带来的是一种改良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混合体。


corsola 于 2017-2-16 01:48:07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corsola 于 2017-2-16 01:50 编辑

xiaoxindehua 发表于 2016-3-28 00:38

发现一个bug……1639年的金星凌日在中国全境是看不到的,欧洲部分能在日落时看到,不考虑地面遮挡意大利貌 …

准备接着挖了。。

关于1639年凌日观测地的问题……有可能的话去加勒比就能看全程

要是不去美洲的话,比起英国和意大利,西班牙可以多看会,而且正好太阳在西边,冲着海看没遮挡。

或者去加纳利群岛(西属),甚至佛得角(葡属)、圣赫勒拿岛(葡、英已发现但尚未宣称主权)在当时都应该有条件去,如果不考虑气象条件,观测效果应该会更好吧。后两者可以看四个小时。

后面的三四个小时,如果去悉尼或者新西兰、波利尼西亚还不现实,可以考虑去近点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中的某些地方,比如所罗门群岛或者更近的关岛,也能看两个多小时,很可以了。(不过似乎只为了天文观测跑过去也不大合理。。去那些地方还有什么别的附加价值没?)http://www.staff.science.uu.nl/~ … venustransitbib.htm


corsola 于 2017-2-16 01:50:48 发表了:

深海巡游者 发表于 2016-3-28 08:44

为了某些人的恶趣味,这么没事找事真的好么。。。?

也不是完全没事找事吧。。元老院要上高等教育的话,没学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深海巡游者 于 2017-2-16 09:31:29 发表了:

corsola 发表于 2017-2-16 01:50

也不是完全没事找事吧。。元老院要上高等教育的话,没学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我还真不相信那些所谓的欧洲大牛,能比元老院认真从小教出来的孤儿强多少。。。中国从来不缺能人,缺的只是相应的教育,和发挥的空间而已。。。


深海巡游者 于 2017-2-16 09:33:13 发表了:

corsola 发表于 2017-2-16 01:50

也不是完全没事找事吧。。元老院要上高等教育的话,没学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而且显然现在临高是教育资源不足,而不是缺学生。。。


corsola 于 2017-2-16 09:45:56 发表了:

深海巡游者 发表于 2017-2-16 09:31

我还真不相信那些所谓的欧洲大牛,能比元老院认真从小教出来的孤儿强多少。。。中国从来不缺能人,缺的只 …

初等教育缺老师

高等教育缺学生,当然也缺老师

元老院从小认真教出来的孤儿我也相信比欧洲大牛强,但是这些孤儿现在才刚上初中吧。。。这是问题啊

所以我们要再等四五年再开高等教育吗


vbfool 于 2017-2-16 10:45:00 发表了:

这些伟人捞来当老师我觉得是浪费资源啊。

捞那些伟人的学生或者同学来教书倒是不错。

临高不需要这些伟人们来重新发明什么理论了,倒是需要些会“学习”和“教书”的人。


xiaoxindehua 于 2017-2-16 11:24:48 发表了:

corsola 发表于 2017-2-16 01:48

准备接着挖了。。

关于1639年凌日观测地的问题……有可能的话去加勒比就能看全程

跑那么远去观测就怕到时候一个阴天,或者哪怕云稍微多了点就白忙活了。所以要么广撒网多设几个观测点,要么就找点其他任务然后顺便观测一下


corsola 于 2017-2-16 12:24:40 发表了:

vbfool 发表于 2017-2-16 10:45

这些伟人捞来当老师我觉得是浪费资源啊。

捞那些伟人的学生或者同学来教书倒是不错。

临高不需要这些伟人们 …

这些人就是最好的学生啊!

既能满足元老院的恶趣味,又能推进科技事业发展,何乐而不为哈哈


corsola 于 2017-2-16 12:29:21 发表了:

xiaoxindehua 发表于 2017-2-16 11:24

跑那么远去观测就怕到时候一个阴天,或者哪怕云稍微多了点就白忙活了。所以要么广撒网多设几个观测点,要 …

古巴可以去贸易,大西洋上的那些岛屿、所罗门群岛可以去建设前进补给站,(恶趣味更足的话甚至可以去拉包尔,但是这地方火山活动太频繁。。)关岛建设度假村等等。。

btw,巴达维亚也可以看个尾巴。

另外现在塔斯曼应该在巴城为VOC服务!


vbfool 于 2017-2-16 13:26:52 发表了:

corsola 发表于 2017-2-16 12:24

这些人就是最好的学生啊!

既能满足元老院的恶趣味,又能推进科技事业发展,何乐而不为哈哈

太牛逼的其实不好收服,你跟人家扯点新思想啊新技术啊什么的,估计马上给你举一反三问的你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毕竟只是500“废”,不是500“圣”,大多都只是高级技工,未必是有那么学富五车,光知道这样做,为什么这样做怕是只知道大概。

就和现在一个张岱都不好搞定,这要是来个帕斯卡,我怕钟博士都未必镇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