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5-676098 记吾粤历史上一位李华梅式的妹子

北朝旧贴 | 肥仔曙 | 共 10968 字 | 2016-12-05 | | 编辑本页

肥仔曙 于 2016-11-24 15:29:55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肥仔曙 于 2016-11-24 15:31 编辑

可惜年代不太对。

似曾相识

  郑一嫂大名,不少“老广州”依稀曾听,但能得一睹“伊人丰采”,则是通过1988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香港地恩仇记》。该剧的大结局,是郑一嫂手挥国粹腰刀,跟操西洋剑的澳门“土生葡人”(葡萄牙男人和中国女人所生的混血儿)骆克,在香港大屿山荒滩上一对一的殊死决斗,叱咤时闻口舌香,大义凛然的美艳粤女把罪孽深重的半洋鬼子一刀砍倒,“电视机前的朋友们”人心大快!

  该剧编排的传奇发生于鸦片战争前夕,而究其实,那时郑一嫂已是闲愁于广州的垂暮老妪也。

海盗世家

  郑一嫂,姓石,乳名香姑,系广东新会籍疍家女,生于1775年,卒于1844年。其前夫姓郑,因排行而俗名郑一,新安(今深圳宝安)疍家人。郑氏夫妻生有两子。

  不晚于明末,即有著名的郑、石、马、徐四姓疍家贼横行珠江口。拙文《海阔疍家强》提及一位在18世纪后叶越南内战中起过重大作用的疍家枭雄莫官扶,襄助莫官扶成就大事业的拍档名郑七,乃郑一的堂兄弟。由此可知,郑一嫂的娘家与夫家均为海盗世家,在她身子里,天生地流淌着与珠江水相交融的英雄血。

  却说康熙收复台湾,郑成功部分残兵流向珠江口为盗,珠江口疍家贼由明末四姓演变为清初红、黄、蓝、白、黑、紫六帮。郑一乃红旗帮首领。

  郑一其人,胸怀大志,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把珠江口各股疍家贼统一成一个以他为盟主的海盗大联盟,而郑一嫂堪称贤内助,自始至终参与其事,各帮海盗尊称她作“龙嫂”。无奈天意弄人,在这个海盗大联盟好不容易签约结成的1807年,郑一却于一场强台风中坠海身亡,年仅42岁。由是,于“失龙寡嫂”而言,大联盟顿成大陷阱———红旗帮面临或内讧或被他帮兼并的严重危机!

忘年之恋

  女中豪杰目光如炬:她盯上了养子兼同乡张保仔!

  张保仔原为江门疍家子,生于1786年。15岁那年,他被窜入内河的郑一掳走,沦为疍家贼。郑一是双性恋者兼有恋童癖,他之所以掳走张保仔,是因为看中这名少年长相清秀。上得贼船,张保仔实为郑一“契弟”(粤语谓男妓),名义上却是郑氏夫妇养子。不过这位契弟并非徒有一张漂亮脸蛋,他确乎精明过人,刚强干练,因之很快由小喽罗飙升为大头目,跻身于红旗帮核心领导层。

  欢作沉香火,侬作博山炉。是年,她已32岁,他才21岁。后人绝无可能复见郑一嫂的惊鸿倩影,但这段忘年恋却不免教人产生遐想:她必定是一位绝色尤物!因为以小青年张保仔的心理成熟度,他不大可能考虑到凭藉“淘古井”而出脱成为盖世枭雄。

  整整3年时光,他俩虽无夫妻名分,但其实际关系,各帮疍家贼尽皆知晓。郑一嫂没有错看人,身为“准龙”的张保仔贡献出全部聪明才智,出面襄助“龙嫂”有效地廓清了群龙无首的混沌局面,并把珠江口疍家贼的事业推向鼎盛期。

  之所以强调“3年”这一时段,乃是因为尽管张保仔名垂千古,但他的整部史诗其实只不过开篇于1807年,而突然终结于1810年。

  之所以强调“出面”二字,乃是因为尽管张保仔是个早慧的人杰,但他毕竟太嫩,真正替他慑众,代他运筹的,是帏幄里辣如老姜的郑一嫂。

名扬欧美

  张保仔时代疍家贼红旗帮的外在盛况,我在《海阔疍家强》中有所谈及,此处不赘。举凡秘密社会组织的内幕细节,包括官方在内的外界一般都不能详知,红旗帮的情形亦复如此。好在有一位名叫格拉斯普尔的英国富商,曾被红旗帮绑架为肉票,在疍家贼跟东印度公司谈判赎金的一段不算太短的时段里,他呆在贼船上,因其身价而受到友好对待,可以自由行动,从而耳闻目睹疍家贼的日常生活种种。待他被以7654西班牙银元赎出并回到伦敦之后,他写出了一本独一无二的回忆录,让普天下对郑一嫂和张保仔的逸事有所知晓。

  兹摘录该书某些片断如下———

  郑一死时,疍家贼联盟刚刚凑成,是郑一嫂指导张保仔为联盟制定了最基本的纪律。比如,违背命令者,斩;敢于专权者,斩;私藏战利品者,斩;临战退缩者,割耳示众。大概郑一嫂对前夫的放荡深恶痛绝,故而又作出这样的古怪规定:强奸女票者,斩!但在女票同意的情况下,一个喽罗可以拥有一个固定女票,帮中不准发生乱七八糟的性行为。

  张保仔出身赤贫疍家,本不修边幅,是郑一嫂替他作了形象设计,让他通常身穿紫绸长衫,头戴黑方巾,且调教得他举止稳重温和。想来张保仔本人也具备我们所属时代那些精于假冒成高干子弟的小流氓的天赋,以致当他凭着这一形象跟英国和葡萄牙海军军官周旋时,比清政府的封疆大吏更能为中国增光。

  西方素有尊崇海盗的民俗传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一些“卡通”文艺家掇拾格拉斯普尔的片言只语,拼凑出来一位“郑一嫂”,据说那形象手执皮鞭、长发飘逸、戴黑眼罩、箍窄文胸,有似女泰山般妖艳性感却滑稽搞笑。

逐鹿江洋

  格拉斯普尔有幸随同疍家贼船队参加了一场大战。那是1809年秋,红旗帮需要抢粮作补给,郑一嫂仅保留几艘战船坐镇大屿山基地作总调度,张保仔率大队主力实施行动。

  在击毙虎门总兵并把珠江口官军炮台夷为平地之后,张保仔船队溯江直入珠三角,一边作战一边劫掠。格拉斯普尔目睹难民成群结队往广州方向逃跑,疍家贼则脖子上挂着两颗用辫子结在一起的受害者头颅,紧跟难民后头疯狂追杀。不多几天,疍家贼于黄埔登陆,广州城内炮声可闻!

  广州当局急急向“外夷”求援。英、葡海军似乎摸准了疍家贼部署,一面派出少量舰只驶向黄埔兜截,一面调遣主力,跟大清水师组成三方联合舰队突袭大屿山。郑一嫂比“鬼佬”棋高一着,她早已有见及此,一面依仗地利,在大屿山跟联合舰队捉迷藏,一面传令张保仔迅速反扑,且通过效率极高的联系网络召集各帮疍家贼汇聚大屿山,准备全歼联合舰队!

  海战持续9天,结局是联合舰队侥幸惨胜,疍家贼逃逸无踪。翻江倒海一场大战,疍家贼阵亡者仅为40人,格拉斯普尔认为,筋骨未伤而成功突围,疍家贼是实际上的胜利者。

  此役,郑一嫂的预期目的未能实现,根本原因在于,疍家贼联盟中实力仅次于红旗帮的黑旗帮拒不参战。

因爱成祸

  红颜不是祸水,但至少基于我创伤未愈的亲身体验,我以为因挚爱一个女人而演出惊天动地的大悲剧,并不比张国荣跳楼更为鲜见。

  黑旗帮的帮主名郭婆带———疍家贼中值得大书一笔的另一位传奇人物。至少有三种历史文献证实,他早就对丽人郑一嫂垂涎三尺,故而对张保仔恨之入骨。郭婆带拒不参加大屿山会战的原因,在于他想借刀杀情敌。此计不成,又生一计———同年冬,张保仔再率小船队欲闯珠江口,与官军激战后力竭而退,郭婆带瞅准机会,倾全力突袭张保仔!张保仔死里逃生,扬言报仇。郭婆带“我为卿狂”,索性向两广总督张百龄投顺,被封官后,与官军联手,下狠心痛剿红旗帮。有道是“若要太平贼杀贼”,红旗帮的死穴接连遭受猛戳。尤为要命者,黑旗帮的投顺受赏给疍家贼联盟造成“羊群效应”,连红旗帮也军心动摇。

  缠绵咸水歌变调而成凄厉楚歌,郑一嫂决定向张百龄投降!

  首次谈判的时间是1810年2月21日,地点在珠江口穿鼻洋海面上。谈判方式相当别致———时年24岁的张保仔率战船260艘在海面这边列阵,时年约60岁的张百龄仅带官船数艘在海面另一边停泊,受双方邀请为居间人的葡澳大法官阿里亚加两边往来传话。谈判持续3天,在一个问题上谈不拢:张保仔要求保留私兵5000人和战船80艘,张百龄不同意。

  谈判破裂。红旗帮的极端分子立即夷平一个海边小镇,向两广总督示威;广东水师则显现出进剿动向;张保仔处境有似眼下巴勒斯坦的阿拉法特主席,惟有对蓄谋捣乱者实施镇压。珠江口波谲浪诡。

勇闯广州

  打破僵局的是女杰郑一嫂。4月17日,她力排众议,不带武器,不打招呼,毅然决然率领一个连她在内才共18位文盲妇女的“谈判小组”进入广州,径闯斧钺森严的两广总督衙门。此举真叫胆大包天———须知道,匪首被抓获,按律当凌迟处死!

  张百龄在白虎节堂郑重其事接见了这群疍家女贼。中国有史以来,一位封疆大吏在魏阙之下跟小女子作政治性平等对话,不晓得是不是惟一的一次,但估计是破天荒第一次!

  张百龄,河北省承德人,历任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两江总督、文渊阁协办大学士加封太子太保衔;今天,承德市人民政府把他列为13位“承德杰出人物”之一(近代诗人郭小川是最末一位)。值张百龄跟郑一嫂眼对眼侃侃交锋之际,不知他老人家心中何所想?

  当是时,郑一嫂35岁。眼下,倘有一位年过半百的女士刊登征婚启事,用语中大抵少不了一句“肤白显年轻”,设若郑一嫂也刊登征婚启事,她可以选用一个什么关键词?

  关于这次对话,史书没有为我们留下一份详细笔录,但通过概述可知,焦点仍是张保仔提出过的那个要求。较之于在海面上隔船传话的张保仔,郑一嫂在两广总督衙门的叱咤掷地有声———她公然警告张老大人,若不答应她的要求,红旗帮将马上恢复活动!

  是郑一嫂的非凡勇气让耿介儒者生敬?抑或是她的可餐秀色让宽厚长者见怜?无从知晓。总之,该次对话的结果,是张百龄依顺了她的蛮横要求。

  生效性谈判于3天后在澳门一座寺庙举行,张百龄和张保仔直面商榷,双方仍然邀请阿里亚加大法官作陪。所达成协议的要点,拙文《海阔疍家强》已然谈及。谈判结束,张保仔率领在场疍家贼向张百龄下跪叩头谢恩。张保仔先生的叩头别具深意———两广总督通过“允准”石香姑小姐下嫁给他这一官样形式而成为他和郑一嫂在事实上的证婚人。

天妒英雄

  归顺之初,张保仔得官千总,蒙张百龄厚爱,很快擢升为守备,被派驻广东顺德。无奈位处珠三角腹地的顺德饱受疍家贼蹂躏,父老乡亲强烈“杯葛”;经张百龄斡旋,张保仔被破格再升为参将之后,转调福建省民安镇。

  已依例获得“诰命夫人”尊称的郑一嫂(此时该是“张太太”了),把她跟前夫所生的两个儿子托付给旧部抚养,自己便陪伴后夫赴闽。1813年,38岁的高龄产妇张太太为张先生产下儿子1名———由这值得让时下某些视“人流”如作游戏者深思的铁证可知,当年这位“女匪首”跟张保仔的“关系”绝对清白无瑕!1815年,张保仔因破获偷贩鸦片重案有功,荣升副将要职(武官从二品),朝廷中之有识者看中他精通海防这一专长,调遣他驻守海外重镇澎湖,独掌该列岛军务全权。

  是年,日后因严禁鸦片而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林则徐30岁,初涉官场,在福建任职江南盐法道员(文官正四品)。瞧着同龄人张保仔短短5年时光官至二品,自4岁起便苦读经书的林则徐特向朝廷上奏章,称投诚罪犯不宜重用,指名道姓建议对张保仔不可再作升迁。朝廷对此奏章不予理睬。1822年,张保仔于澎湖副将任上暴亡,死因不明,终年36岁。

  用情专一的好丈夫客死他乡以后,二度寡妇郑一嫂扶柩并携幼子回广州定居。居所特设专祠,祠内敬悬已于1815年去世的张百龄画像;每天早晚两次,郑一嫂必定带领张保仔独子进祠,向张百龄遗像焚香跪拜。

流水落花

  1840年,时年65岁的郑一嫂突然向官府提起诉讼,称1810年张保仔刚刚上岸定居时,曾交白银28000两予十三行首富伍崇曜(即被林则徐斥曰“本官要你的脑袋”那位,这声斥喝已成经典),托其代购房屋,但30年过去,此事了无下文;诉状并附伍崇曜亲笔收据。郑一嫂要求伍家将欠金归还。

  是年,林则徐身任查禁鸦片钦差大臣兼两广总督驻节广州。因该案影响重大,本地官府特向林则徐作请示。林则徐以案情已过30年之久为由,示下不予受理。

  但郑一嫂在诉状中按其系已故二品官张保仔夫人的实际身份自称“命妇”,这两个字却引起了林则徐的高度重视。值鸦片战争爆发在即,中、英双方剑拔弩张之际,林则徐特向道光皇帝呈上专奏,称,按礼法,诰命夫人尊号只能授予命官原配,郑门石氏嫁入张门乃属再婚,再婚之妇而僭享该尊号有违礼法,郑重提请剥夺郑一嫂的“命妇”资格。

  当时,林则徐声望如日中天,朝廷遂准奏执行。

  跟“命妇”相对应的是“民妇”,对此,不知道那位曾经统帅7万海上雄师的女中豪杰有何感想?大概,当年的“龙嫂”已懒得计较什么虚名了吧———究其实,她的真正出身乃是至卑至贱的疍家女,钦差大臣没凭尚方宝剑把她发配回艇,已堪称宽大为怀了……

  1844年,即因鸦片战争惨败而跟海上霸主英国签下《南京条约》的隔年,生于海、长于海、两度出嫁于海、在东西两半球成名于海的疍家女杰郑一嫂(本名石香姑),在如今已难觅其坐落的广州居所悄然长逝,终年69岁。

  石香姑和张保仔的独苗,则早在4年前病殁。

  粤俗语有道:好猫不留种。信乎?

上到下依次鬼佬笔下的郑一嫂,郑一嫂在火拼,《加勒比海盗》中疑似以郑一嫂为原型的角色


苟且偷生林登万 于 2016-11-24 17:19:15 发表了:

P社在妇女节PATCH上中国貌似俩女性,郑一嫂和孝庄。之前就没听过。


下水道里的鳄鱼 于 2016-11-24 17:22:29 发表了:

好像有个香港电影,更加美化……郑一嫂改成童养媳,和张保仔年纪相配了……


liutom2 于 2016-11-24 20:19:14 发表了:

培养了张保仔,让张保仔做傀儡的女汉子


Brain1127 于 2016-11-24 20:58:52 发表了:

难怪加勒比海盗3里面会有这么一个人物。。


肥仔曙 于 2016-11-24 21:35:43 发表了:

海阔疍家强

作者:杨万翔

  如果说,古南越国舟师中的“逃亡海上者”是疍家之“源”,那末,在后世,先后三次跟“海”有关而成批地进入他们队伍的社会边缘人物则是疍家之“流”;

  在历史上,疍家人受尽岸上人欺凌是事实,但另方面,疍家人一旦沦为盗匪,其残忍便丝毫不逊于他类“同行”,且因对岸上人的刻骨积怨而具其可怖特色……

  “疍家贼”

  “海阔疍家强”,这是旧时广府地区长期流行的民谚。句中的“海”,既指广东沿海,也指珠江下游———古代的珠江比现代宽阔得多,粤人习惯称之为“海”;句中的“强”,特指“强梁”。整句民谚说的是,横行珠江口外及出没广东内河的集团性江洋大盗,乃是疍家人。

  这句民谚的内涵在清初广东著名学者屈大均的传世之作《广东新语》中得到学术性发挥。颇具政治器识的屈氏在该书“疍家贼”条中视此类水上强梁为广东一患,概述了彼辈的猖獗与作案特点,并向当局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无须学究式地辨证屈大均把此类人称之为“贼”站的是什么“立场”,任何社会阶层都既有“好人”也有“坏人”。在历史上,疍家人受尽岸上人欺凌是事实,但另方面,疍家人一旦沦为盗匪,其残忍便丝毫不逊于他类“同行”,且因对岸上人的刻骨积怨而具其可怖特色。在岸上,疍家贼的劫掠对象是珠三角的村庄,时机选在割禾以后。洗劫过程中,不分贫家富室,男女老幼满门通杀,劫后焚村;在海上,他们的劫掠对象不仅商船、客船,连贫苦渔民(包括疍户渔民)亦照单全收,遭劫者如同买彩票般祈求的最幸运结局,乃是囫囵被抛进海里去喂鱼。

  虽说“疍家贼”之备受瞩目始自明代后叶,但疍家民系确是传统性的海上强梁,此点,在历史深层,跟其起源与发展密切相关。

  南越国舟师

  我确信,疍家起源于汉武帝征服南越国之初,南越国舟师将士挈同家眷的江海大逃亡。

  在赵佗建立的南越国,主体居民是古越族中生息于珠三角的那一分支,从而,他们也就是南越国军队的基本兵源(当代史家估算,南越国军队达50万之众)。

  基于南越国的地理特点,其军队的主体是舟师,从军的古越族人多被编为水兵。近世在广州中山四路发现的秦汉造船场,若认为它的产品是供海外贸易使用的商舶,未免高估了当时的外贸规模,我意以为,它是南越国政府设置的兵工厂,主要产品是供内河和近海作战使用的小型战船(据测算,该船场制造的船只长度不超过30米)。因当时珠江北岸还在今天的文明路,该处也是南越国舟师的首要基地,所驻官兵的任务,是拱卫毗邻的临江宫署。

  关于南越国军队的主体是舟师,可从汉武帝对南越国的用兵准备中获得佐证———北兵不擅水战,而长安一带没有可供操演水战的天然环境,汉武帝因之不惜工本,在城郊开凿周长40里的“昆明池”,专作训练“十万楼船”之用。

  平越之战

  后来汉军进攻南越国的决定性之役确是一场大规模水战,战场在今日广州老城区西北流溪河上的石门。

  石门之战,南越国舟师战败。汉军长驱直入,围攻南越国都番禺城———城与宫署,实为一体,地点在今日中山四路儿童公园旧址。南越国军坚守,汉军强攻不下。夜半,汉军发动猛烈火攻,城破,但南越国君臣及皇室影踪全无!

  汉军攻城之举纯属多余,徒给我们留下一张参观宫署废墟的每次价格为15元的门票,因为一知石门败北,吕嘉当即挟持国君、皇室与朝廷,由心腹卫队护驾,“逃亡海上”!

  吕嘉,古越族超级大贵族,南越国三朝宰相,其亲眷在朝廷任高官者70余人,其弟掌管由越族人组成的宫署禁卫军;逼使汉武帝以武力统一南越国的战事因他基于家族私利作出的“越独”荒谬决策而招致。南越国末主名赵建德,由吕嘉发动宫廷政变后捧他登位;建德之母,乃是越女。

  吕嘉氏族巢穴,在今顺德一带,汉初,其地濒南海,盖珠江口尚未东移也。吕嘉族党挟持赵建德奔突至此间,史籍记为“逃亡海上”,表达准确;而吕嘉也未尝不打算把小朝廷迁往“海外”岛屿负隅顽抗———此前汉军打蛇打七寸,全力径取番禺城,南越国大军数十万,大部分赶不及勤王参战。

  但未容吕嘉走出下一步,汉军已循迹追至。结果是小朝廷彻底覆灭,吕嘉被杀,赵建德被俘。这最后一战的详情,史籍无载,但对汉军的两位主帅之一、下令火攻番禺城的楼船将军杨仆,司马迁称之为“酷吏”、屈大均评之曰“惨暴”,则后人可以设想,吕嘉家乡作为古越人密集聚居地,住民曾遭受种族杀戮乃势所必然。

  逃亡“海”上

  由是,以越族人组成的舟师为主体的南越国大军,在失去指挥中枢的情况下,除投降者,不管目的是躲避风头抑或图谋东山再起,反正身在兵船上,其去向,大抵按政治领袖兼民族领袖吕嘉的既定决策“逃亡海上”———日后的疍家民系,遂缘一场内战而诞生!

  汉军稳定了岸上局势,北方移民陆续南来,但在一段不会太短的时期内,“逃亡海上”且擅长水战的那群战败者,必不会安于浮家泛宅的“非常态现状”,他们对战胜者的骚扰袭击和战胜者对他们的追捕围剿在所难免。随着“非常态现状”渐渐演变成固定的生存格局,岸上人与水上人起源于军事性质的相互对抗也就渐渐演变成民俗性质的相互敌视。

  此后数百年,史书上不见这批逃亡者的踪影,但《晋书》中的寥寥数语,却依稀透露出个中消息:“广州南岸,周旋六千余里,不宾服者五万余户!”这些“不宾服者”,究是何人?

  疍家,远古南中国水兵的遗裔———“疍家”是后来出现的称谓,但“海阔疍家强”的事实,却是这一民系与生俱来的胎记。

  如果说,古南越国舟师中的“逃亡海上者”是疍家之“源”,那末,在后世,先后三次跟“海”有关而成批地进入他们队伍的社会边缘人物则是疍家之“流”;这三次,无一不是强大暴力使然。

  “卢亭”逸事

  第一次发生于东晋末年。

  却说东晋年间有孙恩者,系由山东南迁浙江的世家大族子弟,政治野心家。孙恩以海岛为据点,以邪教五斗米道为手段,煽惑浙江沿海民众暴乱,党徒擅水战。暴乱历时3年,被官军扑灭,孙恩遁入孤岛,最终如“人民圣殿教”般,诱逼数百男女痴迷者随他投海自杀。

  孙恩既死,其妹夫、亲信、原籍河北涿县的世家大族子弟卢循,率残部泛海攻广州,破城之际,烧广州民居3000余家,然后于今日广州河南岛西岸万松园另筑城堡,称“卢循城”。其部属均为水兵,卢循城外水寨林立战船纵横,跟疍家艇混成一片。卢循秉承孙恩衣钵,继续以标榜“平等互助”的五斗米道惑众,当时已有“疍家”之称的“广州南岸不宾服者”纷纷皈依,环河南岛的珠江江面妖氛弥漫杀气腾腾。

  值此之际,东晋都城建康发生变乱,朝廷对广州鞭长莫及,唯有招抚卢循,任命他为广州刺史,特加“平越中郎将”封号(就跟疍家的关系而言,“平越”二字颇堪玩味)。

  关于卢循的党众,民间有一个跟疍家相缠夹的古怪称谓:卢亭。长期以来,学界仅把这一称谓含混解为卢亭是疍家的一种,这解释乃空话一句;至于“卢亭”二字本身该作何解,则未见有只字言及。以我浅见,内里玄机当系卢循这名政治野心家不满足于朝廷授予他的官衔与爵号而自封“亭侯”,并把“卢循城”更名为“卢亭”!亭,秦汉年间的基层地域单位(刘邦微时,当过“亭长”);亭侯,汉代一般受爵者的称号(曹操奉予关羽的爵号为寿亭侯),犹如未曾平民化之前英国的Sir,西班牙的Don(汉语音译为“唐”,如唐吉诃德、唐璜)。卢循虽出身世家,但本人从未受爵,“克隆”汉代古称自封“亭侯”,且做弄“卢亭”虚名把该座城堡包装成自己的封邑,乃此君在心理上过把贵族瘾者也,其党众,却因这徒有虚名的封邑而被民间指称作“卢亭”!

  数年后,依叛无常的卢循杀向建康。时值声威赫赫的刘渊在朝中掌权,政局渐显新兴气象。堂堂名将刘渊予邪教教主卢循以迎头痛击,后者狼狈返粤,最终在粤西败亡。喧嚣一时的“卢循城”霎时土崩瓦解,广州数万“卢亭”随珠江水悄无声息渗汇疍家!

  疍家与卢亭的关系反客为主,因得亡命之徒大批融入,本已桀骜不驯的疍家陡添新血!

  崖海遗闻

  第二次发生于南宋末年。

  崖海之战乃宋、元最后一战,双方参战人员30万以上,战船数千。这场亘古未有的特大海战惨烈无比,宋军溃败。十余万南宋溃兵以及流浪小朝廷大量珍宝的下落,乃广东史上千古之谜。

  前些年,《羊城晚报》曾作特别报道:在广东新会发现全村姓赵的村庄,村民世代相传本族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这表明部分溃兵落籍新会一带。

  越南史则明载,当年有宋兵万余人分乘舰船数百艘亡命至越南萝葛原一带定居。

  此外,还有迹象依稀透露,为数不少的溃兵融入珠江口周边疍家。线索是———宋帝昺浮海南逃途中,曾在时称香姑岛的香港驻跸,得到当地居民盛情接济;而据深圳赤湾土著传说,宋帝昺崖海殉国后,遗骸漂归赤湾,赤湾乡亲遂建“宋少帝陵”将他安葬(该陵现为深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忠君之心如此!深、港两地濒海原住民绝大部分是疍家渔民,而南宋溃兵均为水兵,落难水兵就近转成水上居民合乎情理。此说若能成立,则疍家队伍又融入大批身经百战且国破家亡的忧愤之士。

  第三次发生于明初。

  朱元璋极精于对对手施加心理折磨,比如,他打垮了劲敌张仕诚,随即把张的数万部属连同家眷永世流放于浙东内河艇上。这批从来属汉族的浙江籍水上居民自称“江山九姓”,浙江的岸上人则视其为异类,蔑称他们为“堕民”。

  “江山九姓”有鲜为人知的广东版本。

  元代,驻粤蒙古骑兵及其家眷人数不少。朱元璋接管广东以后,把这批蒙古族俘虏强行编入“疍户”,称“后船疍家”,即比原来在籍疍户还要低一等。自来惯见天苍苍,野茫茫,骑兵而世代被困于“艇上集中营”,惨过“逃亡海上”多多矣,心怀怨毒不问可知,然则肠断向谁诉?

  至此,纳千古难平之气而生的广东特有民系疍家已“长大成人”,据梁启超估算,清代约近百万之众。“疍家贼”一说,在明代中后叶随“倭患”凸显而出现———其实有疍家在水上为“贼”年代久远,但从未引起重视,迨至“倭患”危及万里海疆,当局摸查海盗源流,方知“疍家贼”同样不容小觑。

  就我所知,略举有关“疍家贼”的典型材料数则———

  四姓闹广州

  南明年间,广州当局拥立绍武为帝,因兵力不足,花重金招抚长期横行珠江口的郑、石、马、徐四姓“疍家贼”协助守城。万余名抢掠成性之徒以合法身份进驻大城广州,一下子如入宝山,日日发财;彼辈无恶不作,竟在闹市白日杀人,把遇害者内脏高挂树梢,弄得清兵未至而满城惊恐。迨至清兵奇袭广州得手,彼辈又抢先投降,驾数百艘疍家大艇溯江西上,替清兵攻打肇庆的永历朝廷。

  张保仔扬威

  19世纪初,珠江口名头最响的“疍家贼”当数张保仔和他的压寨姘头郑一嫂。这拍档俩有大小贼船五六百艘,喽罗三四万人;以香港大屿山为主要基地,在香港岛有营盘,有造船工场。该贼帮活动范围由珠江口直迄琼州海峡,其装备之精良跟大清水师相比不可同日而语,故而不仅屡败官军,甚至取得重创葡澳舰队(其中有美国雇佣兵)且把澳门围困得几近断粮的辉煌战绩。

  若论“师夷长技”,张保仔早于林则徐数十年!他这一帮使用的武器,本来就是千方百计弄到手的洋货。一次,跟英国战船驳火后,他认真观察对手所遗弹头,发现英国人发射的是最新研制的24磅炮弹,几个月后,他的贼船队便装备了此种新式大炮。

  任何进入珠江口水域的中外商船都要向张保仔缴交“保护费”,他竟敢在广州秘密设立“税局”!

  后来张保仔受招安,为确保安全,他居然有本事把英国皇家海军高级军官奥斯丁请到他的贼船上饮宴,请英国人在谈判中居间。纵横捭阖之际,张保仔身著紫绸长衫,头戴黑方巾,风度儒雅有似卿士大夫。经英印总督和东印度公司大班联名写信作保,张保仔跟两广总督谈判成功,官封千总,由官家拨款供他在岸上建豪宅,却又保留一支私人船队;两广总督给足他面子———做名义上的证婚人,让他明媒正娶,跟年龄长他十余岁的寡妇郑一嫂完婚(该位疍家女杰曾是张保仔的养母和终身性的军政指导员,她的知名度在西方比在中国高得多)。

  上任前夕,张保仔一面威风凛凛地以朝廷命官身份访问澳门,会晤他的手下败将葡萄牙海军将领,一面把多年劫掠得来的绝品珍宝秘藏于香港岛赤柱、长洲等处山洞。此后,赤贫疍家出身的张保仔安富尊荣,俨然东方基度山伯爵。

  枭雄莫官扶

  “疍家贼”甚至有能耐影响邻国政局。18世纪后叶,越南西山邑商帮首领阮文惠发动旨在推翻后黎王朝的暴乱。内战旷日持久,阮文惠兵疲财匮,他通过在越南做生意的广东商人,跟“疍家贼”帮主莫官扶拉上关系,对莫封以官爵,允许他的贼船在越南港口停泊,求莫在中国沿海替他劫掠财物,以供作战之需。莫官扶率领由40余艘贼船组成的船队,浩浩荡荡沿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一路行劫,斩获甚丰;不单如此,他还以低价从各地小股海盗手中大批量统购赃物,诸海盗尊称他为大老板。

  作为越南当时的宗主国,清政府支持合法的后黎王朝,应邀出兵助战;但疍家贼莫官扶却以掠自中国的物资为阮文惠撑腰。赖莫官扶数年鼎力相帮,阮文惠终于获胜,他向至尊大皇帝乾隆上表,请求册封;乾隆承认既成事实,授予他以安南西山光中皇帝称号。

  这段历史,于数十年后的道光年间,学者魏源在其《圣武记》中作笼统记述:“安南国阮文惠欲篡位,乃招(广东)濒海亡命,资以兵船,诱以官爵,令劫(中国)内洋商舶以济兵饷,夏至秋归,踪迹飘忽,大为患粤地。”但博闻如魏源,也不知晓莫官扶这位不声不响参与跨国性军国大事的匿名疍家枭雄。

  大江东去

  莫官扶的故事,是美国历史学家于上世纪80年代发现的。

  有关张保仔的第一手材料,也是美国历史学家于上世纪80年代挖掘整理的。

  “疍家贼”这一传奇色彩斑斓的领域,至今未见我国学术界有旅游者涉足———没准,大伙儿根本不知道有如此一个去处;但在西方,至少对清代“疍家贼”的研究已相当深入。有鉴于一度称雄全球的英国皇家海军其实起源于海盗,而清代“疍家贼”无论是规模抑或是代表人物的谋略与气魄,都远高于“日不落帝国”同侪。设若明、清两代的国家决策集团在处理“疍家贼”问题时能具备稍高的政治智慧,远东近代史可能会是另一副模样!


原子光谱 于 2016-11-24 21:44:40 发表了:

郑一嫂知名度应该挺高的,野蛮6的伟人啊。


钟利时 于 2016-11-24 22:52:20 发表了:

游戏《海盗掠夺》里面有这个人物。似乎在西方知名度比在国内高。


苟且偷生林登万 于 2016-11-26 00:02:21 发表了:

第三张有点像汪明荃……


苟且偷生林登万 于 2016-11-26 00:04:32 发表了:

肥仔曙 发表于 2016-11-24 21:35海阔疍家强

作者:杨万翔

对疍家最大两个印象就是蛋家妹和疍家糕……


鹰从天降 于 2016-11-28 09:35:18 发表了:

吹牛者是应该写一写如何对付疍家了,不说治安,光那么多人口就是笔财富。


肥仔曙 于 2016-12-4 21:41:15 发表了:

鹰从天降 发表于 2016-11-28 09:35

吹牛者是应该写一写如何对付疍家了,不说治安,光那么多人口就是笔财富。 …

冼星海就是疍家出身


Scat 于 2016-12-4 23:27:36 发表了:

蛋家人解放后统一强制陆上安置了,估计髡国人民的老朋友诸彩佬大概就是蛋家。


肥仔曙 于 2016-12-5 01:08:06 发表了:

Scat 发表于 2016-12-4 23:27蛋家人解放后统一强制陆上安置了,估计髡国人民的老朋友诸彩佬大概就是蛋家。 …

那时候大多数海贼都是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