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5-690334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北朝旧贴 | australis | 共 17417 字 | 2017-03-13 | | 编辑本页

australis 于 2017-3-8 23:04:35 发表了:

参考: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113538/answer/150428399

以电子管计算机作为发展方向:

内存就用电子管做的触发器,外存可以考虑用磁性材料,早期的话可以用容量低一点无所谓,输入可以是键盘、穿孔纸带、P-ROM之类的设备,输出可以用电子管+灯管做成简易的输出。

不能仿照ENIAC,ENIAC是十进制计算机,应该直接设计EDVAC这种二进制计算机,虽然速度慢了点,但稳定性和复杂度都很低。

甚至可以尝试居民身份证电子化,一个简易的熔丝型PROM就可以存储很多东西,P-ROM上只有熔丝,读取电路放到读取设备上就行了,只有熔丝的ROM体积可以做到很小。

P-ROM这种设备也可以用来多次写的,已经有Flash文件系统(TFFS)能在这种一次性设备上做多次写,看上去跟普通的Flash没区别,就是写到一定程度就写不下去了。

穿孔纸带之类的,只用于调试程序的时候用,因为写废了可以很容易重写。

具体技术依赖:

真空电子管:有色金属、玻璃、抽真空;

门电路:电子管、电阻;

P-ROM:门电路、熔丝;

PCB板:电木(苯酚、甲醛);

继电器:电磁铁(铜丝、绝缘材料);

磁鼓存储器:电机、有色金属;

还有一些机械相关的东西。

如果能保证元器件质量稳定的情况下,只要依赖的科技树都点开,搞出一个运算速度在10KHz左右计算机应该不算太难,虽然比不上服务器,但在本时空已经很强了。

还有,为啥临高没人去搞电木呢?这东西貌似没什么技术障碍,原材料获取应该不难,用途很广。


vbfool 于 2017-3-9 00:21:06 发表了:

电木说是有了的


australis 于 2017-3-9 00:34:01 发表了:

vbfool 发表于 2017-3-9 00:21

电木说是有了的

好像就提了一次,再就没有下文了,电力口的人话语权比较弱啊


真红骑士 于 2017-3-9 01:09:21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9 00:34

好像就提了一次,再就没有下文了,电力口的人话语权比较弱啊

没人写同人呗


星澜海 于 2017-3-9 07:57:39 发表了:

这个得学了模电数电的人才能写,一般人写了要翻车


liutom2 于 2017-3-9 11:21:12 发表了:

早期计算机只能用于计算,因为性能太差,存储器太小,搞不了大应用。


australis 于 2017-3-9 11:54:56 发表了:

星澜海 发表于 2017-3-9 07:57

这个得学了模电数电的人才能写,一般人写了要翻车

学过模电数电的人表示,学了也搞不定,书上只讲怎么用三极管,但没讲怎么造……


australis 于 2017-3-9 11:56:24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7-3-9 11:21

早期计算机只能用于计算,因为性能太差,存储器太小,搞不了大应用。

性能差的原因是电子管开关速度太慢,主频上不去,RAM之类的要用电子管的话,做太大了延迟就无法接受了


liutom2 于 2017-3-9 14:04:41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9 11:56

性能差的原因是电子管开关速度太慢,主频上不去,RAM之类的要用电子管的话,做太大了延迟就无法接受了

别说速度了,就那个体积你也受不了。


xish 于 2017-3-9 14:24:32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9 11:56性能差的原因是电子管开关速度太慢,主频上不去,RAM之类的要用电子管的话,做太大了延迟就无法接受了

ram用磁芯就可以,你的逻辑电路还不见得有磁芯快。

而且可靠性太差。


australis 于 2017-3-9 14:37:28 发表了:

xish 发表于 2017-3-9 14:24

ram用磁芯就可以,你的逻辑电路还不见得有磁芯快。

而且可靠性太差。

磁芯不是长久之计,最多就是临时过渡,晶体管总有一天是能造出来的,只要有晶体管,磁芯就没有存在价值了。

乐观的估计第三、四个五年计划里没准就能搞定晶体管


xish 于 2017-3-9 14:41:29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9 14:37磁芯不是长久之计,最多就是临时过渡,晶体管总有一天是能造出来的,只要有晶体管,磁芯就没有存在价值了 …

至少要到mos管出来才有可能取代磁芯,之前磁芯既可以做外存。也可以做内存,是非常实用的。


australis 于 2017-3-9 14:56:32 发表了:

xish 发表于 2017-3-9 14:41

至少要到mos管出来才有可能取代磁芯,之前磁芯既可以做外存。也可以做内存,是非常实用的。 …

mos管也属于晶体管,跟普通晶体三极管差不多难度,磁芯的存储效率太低了,大容量的存储我觉得还是磁带更容易造,拿P-ROM过渡一下然后直接上磁盘吧。


xish 于 2017-3-9 15:05:09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9 14:56mos管也属于晶体管,跟普通晶体三极管差不多难度,磁芯的存储效率太低了,大容量的存储我觉得还是磁带更 …

磁芯读比写慢,但都是微秒级,足够电子管计算机使用。

晶体管时代磁芯都在用呢。

场效应管要那么容易的话,也不会比晶体三极管晚那么长时间才搞出来了,走出实验室就更晚。


深潜者 于 2017-3-9 15:28:24 发表了:

临高的计算机业的重点不应该是自制完整的计算机吧?带去的计算机可以用很多年的,重点应该放在哑终端和调制解调器上吧


australis 于 2017-3-9 15:39:37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3-9 15:28

临高的计算机业的重点不应该是自制完整的计算机吧?带去的计算机可以用很多年的,重点应该放在哑终端和调制 …

缺乏有效维护的情况下存储设备(硬盘)最多工作十几年,临高没有自产硬盘的能力,大图书馆里的东西总有一天要全导出来的,五十年内必须把所有的电子设备都替换掉,考虑到软硬件技术自身发展也需要时间,在第五个五年计划的时候自产计算机就有必要上马了。


australis 于 2017-3-9 15:51:44 发表了:

xish 发表于 2017-3-9 15:05

磁芯读比写慢,但都是微秒级,足够电子管计算机使用。

晶体管时代磁芯都在用呢。

场效应管要那么容易的话 …

在工艺和材料都是已知的情况下,MOS管和BJT对于临高来说差不了太多吧。


xish 于 2017-3-9 16:29:53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9 15:51在工艺和材料都是已知的情况下,MOS管和BJT对于临高来说差不了太多吧。

mos管要量产,需要光刻机,扩散工艺和自对准工艺。

bjt不需要这些。

不能量产的mos管又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australis 于 2017-3-9 17:36:51 发表了:

xish 发表于 2017-3-9 16:29

mos管要量产,需要光刻机,扩散工艺和自对准工艺。

bjt不需要这些。

不能量产的mos管又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

看来光刻真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深潜者 于 2017-3-9 17:46:17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9 15:39

缺乏有效维护的情况下存储设备(硬盘)最多工作十几年,临高没有自产硬盘的能力,大图书馆里的东西总有一 …

    资料的再电子化靠电子管计算机甚至分立晶体管计算机都应该是搞不定的。硬盘只能用十几年没有关系,计算机的2G内存就远胜于晶体管计算机时代的随机存储能力了。没有硬盘只是没办法大规模检索旧时空资料而已,但别的工作还是可以的。

        资料的保存应该采取这个方案:

    将精选的重要资料和全套资料的摘要保存在耐存储的电子存储器中(足够珍贵的资料甚至可以放在反熔丝ROM里,这东西好像多少年都行)。资料的全文则通过微缩胶片保存。通过旧时空计算机检索资料摘要的关键词,再从微缩胶片库里找全文。当然划归民的话请自己翻微缩胶片库里的纸质记录查找。


australis 于 2017-3-9 18:01:29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3-9 17:46

资料的再电子化靠电子管计算机甚至分立晶体管计算机都应该是搞不定的。硬盘只能用十几年没有关系,计 …

我觉得正确的思路应该是磁带机,熔丝ROM和胶片的产量都太低,大图书馆里的东西全保存进去产能恐怕是不够。磁带机的门槛足够低,用电子管或者晶体管做一个磁带机,一点点把数据导出来,然后定期备份磁带就可以了,磁带的数据密度比胶片和ROM都大,材料门槛应该不会太高。

我还想过制造本时空的针式打印机(基于电子管或者晶体管),RS232接口,接元老们带过来的电脑,重写相关配套程序,难度应该不大,元老里应该有能力搞出这东西。按照9600波特率计算,24针打印机一秒钟可以输出16个24*24的汉字,波特率如果能到115200,还可以更快一些,技术上都是非常简单的东西,针式打印机的色带也很容易做出来


深潜者 于 2017-3-9 18:10:45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深潜者 于 2017-3-9 18:12 编辑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9 18:01

我觉得正确的思路应该是磁带机,熔丝ROM和胶片的产量都太低,大图书馆里的东西全保存进去产能恐怕是不够 …

反熔丝ROM只是保存“目标”的,方便检索之用。资料全放在胶片里。如果采用磁带的话,会有一下问题:

1、磁带只是顺序存储器,检索信息比较不变。

2、磁带存储的是电子信息,而胶片里存的是图片。这样,用胶片时可以很简单用照相法提供拷贝或制版。而将磁带信息输出就麻烦多了。

3、注意反熔丝ROM的寿命非常长,因此靠旧时空储备即可,不需要自产,也没法廉价自产。胶片的技术难度(19世纪末水平而已)则比高存储密度磁带(二战前的音频级磁带根本不够看)低得多。

4、至于针式打字机,这个在本时空不是70年代才搞定的吧?临高想搞也挺难的吧?相对于直接照相即可的胶片方案,从磁带里读取再打印好像挺麻烦的。


xish 于 2017-3-9 18:23:00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9 18:01我觉得正确的思路应该是磁带机,熔丝ROM和胶片的产量都太低,大图书馆里的东西全保存进去产能恐怕是不够 …

磁带带基能用赛璐璐么?


australis 于 2017-3-9 21:47:34 发表了:

xish 发表于 2017-3-9 18:23

磁带带基能用赛璐璐么?

个人感觉应该可以


australis 于 2017-3-9 21:55:44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3-9 18:10

反熔丝ROM只是保存“目标”的,方便检索之用。资料全放在胶片里。如果采用磁带的话,会有一下问题:

1、磁 …

磁带检索确实不便,但相对于当前时空,自产难度还是很低的,熔丝ROM还涉及读取设备的自产问题,难度都不小,能自主生产还是尽量不要用旧时空的设备。胶片设备的问题是复制比较麻烦,复制会有损耗,磁带可以搞冗余备份。

针式打印机主要难度在控制和解码部分,我的思路是把这部分做到PC端,用旧时空的PC开发一套控制和解码软件,打印机就演化成一个打孔机了,难度低的多,等自产计算机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再进一步技术升级。


深潜者 于 2017-3-9 21:58:21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9 21:55

磁带检索确实不便,但相对于当前时空,自产难度还是很低的,熔丝ROM还涉及读取设备的自产问题,难度都不 …

如果你要用自产磁带与旧PC+自产打字机搭配的话,不一样与反熔丝ROM检索系统有同样的自产问题?

胶片的复制损耗问题不大,因为如果需要大量复制的话,可以用照相制版再印刷呀!原始版不需要大量生产拷贝。


australis 于 2017-3-9 22:04:36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3-9 21:58

如果你要用自产磁带与旧PC+自产打字机搭配的话,不一样与反熔丝ROM检索系统有同样的自产问题?

胶片的复 …

熔丝ROM消耗的ROM是不能自产的,后续再补充很困难,相当于写字的纸是不能自产的,用一张少一张;

磁带、打印机是可以自产的,读写设备不能自产,相当于写字的笔是不能自产的,但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笔还能用。

所以我觉得从技术风险上看,还是后者更可靠一些。当然我也不反对用熔丝ROM,这确实是个好东西,并且有技术能做到把这个东西模拟成可多次读写的。


深潜者 于 2017-3-9 22:13:43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9 22:04

熔丝ROM消耗的ROM是不能自产的,后续再补充很困难,相当于写字的纸是不能自产的,用一张少一张;

磁带、 …

不是熔丝ROM是熔丝ROM。熔丝ROM貌似已经被淘汰了,现在用的反熔丝ROM是靠电击穿将绝缘体变成导体,而非熔断熔丝。

俺的寻思中,这个东西就是把资料目标放进去就不改了,然后靠它撑几十年,如果磁带等存储器能量产了,可以作为补充和备份。毕竟它的检索优势太明显了。

当然如果不追求检索时效性,可以积攒一大批检索请求再统一检索,这样对磁带检索系统的要求就大幅降低了。


liutom2 于 2017-3-9 22:15:54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9 14:56

mos管也属于晶体管,跟普通晶体三极管差不多难度,磁芯的存储效率太低了,大容量的存储我觉得还是磁带更 …

内存用了好长一段时间的磁芯呢,据说王安当年就是搞这个的?


liutom2 于 2017-3-9 22:16:52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3-9 15:28

临高的计算机业的重点不应该是自制完整的计算机吧?带去的计算机可以用很多年的,重点应该放在哑终端和调制 …

20年肯定完,这还是往好了说。


深潜者 于 2017-3-9 22:19:27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7-3-9 22:16

20年肯定完,这还是往好了说。

保存条件良好的话,计算机用二三十年并不难吧?不需要大部分计算机用这么久,就算通过轮流开机等方式只能保证二三十年后还有几台计算机可用,那计算能力也比当时的自制计算力产能高很多倍吧?


australis 于 2017-3-9 22:26:13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7-3-9 22:16

20年肯定完,这还是往好了说。

机械结构的东西,比如CPU风扇,10年左右完蛋,一般电子设备20年完蛋,存储设备精心维护的情况50年完蛋,而且很多东西没有备件


深潜者 于 2017-3-9 22:30:31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深潜者 于 2017-3-9 22:32 编辑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9 22:26

机械结构的东西,比如CPU风扇,10年左右完蛋,一般电子设备20年完蛋,存储设备精心维护的情况50年完蛋, …

既然是长期储备用的,当然要选择低功耗的无风扇版系统啦。反正现代计算机性能再低也远胜于临高自产的所有计算力。因此对这些储备设备的性能不做要求,只要能用的久就行。

此外这个20年完蛋是指一大半完蛋,还是几乎全部完蛋?如果带几百个回去的话,通过精心保存应该能保证三十多年后还有好几个能用吧?


xish 于 2017-3-9 22:31:39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3-9 22:13

不是熔丝ROM是反熔丝ROM。熔丝ROM貌似已经被淘汰了,现在用的反熔丝ROM是靠电击穿将绝缘体变成导体,而非 …

……你这是重IO应用,受制于输出设备的性能,你内存储用什么,对最终结果输出影响都不大。


xish 于 2017-3-9 22:39:31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9 22:26

机械结构的东西,比如CPU风扇,10年左右完蛋,一般电子设备20年完蛋,存储设备精心维护的情况50年完蛋, …

其实如果你看过IBM的那些大型磁带机就可以知道,磁带也可以做随机存储。就是机制复杂些。

这东西控制系统比较复杂,但是并没有额外的技术难点。

攻克磁头之后就可以造了,都不需要步进电机。


australis 于 2017-3-9 22:48:02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3-9 22:30

既然是长期储备用的,当然要选择低功耗的无风扇版系统啦。反正现代计算机性能再低也远胜于临高自产的所有 …

无风扇系统性能低的可怕,Intel无风扇的CPU应该是386-486时代的水平,服务器肯定是有风扇的。

CPU本身不容易坏,用好了没准用50年。但外围的设备很容易坏。

10-20年左右,像电容这种东西容易爆,临高要生产同样的电容并不容易,主要是质量未必合格,不合格的装上去可能麻烦更大。

变压和整流的电路,每次开关机都是一次冲击,开关次数多了就容易挂。

Flash保存好了可以用100年,尤其是SD卡,但SSD比较特殊,SSD如果长期断电不用,里面的信息容易丢失,不如磁介质稳定。但U盘的控制电路每次插拔就是一次冲击,控制电路会先挂。

硬盘盘片不容易损坏,但控制电路跟U盘一样,开关次数多了容易挂,临高基本上没有备件,自产硬盘要达到旧时空的水平基本不可能,技术上有不少诺贝尔奖级别的科研成果,不是500废能搞定的。硬盘的马达也容易挂。有的服务器硬盘号称百万小时无故障,不知道实际水平怎么样。

光盘保存好了100年也没问题,但激光头这些机械结构肯定早就坏了。

最不容易坏的:SD卡、光盘、CPU、内存条。

50年之后,旧时空带来的所有主板、电源可能都要完蛋了。


深潜者 于 2017-3-9 22:51:49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9 22:48

无风扇系统性能低的可怕,Intel无风扇的CPU应该是386-486时代的水平,服务器肯定是有风扇的。

CPU本身不 …

80486是1989年的事了,按照摩尔定律反推,其性能是1964年计算机的5792倍(按悲观假设2年性能提升1倍),是1950年计算机的74.1455万倍。这个性能够凑合好多年吧?


australis 于 2017-3-9 22:58:26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3-9 22:51

80486是1989年的事了,按照摩尔定律反推,其性能是1964年计算机的5792倍(按悲观假设2年性能提升1倍), …

485的电脑不能用来看片,VCD画质的解码性能都不够


深潜者 于 2017-3-9 22:59:54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9 22:58

485的电脑不能用来看片,VCD画质的解码性能都不够

看甚片,请将宝贵的计算机时间用在科学、统计计算上!


australis 于 2017-3-9 23:02:33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3-9 22:59

看甚片,请将宝贵的计算机时间用在科学、统计计算上!

要是不让500废有看片的权利,会出乱子的


australis 于 2017-3-9 23:03:37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3-9 22:51

80486是1989年的事了,按照摩尔定律反推,其性能是1964年计算机的5792倍(按悲观假设2年性能提升1倍), …

风扇其实还好了,毕竟有空调,但电容什么的肯定挺不过20年。


深潜者 于 2017-3-9 23:04:35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9 23:02

要是不让500废有看片的权利,会出乱子的

自产计算机也同样干不了呀!既然有实物,何必只能看?


xish 于 2017-3-9 23:20:46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3-9 22:59看甚片,请将宝贵的计算机时间用在科学、统计计算上!

不是看片的问题,携带的资料不仅仅是文字图片,还有大量的视频。


深潜者 于 2017-3-9 23:30:52 发表了:

xish 发表于 2017-3-9 23:20不是看片的问题,携带的资料不仅仅是文字图片,还有大量的视频。

视频转录到胶片里比用磁带更方便很多吧?磁带放映机的技术难度比电影放映机高得多呀


australis 于 2017-3-9 23:34:05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3-9 23:30

视频转录到胶片里比用磁带更方便很多吧?磁带放映机的技术难度比电影放映机高得多呀 …

视频编辑也需要高性能计算,486肯定不够


xish 于 2017-3-9 23:44:49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9 23:34

视频编辑也需要高性能计算,486肯定不够

简单说吧,这套系统用磁带作为主要外存,用磁芯作为主要内存是没有问题的,但问题在于,以髠贼的能力,生产出来的电子管/晶体管可靠性肯定不好保证,整个系统需要大量的人力去维护。


liutom2 于 2017-3-10 00:38:23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9 22:26

机械结构的东西,比如CPU风扇,10年左右完蛋,一般电子设备20年完蛋,存储设备精心维护的情况50年完蛋, …

存储设备绝大部分都到不了20年


liutom2 于 2017-3-10 00:39:24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3-9 22:19

保存条件良好的话,计算机用二三十年并不难吧?不需要大部分计算机用这么久,就算通过轮流开机等方式只能 …

E2PROM有存储时间的,一般情况下10到15年就丢失了,我已经碰上好几次这种情况的了。


liutom2 于 2017-3-10 00:40:40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9 22:48

无风扇系统性能低的可怕,Intel无风扇的CPU应该是386-486时代的水平,服务器肯定是有风扇的。

CPU本身不 …

775以后的CPU寿命都不行了,针脚接触的问题。

之前有针的强得多


xish 于 2017-3-10 07:16:54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3-9 22:5180486是1989年的事了,按照摩尔定律反推,其性能是1964年计算机的5792倍(按悲观假设2年性能提升1倍), …

且不说摩尔定律只是个经验总结,摩尔定律也没提过计算机性能的比较,不要偷换概念。

而且真要说起来,1989年的个人电脑还真比不上1964年的IBM360


australis 于 2017-3-10 07:18:14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7-3-10 00:40

775以后的CPU寿命都不行了,针脚接触的问题。

之前有针的强得多

精心保管,20年没问题的,我做过存储方面的开发,SD卡、光盘这些肯定能保存20年,有企业级硬盘号称百万小时无故障。好像有过一个测试SSD持续写了10年都没事。

CPU针脚的话,主要还是看环境吧,海南的那种湿热气候真不好说。我个人感觉是电容肯定熬不过20年。


深潜者 于 2017-3-10 07:20:41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10 07:18精心保管,20年没问题的,我做过存储方面的开发,SD卡、光盘这些肯定能保存20年,有企业级硬盘号称百万小 …

环境不是问题吧,放调温调湿的空调房里用不就行了


深潜者 于 2017-3-10 07:22:22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9 23:34视频编辑也需要高性能计算,486肯定不够

请在头几年大部分计算机好使的时候就将视频资料转到胶片上


xish 于 2017-3-10 07:44:28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10 07:18精心保管,20年没问题的,我做过存储方面的开发,SD卡、光盘这些肯定能保存20年,有企业级硬盘号称百万小 …

不光是针脚的问题,现代CPU都有微指令,e2prom失效的话就不能用了。


liutom2 于 2017-3-10 09:22:49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10 07:18

精心保管,20年没问题的,我做过存储方面的开发,SD卡、光盘这些肯定能保存20年,有企业级硬盘号称百万小 …

百万小时是吹牛了,一个机械产品,20年早烂了。没有转动部件的SSD才敢吹百万小时。


australis 于 2017-3-10 10:11:01 发表了:

xish 发表于 2017-3-10 07:44

不光是针脚的问题,现代CPU都有微指令,e2prom失效的话就不能用了。

Intel的CPU不好说,我在银行确实见过跑十几年还能用的机器,思科的交换机这些东西,灰特别厚了还能用


australis 于 2017-3-10 10:20:03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7-3-10 09:22

百万小时是吹牛了,一个机械产品,20年早烂了。没有转动部件的SSD才敢吹百万小时。

09年穿越的时候SSD数量好像还很少,不怎么普及,500废带过去的可能多数都是机械的硬盘


xish 于 2017-3-10 10:28:42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10 10:11Intel的CPU不好说,我在银行确实见过跑十几年还能用的机器,思科的交换机这些东西,灰特别厚了还能用

交换机芯片的集成度又不高。


australis 于 2017-3-10 10:57:05 发表了:

xish 发表于 2017-3-10 10:28

交换机芯片的集成度又不高。

好像是65xx系列,已经算是高性能了,至少不比民用PC差,不是普通的二层交换机


zhuohuoz 于 2017-3-10 11:05:25 发表了:

使用中的设备,再怎么维护也很难用到20年。不过当初还带了很多备用设备和零件的,充气密封包装存放20年应该还是能用的。

风扇是小问题,现在临高已经可以自制了,无非体积噪音大一点。

电解电容制造起来也不难,20年的时候应该也能搞定。


cc5233 于 2017-3-10 11:08:23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9 22:48

无风扇系统性能低的可怕,Intel无风扇的CPU应该是386-486时代的水平,服务器肯定是有风扇的。

CPU本身不 …

扯淡 我单位大量的无风扇CPU瘦客户机都是跑WIN7的,放个1080P毫无压力。


cc5233 于 2017-3-10 11:09:49 发表了:

xish 发表于 2017-3-10 10:28

交换机芯片的集成度又不高。

给你弄点386 都可以做无数大事。

真是小看386的价值。


australis 于 2017-3-10 11:17:15 发表了:

cc5233 发表于 2017-3-10 11:09

给你弄点386 都可以做无数大事。

真是小看386的价值。

386背板带宽不够,思科65xx系列可是经典的设备一个大学几万人配一个都够用了。


australis 于 2017-3-10 11:18:03 发表了:

cc5233 发表于 2017-3-10 11:08

扯淡 我单位大量的无风扇CPU瘦客户机都是跑WIN7的,放个1080P毫无压力。

你这种走的是硬解码,不是通用计算


cc5233 于 2017-3-10 11:18:29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10 11:17

386背板带宽不够,思科65xx系列可是经典的设备一个大学几万人配一个都够用了。

问题是在临高位面需要联网的设备也就那么点。。。打死都不会达到万人水平。。。


cc5233 于 2017-3-10 11:20:17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10 11:18

你这种走的是硬解码,不是通用计算

可以运行OFFICE  支持很多WEB应用。CPU一般是ATOM级别的

你真要搞这种水平硬件的挖潜开发,可以跑的软件也足够你用了


xish 于 2017-3-10 11:31:44 发表了:

cc5233 发表于 2017-3-10 11:09给你弄点386 都可以做无数大事。

真是小看386的价值。

以临高的能力,搞不起来


光影穿梭 于 2017-3-10 11:36:11 发表了:

临高发展计算机?目前来看的话,五百废有生之年看不到了,寄希望于下一代人吧~~~


cc5233 于 2017-3-10 11:37:40 发表了:

xish 发表于 2017-3-10 11:31

以临高的能力,搞不起来

我意思是旧时空带来的低性能,以寿命为主的设备也足够临高玩了,不是说临高自己造


xish 于 2017-3-10 11:42:35 发表了:

cc5233 发表于 2017-3-10 11:37我意思是旧时空带来的低性能,以寿命为主的设备也足够临高玩了,不是说临高自己造

带来也不行,你所有配件都要在本时空搭建,不是我说什么,到时候临高搭的起来么?


zhuohuoz 于 2017-3-10 11:51:32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zhuohuoz 于 2017-3-10 11:55 编辑

xish 发表于 2017-3-10 11:42

带来也不行,你所有配件都要在本时空搭建,不是我说什么,到时候临高搭的起来么? …

你觉得临高的技术水平到底是多弱啊?当初《临高启明》这本书诞生的目的,可是讨论“群穿需要多少个人才能复制现代科技”的,要真穿越500个文盲弱智还玩什么啊?就算是500废好歹也得是技术宅之类的水准吧。


xish 于 2017-3-10 12:07:16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3-10 11:51你觉得临高的技术水平到底是多弱啊?当初《临高启明》这本书诞生的目的,可是讨论“群穿需要多少个人才能 …

你逃不开要用本时空携带的设备。

市贩的设备,使用寿命不会做很长的考虑。这方面,软盘和光盘就是很好的例子


zhuohuoz 于 2017-3-10 12:22:23 发表了:

xish 发表于 2017-3-10 12:07

你逃不开要用本时空携带的设备。

市贩的设备,使用寿命不会做很长的考虑。这方面,软盘和光盘就是很好的 …

最起码基本的电阻电容电路板是逐步自制的吧,然后就是拆东墙补西墙了,电子产品就算坏掉也还有可以利用的部分。何况还有很多密封保存的备件。

所以本时空携带的设备的实际可用时间会比一般想象中的要长很多。

撑个20年左右,自制的晶体管计算机和磁带机应该就可以接班了。


深潜者 于 2017-3-10 12:26:07 发表了:

xish 发表于 2017-3-10 12:07

你逃不开要用本时空携带的设备。

市贩的设备,使用寿命不会做很长的考虑。这方面,软盘和光盘就是很好的 …

可以买寿命长得多的工控机呀!既然他们连高炉、小化工都买得到,这些还能更难吗?


australis 于 2017-3-10 12:38:06 发表了:

cc5233 发表于 2017-3-10 11:20

可以运行OFFICE  支持很多WEB应用。CPU一般是ATOM级别的

你真要搞这种水平硬件的挖潜开发,可以跑的软件 …

要这么说,500废里应该带上一批程序员,最好是古老的程序员,开发那类在DOS环境下跑的OA、财务报表软件,比如FoxBASE之类的


zhuohuoz 于 2017-3-10 12:52:44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10 12:38

要这么说,500废里应该带上一批程序员,最好是古老的程序员,开发那类在DOS环境下跑的OA、财务报表软件, …

500废里程序员挺多的,穿越之后相当大部分就是在干这些事吧。


杨威利元帅万岁 于 2017-3-10 13:05:39 发表了:

我在写计算机同人了……


杨威利元帅万岁 于 2017-3-10 13:14:43 发表了:

先从锗晶体管开始做分立元件,一步一步走才是王道。


australis 于 2017-3-10 13:20:15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3-10 12:52

500废里程序员挺多的,穿越之后相当大部分就是在干这些事吧。

跨领域的程序员其实不多,在XP下写代码和DOS下差别太大了,而且还没有那么多工具可以用,开发效率存疑。


australis 于 2017-3-10 13:22:45 发表了:

杨威利元帅万岁 发表于 2017-3-10 13:14

先从锗晶体管开始做分立元件,一步一步走才是王道。

你写的那个我看到了,我觉得主要的问题是锗的提纯难度还是大了点,我找到一本WG时期的电子书,里面有详细的电子管制造技术,我觉得电子管在设备和工艺上还是没有太多限制的,晶体管提纯这一关怕是不好过。

而且很多人都想造ENIAC,ENIAC是十进制计算机,造这玩意没用,还不如造几个计算器实际一些。


杨威利元帅万岁 于 2017-3-10 13:24:59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10 13:22

你写的那个我看到了,我觉得主要的问题是锗的提纯难度还是大了点,我找到一本WG时期的电子书,里面有详细 …

难度并不是大到无法完成,而且电子工业用的起比黄金贵重很多的东西。


xish 于 2017-3-10 13:25:18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10 13:20跨领域的程序员其实不多,在XP下写代码和DOS下差别太大了,而且还没有那么多工具可以用,开发效率存疑。

不是不多,是现在程序员准入门槛低


杨威利元帅万岁 于 2017-3-10 13:27:54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10 13:22

你写的那个我看到了,我觉得主要的问题是锗的提纯难度还是大了点,我找到一本WG时期的电子书,里面有详细 …

电子管计算机很不靠谱,MTBF太低。成千上万个真空管,进了虫子什么的坏了个就得停机。记得电子管计算机的MTBF是几十分钟。晶体管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半导体在其他地方的运用太多,整流器什么的非常有用啊。


australis 于 2017-3-10 13:30:32 发表了:

xish 发表于 2017-3-10 13:25

不是不多,是现在程序员准入门槛低

对,门槛低,所以我觉得他们未必能满足DOS环境下的开发


xish 于 2017-3-10 13:30:41 发表了:

杨威利元帅万岁 发表于 2017-3-10 13:24难度并不是大到无法完成,而且电子工业用的起比黄金贵重很多的东西。

其实应该用硅,锗走不通


xish 于 2017-3-10 13:34:42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3-10 12:22最起码基本的电阻电容电路板是逐步自制的吧,然后就是拆东墙补西墙了,电子产品就算坏掉也还有可以利用的 …

自制晶体三极管要到可用,20年不一定够


australis 于 2017-3-10 13:36:48 发表了:

杨威利元帅万岁 发表于 2017-3-10 13:27

电子管计算机很不靠谱,MTBF太低。成千上万个真空管,进了虫子什么的坏了个就得停机。记得电子管计算机的 …

国内60年代的电子管,寿命就能达到500小时,就算临高的电子管质量差,100小时也能干很多事情了,而且电子管还可以造收音机、电报机这些,难度都非常低。

晶体管昨天跟人讨论了,BJT很容易,MOS管需要光刻,不然产量上不去,只靠BJT的话干不了太多事情,最多是体积缩小点。材料不纯、工艺不过关的情况下直接上晶体管良品率太低,电子管对材料的要求没有晶体管那么高。理论上说6个9(99.9999%)的纯度才适合做晶体管。

进虫子的那个事故是继电器不是电子管。


杨威利元帅万岁 于 2017-3-10 13:37:07 发表了:

xish 发表于 2017-3-10 13:25

不是不多,是现在程序员准入门槛低

很多培训班出身的也是自称程序员啊,他们平均学历应该说是大专吧。很多这样的连数据结构是什么都清楚,还满口都是要追最新的技术,做出来的都是什么烂玩意啊…服。之后有帮朋友做过开发培训,一堆零基础人来上三个月课之后去找工作。了解了之后我招人的时候从来就是直接扔掉大专学历的了,简直浪费时间面试。虽然说准入门槛低,明眼人还是一会就能认出来是什么货色。当然也不能一竿子打死一群人,也有厉害的人,我很是佩服那些完全自学成才的。吐槽下,哈哈哈


australis 于 2017-3-10 13:38:23 发表了:

xish 发表于 2017-3-10 13:30

其实应该用硅,锗走不通

对,锗矿不好找,沙子到处都是


zhuohuoz 于 2017-3-10 13:47:29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10 13:20

跨领域的程序员其实不多,在XP下写代码和DOS下差别太大了,而且还没有那么多工具可以用,开发效率存疑。

一个大学毕业的程序员,就算从零开始学DOS,用得了几年?当然你要说能做得很棒那也不现实,不过至少能用应该没问题,然后再慢慢改进呗。

何况穿越出发之前那几个月也不是闲着没事干,准备工作提前要做好(资料和工具软件之类的)。


杨威利元帅万岁 于 2017-3-10 13:48:42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10 13:36

国内60年代的电子管,寿命就能达到500小时,就算临高的电子管质量差,100小时也能干很多事情了,而且电子 …

硅太难提纯,我记得我分析过。

“第一代的计算机是由许多庞大且昂贵的真空管组成,并利用大量的电力来使真空管发光。可能正是由于计算机运行产生的光和热,引得一只小虫子(Bug)钻进了一支真空管内,导致整个计算机无法正常工作。研究人员费了半天时间,总算发现原因所在,把这只小虫子从真空管中取出后,计算机又恢复正常。后来,Bug这个名词就沿用下来,用来表示电脑系统或程序中隐藏的错误、缺陷、漏洞等问题。

1945年,计算机还是由机械式继电器和真空管驱动的,机器有房间那么大。体现当时技术水平的MarkⅡ,是由哈佛大学制造的一个庞然大物。当技术人员正在进行不整机运行时,它突然停止了工作。他们爬上去找原因,发现这台巨大的计算机内部一组继电器的触点之间有一只飞蛾,这显然是由于飞蛾受光和热的吸引,飞到了触点上,然后被高电压击死。”

我找了下,我一直看的是第一个版本。╮(╯_╰)╭,虽然不知道怎么进真空管的。


zhuohuoz 于 2017-3-10 13:52:17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10 13:36

国内60年代的电子管,寿命就能达到500小时,就算临高的电子管质量差,100小时也能干很多事情了,而且电子 …

500小时的平均寿命,5000个电子管的计算机那就是平均一个小时坏十个,六分钟坏一个。这能用吗?


australis 于 2017-3-10 13:59:22 发表了:

杨威利元帅万岁 发表于 2017-3-10 13:48

硅太难提纯,我记得我分析过。

“第一代的计算机是由许多庞大且昂贵的真空管组成,并利用大量的电力来使 …

锗要求的纯度其实比硅还要高,并且矿石还难找。

Bug的原文是:

In 1946, when Hopper was released from active duty, she joined the Harvard Faculty at the Computation Laboratory where she continued her work on the Mark II and Mark III. Operators traced an error in the Mark II to a moth trapped in a relay, coining the term bug. This bug was carefully removed and taped to the log book. Stemming from the first bug, today we call errors or glitches in a program a bug.

原文没写是什么东西。


xish 于 2017-3-10 14:00:52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10 13:59锗要求的纯度其实比硅还要高,并且矿石还难找。

Bug的原文是:

是一只蛾子钻到继电器里面了


australis 于 2017-3-10 14:01:11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3-10 13:47

一个大学毕业的程序员,就算从零开始学DOS,用得了几年?当然你要说能做得很棒那也不现实,不过至少能用 …

不是学DOS而是适应DOS环境下的开发,在1G内存环境写代码和640K内存环境里写代码,难度是完全不同的,过去的程序员很精贵,现在的程序员遍地都是。


xish 于 2017-3-10 14:03:38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3-10 13:52500小时的平均寿命,5000个电子管的计算机那就是平均一个小时坏十个,六分钟坏一个。这能用吗?

1 不需要5000个,小机器也可以做运算。

2 大部分三极管都是在存储电路中,运算电路上的不多。坏一个不一定要停机


australis 于 2017-3-10 14:04:54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3-10 13:52

500小时的平均寿命,5000个电子管的计算机那就是平均一个小时坏十个,六分钟坏一个。这能用吗?

没那么夸张的,当年老美的计算机也没那么差。

别参考ENIAC,十进制计算机规模大,复杂度高,还容易出故障,参考这个:http://baike.baidu.com/item/EDVAC?sefr=enterbtn

虽然也故障率也不低,但如果能培养出归化民来做这个事情,给归化民干部用这个,还是可以接受的,至少在晶体管稳定量产之前,能做不少事情


xish 于 2017-3-10 14:05:18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10 14:01不是学DOS而是适应DOS环境下的开发,在1G内存环境写代码和640K内存环境里写代码,难度是完全不同的,过去 …

dos下编程,没有ide,没有复杂的调试工具,还要在螺狮壳里做道场,可不容易。


zhuohuoz 于 2017-3-10 14:07:16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10 14:01

不是学DOS而是适应DOS环境下的开发,在1G内存环境写代码和640K内存环境里写代码,难度是完全不同的,过去 …

没你说的那么难,又不是自己做个操作系统。过去程序员很精贵是因为他们都是欧洲人,中国要早二十年改革开放,程序员就不精贵了。


australis 于 2017-3-10 14:08:25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3-10 14:07

没你说的那么难,又不是自己做个操作系统。过去程序员很精贵是因为他们都是欧洲人,中国要早二十年改革开 …

没IDE和调试器,只能用printf打log,还是很不好搞的


xish 于 2017-3-10 14:13:17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10 14:08没IDE和调试器,只能用printf打log,还是很不好搞的

linux下有gdb可用,

dos下就只有用debug了


杨威利元帅万岁 于 2017-3-10 14:14:43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杨威利元帅万岁 于 2017-3-10 14:16 编辑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10 13:59

锗要求的纯度其实比硅还要高,并且矿石还难找。

Bug的原文是:

首先,矿石的问题我选的凡口铅锌矿,锗伴生在铅锌矿之中可以从矿渣中提取 。

其次,

在火法炼锌过程中,锌精矿首先经过氧化焙烧,然后加入还原剂和氯入钠,在烧结机上烧结焙烧,锗以氯化物或氧化物形态挥发进入烟尘。如不采用氯化烧结措施,锗将富集于最后锌蒸馏的残留物中。

在湿法炼锌过程中,如锌精矿含锗不高时,大部分锗在硫酸浸出渣中,小部分锗进入溶液。在锌溶液净化过程中,由于锗的亲铁性质,氢氧化铁沉淀时吸附锗,锗进入铁渣。锌溶液用锌粉置换镉时,残留的锗和镉同时为锌粉所置换。如将浸出渣熔化,然后用烟化炉挥发铅、锌,则锗以一氧化锗状态挥发,富集于烟尘中。烟化炉可用来处理含锗的氧化铅、锌矿。将氧化矿在鼓风炉内熔炼,再用烟化炉处理炉渣挥发锗,挥发率大于90%。现代炼锌多用湿法,在处理含锗较高的硫化锌精矿(含锗100~150克/吨)时,首先使锗富集于浸出渣中,用烟化炉处理,烟尘含锗0.1%,用酸浸出,溶液净化后,加丹宁(C76H52O46)沉淀,沉淀物中含锗3~5%;经烘干、煅烧,得到含锗15~20%的锗灰,作为提锗原料。

2. 蒸馏

蒸馏是利用四氯化锗的沸点较低,约84摄氏度,将锗蒸馏出来达到分离的效果。

3. 精馏

四氯化锗,再用盐酸溶剂萃取法除去主要的杂质砷,此名叫复蒸。然后经石英塔精馏提纯,得到高纯四氯化锗。用高纯水使四氯化锗水解,得高纯二氧化锗(GeO2)。一些杂质会进入水解母液,所以水解过程也是提纯过程。水解母液中的锗可以返回进行盐酸蒸馏。

4. 还原

纯二氧化锗经烘干煅烧,在还原炉的石英管内用氢气于650~680℃还原得到金属锗。还原终结时可逐渐升温至1000~1100℃,使锗熔化,然后慢慢冷却,得到锗锭。还原时间一般为24小时,时间比较长,既浪费时间又消耗大量的电供热,针对上面的现象,国内发明了连续还原炉,目前在南京锗厂和驰宏锌锗使用。在生产中为了节省时间,采取了以下办法:

1、在冷却过程中使用风机对着炉子吹,可以是很有效的降低温度。

2、在还原结束后,直接升温熔化,可以减少慢慢升温的时间。

总的趋势还是要使用连续还原炉。

以上方法生产的锗锭纯度有5个九,电阻率在10左右,之后可以继续区域熔炼。

另外在这篇文章里面很详细的说了,硅要求的纯度很高,虽然硅更好,锗在纯度低很多的时候就可以完成类似的功能。

Teal, Gordon K. Single Crystals of Germanium and Silicon-Basic to the Transistor and Integrated Circuit (PDF).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July 1976, ED–23 (7): 621–639. doi:10.1109/T-ED.1976.18464


zhuohuoz 于 2017-3-10 14:17:21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10 14:08

没IDE和调试器,只能用printf打log,还是很不好搞的

程序规模也小,开发周期也长。大有大的做法,小有小的做法。你说要适应一段时间那是没错,但做不来那是不可能的。


杨威利元帅万岁 于 2017-3-10 14:18:54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10 13:36

国内60年代的电子管,寿命就能达到500小时,就算临高的电子管质量差,100小时也能干很多事情了,而且电子 …

这就是我说的MTBF很低啊,分立元件寿命和系统MTBF不能混为一谈。


liutom2 于 2017-3-10 14:19:07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10 10:11

Intel的CPU不好说,我在银行确实见过跑十几年还能用的机器,思科的交换机这些东西,灰特别厚了还能用

我设计的产品20年整了仍然在工业现场跑,但配套的工控机换3套了。


liutom2 于 2017-3-10 14:20:58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10 12:38

要这么说,500废里应该带上一批程序员,最好是古老的程序员,开发那类在DOS环境下跑的OA、财务报表软件, …

这种古老的程序员刚好就有呀


liutom2 于 2017-3-10 14:22:28 发表了:

杨威利元帅万岁 发表于 2017-3-10 13:37

很多培训班出身的也是自称程序员啊,他们平均学历应该说是大专吧。很多这样的连数据结构是什么都清楚,还 …

真正牛的几乎都是自学成才的


zhuohuoz 于 2017-3-10 14:22:30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10 14:04

没那么夸张的,当年老美的计算机也没那么差。

别参考ENIAC,十进制计算机规模大,复杂度高,还容易出故 …

ENIAC的年代,电子管正辉煌呢。临高的电子管估计没那么高质量,估计就是跑个hollow world就得换灯泡。


liutom2 于 2017-3-10 14:23:25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3-10 13:47

一个大学毕业的程序员,就算从零开始学DOS,用得了几年?当然你要说能做得很棒那也不现实,不过至少能用 …

好程序员一般都不是中国人,中国的逻辑思维是不适合写程序的


liutom2 于 2017-3-10 14:24:00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3-10 13:52

500小时的平均寿命,5000个电子管的计算机那就是平均一个小时坏十个,六分钟坏一个。这能用吗?

所以早年电子管的计算机那就是坑呀


liutom2 于 2017-3-10 14:24:34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10 14:01

不是学DOS而是适应DOS环境下的开发,在1G内存环境写代码和640K内存环境里写代码,难度是完全不同的,过去 …

还640K,真正写汇编的都在64K里写


杨威利元帅万岁 于 2017-3-10 14:31:22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7-3-10 14:23

好程序员一般都不是中国人,中国的逻辑思维是不适合写程序的

这个不同意,你来硅谷看看现在多少中国人。之前出的少应该是和世界脱节的太久和12年教育的大坑。


cc5233 于 2017-3-10 14:31:41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10 12:38

要这么说,500废里应该带上一批程序员,最好是古老的程序员,开发那类在DOS环境下跑的OA、财务报表软件, …

程序员1堆堆 这些旧软件的资料也不是很难找,又不是很难学。。。 穿越了再学都来得及


liutom2 于 2017-3-10 14:33:00 发表了:

杨威利元帅万岁 发表于 2017-3-10 14:31

这个不同意,你来硅谷看看现在多少中国人。之前出的少应该是和世界脱节的太久和12年教育的大坑。

一群读了N多年英语,基本上用英文思维的中国人。


liutom2 于 2017-3-10 14:33:45 发表了:

cc5233 发表于 2017-3-10 14:31

程序员1堆堆 这些旧软件的资料也不是很难找,又不是很难学。。。 穿越了再学都来得及

穿了就真来不及了,一共500狒狒,根本不够用,哪儿还有学习的时间。


cc5233 于 2017-3-10 14:34:13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7-3-10 14:33

一群读了N多年英语,基本上用英文思维的中国人。

这个不算什么大问题

又不要设计个WINDOWS

要用的东西在旧时空很多现成的


cc5233 于 2017-3-10 14:35:07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7-3-10 14:33

穿了就真来不及了,一共500狒狒,根本不够用,哪儿还有学习的时间。

嗨 要求哪那么高,地方扩展的越大,用的范围反而越窄


zhuohuoz 于 2017-3-10 14:53:44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7-3-10 14:33

穿了就真来不及了,一共500狒狒,根本不够用,哪儿还有学习的时间。

好像500废至今才露面两百多个吧?大把的程序员除了去青草地教书之外就是当基本劳动力,看起来数量很充足的。


australis 于 2017-3-10 15:28:25 发表了:

cc5233 发表于 2017-3-10 14:34

这个不算什么大问题

又不要设计个WINDOWS

要用的东西在旧时空很多现成的

这可不是只在DOS下开发这么简单,到最后连BIOS都要自己搞,我倒是十分担心老的设备全挂了的时候新设备能不能及时顶上。

DOS时代的资料确实有,过去也很丰富,但现在基本上都绝迹了,想要挖出来并不容易。

图形时代一天写几千行代码没问题,DOS时代可没这个条件,要是最终退化到汇编时代,就更麻烦了。


australis 于 2017-3-10 15:28:45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3-10 14:53

好像500废至今才露面两百多个吧?大把的程序员除了去青草地教书之外就是当基本劳动力,看起来数量很充足 …

你也太狠了吧,200多码农……


zhuohuoz 于 2017-3-10 16:01:02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10 15:28

你也太狠了吧,200多码农……

至少从论坛的人数看,500废里码农的比例应该蛮高的


liutom2 于 2017-3-10 16:50:11 发表了:

cc5233 发表于 2017-3-10 14:35

嗨 要求哪那么高,地方扩展的越大,用的范围反而越窄

很快一个县都摊不上一个元老了,元老是稀缺资源。


liutom2 于 2017-3-10 16:51:13 发表了:

zhuohuoz 发表于 2017-3-10 16:01

至少从论坛的人数看,500废里码农的比例应该蛮高的

应该是不超过100。

但业余码农大概还能拼凑个百八十个。


cc5233 于 2017-3-10 17:10:28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7-3-10 16:50

很快一个县都摊不上一个元老了,元老是稀缺资源。

每个县还得摊个元老,这算什么模式。。。

从来没想过什么地方摊什么,初期不算

进军全国了肯定是按行业分人啊。。。


cc5233 于 2017-3-10 17:11:32 发表了:

australis 发表于 2017-3-10 15:28

这可不是只在DOS下开发这么简单,到最后连BIOS都要自己搞,我倒是十分担心老的设备全挂了的时候新设备能 …

你还指望能顶上?

我跟你讲。。不要想

绝对没有顶上的可能性。


liutom2 于 2017-3-10 17:28:36 发表了:

cc5233 发表于 2017-3-10 17:10

每个县还得摊个元老,这算什么模式。。。

从来没想过什么地方摊什么,初期不算

进军全国了肯定是按行业分 …

红朝初建的时候,每个县也得保证有个老红军呀


cc5233 于 2017-3-11 09:17:54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7-3-10 17:28

红朝初建的时候,每个县也得保证有个老红军呀

问题是老红军多得很,元老真不够

再说元老跟老红军真不是一个类型的存在


liutom2 于 2017-3-11 15:26:35 发表了:

cc5233 发表于 2017-3-11 09:17

问题是老红军多得很,元老真不够

再说元老跟老红军真不是一个类型的存在

老红军有2万多不到3万,久经生死考验,忠诚度、战斗意志、幸运值都高的很,在这个基础下红朝初建才没出大乱子。

狒狒们一共就500多人,往全国一扔,再加上超过一半的狒狒根本没有行政能力,被高级归化民架空是迟早的事情。

狒狒们现在急需建立一支类似红军的忠诚手下,要不然别说占领全国制霸全球,连广东都玩不转。


深潜者 于 2017-3-11 15:59:59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7-3-11 15:26老红军有2万多不到3万,久经生死考验,忠诚度、战斗意志、幸运值都高的很,在这个基础下红朝初建才没出大 …

与老红军类比的应该是老划归民吧?元老应该用革命家们类比


cc5233 于 2017-3-11 22:30:08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7-3-11 15:26

老红军有2万多不到3万,久经生死考验,忠诚度、战斗意志、幸运值都高的很,在这个基础下红朝初建才没出大 …

手下肯定要建,但是这个跟一县一元老啥关系啊……

打天下和建产业两条路下去,忠心队伍肯定能建起来


liutom2 于 2017-3-11 22:35:56 发表了:

深潜者 发表于 2017-3-11 15:59

与老红军类比的应该是老划归民吧?元老应该用革命家们类比

老红军,一般指长征过的,八路就不算了,到49年建国,只要是37年改编八路军前的红军,都为党至少战斗过12年了。个人估计这个时候大概还有2万多不到3万人。

多尔衮尽管,满八旗据说有6万人,蒙汉八旗也有6万,一共12万。

至于狒狒们,现在大概还属于野猪皮13副铠甲的阶段,手下兵力撑死了能编2个旗,最长的也就5年吧?而且5年的这批人数量极少,大概不超过2000人。


liutom2 于 2017-3-11 22:36:36 发表了:

cc5233 发表于 2017-3-11 22:30

手下肯定要建,但是这个跟一县一元老啥关系啊……

打天下和建产业两条路下去,忠心队伍肯定能建起来

没有老红军,也没有靠得住的归化民,那就只好元老自己赤膊上阵。


cc5233 于 2017-3-12 20:00:43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7-3-11 22:36

没有老红军,也没有靠得住的归化民,那就只好元老自己赤膊上阵。

这都才到哪啊……


liutom2 于 2017-3-13 07:06:59 发表了:

cc5233 发表于 2017-3-12 20:00

这都才到哪啊……

打广东前就算过,广东就77个州县,当前不派元老当县长能放心?

这还只是广东,狒狒们还得扩编部队,当前营级部队还是元老当主官,但很快狒狒们就会扩军,至少到30个营以上吧,马上狒狒们连营长都不够了。

这还只是广东一个省而已。


cc5233 于 2017-3-13 08:37:31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7-3-13 07:06

打广东前就算过,广东就77个州县,当前不派元老当县长能放心?

这还只是广东,狒狒们还得扩编部队,当前营 …

怎么说呢,总体上还是困难太少练不出人,要求太高又脱节。这个东西嘛,出几次大事 我看也是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