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5-693090 【技术】:日本1893年山内改正型引信

北朝旧贴 | 左武卫将军 | 共 5404 字 | 2017-04-09 | | 编辑本页

左武卫将军 于 2017-3-27 14:16:08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左武卫将军 于 2017-3-27 14:19 编辑

日本在1890年前引进的120速射炮,附带的榴弹弹体引信为英国原产:一种是机械惯性触发引信,一种是电击发引信。

QF_4.7_inch_gun_ammunition_diagrams.jpg(275.92 KB, 下载次数: 0)

2017-3-27 12:46 上传

主要说机械惯性触发引信,这个引信的特点是有个出膛保险气压栓、离心式保险、飞行阻爬弹簧;

灰色的线面是铅套,上面是气压栓,这个气压栓还是离心保险栓的限制结构;

发射时据日本人的实测结果是只有200兆以上的膛压才能解脱气压栓保险,也就是膛压作用在铅套底部,然后铅套变形使得气压栓向图示的上部移动,(平时气压栓T型面上有铅环阻挡,此时铅环被压缩,向两侧的空间内变形),当然此时也就解脱了离心保险栓的限制结构。炮弹飞出炮管以后告诉旋转,然后离心保险解除。

飞行中,由于负加速度的存在,炮弹减速,此时内部的活动部件【带雷管的惯性体组合】会有前冲的惯性力,但是被阻爬弹簧阻止,当炮弹撞击目标时,【带雷管的惯性体组合】活动部件前冲克服弹簧阻力,撞击上面的击针,底火击发。火药沿着传火孔引燃引信上部的传火药。上部的传火药其实是个短圆柱内腔,外面有四个小孔可以用来均匀传火。

360截图20170327125835892.jpg(144.28 KB, 下载次数: 0)

2017-3-27 13:00 上传

不得不说,英国人的这款设计比较科学。

因为是早期的速射炮炮弹,引信是安装在单体内部的,发射前不用安装,所以这类炮弹对于运输存储保险要求较高。只有发射时的膛压才能解除保险。

---———-

日本人引进以后,由于精密弹簧的制造能力不够,日本人的介绍中说自造信管存在早炸的问题,估计是弹簧材料的时效性不够好,容易疲劳,或者难以掌握弹簧的力度等因素。反正日本是改良了……….适合于本国自己的工业水平。

话不多说,上图:安式12拇速射炮用弹底着发信管.zip(773.08 KB, 下载次数: 2)2017-3-27 13:07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金币 -1

360截图20170327130549920.jpg(101.74 KB, 下载次数: 0)

2017-3-27 13:07 上传

这是从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下载的

左上角边上第一个是早期的山内引信,第二个是山内改正型信管。

可以看出,两款引信有极深厚的血统关系。

日本的改良保留了气压栓解锁机构,但是把英国人的气压塞+双螺柱的结构改成整体式的T型栓,加工更简单。

而且引爆雷管设计再引信上端固定住,这样的设计好处是简单,缺点是安装有时不牢固;

但是日本人当年测试的【左上角第一个】早期型号存在击发率不良的问题。至于原因没说,我通过分析,发现应该是击针的质量太轻的缘故;

后来日本在山内初期型号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也就是增加了一个大质量的活动内管,而且击针也改成了T型撞针,活动组合的惯性量大大增加。

为了防止飞行时活动惯性体前冲,势必要增加防爬结构,但是日本人就是由于精细弹簧制造技术不过关,所以只是用一根铅质保险丝从引信体两侧穿进去

将内管束缚住,只要保证飞行时活动惯性体不会前冲就可以了。

而且由于弹底引信本来也是对付轻装甲或者装甲目标,所以,根本不用担心保险丝不会被切断的弊病。

运动原理:

火炮发射时依然是膛压作用在底部铅套,铅套【H】变形压缩气压栓【D】向上运动,当与气压栓上端螺接的抑板【E】上顶面与管帽【G】的表面接触后,被阻止继续前进,达到限位;同时解除活动惯性体组合(内管【B】与击针【a】);

飞行时,依然是保险丝防止活动惯性体组合(内管【B】与击针【a】)前移,当炮弹撞击目标,惯性体组合前移切断铅质保险丝【F】,撞击上面的雷管【b】发火,进而引燃点火药【k】,火焰从喷口【m】中冲出,点燃主装药;

日本人的巧妙之处在于将气压栓的垂直圆柱部中间开了一道通槽,形成类似Y型的空腔,而T型的击针则从过这个空间贯穿进而与内管【B】的上端面上的内凹槽嵌合。这样气压栓的前后移动并不会影响到活动惯性体组合(内管【B】与击针【a】),很巧妙的设计!!

无标题.png(47.73 KB, 下载次数: 0)

2017-3-27 14:06 上传

不过,这个所谓的改正型信管,还是没有英国原版产品的离心式保险结构。这方面还是不如英国的。

虽然,海战的距离较远,而且目标一般是军舰之类的装甲目标,保险丝的强度即便再高些也能切断,貌似离心保险也无十分必要。

总的来讲,这款引信还是非常符合日本当时的自行制造水平的。

从这款引信来看,日本在外形不改动的尺寸基础上,保留了原有的主要保险解锁原理(膛压解锁),而对内部进行“魔改”(尽管还是弱化了….),从而达到符合日本自行生产的需求,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另外我在国立图书馆还查到了当时日本对于各类火药、火炮、炮弹的实测射击总结,惊人的详细!而且最令人震惊的是各种弹道的计算都运用了大量的欧洲数学的前沿成果,比如微积分、函数、以及各种物理公式,简直是………..


bbbullet 于 2017-3-27 14:34:39 发表了:

哇,好的


左武卫将军 于 2017-3-27 14:50:03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左武卫将军 于 2017-3-27 14:54 编辑

我觉得临高制造这种引信也是非常适合的,起码对付敌方的战舰或者要塞还是可以的。

这引信的原理非常简单,如果去掉那个气压栓保险机构,其实就是一个带保险丝的惯性块惯性碰撞引信。

无标题1.png(20.56 KB, 下载次数: 0)

2017-3-27 14:49 上传

还是那句话,这种引信还是对付一定厚度的目标才可以,对于软质沙地之类的估计不能顺利起爆。

还得上我以前的那种引信:碰撞、短延时双模式引信。

引信双模式00.JPG(97.78 KB, 下载次数: 0)

2017-3-27 14:52 上传


cc5233 于 2017-3-27 15:11:37 发表了:

问下,现在浮波军陆军用的炮靠最后一种引信算堪用么?

能不能用于迫击炮啊?


左武卫将军 于 2017-3-27 15:15:28 发表了:

cc5233 发表于 2017-3-27 15:11

问下,现在浮波军陆军用的炮靠最后一种引信算堪用么?

能不能用于迫击炮啊? …

用不得啊,迫击炮是滑膛弹,炮弹出膛以后不转的,所以,这引信没办法解锁。


cc5233 于 2017-3-27 15:44:43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7-3-27 15:15

用不得啊,迫击炮是滑膛弹,炮弹出膛以后不转的,所以,这引信没办法解锁。

那你说的这种山内引信呢 可不可以采取比较脆弱的保险丝?

引信在发射的时候再装行不行啊,这样运输的时候可以采用强度高的保险丝,发射前再换


左武卫将军 于 2017-3-27 16:15:22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左武卫将军 于 2017-3-27 16:17 编辑

cc5233 发表于 2017-3-27 15:44

那你说的这种山内引信呢 可不可以采取比较脆弱的保险丝?

引信在发射的时候再装行不行啊,这样运输的时候 …

也不成,山内引信用的解锁机构是膛内气压压缩气压栓前移的,也就是说发射药直接作用在引信底部表面才可以起作用解除保险。

迫击炮一般是弹头引信,所以最好需要的是惯性解锁,当然不设置发射保险机构也可以,直接用后置式惯性块。

不过,还得用保险丝。

主要是运输保险,可以用一根粗钢丝插拔就可以了。

无标题1.png(41.06 KB, 下载次数: 0)

2017-3-27 16:05 上传

当然,这种是一种简化的结构,原理就是这样。

运输保险钢销在发射前拔出来,然后将引信旋紧进弹头就可以发射了。

发射以后炮弹飞行时,引信的惯性块被保险丝束缚住,不会移动,当撞击时切断保险丝,雷管撞向击针,然后击发。

还是那句话,这种引信还是没有射击接触保险的机构,相对来说不是十分安全。

比如,如果引信的运输保险拔出来了,然后炮弹被安装上了引信,但是此时装填手由于某种原因失手将炮弹掉落在地上,而且此时炮弹正好弹尖朝下,而且此时地面比较坚硬,那么惯性体有可能直接切断保险丝,上面的雷管会撞击到击针。导致爆炸;

所以,加装一道发射安全保险,或者炮口一段距离后解除保险是比较好的。

---———-

但是没有弹簧的话,我还是设想不出更加巧妙的结构。虽然有了初步设计,但是还在构思如何更加安全;

当然,图示这种的也是可以用的,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缺点就是:1.没有发射安全保险2.保险丝的强度需要校核,面对松软的土地不知道能否顺利起爆;

要知道好的迫击炮弹引信,发射时是很安全的,而且灵敏度可以做到软硬结合。坚硬的地面和松软的沙土上甚至碰触水面后都能起爆;


cc5233 于 2017-3-27 16:23:30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7-3-27 16:15

也不成,山内引信用的解锁机构是膛内气压压缩气压栓前移的,也就是说发射药直接作用在引信底部表面才可以 …

哦 理解了 山内是安装在炮弹屁股的


兰度 于 2017-3-27 18:20:35 发表了:

电击发引信是怎么回事?


cqduoluo 于 2017-3-27 20:14:13 发表了:

那时候这些东西原理都差不多吧,关键还是工艺稳定性要解决。

000063.jpg(636.52 KB, 下载次数: 0)

2017-3-27 20:14 上传


中共日本省委 于 2017-3-27 23:03:55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7-3-27 16:15

也不成,山内引信用的解锁机构是膛内气压压缩气压栓前移的,也就是说发射药直接作用在引信底部表面才可以 …

击中软目标的话可以加个引火孔用延时引信啊,在发射药推动安全栓的同时通过引火孔点燃延时药,落地后如果没有爆炸就让延时引信来起爆


气持样 于 2017-3-27 23:24:53 发表了:

将军好!


kkndlmf 于 2017-3-28 10:05:11 发表了:

这帖子好

资料详实

建议受精


左武卫将军 于 2017-3-28 10:32:15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左武卫将军 于 2017-3-28 10:36 编辑

兰度 发表于 2017-3-27 18:20

电击发引信是怎么回事?

file:///F:\Program Files (x86)\Tencent\QQ个人数据\275624651\Image\C2C\UY9XTB@I$&T4}_@)UJXWK7}M.jpg我也不是很懂电路方面的,不过电雷管用的应该是跟英国人的一样;

360截图20170328102833327.jpg(22.11 KB, 下载次数: 0)

2017-3-28 10:28 上传

这是一楼图的截图,这个就是。

不过在日本的国会图书馆内查到的也是一致的:

这个是海军造兵厂报告里的:

6寸速射炮用的炮弹以及引信

1.jpg(197.61 KB, 下载次数: 0)

2017-3-28 10:29 上传

2.png(47.79 KB, 下载次数: 0)

2017-3-28 10:29 上传

电雷管

===========

同时在海军掌炮学问答里也查到了同样的引信,不过我不懂日本人的语言、、、、、、

3.jpg(421.24 KB, 下载次数: 0)

2017-3-28 10:31 上传

4.png(56.4 KB, 下载次数: 0)

2017-3-28 10:31 上传

很显然,结构与进口自英国的是一样的;


左武卫将军 于 2017-3-28 10:34:55 发表了:

cc5233 发表于 2017-3-27 16:23

哦 理解了 山内是安装在炮弹屁股的

对,弹底引信;


左武卫将军 于 2017-3-28 10:41:37 发表了:

cqduoluo 发表于 2017-3-27 20:14

那时候这些东西原理都差不多吧,关键还是工艺稳定性要解决。

这个是弹头击发引信。

spgrmKRepos-1.jpg(95.06 KB, 下载次数: 0)

2017-3-28 10:41 上传

spgrmKRepos-2.jpg(94.66 KB, 下载次数: 0)

2017-3-28 10:41 上传

spgrmKRepos-3.jpg(94.16 KB, 下载次数: 0)

2017-3-28 10:41 上传

spgrmKRepos-4.jpg(93.08 KB, 下载次数: 0)

2017-3-28 10:41 上传

解锁有点类似这个


兰度 于 2017-3-28 11:36:35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7-3-28 10:32

我也不是很懂电路方面的,不过电雷管用的应该是跟英国人的一样;

这是一楼图的截图,这个就是。

这个是点燃药筒中发射药的电底火,不是弹头引信。


cqduoluo 于 2017-3-28 20:25:34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7-3-28 10:41

这个是弹头击发引信。

发错图了,这种吧。

000092.jpg(647.39 KB, 下载次数: 0)

2017-3-28 20:25 上传


cqduoluo 于 2017-3-28 20:29:56 发表了:

我感觉这种信管还是比较复杂的,起码也是早期汽轮机的技术水平了, 对工艺要求比较高,要规模制造,临高现在恐怕还是有点勉强,当然如果全部现代机床制造应该没问题。

其实榴弹的话,早期机械时间引信才是主流吧。


兰度 于 2017-3-28 20:31:59 发表了:

cqduoluo 发表于 2017-3-28 20:29

我感觉这种信管还是比较复杂的,起码也是早期汽轮机的技术水平了, 对工艺要求比较高,要规模制造,临高现 …

之前楼主搞过一个线膛炮榴弹的简化版。至于滑膛炮,那就只能玩时间引信了。


左武卫将军 于 2017-3-29 11:18:47 发表了:

兰度 发表于 2017-3-28 20:31

之前楼主搞过一个线膛炮榴弹的简化版。至于滑膛炮,那就只能玩时间引信了。 …

想不想挑战一下球形弹的碰撞引信???


左武卫将军 于 2017-3-29 14:14:17 发表了:

看到一款一战时期$&size=15.104px$&2 inch Vickers Medium Trench Mortar引信

No105BFuzeDiagram.jpg(68.43 KB, 下载次数: 0)

2017-3-29 14:13 上传

好简单的样子………


兰度 于 2017-3-29 18:34:43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7-3-29 11:18

想不想挑战一下球形弹的碰撞引信???

搞个球形弹万向碰炸引信技术上也当然行得通,但那可靠性和性价比,还是用时间引信算了。


a5mg4n 于 2017-4-1 23:13:47 发表了:

http://bbs.northdy.com/thread-524608-1-1.html

利用空氣壓縮熱起爆的引信似乎更簡單也更好生產?


左武卫将军 于 2017-4-2 11:21:54 发表了:

a5mg4n 发表于 2017-4-1 23:13

http://bbs.northdy.com/thread-524608-1-1.html

利用空氣壓縮熱起爆的引信似乎更簡單也更好生產?

灵敏度不够,要知道这玩意要在发射时不能爆炸,而在撞击时爆炸,所以基本上只能对付硬目标。


左武卫将军 于 2017-4-2 11:23:51 发表了:

兰度 发表于 2017-3-29 18:34

搞个球形弹万向碰炸引信技术上也当然行得通,但那可靠性和性价比,还是用时间引信算了。

英国人当年搞过球形弹碰撞引信

QQ图片4.jpg(79.44 KB, 下载次数: 0)

2017-4-2 11:23 上传

QQ图片5.jpg(64.92 KB, 下载次数: 0)

2017-4-2 11:23 上传

QQ图片6.jpg(106.69 KB, 下载次数: 0)

2017-4-2 11:23 上传


88霰 于 2017-4-9 21:14:54 发表了:

500废现在用的32式大队炮用的是什么引信?


Scat 于 2017-4-9 22:25:20 发表了:

还是弹头引信比较安全,弹尾引信如果没装好或者有质量问题漏气炮班就完球了。

弹头引信不需要很麻烦的多重保险,有一个剪切销,有一个离心隔爆板—两块固定板夹一块旋转板—旋转的时候对正传火孔,或者针刺孔,就差不多齐了,出膛保险靠剪切销,勤务保险靠隔爆板,弹引分开储存运输,除了在软地的不发火率可能高一点,该有都有了。


Scat 于 2017-4-9 22:36:40 发表了:

左武卫将军 发表于 2017-3-27 14:50

我觉得临高制造这种引信也是非常适合的,起码对付敌方的战舰或者要塞还是可以的。

这引信的原理非常简单, …

引信上一般不用打销子,因为抽掉销子以后,留下个孔,火焰可能会进去,要装手拉销也是装螺口里面。

现代大中口径引信一般是弹引分离储运,引信本身的勤务保险一般是引信本身的固有设计,比如机械触发引信的击针是连在外壳上的,只要引信体不被压扁击针就不可能动,储运的时候引信外面还有个铁皮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