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5-735358 芳草地相关信息整理

北朝旧贴 | ddike | 共 23068 字 | 2018-07-02 | | 编辑本页

ddike 于 2018-1-20 01:18:17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ddike 于 2018-7-1 19:54 编辑   这半年各种折腾,同人果然不出意外的鸽了。不过资料还是有继续整理,把这边继续更新补全一下。  继续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关于芳草地的细节冲突还是挺多的。感觉冲突基本来源于两种情况:一种是立足临高情况进行创新改革的内容和照搬旧时空情况来写的内容之间的冲突,比如学年学期的问题;另一种是写作时的时间点和转正时的时间点不同导致的冲突,比如戴嫣戴秀的问题。考虑了一下,放弃了强行融合说圆,改为把各种说法都列出来,供大家取舍。原有内容也略有调整,去除了一些个人意见。  此外,非常感谢在本楼和其它帖子提供相关资料的各位。芳草地地理位置芳草地全称芳草地教育园区,位于文澜河东岸、百仞城主城区东部的文教卫区,区域内包括学校、卫生所、图书馆、简易的体育场和俱乐部。与主城区中心的行政区相邻。文教卫区东侧就是东门市。芳草地的建立时间

  其前身临高国民学校创立时间大致在1628年12月到1629年1月。新校舍建成挂牌发生在1629年4月至5月。不过也有新校舍建设期间就开始使用“芳草地国民学校”这个名称的可能性,那样的话建校时间会更早一点。

  理由:1629年2月底召开第一届政协会议的时候使用了国民学校学生作为服务员,当时提到了他们已经接受了两个多月的教育。芳草地正式建成时相关章节提到,未成年的小元老门当时已经半年多没接受正式教育了,穿越时间点为1628年9月27日,“半年多”这个说法至少得6个月以上,也就是芳草地正式建立至少要在在1629年3月28日之后。同样的,相关章节中提到,芳草地建立时,化工口的三酸两碱工程还处于“过几天就能上马”的状态,而三酸两碱完工后,有时大夫去找吴南海商量能生产些什么的情节,当时吴南海正在食品加工厂加工4月份收下来的红薯,并且说法是“临高四五月份一过就是雨季,红薯会很难保存”。因此前后一夹,推断芳草地正式建立的时间在1629年4月至5月。国民学校****的学制

  芳草地的学制有过改革。

  最初建立时的学制是初小2年、高小3年、中学4年,一共九年的学制。这里的“中学”说的有些含糊,是单指初中还是初高中全算不是完全确定。如果单指初中、那就是基本照搬了旧时空五四制的小学和初中,如果指初高中,那么大概应该参考六三制的情况,比起六三制是小学加速了1年、中学一共加速了2年。

  到了1633年,张智翔校长进行了改革。学制改为初小2年、高小2年、初中2年、高中3年,一共也是九年。主要变动是高小又加速了1年,对比旧时空六三制学校,相当于小学和初中都加速了50%,高中维持不变。国民学校的学年与学期  这部分的描述有不少冲突的地方。有少部分章节设定国民学校为按学期入学。如7.320.李佳奈的秘密一节。但更多的地方都是按旧时空的一年一级处理的,几乎所有涉及排名、考试的地方都是如此。国民学校****的班级编制最初的编制是30人一个内务班,同住一个寝室,同生活同学习同劳动。授课时也是30人一班,原因是“超过二十人教师就很难照顾到每一个人,三十人勉勉强强”。这里隐含了一个信息:因为男女同寝这种事几乎不可能发生,所以芳草地的班级编制是男女分班的。

  到1631年发动机行动准备阶段,制度已经变成了男女合班,但班额仍然是30人一个班。

  1633年改革后,也就是芳草地参观时,已经出现了几百人一个教室的大课,可能是因为师资力量不足的改革,也可能是课程性质的特殊(比如某些以展示、直观了解为主的课程)。此外后文对快班的描述中提到,快班是国民学校罕见的小班教育,因为小班是20人多一点一个班,所以不清楚这里的“小班”是相对与正常的30人班级,还是此时普通班已经都改成60人甚至更多的大班级了。芳草地的教学楼与教室

  芳草地建立时,共有“十几栋两层的红砖砖木建筑。”“一栋楼里最少可以装进四到八个班的教室,甚至有十二乃是十六个教室的。”简单的都取平均估计一下,15栋楼x10个教室=150个教室。都按30人班级计算可以同时容纳4500名学生。另有办公楼、实验楼等。这些建筑是芳草地里所有学校共有的,并不全都属于国民学校。

  教室分配方面,最初由于教室数量紧张,班级没有固定的教室,采用类似于大学的方式,上对应的课去对应的教室。不过其实最初国民学校的学生是很少的,仍然会教室紧张的原因可能是各种职业学校占了太多教室?到芳草地参观时,早操一段里提到了“回到各自班级的教室”,可能是因为几年来有所扩建使得教室不那么紧张了,当然也可能单纯是我的过度解读。芳草地的课程和作息

  课程最初是“三三制”:三分之一时间文化课、三分之一劳动实践课、三分之一军事和体能锻炼课。所谓的劳动实践课,自然不是拿剪刀胶水做做纸模型,捏捏橡皮泥,而是到田间地头、到工厂企业里去实打实的当小工干活。1633年改革中是否有变动不明。

  作息方面的信息很零散,并且来自不同的时间点,找到的大致有:6点晨跑、7点到17点都在上课、每天8节课,每堂课40分钟。有早晚自习。自习延续到深夜。在校学生与适龄儿童数量

  相关信息不多:

  1631年,发动机行动开始前,有高小生约300人,初小生约3000人。

  1633年,芳草地参观记,有小学生约6000人,平均每个年级1500人,其中高小一年级学生明确有一千余人,中学部尚未正式运作。此外还提到,有两三千应入学的适龄儿童因为资源紧张未能入学。

  基本同时期的发动机行动总结中,提到交给教育口接受教育培训的十四周岁以下少儿人口约60000人。

  这里可以看出两边的数字冲突的有点厉害,差了一个数量级。假设少儿的年龄平均分布,每个年龄会有60000/14≈4285名学生。如果芳草地不扩张的话,每年只招收正好7周岁的少儿都只能消化不到一半的适龄儿童。更何况还有8-13周岁的20000多名适龄儿童在那边等着。教育大跃进不可避……。快班、选拔组和学习院

  快班的概念最早在芳草地建立的时候就有了,经过一年级的学习,能够达到识字2000个和简单四则运算的学生进入快班准备进入高小,其余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准备毕业。

  但到了1633年,快班的定义完全不同了,快班学生成了精英中的精英的代名词。每年级前300名为选拔组,有奖学金。选拔组中的前64名才能进入三个快班,即每个年级的一二三班。班级的人数不是通常班级的30人,而是20人多一点的小班,他们一个学期要学完一年的课程。每个年级的快班会和为小元老开设的初号班一起在学习院进行学习。学习院有单独的制服、校舍甚至食堂。学历与学力

  高小及以下文凭是可以通过每年两次的考试直接考到的,不一定要实际在校学习。职业教育

  有为甲、乙、丙种文凭毕业生准备的高等、中等、初等职业培训。根据培训内容不同,耗时从三个月到三年不等。其中提到初等师范生要在学习期间同时学习高小课程,达到高小毕业水平才能毕业,也就是初等师范至少要耗时两年以上,很可能是三年。根据旧时空的经验推测,其它需要耗时三年的职业培训很可能会有医学(非护理类)。定向培养班(直接贴原文了)  芳草地内有一些特别的“定向培养班”,诸如:军事班、警政班、医务班、工业班等等。这些班级都属于“定向培养”。学员由定向培养部门自己选送,由“委培”单位支付学费和生活费。不过学生在国民学校内并不学习具体的业务知识,只是进行文化课学习。除了在课程设置上根据专业特点略有偏向之外,和其他班级没什么区别。找到了但未采用的信息

  《初号班众生相》一节的第一段提了一些芳草地相关的信息如下:“每一个年级的选拔组有六十四人,芳草地从初小一年级到高小三年级,五个年级一共有三百多位顶尖的学生佩带着学习院的纹章,在这里陪他们这寥寥十来个小元老念书。至于说中学生,归化民里还没有中学生……”

  这段描述和前面的总结有大量的冲突。首先这里似乎把选拔组和快班写混了。每个年级负责陪小元老读书的64人应该是快班而不是选拔组。并且,这段剧情发生在1634年5月,群侠闹临高时间前。然而学制的描述还是芳草地最初建立时的版本。另外,1629级和1630级的学生此时应该已经进入初中一年级了,但这里却说还没有归化民中学生。因为这边对芳草地的描述是一笔带过的,闹临高事件才是核心,所以我认为可信度较低,没有采用。国民学校各年度大事

1628年:临高国民学校时期,仅在年底有一些(如果不是没有的话)学生,成员为孤儿和从广州买来的儿童。教学内容以扫盲和纪律性训练为主。

1629年:芳草地国民学校正式建立。随着穿越众的势力扩张,归化民职工子女和附近村子的适龄儿童开始进入国民学校。

1630年:7月,澄迈大捷。在9月份有数量不少的“质子”被送到国民学校自费就读。同时,穿越众的影响力扩展到全岛,岛内其它地区的适龄儿童也开始入学。

1631年:10月,登州之乱开幕,发动机行动开始。行动开始前,芳草地有高小生约300人(1629级),初小生约3000人(1630级、1631级)。

1632年:发动机行动运送来的山东儿童开始大批入学。

1633年:发动机行动结束。

1634年:第一批中学生入学(1629级、1630级)。两广攻略准备阶段,芳草地毕业学员300人进入行政干部学校,为北上做准备。

二五期间规划(1635年-1639年):在临高设立综合理工学院和高等师范学院作为文理科高等院校。(按目前学制,应该到1638年底或1639年初才有第一批高中毕业生。)

1635年及以后的具体发展暂时还没总结。因为是正在进行中的状态,光是广东目前就已经开了双线了,同一时期临高的发展可能未来还要回头补充叙述,所以我这边也就先这样放着了。芳草地的教师元老教师:大部分在临高的元老都要在芳草地兼职上课,这里主要统计做过专职教师的元老。截止芳草地建立时,教育部共有12名元老,但具体是哪12名元老不明。胡青白:教育人民委员。白雨:教育部办事员,工体教研组长,“学工”教师。搞电脑网络出身,有旧时空教师经验。他的生活秘书负责芳草地元老教师的小灶。方忆静:初号班教师,芳草地建立后调入芳草地。原元老宿舍管理员。原保育老师。张智翔:校长。化学教师出身,副校长工作经历,会打猎,能开A1大货照,一级厨师证的获得者。姬信:女仆革命事件后进入芳草地。法学俱乐部成员,土著权益保护协会创立者。发动机行动中调往台湾。“钱校长”:吕洋的母亲,资深小学教师,初号班班主任。袁子光:理科教研组组长兼教务主任,数学教务组长。旧时空初中数学教师。现调往广州,任广州教育人民委员会委员长。蒋佑中:非科班出身。发动机行动中调往济州岛。肖照川:文科教研组长兼训导主任,原中学化学教师。董亦直:总务主任。工科毕业生。现调往广州。曾协助主持广州公务员考试。刘翔:文科综合教师。某著名理工大学的博士,程序员出身。自芳草地调出后曾任驻琼山县办主任。现任广州市市长。杨欣武:金融专业出身,张智翔改革后调入芳草地。生活秘书杨继红,即女仆杀人案中的杀人者。崔汉唐:一所不知名二本院校的美术师范生,当过中小学教师,业余爱好十分广泛:武术、射箭、冷兵器、手工制作无所不包。后转入新道教。南宫浩:专业作曲编曲人员,音乐教师。 值得一提的非专职元老教师:熊卜佑:会临高话的元老,在芳草地教普通话,顺便学当地话。卢炫:主业大图书馆办公室主任。兼职芳草地(文科)教师、学徒总队文化教员。辛无罪:被胡青白抓去在分配给学校的政保总局专人的监督下每周二次对高小生进行数据分析的启蒙教育,以及SOP的基础培训。归化民教师:张兴教:扫盲教师。现任“吴(南海)办”主任。冯珊:冯诺资助的学生。1635年时16岁,中学生,数学偏科。兼任高小数学教师,兼任计算中心工作人员。杨增的妻子:芳草地的初级教师,江西逃难来的流民家庭出身。穿着土气,说话木呐的女性。阿秀:常师德的女仆,国民学校幼儿园保育员。其它:发动机行动中搜罗到的知识分子,甄别后较为可靠的分配到行政口,其余的作为扫盲教师。芳草地的学生暂时只统计了国民学校学生和部分职业学校学生。11楼的繁华烬燃统计了到第四卷左右的全归化民学生列表,涵盖范围更广一些。国民学校-元老学生:  卓小敏(男):父亲卓天敏,元老。D日时6岁。  张允幂(女):随父亲穿越。现在实习中,任广州综合办公室副主任。  林子琪(女):父亲林法天,农业口元老。  钱朵朵(女):父亲钱水廷,现任海南大区区长兼临高特别市市长。国民学校-归化民学生:  符喜(女):1629年入学,当时十三四岁。符不二家的家养丫头。万里辉准备和她结婚。  季园(女):1629年,作为元老季润之的徒弟,被带去了三亚。原姓王或者黄之类的姓。  季墅(男):1629年,作为元老季润之的徒弟,被带去了三亚。原名杨二根。

  阿萝(女):常师德的女仆。

  阿碧(女):常师德的女仆,乙种文凭。

  李荃(女):李默的女儿,走读。5.408节马上就要初小毕业了。女仆革命时8岁。成绩还不错。

  赵传一(男):选拔组成员。(刘大霖家)赵管家的孙子。第二次反围剿后10岁,读二年级,是第一批按照标准教学大纲学习的学生。实际已经学到了四年级的课程。  赵传一的妹妹(女):选拔组成员。  路甲(男):投靠穿越者时年龄稍大,被吴南海收做了徒弟。是读了国民学校还是只经过扫盲不明确。  路乙(男):父亲路大,学田的佃户。哥哥路甲。(李孝朋家)李四公子(男):1630年,二次反围剿后被送入芳草地,入学时11岁。李家庶出,此前在家塾念书。  黄平(男):1630年,二次反围剿后被送入芳草地,入学时十四五岁。原黄禀坤小厮。校橄榄球队明星。高小毕业后,数学成绩突出,转财会培训班。现在广州税务局任职。  李小刚的儿子(男):祖父李大刚,江西人,起威镖局的老一辈,是孙可成最忠心的“同乡老弟兄”。父亲李小刚作为长江行动小组的随行人员。母亲向春花也是护宅镖师出身。父母目前应该在武昌。  乌开地的儿子(男):父亲乌开地,在北京冷凝云手下。

  尤秀家的老大(性别不明):母亲尤秀,南宝合作社主任,闹临高事件中与黄真交往并怀孕。家中共有三个子女。

  蔡司(男):成绩很不错。到光学厂实习过几次。哥哥蔡俊杰,父亲蔡生杰。  陈光济(男):略显清瘦单薄。因为写作文被提过一次的龙套。  柯雷尔(男):刘翔资助的学生。父亲叫柯克,是个木匠。  郭熙儿(女):刘翔女仆郭灵儿的堂房妹妹,和郭灵儿家当初一起被收容到海南来。她的成绩不怎么样,属于垫底的层次。去年初小毕业之后就进了某机关当个办事员。年龄写得是十六岁――实际上只有十五岁。钱羽之(男):职业学校1634级第6期。临高本地人,母亲早逝,父亲是海岸警备队的水兵,在香港牺牲,死不见尸。有一个小两岁的妹妹。  王德纲(男):元老王涛的养子。文艺骨干,跟王涛学习说书和说相声。  侯闻永(男):乙种文凭。行政实习生。曾经在马千嘱手下工作。  筚达(女):黎族,在国民学校学了一段时间汉语。只有丙种文凭,即未达到初小毕业水平。  萧占风(男):1629年入学。取得了甲种文凭。从后面的经历看,取得文凭的时间不晚于1631年。雷州人,甜港风云中重要人物。附学生员,入学时至少18岁。毕业后转入民政培训班。后曾任几任村长,公社民事协理员,儋州县办任职。1632年被对外情报局借调派回雷州站做副站长。明面身份是吴明晋的师爷。  冯珊(女):(归化民教师部分统计过)戴秀和戴嫣,这段有矛盾的地方,所以多摘录了一些原文。

  戴秀(女):民政部实习生,杨云的秘书。父亲戴德高。

  澳洲髡人突然登陆,在开始的惊吓之后,戴德高靠给首长们卖粮卖菜很是赚了一笔,随后心思一动,就把待字闺中的二女儿戴秀送入了国民学校。拿到乙种文凭之后,戴秀因为年纪超过了十五岁,成绩也不突出,没能继续读高小。

  戴嫣(女):(1633年初)高小一年一班。父亲戴德厚,弟弟戴瑜。家中总共有过两子三女,其余的孩子都不幸早夭,如今只有九岁的女儿戴三娘和七岁的二儿子戴瑜。

一年前全家刚到临高,八岁的戴三娘在东门市走失,正当全家以为被人贩子拐了去,焦急万分的时候,一位男首长抱着女儿送来,夸女儿聪明可爱,还问戴德厚愿不愿意让女儿入国民学校读书。

原本也就这么一说,但他全家到了戴家村,被同宗三哥戴德高知道此事后,好说歹说,非让他把女儿送入学校,当时他求庇于三哥也只好答应,不久女儿和三哥的女儿戴秀就以那位男首长的推荐名额入了国民学校,从此有了个戴嫣的名字。

入学第一个学期就表现出众,国民学校初小一年级有几千学生,她第一个学期的总评定成绩就杀入了前三百名,受到老师重点关注,随后排名不断上升,到初小二年级的时候已经到前二十一名这个微妙的位置。顺利的进入了快班学习。

芳草地从开始有学期选拔排名的第一个学期起,各年级还没有一个女生能够冲入前二十一名的。戴嫣成了第一个闯进前这一排名的女生。

在快班用一个学期学完了一个学年的课程之后,她进入了高小一年级,在高小的第一次总评定的时候就拿了第一。顿时成了轰动整个芳草地的大新闻。

推荐女儿来此读书的就是罗首长,不过戴德厚不属于归化民,现在也没弄清楚罗首长的完整姓讳。(疑似为早期盯上郭芙的罗铎)

自我矛盾:一年时间升到初小二年级,进入快班,快班学完二年级课程用时半年,进入高小到第一次总评定用时半年(总评定每学期一次)。一共需要2年,而不是1年。

与戴秀的信息矛盾:按戴秀部分自身的描述,戴秀入学应该很早,在1629年左右。但是按戴嫣部分的描述,戴秀入学就要推迟到1632年,而且戴嫣高小一年级时戴秀已经工作,等于从成绩普通变成了一年读完初小了。

商务职业班:  纪米德(男):乙种文凭。临近毕业时被选入东南亚公司参加首次吕宋远航贸易的的实习。目前在马尼拉工作,配合兰度等人。护理班:  郭芙(女):一期生。原名郭三娘,曾有元老想给她起名郭津津,被否了改成郭芙。目前与河马元老正式结婚了。曾任三亚卫生所护士长,后回到临高深造。  白洁(女):三期生。在三亚实习中。  00967号告密员(女):在广州工作的护士。举报了李默的异常行动。警政班:(1635年)五年来芳草地国民学校警政专业班一共只培训了不到一百人的专业学员--这些学员现在构成了国家警察里的“职业组”。  高雄警察所的所长:其它信息不明。  李永薰(女):(1631年下半年入学)读的是一年制警政班,而不是三个月的短期班。南京应天府江宁锦衣卫百户属下小旗之女。  乌项(男):(1635年)二十出头,广州市警察局刑事科科长。芳草地国民学校警政班第一期。慕敏亲自带过的“高足”。行政培训班:裔凡的C级秘书(女):裔凡购入A级秘书后把她送到了培训班,现任裔凡办公室秘书。刘四(男):原名刘三八,广州难民出身。有几年村干部工作经验,目前在佛山工作。蒋雯莉(女):汤梦龙的生活秘书。负责甲子煤矿日常行政性事务工作。3.299政保局学员队:  陆橙(女):1630年入学,入学时20岁。广州破产小业主家庭出身。原名陆小娘。弟弟陆守业。父亲陆白,原名陆初一。  柯云(女):1630年入学,入学时15岁,对外说17岁。十人团成员。  姚玉兰(女):1630年入学,佛山人,全家主动投澳宋,非契约奴。父母在临高食品厂工作。后转往财税班,毕业后调往广州税务局。  杨草(女):1630年入学,入学时23岁。戏班子出身。  何春(女):政治保卫士官生,陆橙等人的学队长。个人编码:1629042749545210。财税班:  南婉儿(女):1634年闹临高事件被捕后,第一批被解放、入学。原衡山派弟子(税务部分错写成峨眉过),是师傅从山下捡来的弃婴。现任广州税务局大厅主任。  黄平(男):(国民学校部分统计过)  姚玉兰(女):(政保局学员队部分统计过)情报工作学习班  高弟(男):1629年毕业,当时十四五岁,从时间逆推很可能是一期生。部分章节写作“高第”。江西人,原是高举的奴仆。父亲高青,本名刘青。母亲高纤。姐姐高露洁,现任王洛宾的生活秘书。最后出场在琼山。现状不明。  陈同(男):一期生,成绩优秀。广州解放前工作相当于广州特务机关总事务长。现状不明。


没事乱溜达 于 2018-1-20 10:29:23 发表了:

16岁工作的情况历史上很多,也符合临高的情况。古代人成年早,王熙凤执掌大权时年龄也很小。最关键的是同人要有学校秘闻,比如袁老师的传闻……


熹门 于 2018-1-20 10:51:10 发表了:

没事乱溜达 发表于 2018-1-20 10:29

16岁工作的情况历史上很多,也符合临高的情况。古代人成年早,王熙凤执掌大权时年龄也很小。最关键的是同人 …

鬼畜教室之姐妹的哀嚎?


繁华烬燃 于 2018-1-20 11:26:41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繁华烬燃 于 2018-1-20 11:29 编辑 大力支持,我也整理了一些资料,稍后贴上来

突然想到个事,穿越公司在一年的准备期间,孩子们是怎么样的?没有待在元老身边吗?


没事乱溜达 于 2018-1-20 11:41:30 发表了:

熹门 发表于 2018-1-20 10:51鬼畜教室之姐妹的哀嚎?

这你要问袁老师。还可以打听打听格子裙俱乐部的秘闻


繁华烬燃 于 2018-1-20 11:58:15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繁华烬燃 于 2018-1-20 13:07 编辑

1、学员分配、教育领域政策…

     根据年龄、能力分班(2.117.攻心为上(二))

     这一节提到学生年龄在13岁以下的,全去“初小”,

     超过13岁的,算术好或者表现出其他天份的,去“技术学校”,

     没啥天赋特长的,丢到 “军政学校”。

     “委培生”(3.116.学生们)――由穿越者个人送来或者认养,相关的抚育费用由他们自己的收入中扣除,

     经过简单的基本扫盲学习和军训之后就由“师父”们带回去自己教育了;

     “官费生”(3.116.学生们)――则是将各个渠道收纳来的孩子,由教育部统一抚育教育,再根据学习情况送往各处。

     临高教育基金会制度(3.218.教育基金会)

     临高县学生补助政策(3.218.教育基金会)

2、教育部是在(2.165.机构调整)成立的

     国民学校(3.118.学制)建立

     职业学校(3.118.学制)由原“学徒总队”改制而来

     子弟小学(3.121.检疫营)暂时为教育园全科班,用于解决穿越者带来的未成年子女的教育问题;临时班由胡青白和方忆静亲自管理;

     女仆学校…

     国民学校.警政学习班(3.223.警政拓展)

     国民学校.军政学校海士一期(3.306.海军少尉)

3、其他有记载的短期培训班

     土著警察队培训班(2.95.东门市派出所(二))

     士官培训班(3.281.铁鸟和千里眼)

     宣传鼓动短训班(3.265.秋赋(三十))

     情报工作训练班(3.288.用人)

     国民学校的税务短训班(3.275.宣传攻势)

     国民学校的财会培训班(3.279.新的地契(一))

4、教育相关人员部分统计

     方忆静(女).元老.保育老师

     白雨.元老.搞电脑网络出身,当过教师,身高一米八(3.9.平板玻璃生产线)

     胡青白.元老.(3.113.修道院长)

5、芳草地教育园区(3.119.校园)     

欧式石头大门…

门口炮楼

宿舍

校舍

教育部办公楼

操场

校园实验农场

校园简易工厂

校园图书馆

校园实验室(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电学)里面很多仪器设备是旧时空带来的

6、其他印象中内容

     学校管饭,伙食不错,尖子生的更好。

     学校主要是住宿制,很少有走读。

     学校有农忙假…..?

     学校内有“十人团”….

     学习用品比较简陋

     学校大门很宏伟……


cc52333 于 2018-1-20 12:04:40 发表了:

没事乱溜达 发表于 2018-1-20 10:29

16岁工作的情况历史上很多,也符合临高的情况。古代人成年早,王熙凤执掌大权时年龄也很小。最关键的是同人 …

我觉得16岁都够呛 不要12岁工作的不是学习成绩好就是家里有点底了。


没事乱溜达 于 2018-1-20 12:11:02 发表了:

cc52333 发表于 2018-1-20 12:04我觉得16岁都够呛 不要12岁工作的不是学习成绩好就是家里有点底了。

记得有人说过,现代人需要学习大量知识,古代人大部分是简单重复劳动或者全靠熟练度提升技术,不需要专门的知识培训。现代的童工也不用上学校培训。

古代11 12结婚的很多。王熙凤好像就这么大。


没事乱溜达 于 2018-1-20 12:14:12 发表了:

繁华烬燃 发表于 2018-1-20 11:581、学员分配、教育领域政策…

     根据年龄、能力分班(2.117.攻心为上(二))

     这一节提到学生年 …

没天赋去军政—这个主意很坑,领导层越来越那啥

农忙假必须有


ddike 于 2018-1-20 12:32:22 发表了:

繁华烬燃 发表于 2018-1-20 11:58

1、学员分配、教育领域政策…

     根据年龄、能力分班(2.117.攻心为上(二))

     这一节提到学生年 …

教育相关人员在芳草地参观记(6.108.茉莉轩考察代表团)和其它章节也有提到。

除了你提到的三个人以外,还有

姬信 虽然更多是在法律方向的剧情里出场,但姬信平时是在芳草地上课的(4.213.法律)

张智翔 新任常务副校长 旧时空化学教师出身,有副校长工作经历(6.108.茉莉轩考察代表团)

袁子光 理科教研组组长兼教务主任,旧世界教师出身,强推了学生怕败露才跑来穿越(6.108.茉莉轩考察代表团)

肖照川 文科教研组组长兼训导主任(6.108.茉莉轩考察代表团)

董亦直 教师兼总务主任,低调的工科生(6.108.茉莉轩考察代表团)

钱校长 尊称,本名我没找到。吕洋的母亲,主要负责未成年元老的教育和教材编写(6.108.茉莉轩考察代表团)

可能还有我漏了的。人的统计比制度、校舍之类的麻烦的多。尤其是对归化民学生的统计,往往都是各章节要用到人的时候现场口胡出来一个,然后加上芳草地教育背景,资料分的及其零散。想反过来考证一下他们都是哪一级的学生、都是什么家庭背景之类的都很麻烦。想找全了基本得把整本书从头到尾筛一遍。


繁华烬燃 于 2018-1-20 12:38:14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繁华烬燃 于 2018-1-20 13:02 编辑

ddike 发表于 2018-1-20 12:32

教育相关人员在芳草地参观记(6.108.茉莉轩考察代表团)和其它章节也有提到。

除了你提到的三个人以外, …

带名字归化民学生的数据我倒是正在统计,只不过精力原因进度非常慢,半年了才统计快到第四卷左右…而且还有遗漏

高弟.(1.12.奴仆(二)).出场时十三岁.小学文化后进入情报部门学习进修

谭小芹(女).(2.59.发动群众(二)).盐场学习班.后成为妇女干部,高级归化民干部

郭芙(女).原名郭三娘.(2.89.检疫所(二)).年龄未知.小学文化后进入医护学校.后任临高总医院护士长

田凉.原名田三五.(2.89.检疫所(二)).年龄未知.扫盲班后进入陆军

阮小二.(2.89.检疫所(二)).年龄未知.海军上士,炮术出众,一直驻扎在博铺烽火台上,现在已经当上了炮长3.307;

阮小五.(3.174.五桅船).十六岁3.307.海军中的“十人团”成员;二百吨帆船的枪炮长3.305;海军少尉3.306;特务艇船长3.307;

阮小七.(3.174.五桅船).十三岁3.307.军政学校海军士官生班就读,炮术很好3.307;

王德纲.(3.40.榆林堡).十来岁.广州收来的难民,王涛徒弟,学说书等

张怡(女).(3.92.百仞总医院).年龄未知.总护士长

侯清(女).(3.92.百仞总医院).二十出头3.92.护士.侯闻永之妹,姐姐??

侯闻永.(3.92.百仞总医院).十五岁

郭津津(女).(3.92.百仞总医院).年龄未知.护士

达式.外号小鞑子.(3.97.尼克的事业 二).炮兵学兵.河南人,头发有点卷

胜宝.(3.97.尼克的事业 二).年龄未知.马厩学徒

来宝.(3.97.尼克的事业 二).年龄未知.马厩学徒

符悟本.又名符四男.(3.115.第一次有关中医的争论).十一岁3.115.中医学徒.刘三收的徒弟

路甲.(3.116.学生们).年龄未知.农场学徒.县廓都人,吴南海徒弟

路乙.(3.116.学生们).年龄未知.农场学徒.

袁斐.(3.116.学生们).年龄未知.来自十三村

乌项.(3.116.学生们).年龄未知.刑侦学徒.慕敏徒弟

陈同.(3.137.佛山之行(三)).年龄未知.情报班学徒.情报学习班第一期的高才生

钱多.(3.187.营啸).年龄未知.教育兵.能力平庸….

金喜珊.(3.191.勋素济当官).十八岁3.191.勋素济秘书.女仆.既黑且瘦。其貌不扬。福建那边来得,孤儿出身的逃奴

黄中山.(3.197.操纵温度).年龄未知.玻璃厂徒工

何春.(3.266.秋赋(三十一)).年龄未知.政治保卫士官生.个人编码:1629042749545210。

蒋雯莉.(3.297.员工福利).十六岁3.297.行政学员.身体很是壮实,长相普通

季园(女).(3.312.秘书和徒弟).十四岁3.312.季润之学徒.有画画的天赋

季墅.原名杨二根.(3.312.秘书和徒弟).十五岁3.312.季润之学徒.原名杨二根有画画的天赋


ddike 于 2018-1-20 12:45:57 发表了:

繁华烬燃 发表于 2018-1-20 12:38

带名字归化民学生的数据我倒是正在统计,只不过精力原因进度非常慢,半年了才统计快到第四卷左右…而且 …

辛苦了。

这个工程量特别大,很多就是某章节里提了一嘴,统计的时候一不留神就会漏掉。

而且还有个不爽的地方是起点现在吞了好多章节,不知道那里面有没有漏下的。


无心法师 于 2018-1-20 15:03:34 发表了:

繁华烬燃 发表于 2018-1-20 12:38

带名字归化民学生的数据我倒是正在统计,只不过精力原因进度非常慢,半年了才统计快到第四卷左右…而且还 …

工作做的真扎实


crazikid 于 2018-1-20 15:22:57 发表了:

赞一个


奇怪的抓手 于 2018-1-20 15:23:00 发表了:

话说实体书里,女人老人孩子数量翻了很多啊


琼府县办刘主任 于 2018-1-20 15:28:45 发表了:

不能光算学校正经出身的啊

军队的文化学习 退伍后来教1 2年纪或者搞识字扫盲班还是没问题的

类似的还有在岗培训后的工人 如果工伤失去劳动能力的···

前期芳草地的主要任务还是提高识字率吧 真正往上教知识,还真得靠选拔组之类的了


繁华烬燃 于 2018-1-20 16:18:03 发表了:

无心法师 发表于 2018-1-20 15:03

工作做的真扎实

催更,法师趁着周末不来个双更?


繁华烬燃 于 2018-1-20 16:23:09 发表了:

奇怪的抓手 发表于 2018-1-20 15:23

话说实体书里,女人老人孩子数量翻了很多啊

是呀,冲突更剧烈,情节更激荡….

今儿腰好点没?要不双更?


繁华烬燃 于 2018-1-20 17:32:38 发表了:

琼府县办刘主任 发表于 2018-1-20 15:28

不能光算学校正经出身的啊

军队的文化学习 退伍后来教1 2年纪或者搞识字扫盲班还是没问题的

类似的还有在岗 …

芳草地作为正式学制学校,还是以 “为未来提供合格的普适型人才”  作为正式的目标比较好。其他扫盲、识字等只是附带任务,各种临时培训班以后肯定需要淘汰,以各部门实际工作需要自行开办或合办。因为前几卷所处实际情况是各种资源缺乏,所以机构混乱、师资不足、学员未能有效培养等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之后顶多缓解(纵观…哪儿哪儿都是到学校要人…)

扫盲、识字这些其实让师范类培训生来做最好,比较简单还能得到有效锻炼。军队出来的有文化的归化民最好分散到各地,元老院治下太多统治区缺乏这样的人才。

现在学校还是很缺乏的,其他地区的教育情况没有提及不过不容乐观,但是元老院所有治下的区域都应该普及教育,再教育,成人教育。不管是参军,还是参加其他工作,不管是工厂的工人,还是看门的大妈,继续教育的工作不能停止,不传授知识也得继续认字,也得洗脑。

还有其他对普通百姓的教育,对外来人员的教育,留学生教育,澳宋高等教育等内容需要考虑…..


cc52333 于 2018-1-20 18:05:05 发表了:

没事乱溜达 发表于 2018-1-20 12:11

记得有人说过,现代人需要学习大量知识,古代人大部分是简单重复劳动或者全靠熟练度提升技术,不需要专门 …

劳动生产率低,积累少,生活压力重。

上不起学。从事简单劳动对知识技能需求确实也低。


cqduoluo 于 2018-1-20 20:44:47 发表了:

聊聊我的一些看法。

芳草地的学年与学期

早期临高学校应该没有学年的,因为初期肯定很多临时送入学校的孩子,所以我觉得初期应该是每年分2个学期,每个学期教授现代一个学年的教学内容,跟得上进度的升学,跟不上的就放慢速度完成初小去工作。当然这样又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淘汰率应该很高,初小生高小都应该淘汰一半以上,所以我很早就觉得那个6000人每个年级有1500不对,临高的教育应该是金字塔型的,初小人数远远多于高小,初中又远多于高小。

插班的处理

所以这个就是一个BUG,应该是按学期排名的。

芳草地的班级编制

初期招生少,30个可能都填不满,后来人数暴多,5、60个都是正常的,这个现代也不是固定的,很多县级中学60个人一个班也有。大教室那个,我觉得应该是礼堂上的吧,也就是一些文化课劳动课之类,还有体育课。

芳草地的教学楼与教室

书里的意思十几栋是芳草地初期的全部建筑吧,怎么可能都是教学楼,办公楼和宿舍楼呢?初期学生老师都是住校的,宿舍楼肯定比教学楼面积大,还有食堂、澡堂等公共建筑,所以你这个估算偏差大了。我估计芳草地一期也就能容纳1500-2000学生,后来教学设施肯定是不断建设的,毕竟最初就是小学而已,中学肯定不会同期建设,现在学习院都建起来了,教学设施规模翻几倍才对。

在校学生与适龄儿童数量

发动机行动的人口不是都分去临高的,自然不需要都去芳草地,那时候高雄鸿基三亚琼山这些次一级小学都建起来了吧,按人口分配计划整个琼北也就一半人口而已,孩子也就分个2、3万去芳草地,而且这2、3万并不是全部马上去的,发动机计划结束的时候,大量等待分配的人口依然还在山东和济州岛,需要1、2年内慢慢移民过来,所以实际上没你算的那么大压力。不应该总是把国民学校教育体制和芳草地划为等号,现在都二五要结束了,临高的教育体系规模肯定不是原来的样子。

快班、选拔组和学习院

选拔组才300个,一个年级1500不可能就300个能升学吧,所以我认为是不一样的,普通班里的快班就是能升学的,快班里的选拔组是能跳级的,而选拔组里也有快班和平行班的区别,我是这么理解的。

学历与学力

这个划分明显不对,扫盲可能就1、2个月,怎么可能和现代小学毕业比?再说中学毕业也才9年,怎么可能就等于大学了,临高肯定是要搞大学的,以后还会有硕士和博士,那时候你这个划分咋办。小学毕业就是小学毕业,初中毕业就是初中毕业,在以前小学毕业也算有文化,但不能说就等于今天的初中乃至高中生了,不是一码事。

找到了但未采用的信息

选拔组也有快班和平行班,这样就说得过去了,至于还没中学生,书里好多时间线是跳的,那个同人应该是1632年左右,没初中生才对。临高学制肯定是不断变化调整的,最早1629年建立的时候,学生太少,里面挑精英太难,30年反围剿之后人数大增,才有了选拔组,应该是这么个发展过程,那么1633年就算学制改了(其实我认为这个学制完全没意义,4年小学实在太短了,既然有选班组跳级,那5年甚至6年都更合理。),没中学生也正常。

国民学校各年度大事

教育改革就是瞎整,但是也不能说没高小上,前面的可以不变,后面的再改呗。

最后的一点个人意见

我的理解,教育三三制主要还是解决教师数量不足的,体育课劳动课军事课,可以几百人一起上,只需要几个老师,而且这也只是初期的应急政策,现在书里没人提,不代表没改。

倒是那个四年制小学纯属瞎折腾,以后谁写教育同人可以再改回来,就把这个当做典型的教育改革错误大批特批。


无心法师 于 2018-1-20 21:04:40 发表了:

繁华烬燃 发表于 2018-1-20 16:18

催更,法师趁着周末不来个双更?

最近太忙了


ddike 于 2018-1-20 23:36:55 发表了:

cqduoluo 发表于 2018-1-20 20:44

聊聊我的一些看法。

芳草地的学年与学期

早期临高学校应该没有学年的,因为初期肯定很多临时送入学校的孩子 …

感谢这么认真的回复

  教学楼这部分,确实宿舍之类的会占掉很多楼。不过即使这样,前期应该也是像你说的教室比较充裕的,后期反正可以靠再接着盖楼来解决,问题不算特别大。

  发动机行动这部分,我有点不太同意。那约6名万少儿人口已经是刨去留在济州岛和台湾的人之后的数字了(6.87.人口分配)。虽然可以在三亚、澄迈之类的县建立学校来分流一部分学生,但对教师数量的要求并不会因此而减少。原有地方人员的工作负荷本身就不算小,抽时间搞个夜校可能还行,来支撑全日制学校基本是有心无力吧。这么做能想到的好处主要是离学生父母的安置地近,周末回家方便,以及节约一点临高的土地,总体意义不大。

  不过我同意你说的分多年消化掉这批学生,这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处理方式了。比如随便说个简单的方案,第一年(1632年)招收11、12、13周岁的孩子,第二年招收9、10、11周岁的孩子,第三年招收7、8、9岁的孩子,这样分三年来解决。可惜即使这样芳草地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估算一下60000/14*3≈12857,这个数字再加上本地的正常招生人数,恐怕已经是原本招生人数的五倍以上了。盖校舍、班级人数增加、增加教师人数得一起上才有希望完成任务。

  另外不太重要的一点,现在的故事应该才进行到二五计划初期吧?1635年初开始二五,现在进度比较快的广州线也才到1636年初。但是对上面的讨论影响不大。

  学历与学力这部分你说的非常有道理,我写的太草率了。那段本来是我自己总结的时候随手写的一点东西,和其它有原文出处的东西一起发出来也太不合适了,我一会儿去把那段干掉。

  关于同人的时间线问题我也有同感,很可能是同人写的时候作者设定的时间点和被收录进正文的时候吹牛大给定的时间点不一致导致的BUG。除了那段我后来又发现了一段也有同样的问题:(6.125.大有前途)提到了国民学校目前最高只有高小一年级,但是在正文里这是1633年的事,之前明明1631年发动机行动前就有300高小生了,过了两年还是只有一年级怎么看都是BUG了。估计是同人写的时候是按1631年左右设定的,这样戴嫣作为第一个进入学年前21名的女生震惊土著也相对正常,不然到1633年芳草地都建校四五年了,小学女生成绩和男生拼的有来有回甚至压男生一头都应该是早就很常见的事情。

  最后关于年度大事和学制的评论,你比我还严格啊。不过也是,就穿越众和刚毕业的归化民教师这点教育经验,能按旧时空教学进度把学生教好就很不错了,还要加速50%恐怕大部分学生都得跟不上。


繁华烬燃 于 2018-1-21 12:50:57 发表了:

还是有问题,不能只进不出啊!

根据剧情,很多(15岁左右的)孩子经过一些基础教育,紧接着就是职业教育,然后被各系统和部门要走了……根本留不下那么多全日制学生!而且全日制不是百分百脱产,也得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前几年的芳草地其实压力不是人数,而是学生的教育时间,需要尽量短的时间了解尽可能多的知识才是压力!

所以年纪偏低的孩子能进行更长时间的普通教育,年龄大的尽早工作(除了天赋异禀的还可继续学习),然后接受再教育,夜校、函授啥的。

我在统计各种内容时发现,就说正文哪儿哪儿都要学生吧,人数就是Bug了,然后我在简单推算澳宋治下,需要的芳草地短期毕业生都得撒豆成兵才能满足需要!正文已经开了金手指甚至金大腿了,要不根本无法说通无法合理运转,所以涉及芳草地前期最好模糊具体人数……学校同时几万人的情况截止到目前是没有的也不会有的,哪儿给你那多资源和时间培养全面复合型人才啊……

教师其实不是问题,归化民完全可以胜任,例如钟小英、冯珊都能独当一面;教材和教学大纲这些规范性才是不好制定的东西。当年在敌后开展教育的时候,很多教师根本就是学生,高年级教低年级的都不是事,而且干的都很好最后效果反响都不错。


ddike 于 2018-1-21 13:21:39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ddike 于 2018-1-21 13:40 编辑

繁华烬燃 发表于 2018-1-21 12:50

还是有问题,不能只进不出啊!

根据剧情,很多(15岁左右的)孩子经过一些基础教育,紧接着就是职业教育, …

对!教育是作者明确说了的金手指。

  大概是因为不开的话会被死循环卡住吧:没有足够的行政人员->无法有效地控制周边地区->缺乏适龄儿童入学->没有足够的行政人员,靠500元老自己慢慢培养的话,头几年大概得让其它方面暂缓、全力搞教育才能完成人才的原始积累,但是没有工农业基础的话同样也没法控制周边地区,还是不行。这么搞估计十年时间能出海南岛就不错了。

  不过开了金手指的情况下,师范也应该得到相当程度的倾斜才合理。学生分配上,大概是科技复原最优先、师范其次,其它需求捡这两方面剩下的。早期甚至科技复原都可以暂时给师范让路,让那些尖子生在进一步学习的同时给低年级讲讲课,会耽误他们几年时间,但是对后续学生的培养很有好处。

  话说这么一想,这两天一直在我脑袋里卡住的一个问题忽然就解决了:就是快班的课程加速问题,快班和普通班课程进度不一样会给因为成绩波动而进出快班的学生造成巨大的困扰,如果每个学期的进度一致但快班教的快就会导致快班学生有一段时间闲着。让快班学生直接兼任低年级教师(早期甚至可以是同年级的教师)这样就解决了!他们平时的课时数就少,比如其它班级6个课时讲完的东西他们4个课时讲完,多出来的课时用于教学,这样甚至可以保证两边的教学进度每个月都是一致的。而且一个附带的效果是,这样也给快班有自己的服装、校舍、食堂这些有了相当合理的理由,因为他们是半学生半教师,地位就是比纯学生高。


繁华烬燃 于 2018-1-21 13:35:41 发表了:

教育方面之前有多少讨论我不清楚,单就北朝是比较少的,你等级到可以搜索的时候,可以翻一翻看一看。

另外,找投票帖子去投票,升级比较快


没事乱溜达 于 2018-1-21 18:42:48 发表了:

繁华烬燃 发表于 2018-1-21 13:35教育方面之前有多少讨论我不清楚,单就北朝是比较少的,你等级到可以搜索的时候,可以翻一翻看一看。

另外 …

建议楼主看看 原子光谱 的帖子。我记得他几个月内发过。点人名 或者往前翻不了多少页。

我用不惯搜索。


项天鹰 于 2018-1-21 19:08:50 发表了:

ddike 发表于 2018-1-20 12:32教育相关人员在芳草地参观记(6.108.茉莉轩考察代表团)和其它章节也有提到。

除了你提到的三个人以外, …

还有蒋佑中,第五卷125、126两节提到了,和姬信一起当发动机行动的随队教师,姬信去台湾,蒋佑中去济州。


酸奶鱼块 于 2018-1-21 20:28:06 发表了:

繁华烬燃 发表于 2018-1-21 12:50

还是有问题,不能只进不出啊!

根据剧情,很多(15岁左右的)孩子经过一些基础教育,紧接着就是职业教育, …

同意,我的高中老师在八十年代刚从高中毕业就被招聘到县里当高中老师,老师这一块数量其实是不存在很大的问题的。质量上的问题通过几年的教学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


ddike 于 2018-1-21 21:07:28 发表了:

没事乱溜达 发表于 2018-1-21 18:42

建议楼主看看 原子光谱 的帖子。我记得他几个月内发过。点人名 或者往前翻不了多少页。

我用不惯搜索。 …

是这两篇么?http://bbs.northdy.com/thread-670441-1-1.htmlhttp://bbs.northdy.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67513

都是16年的帖子,现实时间隔得有点久。不过故事里的时间倒是很近,也就是1635年底的事。


ddike 于 2018-1-21 21:13:11 发表了:

酸奶鱼块 发表于 2018-1-21 20:28

同意,我的高中老师在八十年代刚从高中毕业就被招聘到县里当高中老师,老师这一块数量其实是不存在很大的 …

嗯,现在正文里就是类似的处理方法。初小毕业回来教初小,同时读师范生课程和高小课程,都读完了算师范毕业。

就是有两个细节问题,一个是初小毕业本身要2年,想再压榨一下看看能不能初小在读就教初小,至少批改作业之类的应该是能做的;二是得把质量比较好的毕业生留下来继续带下一届,不能让其它各部门抢走。


奇怪的抓手 于 2018-1-21 21:26:47 发表了:

军队是个大学校。芳草地应该向军队里输入一些文化教员,就像当年tg一样。听指挥,有纪律,懂知识的退转军人,是合格的基层政权建设者。哪怕他们文化水平比正经八百芳草地学生要差一点。因为基层做的最多的是人的工作,要打交道的受众文化水平极低。这点在我国建设初期已经是证明正确了的。


cqduoluo 于 2018-1-21 21:29:59 发表了:

ddike 发表于 2018-1-20 23:36

感谢这么认真的回复

  教学楼这部分,确实宿舍之类的会占掉很多楼。不过即使这样,前期应该 …

我重新去看了看,发动机行动48万人口,少年儿童是25%,总共12万,按书里算22万分到北部地区,也没有6万,只有5.5万人,何况你有一点没注意,少年儿童里还有0-5岁不适合入学的,那个年代生育率高,人均寿命低,0-5岁占14岁以下起码也是40%左右,那么就只有3.3万适龄了,按三年分每年就1万1,何况这1万1还是整个北方至少临高琼山澄迈儋州文昌安定六个市县分,很多少年儿童是有父母的,这种分去琼北干农活,难道把人母子分离?所以实际上压力没你想的那么大。

初期只要解决初小教育,老师只需要高小毕业就行了,所以琼山等地方只需要把校舍修好就行了。倒是我觉得归化民子女强制全部入学可能不现实,比如那些标准村务农的很难都强制入学,估计到时候政策会有变动,比如轮流入学,大的孩子先读初小,毕业了小的再去,这样压力又降低了。

同人很多都是拆开用的,所以时间线和内容肯定是有混乱的。

4年小学教学进度太赶,估计90%的学生要不初小就毕业,要不就水得不能水,临高就不要想着爬19世纪末的科技树了。


奇怪的抓手 于 2018-1-21 21:37:05 发表了:

繁华烬燃 发表于 2018-1-21 12:50

还是有问题,不能只进不出啊!

根据剧情,很多(15岁左右的)孩子经过一些基础教育,紧接着就是职业教育, …

我也觉得人数是个大问题。所以你看俺同人里,攒了两年,财税班才一个班,30人还不到。还没几个文化素质高的。一去广州,正经学生出身的基本就抽干净了。


cqduoluo 于 2018-1-21 21:38:08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cqduoluo 于 2018-1-21 21:40 编辑

ddike 发表于 2018-1-21 21:13

嗯,现在正文里就是类似的处理方法。初小毕业回来教初小,同时读师范生课程和高小课程,都读完了算师范毕 …

不是初小毕业就能教初小,初小毕业成绩最好的升学读高小,次一等的初小毕业读初等师范,同时兼老师,再次一等的毕业了进工厂或者办事员啥的。

所以这么一层一层的遴选,除非计划外的,不然是不存在老师不够用的,临高和现实里的教育状况不一样,不能完全照搬。

而且初等师范起码要小学毕业才行,初等师范的学历可是很有含金量的,现代大学本科都不能当城市小学老师,但是以前小学生都当小学老师的。


ddike 于 2018-1-21 21:52:32 发表了:

cqduoluo 发表于 2018-1-21 21:29

我重新去看了看,发动机行动48万人口,少年儿童是25%,总共12万,按书里算22万分到北部地区,也没有6万, …

六万这个数字是原文,在6.87.人口分配一节。(介绍了济州岛、台湾等地的安置情况后)

  “去除这些移民之后,余下的34.5万名移民将全部安置在海南岛上,这其中要扣除大约6万名将交给教育口接受教育培训的十四周岁以下的少儿人口――搜集难民的时候对孤儿的是收容是最为积极的,所以少儿在难民人群中所占的比例相当高。余下的28万人口才是本岛工农业口可供分配的对象。”  非适龄儿童的问题我算进去了,注意我计算的时候除以了14,就是假设了一下少儿中各年龄段是平均分布的,然后再计算3个年龄段的人数和。虽然一般来说年龄小的占比应该稍高一点,但考虑到山东移民刚刚经历了逃荒,儿童的生存率恐怕不如少年,到底哪个因素的影响大我也不确定,就先按平均分配估算了一下。  各县的学校是应该趁发动机行动这个机会建起来了。但考虑到移民是分配到下面的乡村的,学生平时还是得住校,周末可以回家。


兰度 于 2018-1-21 22:04:18 发表了:

初小级别的教育,应该考虑采用导生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初等教育的水平的普及。


没事乱溜达 于 2018-1-21 22:26:58 发表了:

ddike 发表于 2018-1-21 21:07是这两篇么?

http://bbs.northdy.com/thread-670441-1-1.html

http://bbs.northdy.com/forum.php?mod=vi

我说的不是。至少是17年讨论过,可能记错了发帖人。


繁华烬燃 于 2018-1-22 09:36:58 发表了:

奇怪的抓手 发表于 2018-1-21 21:37

我也觉得人数是个大问题。所以你看俺同人里,攒了两年,财税班才一个班,30人还不到。还没几个文化素质高 …

恩恩,业务不是最忙的时候,还得继续学习,这以后说不定都是中高级财税干部了


cqduoluo 于 2018-1-22 20:23:50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cqduoluo 于 2018-1-22 20:25 编辑

ddike 发表于 2018-1-21 21:52

六万这个数字是原文,在6.87.人口分配一节。

(介绍了济州岛、台湾等地的安置情况后)

  “去除这些移 …

呃, 这个我翻的时候没看到,6万的话压力虽然大,但其实也还好,按你算的分成三年运,每年也就1万多了吧。

再说是海南全岛教育口分,而且我又想到一点,发动机行动的时候,临高应该可以建立公社级初小,比如南宝、马袅、博铺这些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都可以新建立,加上县级初小起码可以有1、20所初小给芳草地减压。

按一个公社级初小200人规模,一个县级初小1000人规模,那都能容纳1万多了。

至于老师其实压力不大,初等师范起码也有几百在校生了吧,把没潜力年纪大的派去当初小老师就行了。

实际上芳草地的初小规模应该越来越小,未来只有极少数精英的子女可以入读。

县级初小周末放学也不现实,距离远的靠走路要一天,周末放几天?2天太耽误时间了,1天又不够,实际上古代去县学读几年不回家都很正常的。


圣天使高达 于 2018-1-22 22:03:15 发表了:

cqduoluo 发表于 2018-1-21 21:38

不是初小毕业就能教初小,初小毕业成绩最好的升学读高小,次一等的初小毕业读初等师范,同时兼老师,再次 …

初小才两年,压缩教学进程,能学到现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水平就顶天了吧,那如果次一等去师范,再上个两年学,按小孩8岁为入学年龄,读完师范就12-14岁,这个老师也就掌握六年级-初一的知识,按这个年龄与他的知识结构,这临高的师资水平感觉有够低的呀。当年我二伯是初中毕业考师范,听他说当年师范比高中还难考,他是考进算是高中成绩较好的那种,这样才能很好完成教学任务吧。


cqduoluo 于 2018-1-23 19:46:10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cqduoluo 于 2018-1-23 19:48 编辑

圣天使高达 发表于 2018-1-22 22:03

初小才两年,压缩教学进程,能学到现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水平就顶天了吧,那如果次一等去师范,再上个两年 …

初期只能这样,先解决数量问题,质量得很多时间来慢慢提高。

当然小学毕业并不是老师学习的结束,以后在工作过程中,可以逐步提高要求,比如工作多少年要求等同中等师范学历,不然就淘汰,但是估计很长一段时间内,临高小学都会是小学毕业水平的初等师范就足够了。

中国教育的老师水平也是逐步提高的,现在新招收的小学老师都要求本科才能考教师资格证,但是以前别说农村小学,就是城市小学也很多小学毕业就当老师了。

我90年代高考,那时候没扩招之前,高中生是没有中专吃香的,因为三年高中毕业之后,我们那个子弟校高中算普通学校,能上大学的很少,专科以上大概也只有2、30%能上,其他的就等于失业了,那时候国企正好下岗,私企工作机会特别少。

中专反而比高中生好找工作,所以很多初中成绩还可以,但是对大学没把握,或者家里条件困难的,都选择去考中专,我在我爸妈要求下也去考过中专,但是我不太想去,所以随便对付,没考上。

当时我们初中能考上的都是成绩前20%的,你要知道那时候上高中的也少,大部分都是初中毕业就去工作,或者待业了,我们子弟校初中有15个班以上,高中就4个,其他考上中专的也就1、2个班,初中这个阶段就刷了多少人?和现在可没可比性。


琼府县办刘主任 于 2018-1-23 20:06:42 发表了:

临高位面的两个问题

一个是基数小 无法填充工人岗位

一个是质量低 无法满足技术复现需求

我觉得应该优先解决基数小的问题,先普及识字。


没事乱溜达 于 2018-1-23 20:32:00 发表了:

cqduoluo 发表于 2018-1-23 19:46初期只能这样,先解决数量问题,质量得很多时间来慢慢提高。

当然小学毕业并不是老师学习的结束,以后在工 …

农村孩子更是愿意上中专,考上了就转为城市户口,否则高中毕业回家种地


cqduoluo 于 2018-1-24 19:18:07 发表了:

没事乱溜达 发表于 2018-1-23 20:32

农村孩子更是愿意上中专,考上了就转为城市户口,否则高中毕业回家种地 …

那时候农村能读高中的很少吧,是真正的凤毛麟角,当然中专就更少了,大部分都是小学毕业,初中读完的都不多。


没事乱溜达 于 2018-1-26 21:11:12 发表了:

cqduoluo 发表于 2018-1-24 19:18那时候农村能读高中的很少吧,是真正的凤毛麟角,当然中专就更少了,大部分都是小学毕业,初中读完的都不 …

初中一般能上,中专凤毛麟角,高中少一些。农村户口不能上技校。


cqduoluo 于 2018-1-27 19:58:58 发表了:

没事乱溜达 发表于 2018-1-26 21:11

初中一般能上,中专凤毛麟角,高中少一些。农村户口不能上技校。

沿海差不多,86年才颁布义务教育法,之后国家分三步逐步推进,2000年内地才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所以我那个时候,我们西部这边农村孩子读初中都不多。

农村户口不能读技校?我们那边好像可以,有县办技校专门招手农村的,但是教育水平不行。


翔龙 于 2018-1-27 20:27:54 发表了:

很详细啊!楼主有兴趣来临高启明编辑吗?芳草地教育园区 - 临高启明wiki临高国民学校 - 临高启明wiki


翔龙 于 2018-1-27 20:30:46 发表了:

芳草地囊括了临高国民学校、军政学校和职业学校。芳草地和国民学校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没事乱溜达 于 2018-1-27 21:36:38 发表了:

cqduoluo 发表于 2018-1-27 19:58沿海差不多,86年才颁布义务教育法,之后国家分三步逐步推进,2000年内地才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所以我 …

县办技校没听说过。技校相当于招工,劳动局控制名额,中专大学相当于招干。所以只有城市户口才能考技校。估计县办技校不算正式工,不能转户口。


cqduoluo 于 2018-1-28 19:45:39 发表了:

没事乱溜达 发表于 2018-1-27 21:36

县办技校没听说过。技校相当于招工,劳动局控制名额,中专大学相当于招干。所以只有城市户口才能考技校。 …

你说的是最早的时期,技校开始是公费招生,后来搞教育改革,88年开始能自费读了,县办技校就是这个时期开始发展起来的,97年之后就完全自费了,那就更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没事乱溜达 于 2018-1-28 19:47:02 发表了:

cqduoluo 发表于 2018-1-28 19:45你说的是最早的时期,技校开始是公费招生,后来搞教育改革,88年开始能自费读了,县办技校就是这个时期开 …

自费的包分配么


没事乱溜达 于 2018-1-28 19:48:12 发表了:

cqduoluo 发表于 2018-1-28 19:45你说的是最早的时期,技校开始是公费招生,后来搞教育改革,88年开始能自费读了,县办技校就是这个时期开 …

包分配是学校的大杀器,没了这个,就剩文凭了……


cqduoluo 于 2018-1-28 19:53:56 发表了:

没事乱溜达 发表于 2018-1-28 19:48

包分配是学校的大杀器,没了这个,就剩文凭了……

早起好像还是包分配的,我记得大学也是先改革招自费生,然后才取消毕业分配的。


没事乱溜达 于 2018-1-28 19:59:25 发表了:

没事乱溜达 发表于 2018-1-28 19:48包分配是学校的大杀器,没了这个,就剩文凭了……

临高的学校,最高级别的毕业生缺口比明朝状元缺口大。待遇太高,又会出现养大爷的问题。待遇低了埋没人才。人才使用上,不能再犯历史错误


北风之翼 于 2018-6-4 17:23:31 发表了:

500废的教育是开了金大腿的,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培养出多少老师来


ddike 于 2018-7-1 20:02:04 发表了:

统计了一下芳草地师生的情况,才发现萧占风这个隐藏的强力大师兄。

1629年入学,投髡极早,比芳草地建校晚点儿不多,基本算是最早的一批学生。靠着秀才的功底加努力,一年多时间搞定初小+高小五年的课程,进民政培训班后,多地辗转任职,最后被对外情报局调回老家雷州担任副站长。总共只耗时3年,太厉害了。

说起来他履历中的“曾任几任村长”是什么情况呢?最多几个月就来一次平调,这种情况很常见么?


xuelindiao 于 2018-7-1 20:07:01 发表了:

ddike 发表于 2018-7-1 20:02统计了一下芳草地师生的情况,才发现萧占风这个隐藏的强力大师兄。

1629年入学,投髡极早,比芳草地建校晚 …

能否更新到 临高启明wikI上去


ddike 于 2018-7-1 20:13:44 发表了:

xuelindiao 发表于 2018-7-1 20:07

能否更新到 临高启明wikI上去

我不太清楚怎么弄?是更新这几页么?分类:归化民http://lgqm.huijiwiki.com/wiki/%E5%88%86%E7%B1%BB:%E5%BD%92%E5%8C%96%E6%B0%91芳草地教育园区http://lgqm.huijiwiki.com/wiki/%E8%8A%B3%E8%8D%89%E5%9C%B0%E6%95%99%E8%82%B2%E5%9B%AD%E5%8C%BA临高国民学校http://lgqm.huijiwiki.com/wiki/%E4%B8%B4%E9%AB%98%E5%9B%BD%E6%B0%91%E5%AD%A6%E6%A0%A1


xuelindiao 于 2018-7-1 20:21:08 发表了:

ddike 发表于 2018-7-1 20:13我不太清楚怎么弄?

就是这些。你把文字放上去,我有空帮助排好版


奇怪的抓手 于 2018-7-1 21:13:42 发表了:

ddike 发表于 2018-7-1 20:02

统计了一下芳草地师生的情况,才发现萧占风这个隐藏的强力大师兄。

1629年入学,投髡极早,比芳草地建校晚 …

不常见。。因为类似这种的调动,在现实里一般会意味着这人很年轻就会走上部级干部的岗位


ddike 于 2018-7-1 21:15:15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ddike 于 2018-7-1 21:21 编辑

xuelindiao 发表于 2018-7-1 20:21

就是这些。你把文字放上去,我有空帮助排好版

啊,找到新建页面的方法了,这边就编辑了。另外“钱校长”的页面是因为首字是引号所以在拼音索引里看不到么?


ddike 于 2018-7-1 21:16:51 发表了:

奇怪的抓手 发表于 2018-7-1 21:13

不常见。。因为类似这种的调动,在现实里一般会意味着这人很年轻就会走上部级干部的岗位

大师兄前途无量啊。


xuelindiao 于 2018-7-1 21:31:23 发表了:

ddike 发表于 2018-7-1 21:15

啊,找到新建页面的方法了,这边就编辑了。另外“钱校长”的页面是因为首字是引号所以在拼音索引里看不到 …

可能是的

{{ref|web|3|118}}

怎么实现为

《临高启明》(网络版), 第三卷 新社会, 第118节.

求具体的WIKI页面链接


xuelindiao 于 2018-7-1 21:34:51 发表了:

ddike 发表于 2018-7-1 21:15

啊,找到新建页面的方法了,这边就编辑了。另外“钱校长”的页面是因为首字是引号所以在拼音索引里看不到 …

我发现你手速可以呀。短短时间,建了这么多的页面


ddike 于 2018-7-1 21:58:57 发表了:

xuelindiao 发表于 2018-7-1 21:34

我发现你手速可以呀。短短时间,建了这么多的页面

就是把这边的现成信息粘过去嘛。最多微调一下。

引用好像是把那个格式贴在相应的地方,然后在全文最后加一个{{reflist}}

我也看你说才加了一个试了一下,之后再回头补引用吧。

举例的话:

元老$&$&王涛$&$&的养子。$&$&临高国民学校$&$&文艺骨干,跟王涛学习说书和说相声。{{ref|web|3|40}}

$&$&Category:归化民$&$&

== 注释与引用 ==

{{reflist}}


xuelindiao 于 2018-7-1 22:00:40 发表了:

ddike 发表于 2018-7-1 21:58就是把这边的现成信息粘过去嘛。最多微调一下。

引用好像是把那个格式贴在相应的地方,然后在全文最后加 …

{{ref|web|3|40}}

求定义模板的页面链接


ddike 于 2018-7-1 22:02:19 发表了:

xuelindiao 发表于 2018-7-1 22:00

{{ref|web|3|40}}

求定义模板的页面链接

呃,没太懂你说的是什么,是这个么?https://lgqm.huijiwiki.com/index … %B2&action=edit


ddike 于 2018-7-1 22:37:52 发表了:

xuelindiao 发表于 2018-7-1 22:00

{{ref|web|3|40}}

求定义模板的页面链接

https://lgqm.huijiwiki.com/wiki/%E6%A8%A1%E6%9D%BF:Ref

你想找的是这个么?


繁华烬燃 于 2018-7-1 23:19:13 发表了:

ddike 发表于 2018-7-1 22:37

https://lgqm.huijiwiki.com/wiki/%E6%A8%A1%E6%9D%BF:Ref

你想找的是这个么?

这种wiki帮助和资料页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入口,之前我总是前脚找完后脚就找不到了。。。


繁华烬燃 于 2018-7-2 23:22:13 发表了:

方非(元老,男,搞展会的),曾经去给生活秘书培训班上课。。(4.111.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