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5-768848 关于儒教的历史及与道教的区别
北朝旧贴 | 波尔布特 | 共 3177 字 | 2018-08-26 | | 编辑本页
波尔布特 于 2018-8-26 16:23:00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波尔布特 于 2018-8-26 18:15 编辑 儒教与道教同源,都是起源于上古时代以“三皇五帝”的传说为核心的华夏文明。这是一种原始多神教文化,以“儒”作为宗教神职人员,以“道”作为教义。这种宗教文化长期没有正式名称,因为以“儒”作为宗教神职人员,我称这种宗教为“原始儒教”。由于孔子和他的门徒广收学生,“儒”的数量迅速扩张,逐渐形成了很多学术团体与政治团体,这是“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孔子以后不久,战国时代早期的思想家墨翟曾称儒教为“道教” ,因为“儒者”们奉行着自认为正确的“道”。汉代末年,一部中国佛教著作《牟子理惑论》中,也称孔子的教为"道"教。直到晋代,皇帝在征召儒者到朝廷服务的诏书中,仍然称儒教为"道"教。在汉代,“原始儒教”正式分裂。道家、墨家等“原始儒教”中的“自然科学”派系创立了道教,后来就越来越“宅”成了“出家人”。而儒家、法家等主要研究政治学、社会学的“人文与社会科学”派系则称自己为“圣教”、“名教”、“王道”,偶尔称为“儒教”。到了近代,“儒教”、“孔教”才成为最流行的称呼。如果说汉代之后的“儒家”其实是披着儒皮的法家,那汉代之后的道教其实是打着道家招牌的墨家。这就是为何《墨子》的残篇最后会在道教典籍中被发现。至于打“道家”招牌的原因,现代有人推测可能是墨家为了防范儒家的迫害。毕竟历史上儒家和墨家是政敌,而道家的老子做过孔子的老师,儒家要下手对付“道家”有一定的顾虑。简而言之,后世所说的“儒教”其实是古典华夏文明中的人文与社会科学部分,后世所说的道教则是古典华夏文明中的自然科学部分,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理分科”。儒教以太昊伏羲为起源,称伏羲为“至圣先王”。孔子让伏羲儒教在当时由贵族知识分子开始向平民百姓传播,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称为“至圣先师”。经过“百家争鸣”的大“分裂”后,西汉董仲舒让中国的世俗知识分子又重新“统一”在“儒”的招牌下组成儒教。作为古典华夏文明中的人文与社会科学部分,儒教以始源於人王伏羲,乃尊“仁圣伏羲”为“始祖”,以阐扬儒教精义的“儒圣孔子”为“儒祖”,以组成儒教的“经圣董仲舒”为“教祖”,是谓“儒教三祖”。现代儒家声称:“上古伏羲开创了儒教、中古孔子光大了儒教、下古董仲舒建立了儒教”。作为古典华夏文明中的自然科学部分,道教以始源於黄帝,乃尊黄帝为始祖,以阐扬道教精义的老子为道祖,以组成道教的张道陵为教祖,是谓“道教三祖”。神祇方面,儒教早期的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的代表是昊天上帝,后来被称为玉皇大帝,俗称“老天爷”,风伯、雨师、雷公、电母、龙王、七曜、二十八星宿等跟气候和天文相关的自然现象也属于“天神”。地祇的代表是社稷(土地神和谷神)、城隍,河神、山神等跟地理环境相关的自然现象。“人鬼”很好理解,就是人的鬼魂。天上的星星,地上的山河湖海,原则上都是儒教的神祇。各种自然现象,风雨雷电等,也是儒教的神祇。那些对人有益或者与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植物,也可以成为儒教的神祇。各种著名的人物,也都可以作为儒教的神祇。后来,儒教的祭祀对象又被细分为“天地君亲师”五类,即天神、地祇,以及君王、父母祖宗、祖师爷的鬼魂。儒教最典型的祭祀行为是“祭祖”,最典型的宗教场所是“宗庙”和“祠堂”。“师”则是老师和祖师爷,拜孔子其实属于其中“师”祭拜的一种,但孔子绝非这类的信仰的唯一,像道士拜老子、木匠拜鲁班、妓院拜管仲也属于“师”的祭拜。需要指出的是,皇帝绝非“君”祭拜的唯一,“君”也不止是指皇帝和君王,还泛指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积极作用的一切“伟人”,甚至任何历史名人都有可能成为“君”。例如老子被称为“太上老君”,关羽被称为“关圣帝君”,妈祖又被称为“辅斗元君”。道教里的高级神除了三清,大多数来自儒教,品级也与儒教类似,天神比地神尊贵,也比人神尊贵,只不过大部分神灵会“改名”。例如,儒教的“昊天上帝”=道教的“玉皇大帝”,儒教的“社稷”=道教的“土地”,“城隍”的名字儒教和道教一致。具体情况,请大家上百度百科或360百科查阅,我就不多说了。祭祀制度方面,儒教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而道教没有。依照儒教的祭祀制度,只有天子可以祭天,祭天下的名山大川,祭祀所有的神。而诸侯不能祭天,只能祭祀处于自己境内的名山大川。普通百姓,能够祭祀的公神就更少,除了灶神,日常有机会祭祀几乎只剩下自己的祖先。儒家的之所以给人以“拜孔子”的感觉,根源在于绝大多数儒家读书人能够祭拜的对象除了自己的祖先,就只剩下老师和祖师爷了,而所有儒家读书人共同祭拜的祖师爷就是孔子。孔子是国家的公神,但是按照规定,只能由儒者进行祭祀。官员可以祭祀孔子,因为“独尊儒术”的国家,官员一般也都是儒者。依照儒教的祭祀制度,神祇必须得到国家的认可,纳入祀典。否则被认为是“淫祀”,即超出规定的祭祀。这样的祭祀遭到儒教的反对,认为它不会带来幸福:“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在历史上,儒教国家对于民间不断兴起的神祇祭祀,一般有三种态度。其一是将它们“招安”,收归国有,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城隍、关帝、梓潼神(文昌)和妈祖。其二是禁止,历代都有作为国家官吏的儒者,其中如曹操、狄仁杰等,禁止他们认为危害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的神祇祭祀,拆毁庙宇,破坏神像。其三是不收不禁,在国家遭遇大难大灾时,甚至也会委派国家官吏去向这些神祇祈祷。因此,对于儒教、道教共有的神祇,如果没有像关帝、妈祖那样得到国家的认可和册封,平民只能在道教系统内进行祭拜。例如,普通百姓不能像皇帝那样祭拜昊天上帝和社稷,但可以在道教系统内祭拜玉皇大帝和土地爷。后来,儒教的宗教色彩越来越淡,逐渐去宗教化。结果就是现代人提到中国的土生宗教,大家只想到道教,对于儒教算不算宗教有很大的争议。儒教去宗教化的原因有几下几点:1、儒教的祭祀制度不准普通百姓祭拜“天地”之类的“公神”,使得广大底层群众长期脱离除了“祭祖”(包括血统祖先与作为文化祖先的祖师爷)之外的其他宗教祭祀活动,跟让底层群众全民祭拜“公神”的其他宗教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很多人觉得儒教不像宗教。2、儒教的祭司阶层都有另一重世俗身份,例如君主、官僚、族长、家长等等。或者说,儒教的祭司阶层都是由君主、官僚、族长、家长等较高地位身份的人兼职,普遍都结婚了,这跟拥有专职祭司而且祭司阶层以“单身狗”/“出家人”居多的其他宗教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很多人觉得包括儒家士大夫在内的各类祭祀主持人不像神职人员。3、儒学的主流是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作为政治经济学和管理学必然向世俗化和唯物主义的方向发展。而一旦唯物主义和世俗化了,就不再像宗教文化了。4、自古以来儒家知识分子与政治家里不断涌现无神论者或唯物主义者。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汉代的司马迁、桓谭、王符,三国时代的曹操,南北朝的范缜,唐代的李荃、刘禹锡,宋代的张载,明代的王夫之,清代的熊伯龙、洪亮吉等。有人曾评价,其实正宗的儒家士大夫本就对迷信那一套不感冒,有担当的儒家官员一向把打击淫祠作为已任。对比儒教与道教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这不仅是华夏文明“文理分科”的历史,也是中国统治阶级宗教信仰与平民宗教信仰分流的历史,还是世俗派与宗教神学派分道扬镳的历史。
堂堂正正中国人 于 2018-8-26 21:36:55 发表了:
儒释道三家看似分野,实则是相互补充才足以成为一个社会完整的思想上层建筑,我认为元老院在之后有足够人力资源的时候尝试推动一下三教进一步合流,形成一个更加完备的理论体系,然后作为元老院的国家意识形态或者官学,以此在思想文化上整合东亚地区,及早促进一个大一统的中华民族形成,那样一来元老院帝国就真的可以说是远迈汉唐了,即使元老院亡了,元老院时代的历史遗产也将如秦汉时代一样永久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