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5-536138 关于戚继光练兵文献中的鸟铳配置
北朝旧贴 | liutom2 | 共 7623 字 | 2014-03-28 | | 编辑本页
liutom2 于 2014-3-24 21:24:30 发表了:
戚继光的绩效新书中,关于鸟铳的说法是,备铅子300出,火药则是300次再加一定的余量。
那么问题来了,后期的火器部队在被歼灭的过程中,经常是弹药耗尽被人砍杀一空。那么戚继光的火器部队到底有多少弹药?就算300发是向朝廷要的编练新部队的经费,那么到作战的时候怎么也得剩很多吧?为什么到了战场就不够用了呢?
个人认为,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这些装备都是虚头,被各位大人们吃了空额了,实际准备的弹药数就是鬼知道了。
raketenfaust 于 2014-3-24 21:35:59 发表了:
300发不可能是一次战斗的基数
鸟铳口径大约是20mm左右,一发球形铅弹的重量大约26克,300发就是将近8kg,这还没算火药。
而且明清打仗往往都是看见人影就开始胡乱放枪,如果两边都是鱼腩部队那肯定是要把弹药打光才冲啊
liutom2 于 2014-3-24 21:43:50 发表了:
raketenfaust 发表于 2014-3-24 21:35
300发不可能是一次战斗的基数
鸟铳口径大约是20mm左右,一发球形铅弹的重量大约26克,300发就是将近8kg, …
戚继光的鸟铳口径3钱左右,很轻的。
明斤596.8克,明斤16两,明两37.3克,3钱=11.19克。
300发铅弹总重3.357公斤
莫德里德 于 2014-3-25 00:31:41 发表了:
首先这个是练兵实纪的记录;其次按照纪效新书14卷的说法,戚家军一年训练至少射击100多次,300发还不够两年训练的;再次戚继光什么时候说过火药不够了?
莫德里德 于 2014-3-25 00:34:10 发表了:
raketenfaust 发表于 2014-3-24 21:35
300发不可能是一次战斗的基数
鸟铳口径大约是20mm左右,一发球形铅弹的重量大约26克,300发就是将近8kg, …
戚继光的部队不存在这个问题,敌人接近一百步才放銃,早放的斩首
raketenfaust 于 2014-3-25 00:37:33 发表了:
莫德里德 发表于 2014-3-25 00:34
戚继光的部队不存在这个问题,敌人接近一百步才放銃,早放的斩首
那300发就更不可能是一次战斗的基数了
火绳枪我脑洞大开算一分钟3枪不计疲劳不计枪管过热,300发也要打一个半钟头,瘸腿乌龟都爬完100步了
莫德里德 于 2014-3-25 09:09:58 发表了:
raketenfaust 发表于 2014-3-25 00:37
那300发就更不可能是一次战斗的基数了
火绳枪我脑洞大开算一分钟3枪不计疲劳不计枪管过热,300发也要打 …
练兵实记里从来就没有一个基数的说法,而且就算万一打超过300也不是问题,辎重车上还有备用的
liutom2 于 2014-3-25 10:47:12 发表了:
莫德里德 发表于 2014-3-25 00:31
首先这个是练兵实纪的记录;其次按照纪效新书14卷的说法,戚家军一年训练至少射击100多次,300发还不够两年 …
就那个火枪加工水平,能打500发不能?
莫德里德 于 2014-3-25 10:49:30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4-3-25 10:47
就那个火枪加工水平,能打500发不能?
那个年代你搁全世界都没人说得准,根本就没有这一项统计
liutom2 于 2014-3-25 14:20:04 发表了:
莫德里德 发表于 2014-3-25 10:49
那个年代你搁全世界都没人说得准,根本就没有这一项统计
所以我宁可相信戚继光是夸大其词,目的是为了吃空额。
滑膛枪寿命当然能超过2000发,不过这种情况下的磨损得有多严重?还有多少精度?
因此要么是戚继光虚报成本,要么就是戚继光的火器根本达不到他说的精度,我宁可相信他是虚报成本,1年打个30-50发,这样几年内好歹还有过得去的精度。
莫德里德 于 2014-3-25 14:35:39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4-3-25 14:20
所以我宁可相信戚继光是夸大其词,目的是为了吃空额。
滑膛枪寿命当然能超过2000发,不过这种情况下的磨 …
你这些无谓的指控有证据吗?戚继光吃空饷?他自己最讨厌吃空饷的行为。你把这个问题怪到别人的品格问题上之前是不是先怀疑一下你自己的逻辑问题?
liutom2 于 2014-3-25 14:49:13 发表了:
莫德里德 发表于 2014-3-25 14:35
你这些无谓的指控有证据吗?戚继光吃空饷?他自己最讨厌吃空饷的行为。你把这个问题怪到别人的品格问题上 …
事实摆在这里,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滑膛枪的水平什么样大家都知道,所以,要么是他维持了他所说的射击量,结果是他的枪的精度根本没他说的那么好,要么就是他的枪确实有精度,但射击量没他说的那么多。
这就叫科学。
莫德里德 于 2014-3-25 14:58:25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4-3-25 14:49
事实摆在这里,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滑膛枪的水平什么样大家都知道,所以,要么是他维持了他所说的射击 …
这叫脑补。1、戚继光无论南北军都没有作战时的精度记录,你从哪脑补他的精度没有那么好?.
2、他认为战场环境影响下,作战时所发挥的技艺能有五成就不错了,这也是他对训要求高的原因
3、谁记载了他的军队每个士兵只用了一支滑膛枪?
上来就只知道指责别人的人品,逻辑都不讲的人居然还讲科学
raketenfaust 于 2014-3-25 14:59:34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4-3-25 14:49
事实摆在这里,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滑膛枪的水平什么样大家都知道,所以,要么是他维持了他所说的射击 …
问题在于你根本没证明“备铅子300出”指的就是一场战斗的基数而不是其他什么
用一个假设证明另一个假设不可取
tgwtgw 于 2014-3-25 16:26:47 发表了:
这三百发铅弹是给一个士兵准备的吗?
还是给更大的编制准备的弹药
liutom2 于 2014-3-25 16:54:52 发表了:
raketenfaust 发表于 2014-3-25 14:59
问题在于你根本没证明“备铅子300出”指的就是一场战斗的基数而不是其他什么
用一个假设证明另一个假 …
实际上滑膛枪根本不可能在一次战斗中发射300发铅弹,因此这300发实际上是向朝廷要饷银的编制依据,而且这个依据应该是新部队编练的费用,至于部队存在了一段时间后的补充应该是不在这份清单里的。
莫德里德 于 2014-3-25 17:05:19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4-3-25 16:54
实际上滑膛枪根本不可能在一次战斗中发射300发铅弹,因此这300发实际上是向朝廷要饷银的编制依据,而且这 …
胡扯,这个数据出现在练兵实记里面,你给出出现在奏折里的证据
他自己写的兵书难道还负责教人骗空饷不成,你除了脑补还能说点别的吗
莫德里德 于 2014-3-25 17:11:39 发表了:
tgwtgw 发表于 2014-3-25 16:26
这三百发铅弹是给一个士兵准备的吗?
还是给更大的编制准备的弹药
见练兵实记,是给一个人的,原文是鸟铳手:每名明盔一顶,甲一副,鞓带一条,长刀一把,鸟铳一门,搠仗一根,锡鳖一个,药管三十个,铅子袋一个,铳套一个,备征火药,每三 钱为一出,备三百出。另备空药六两,通共六斤,铅子三百个,火绳五根, 每局铅子模一副,椰瓢一个。铳可以容三钱铅子为合式,药比铅子分两,每 钱加二分,余皆仿此。
tgwtgw 于 2014-3-25 17:21:56 发表了:
莫德里德 发表于 2014-3-25 17:11
见练兵实记,是给一个人的,原文是
鸟铳手:每名明盔一顶,甲一副,鞓带一条,长刀一把,鸟铳一门,搠 …
这里说的应该是一个鸟铳手必备的各类装备
就是说按这个制度严格执行下去
每次检查士兵装备情况时
摊到单个鸟铳手头上必须得保证的装备量
而不是说检查时这个鸟铳手有多少弹药打仗时就有这么多消耗
或者说这些装备量是要保证从部队集结到开始战斗以后得到第一批补给品之间的消耗
raketenfaust 于 2014-3-25 17:22:09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4-3-25 16:54
实际上滑膛枪根本不可能在一次战斗中发射300发铅弹,因此这300发实际上是向朝廷要饷银的编制依据,而且这 …
既然是向朝廷要饷银的编制依据,那就更不可能是一场战斗的基数了。你编制部队的时候,再怎么穷也得预备足够一场战役的弹药基数吧。一场大规模战役下来每人300发不过分
莫德里德 于 2014-3-25 17:26:11 发表了:
tgwtgw 发表于 2014-3-25 17:21
这里说的应该是一个鸟铳手必备的各类装备
就是说按这个制度严格执行下去
每次检查士兵装备情况时
我从来都没有说这是一场战斗打出去的,是上面那个啥一口咬定这是一个基数,我只是给你看原文而已,一个字没提一场战斗要打多少
tgwtgw 于 2014-3-25 17:26:25 发表了:
莫德里德 发表于 2014-3-25 17:11
见练兵实记,是给一个人的,原文是
鸟铳手:每名明盔一顶,甲一副,鞓带一条,长刀一把,鸟铳一门,搠 …
如果没有理解错的话
“药管”应该就是预装弹药的意思
这样看来应该按“药管”来算一次战斗的弹药基数
也就是三十发
所谓的三百发铅弹应该是部队的弹药储备量摊到每个鸟铳手头上的数量
也就是部队储备的弹药应该达到十个基数
莫德里德 于 2014-3-25 17:31:42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莫德里德 于 2014-3-25 17:33 编辑
tgwtgw 发表于 2014-3-25 17:26
如果没有理解错的话
“药管”应该就是预装弹药的意思
这样看来应该按“药管”来算一次战斗的弹药基数
从上下文来判断应该不是。它的上下文都是提到单个士兵,只有铅子模提到了每局一个。
药管就是欧洲的“十二使徒”,日本的早合。这个是拿来快速填装用的。欧洲只有十二使徒,但不代表战斗中只发射12枪啊
tgwtgw 于 2014-3-25 18:03:55 发表了:
莫德里德 发表于 2014-3-25 17:31
从上下文来判断应该不是。它的上下文都是提到单个士兵,只有铅子模提到了每局一个。
药管就是欧洲的“ …
那这个可能就是个装备清单
至于能从这个清单里看出来什么
那就见仁见智了
liutom2 于 2014-3-26 00:50:54 发表了:
莫德里德 发表于 2014-3-25 17:11
见练兵实记,是给一个人的,原文是
鸟铳手:每名明盔一顶,甲一副,鞓带一条,长刀一把,鸟铳一门,搠 …
锡鳖,这个应该是用来测量装药的黑火药的。药管30个,就是用锡鳖量好的发射药装到管子里,这就是最原始的定装发射药了。
也就是说,在实战中,前30发的发射药可以直接从药管里倒进枪口,这样发射速度要快一些。这30发打完,只能用锡鳖量了再倒进枪管,或者胡乱往枪管里倒了,这时候发射速度要慢的多,而且因为药量不精确,射击精度就大大下降了。其实真在战场上打30发,那原始的黑火药早就造成枪管堵塞了。
iantsai 于 2014-3-26 12:05:35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iantsai 于 2014-3-26 12:06 编辑
戚继光跟张居正关系极好,不吃空额他拿什么结交宰相?当然,他未必需要在火枪兵的弹药上作假。
liutom2 于 2014-3-26 12:17:47 发表了:
iantsai 发表于 2014-3-26 12:05
戚继光跟张居正关系极好,不吃空额他拿什么结交宰相?当然,他未必需要在火枪兵的弹药上作假。
大萌朝军头吃空额是定例呀,最基本的,不吃空额怎么满足家丁的待遇?还要上下打点,所以当时哪个军头的帐里没有花头?无非是花的多少而已。
戚继光写的这些书,作为指导性的书,他当然不可能自己拆自己的台,所以各种空额花头的手段肯定要一样不差的弄进去,戚继光的部队编制很出名,所以他不大可能在员额上搞名堂,否则鸳鸯阵出来缺几个人就太搞笑了。
莫德里德 于 2014-3-26 14:54:39 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莫德里德 于 2014-3-26 14:56 编辑
liutom2 发表于 2014-3-26 12:17
大萌朝军头吃空额是定例呀,最基本的,不吃空额怎么满足家丁的待遇?还要上下打点,所以当时哪个军头的帐 …
戚继光才几个家丁?在他部队下每个军官连家丁数都是定死的没几个,根本不可能玩什么吃空饷养家丁的事。兵书里面还要教人吃空饷,这种发明历史的话也就是你这种心里龌龊的人才说得出来。
你不过是心里是屎看见的也是屎
莫德里德 于 2014-3-26 14:58:23 发表了:
iantsai 发表于 2014-3-26 12:05
戚继光跟张居正关系极好,不吃空额他拿什么结交宰相?当然,他未必需要在火枪兵的弹药上作假。
人家好歹也世袭四品将军,家业都没有?到老孤独潦倒而死,吃空饷吃成这样?你们不往别人身上泼粪就活不下去是吧?
isdily 于 2014-3-26 20:46:00 发表了:
滑膛枪寿命超过2000发是来自哪里的数据?好像17世纪的火枪没这寿命吧?
iantsai 于 2014-3-26 21:21:06 发表了:
莫德里德 发表于 2014-3-26 14:58
人家好歹也世袭四品将军,家业都没有?到老孤独潦倒而死,吃空饷吃成这样?你们不往别人身上泼粪就活不下 …
说这些话之前,何不先了解一下明朝的俸禄制度?
liutom2 于 2014-3-26 21:21:46 发表了:
isdily 发表于 2014-3-26 20:46
滑膛枪寿命超过2000发是来自哪里的数据?好像17世纪的火枪没这寿命吧?
2000发是近代步枪的寿命了,滑膛枪时代,嘿,你要是降低标准我看5000发也行,不少枪用了30-40年呢
莫德里德 于 2014-3-26 21:36:21 发表了:
iantsai 发表于 2014-3-26 21:21
说这些话之前,何不先了解一下明朝的俸禄制度?
你说那些话前何不先找出戚继光吃空饷的证据呢
isdily 于 2014-3-26 22:00:05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4-3-26 21:21
2000发是近代步枪的寿命了,滑膛枪时代,嘿,你要是降低标准我看5000发也行,不少枪用了30-40年呢
你从哪得来的数据说明近代步枪寿命比17世纪的步枪寿命更短的?
我倒是看18世纪末的步枪因为熟铁质量提高,加上机加工工艺更成熟,枪管厚薄更均匀,寿命更长。
liutom2 于 2014-3-27 01:07:52 发表了:
isdily 发表于 2014-3-26 22:00
你从哪得来的数据说明近代步枪寿命比17世纪的步枪寿命更短的?
我倒是看18世纪末的步枪因为熟铁质量提 …
寿命和标准有关嘛,估计以近代的标准,大萌朝的火铳500发就得报废,不过大萌朝肯定没这么奢侈,射程精度下降了可以接着凑合嘛,口径变大了可以换更大口径的铅弹。
大萌朝悲催的历史记录说明,一只火铳用上100年都不稀奇,至于实际效果,那自然是十分糟糕的。
raketenfaust 于 2014-3-27 01:16:05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4-3-27 01:07
寿命和标准有关嘛,估计以近代的标准,大萌朝的火铳500发就得报废,不过大萌朝肯定没这么奢侈,射程精度 …
我记得清军最高纪录是一支鸟铳用了167年
liutom2 于 2014-3-27 01:25:37 发表了:
raketenfaust 发表于 2014-3-27 01:16
我记得清军最高纪录是一支鸟铳用了167年
大萌朝用几朝之前火铳的记录多的很呢,明初对火器管理极严,平时火器都锁在库里,只有要打仗了才拿出来收拾一下,所以库里存着几十年前火铳毫不稀奇,更可怕的是火铳还不是每年铸造,隔多少年皇上想起来了才铸造一点。
raketenfaust 于 2014-3-27 01:39:49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4-3-27 01:25
大萌朝用几朝之前火铳的记录多的很呢,明初对火器管理极严,平时火器都锁在库里,只有要打仗了才拿出来收 …
都一样
那个时代又没有使用寿命的概念,可不就是用到不能用才算么
璇瑢子 于 2014-3-27 09:16:55 发表了:
iantsai 发表于 2014-3-25 23:05
戚继光跟张居正关系极好,不吃空额他拿什么结交宰相?当然,他未必需要在火枪兵的弹药上作假。
浙军一共5千人上下,就算一个人都没有全吃空饷用来打点上下恐怕都不够
liutom2 于 2014-3-27 10:16:27 发表了:
璇瑢子 发表于 2014-3-27 09:16
浙军一共5千人上下,就算一个人都没有全吃空饷用来打点上下恐怕都不够
后来可是蓟镇的戚帅了
璇瑢子 于 2014-3-27 12:24:29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4-3-26 21:16
后来可是蓟镇的戚帅了
那又不关浙军的事。。。也只有这几千矿工才叫戚家军啊。。。。。或者说戚家军本来就相当于其他将领的亲兵。。。
iantsai 于 2014-3-27 17:28:39 发表了:
莫德里德 发表于 2014-3-26 21:36
你说那些话前何不先找出戚继光吃空饷的证据呢
“正一品,一千四十四石。从一品,八百八十八石。正二品,七百三十二石。从二品,五百七十六石。正三品,四百二十石。从三品,三百一十二石。正四品,二百八 十八石。从四品,二百五十二石。正五品,一百九十二石。从五品,一百六十八石。正六品,一百二十石。从六品,九十六石。正七品,九十石。从七品,八十四 石。正八品,七十八石。从八品,七十二石。正九品,六十六石。从九品,六十石。未入流,三十六石。俱米钞本折兼支。”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还说什么“好歹也世袭四品将军,家业都没有”的蠢话,明朝官员的俸禄很低是有公论的。你以为一个世袭了十几代的四品将军能有多少工资?一年288石米的俸禄,一半实物,一半给废纸一样的宝钞,实物里面,又只有一半是米,另一半给胡椒、苏木之类的有价无市没人买的皇家仓库里的陈年香料。赶上年景不好,不给银米,全给香料也是有的。
再说,你以为祖传的将军职位那点俸禄,可以一个人全吃了?族里多少人都是当年老祖宗的后代,这个要娶老婆,那个孩子生病,不用补贴近亲同宗吗?
你以为史书写着玩的吗?还说什么“何不找出戚继光吃空饷的证据”?你以为出去当官都是自己拿祖产贴补进去的吗?你觉得靠这点钱就能送得起小妾给张居正?你觉得一个懂得走宰相门路的左都督,会是道德上的完人?明史都说戚继光操行一般,你何不找一下他道德完美的证据?
傻。
莫德里德 于 2014-3-27 17:34:12 发表了:
iantsai 发表于 2014-3-27 17:28
“正一品,一千四十四石。从一品,八百八十八石。正二品,七百三十二石。从二品,五百七十六石。正三品, …
说了这么多废话就是没有直接证据咯?戚继光人品确实不是完人,他性贿赂胡宗宪,那么他贿赂总共花了多少钱呢?他的祖产有多少呢?屁都答不上来就上来泼粪。你也就是在这张嘴就喷的事,有本事发在隔壁古战区让大家看看什么叫做泼粪
莫德里德 于 2014-3-27 17:36:44 发表了:
璇瑢子 发表于 2014-3-27 12:24
那又不关浙军的事。。。也只有这几千矿工才叫戚家军啊。。。。。或者说戚家军本来就相当于其他将领的亲兵 …
亲兵个毛,戚家军一个都不归戚继光,戚继光去北方带去的三千浙兵还要打报告给皇帝批给他
liutom2 于 2014-3-27 18:40:26 发表了:
莫德里德 发表于 2014-3-27 17:36
亲兵个毛,戚家军一个都不归戚继光,戚继光去北方带去的三千浙兵还要打报告给皇帝批给他
这是要编制,实际上跟去的是3000人吗?有人去查吗?
不可否认,戚继光的嫡系部队战斗力还是不错的,不过也就这点部队了
iantsai 于 2014-3-27 18:59:43 发表了:
莫德里德 发表于 2014-3-27 17:34
说了这么多废话就是没有直接证据咯?戚继光人品确实不是完人,他性贿赂胡宗宪,那么他贿赂总共花了多少钱 …
明史没说,所以明史说他操行不如俞大猷是在泼粪,是吧?哈哈。。。
liutom2 于 2014-3-27 19:14:21 发表了:
iantsai 发表于 2014-3-27 18:59
明史没说,所以明史说他操行不如俞大猷是在泼粪,是吧?哈哈。。。
明末都是靠吃空额养家丁来提高战斗力的,所以戚大帅随大流可真算不上什么大事,人家李成梁吃空额能有上万家丁,连建奴头子都是他手下,怎么一个手段了得。
莫德里德 于 2014-3-27 20:25:41 发表了:
iantsai 发表于 2014-3-27 18:59
明史没说,所以明史说他操行不如俞大猷是在泼粪,是吧?哈哈。。。
性贿赂主官当然说不上操行好,这个是货真价实记载的污点,但人家好歹记载了,你连个吃空饷的记录都没有就敢说他吃空饷,你的节操大概跟你泼的东西一样。
莫德里德 于 2014-3-27 20:28:07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4-3-27 18:40
这是要编制,实际上跟去的是3000人吗?有人去查吗?
不可否认,戚继光的嫡系部队战斗力还是不错的,不过 …
换句话说,你没有证据证明戚继光吃空饷了,只是因为没有人去查,你就说他吃空饷?这个逻辑很强大,如果有人不能证明他是清白的他就有罪是吧?
早说了,心里是屎看别人也是屎
liutom2 于 2014-3-27 20:37:03 发表了:
莫德里德 发表于 2014-3-27 20:28
换句话说,你没有证据证明戚继光吃空饷了,只是因为没有人去查,你就说他吃空饷?这个逻辑很强大,如果有 …
好啦,你不过是不愿意承认事实罢了。
即便是戚帅去了籍镇,他个人那收入水平真算不上有多高,至于朝廷给的粮饷,从来没听说足额按时发下来过,因此,即便戚帅想清正廉洁都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本就没有足额粮饷可发,后面的话还要说吗?就这情况也不耽误戚帅跑跑张居正的路子。
戚帅最大的成绩,就是在朝廷没给足粮饷的情况下好歹还维持了戚家军的战斗力,而且这部队的战斗力过了些年仍然还不错。
莫德里德 于 2014-3-27 20:46:20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4-3-27 20:37
好啦,你不过是不愿意承认事实罢了。
即便是戚帅去了籍镇,他个人那收入水平真算不上有多高,至于朝廷给 …
事实在哪啊?我还不知评价一个人要靠脑补居然叫事实?别整这些废话
liutom2 于 2014-3-27 20:51:06 发表了:
莫德里德 发表于 2014-3-27 20:46
事实在哪啊?我还不知评价一个人要靠脑补居然叫事实?别整这些废话
你赢了,咱不说这个了
tgwtgw 于 2014-3-27 20:51:22 发表了:
楼上吵的真无聊
戚继光吃空饷也好不吃空饷也好
他写兵书的时候
会把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潜规则写进去吗!?
更何况吃空饷这玩意完全没有也没必要定个条条框框
内地的愿意多养兵也由的他自愿受穷
边镇的愿意少养兵作大死也是他自己的选择
完全取决于带兵的将官一念之间的事情
至于拿到台面上写兵书传授经验?
iantsai 于 2014-3-27 22:14:56 发表了:
liutom2 发表于 2014-3-27 20:51
你赢了,咱不说这个了
还是你比较早看清事实。。。。
璇瑢子 于 2014-3-28 05:48:18 发表了:
iantsai 发表于 2014-3-27 04:28
“正一品,一千四十四石。从一品,八百八十八石。正二品,七百三十二石。从二品,五百七十六石。正三品, …
宝钞香料都是明初的事,万历想发还没有呢。。。。。
liutom2 于 2014-3-28 10:10:31 发表了:
璇瑢子 发表于 2014-3-28 05:48
宝钞香料都是明初的事,万历想发还没有呢。。。。。
直接就恶意欠薪了
liutom2 于 2014-3-28 10:15:06 发表了:
tgwtgw 发表于 2014-3-27 20:51
楼上吵的真无聊
戚继光吃空饷也好不吃空饷也好
他写兵书的时候
哎,你说你能一边吃空额,一边写个兵书,上面开列的费用是没空额的?写完了兵部不得把这书扔你脸上,以后的军饷还怎么吃空额呀。